媽媽不生氣,50招搞定搗蛋男孩! | 拾書所

媽媽不生氣,50招搞定搗蛋男孩!

$ 198 元 原價 250

內容簡介


給男孩的最初成長教育

掌握50項要領,輕鬆當個優雅媽媽


  



男孩再調皮,終歸是媽媽的可愛兒子;

再怎麼被嘮叨,小男孩玩累了,還是想回到媽媽身邊撒嬌。



 



媽媽教養男孩,總是一邊發怒,一邊矛盾著...

希望兒子獨立,卻又擔心他受傷?



 



寵愛或放手令人難以抉擇。

掌握「從旁守護」50招,

不生氣、不嘮叨,輕鬆搞定搗蛋男孩!



 



男孩為何像屁股長蟲般無法在位子上乖乖坐好?為何三天兩頭和其他孩子打架?為何書包一丟就急著出去玩?字怎麼寫就是歪七扭八,怎樣才能變漂亮?



 



◆男孩3到10歲,掌握最有可塑性的關鍵期

對媽媽來說,兒子是種無法理解的奇妙又可愛的生物!總是苦惱著,如何將頑皮的小男孩,拉拔成獨立、有擔當的堂堂男子漢?關鍵其實就在媽媽給予孩子的最初成長教育。



 



試想,如果從不讓男孩幫忙做家事,他怎會知道別人有困難時應體貼地伸出援手?如果孩子一做錯事,媽媽就急著跳出來收拾,他怎能學會誠實地面對自己的缺點與弱點?



 



男孩3到10歲,是可塑性最大的關鍵時期,許多重要的概念,與未來路上所須具備的各項特質,都應及早培養,才能把男孩教養成大家心目中的「好男人」!



 



◆50招突破15難題,三大特質讓男孩強健、具備社會生存力!

日本著名的「熱血教師」高濱正伸說:「我並不是要把孩子教成考試機器,而是不管在什麼時代,都能自食其力的成熟大人。」他在書中分享二十年教學、帶活動的實務經驗,將所見所聞與理論融合後,把媽媽教養男孩時會碰到的難題歸納為15特徵,如靜不下心、三分鐘熱度、喜歡打架、執著於勝負、不愛乾淨、丟三落四等;再提出50招具體而簡單的方法,讓媽媽不必發脾氣,就能從容培養出堂堂男兒所需的「自立」,擁有好人緣所需的「魅力」,締造未來成就的「學習力」,輕鬆培養男孩長大成人後必備的「社會生存力」!



 



※自立:不依賴,自律、有自信

.每天「早睡早起」,培育出男孩不輕易缺席的體力。

.當男孩熱衷於某件事情時,不要打斷他,給他充足的時間「從頭玩到尾」。

.忘記帶東西時,別急著幫他送到學校去,讓他自己承受前一晚沒有仔細檢查的後果。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典範,希望他有禮貌,自己就得先有良好的生活禮儀。



 



※魅力:體貼,率直,有幽默感

.「媽媽最愛我了!」是男孩自信的泉源,別吝嗇妳的親吻與每日擁抱。

.洗碗時,男孩在旁邊探頭探腦的話,就讓他幫忙洗一兩個碗,也別忘了跟他說句「謝謝」。

.熱情洋溢的男孩,長大後自然會散發出自信與魅力,當他這個也想嘗試,那個也想嘗試時,在一旁守護他吧!

.男孩的搞笑也許很無厘頭,但這是他尋找樂趣與培養幽默感的起點。給孩子一個笑容,或陪他一起玩鬧吧!



 



※學習力:積極,能思考,有耐心

.讀書時,維持良好坐姿,才能確實把知識放到腦子裡。

.男孩的字寫得醜也沒關係,只要他認真寫就好了;只是在寫卡片等重要的文書時,請盯著他仔細寫。

.養成閱讀習慣很重要,尤其10歲左右,不管孩子在讀什麼,請在一旁陪伴他。

.男孩喜歡會動的事物,和他一起散步,看看外面的景物,回答他連珠炮的問題(或主動問他問題)。



 



本書特色



 



1.實務經驗與理論融合,同時具備輕鬆與嚴肅,每個媽媽都能從中找到符合自己心境的例子。

2.方法具體而簡單,理論簡明而涵義深遠,從生活瑣事引伸出讓人思考良久的議題。

3.可愛的插圖與男孩真實的心聲,令人莞爾。

4.書末附錄男孩小學到國一、國二到高三時期的特徵與對應法,讓媽媽無論何時都與兒子相處愉快。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前言



第1章  媽媽們辛苦了!

男孩其實是這樣的生物!

「搞不清楚男孩在想些什麼!」是很正常的

男孩的特徵1  靜不下來

男孩的特徵2  無論說幾次都會忘記 / 學不會收拾東西

男孩的特徵3  只做自己喜歡的事

男孩的特徵4  喜愛冒險和刺激

男孩的特徵5  執著於勝負

男孩的特徵6  喜歡打鬥遊戲

男孩的特徵7  以打架來加深情感

男孩的特徵8  喜歡沒品的表現

男孩的特徵9  不在乎髒

男孩的特徵10  喜新厭舊,喜歡會動的東西

男孩的特徵11  字不好看

男孩的特徵12  動作慢

男孩的特徵13  有宅男傾向與收集的癖好

男孩的特徵14  只接受合乎道理的事

男孩的特徵15  全世界最喜歡媽媽



第2章  自立

教出能自律、有自信的獨立男孩

需重新修正的生活習慣和規矩

務必當心「電動玩具」

韌性就是力量

以自己的「專長」對抗霸凌

「完成某件事」的成就感能建立孩子自信

不可輕忽孩子逃避運動的心情

為孩子培養一項「引以為傲」的專長

向不必要的購物斷然說NO

培養孩子「想趕快長大」的心態

責備孩子的法則



第3章  魅力

教出受人歡迎且體貼媽媽的男孩

「媽媽最喜歡我了」的感覺是孩子自信的起源

發生衝突的次數,決定孩子視野的廣度

教出熱情洋溢且受眾人愛戴的孩子

不將小事化大才不會馬上灰心喪志

坦然面對才能更加成長

不嘮叨的媽媽教出誠實不欺瞞的孩子

優秀的男孩容易缺乏「體諒他人的心」

懂得逗人笑才能博得眾人歡迎

讓「年輕的特權」成為孩子向前的動力

感受生活樂趣,為自己和周遭帶來幸福



第4章  學力

教出讓媽媽倍感驕傲的優秀男孩

別讓孩子「為了媽媽只求成為答題高手」

讓孩子體驗「思考的樂趣」是教育的唯一目的

務必再三叮囑孩子正確的唸書姿勢

寫字須著重速度

言語是一切學力的根基

媽媽獨門訓練孩子數理思考能力的方法

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是媽媽的責任



結語

書末附記  男孩在幼兒期之後的特徵&重點建議

 


內容試閱

搞不懂男孩在想些什麼嗎?

「搞不懂男孩在想些什麼!」
在教室或演講會場中,我常聽到媽媽們說這句話。
其實這是很正常的,因為「男與女」自古便無法彼此了解;除此之外,在人情淡薄的現代社會中,不同年齡層間的交流機會變少,缺乏異性兄弟姊妹的情形也日漸增加。
因此,面對最難解的「異性問題」,其實爸媽們也是在經驗值不足的情況下一路走來的:一方面由於異性和自己是兩種「不同的生物」而感到束手無策;另一方面卻又煩惱「為什麼另一半總是不了解自己呢?」
這個問題在夫妻關係間特別顯著,在婚前的戀愛期成天只想著「戀情、真愛、婚禮」等靠本能便可順利發展的事,所以還不至於發生什麼問題。
然而,成為夫妻之後,在長時間相處之下,才開始慢慢認清彼此的真面目。
「為何無法好好相處啊!」雙方心中都會萌生這樣的感嘆。

首先,大多數男性認為女性「喜歡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說個沒完」。
「只要稍微分心沒聽她說話,她就會焦躁不安……」
「一旦發起脾氣,就變得完全不可理喻……」
「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拿過去的事出來翻舊帳……」
以上都是男性的心聲。他們在婚後才開始面對這些在同性身上找不到的特質,並為此感到筋疲力盡。

另一方面,女性面對所謂的「男性特質」時,似乎也同樣大失所望──因為男性的思想是「除了大事之外,其他都是小事」。
因此,像「髒衣服該放哪裡」之類的生活瑣事,不管說了多少次,男性都不會有所改變;站在女性的角度或許會覺得「真是邋遢」,但男性卻認為「芝麻綠豆的小事有什麼要緊的」,女性自然會覺得對方根本沒在聽自己說話而感到怒不可遏。

所謂「沒在聽自己說話」的範圍十分廣泛,因為「對嘛」、「真的好過份喔」、「沒錯」等話語,本來就是女性間傾聽對方話題的基本應答型態。
而男性則不會採取這種做法,他們只對「總之」之後得出的事實和結論有興趣,認為「傾聽方式的表現」本身便是浪費生命。
在談情說愛的熱戀期,無論對方說什麼,眼裡都只看見可愛之處;而一旦進入夫妻關係,許多人便面臨撞牆期。

其中最嚴重的,應是媽媽被迫獨力教養孩子,這時夫妻間的「男女問題」更可能隨之引爆。前頭所述的一些小摩擦,可能導致媽媽們在教養孩子時更深層的孤獨感;倘若夫妻間缺乏相當程度的共識,也疏於站在彼此的角度考量事情,那麼往後的日子將更顯艱難。
  「現在老婆應該有話要說吧」、「現在老公最關注的大概是棒球比賽的勝負吧」……夫妻雙方都應抱持這樣的想像力,去嘗試了解自己不足的部分;妻子們或許很難感同身受,但男性對勝負的執著,永遠都像個孩子一樣!

把老公當成狗狗就不會生氣了

我常在演講時談到:「女性應把男性當成小狗。」我們都知道,狗狗搖尾巴代表高興;當然人類沒有尾巴,但我們仍然能藉由觀察一個人的行為,進而推測他的心情,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對男性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重點是先抱持彼此是「不同生物」的意識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