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一流的孩子 | 拾書所

教出一流的孩子

$ 237 元 原價 300

內容簡介

吸引力法則、微笑曲線、平衡計分卡、木桶理論……
35個經典的管理學法則
不僅僅適用於企業經營時使用,還能幫你教養出第一流孩子
讓你拿捏好「管」與「不管」之間的藝術
在離孩子最為適當距離呵護他的成長

 

‧莫非定律告訴我們,當一件事好與壞的機率相同時,它往往會朝著壞的方向發展。家長經常覺得自己的行為和習慣無關緊要,一、兩次的行為不當不會對孩子的成長、性格造成負面影響,殊不知,正是這一點一滴塑造了孩子早期的習性。

 

‧吸引力法則指當一個人的思想專注在某個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他吸引而來,即關注什麼,就能吸引什麼。家長只要遵循吸引力法則的規,巧妙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能維持孩子對學習的新鮮感,保持其對所學科目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蘑菇定律隱喻初出茅蘆者常常會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但這是其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蘑菇經歷雖然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壓力和負擔,甚至還有眼淚和痛苦,但摸著石頭過河的暗淡期本身就是人生最寶貴的經歷。作為家長,應該在這個時候給予孩子支持,尊重他們成長的緩慢過程。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推薦序  成長是一場沒有返程的旅行

SWOT分析法:教“受氣包”學會反擊

手錶定律:每個厭學的孩子都說有群討厭的老師

魚缸法則:擺平“掉進錢眼兒”裡的孩子

木桶原理:張揚“長板”還是狂補“短板”?

零和博弈原理:家長不抱怨工作,孩子才不抱怨學校

彼得原理:為什麼100分孩子更不自信?

洛克忠告:匹諾曹為什麼要撒謊?

情緒ABC理論:讓孩子接受那些他並不滿意的現實

酒與污水定律:異地親子比異地戀更有殺傷力

踢貓效應:生二胎何只是錢的問題?

雁陣效應:上帝讓你成為好孩子,就是對你的最高獎賞

囚徒困境:應該讓孩子參加比賽嗎?

邊際效益遞減法則:給孩子最好的閱讀,你做到了嗎?

跳蚤效應:考試有標準答案,但人生沒有

螃蟹效應:放下“競”意,拾起“不爭”的智慧

蟻群效應:規矩是唐僧的驅魔圈,還是猴子頭上的緊箍咒?

鳥籠效應:怎樣愛孩子,他才不逆反?

黑天鵝事件:兒童性早熟,再痛也要笑著說

吸引力法則:學習就像談戀愛,需要欲擒故縱

微笑曲線:讓爬窗戶的小叛逆自願回到你身邊

蘑菇定律:尊重孩子的“蘑菇經歷”

張弓效應:你會把機會讓給別人嗎?

麥克萊蘭定律:孩子也平等享有背包客的權利與義務

破窗效應:親子出行,如何防止孩子走失?

金字塔假期計畫:職場媽媽如何應對孩子無處安放的假期

惡魔效應:被偏見坑苦了的“壞孩子”

墨菲定律:冷漠不是孩子的錯

羊群效應:質疑就是挑戰老師的權威嗎?

皮格馬利翁效應:調動孩子積極性,家長也得學會“拍馬屁”

南風法則:10個細節,美國老師讓孩子愛上學習

平衡計分卡:平衡不同育兒方式“績效”的支點

刺蝟法則:糊塗媽才能養出細心娃

蝴蝶效應:一個眼神闖出的大禍

古狄遜定理:母愛不是萬能創可貼

貝爾效應: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

後記:寫給兜兜的一封信

自序/導讀

推薦序:成長是一場沒有返程的旅行

 

騰訊教育中小學頻道主編 蔡 娟

 

身為職場女性和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在讀完這本書後,又重新審視了自己作為母親的責任。從十月懷胎含辛茹苦到重返職場,這其中有太多辛酸是不為人母者無法體會的。職場媽媽給予孩子的,除了與生俱來的母愛,更多的可能是無暇顧及的愧疚。在繁忙的工作與家庭的平衡中,我們或許已經不知不覺地錯過了孩子的諸多「第一次」。

 

是的,我們是職場女性,我們更是職場媽媽。我們要面對的不僅是朝九晚六的工作,還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我們該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扮演好這雙重角色呢?

 

做好職業規劃,突破事業瓶頸
在沒有成為媽媽之前,我的重心全在工作上。作為一名媒體工作者,各種採訪報導任務讓我忙碌、充實而有成就感。但是,有了孩子之後,工作已不能再給我這樣的滿足。我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少,生活品質不斷下降。如何找到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成了我的一大挑戰。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會有不斷前進的動力。職場媽媽要認清當下這份工作是否是自己喜歡的,然後再制定一份個人職業發展規劃,給自己的職業生涯設定階段性目標。在新的人生階段,職場媽媽唯有不斷學習,吸取養分,才能突破事業瓶頸,尋求新的發展。

 

做一個自信、自我的媽媽
幸福的標準因人而異,但幸福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他們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他們的幸福不靠運氣而是靠實力,是自己腳踏實地創造出來的。雖然工作占用了我大部分的時間,但這也使我更加珍惜陪伴兒女的分分秒秒。我希望將來有朝一日,他們能看見媽媽擁有自己的事業、朋友、圈子——一名有魅力的女性應該是一位能在不同角色間自如轉換的成功者。

 

不要把職場情緒帶回家
陪伴孩子的時間長短固然重要,但陪伴的質量更加重要。如果孩子與你的相處氣氛是融洽的,那麼他們自會感到幸福。

 

在沒有孩子之前,我在家加班是家常便飯,有時也難免把消極的工作情緒帶回家。現在的我清楚地認識到,如果分不清工作和家庭的界線,我的生活將會變得一團糟。孩子在與我的相處中得不到我全身心的關注,會大大影響有限時間裡的陪伴質量。

 

現在,我盡可能在公司完成工作,如果真要加班也盡量選擇在公司。本書作者水亦田在「踢貓效應」這篇文章中也提到,每一件事情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它一旦出現,就都會引發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連鎖反應。職場中的焦慮、消極情緒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而這種影響一旦傳遞給孩子,後果往往是無法計量的。

 

陪養 ≥ 培養
只「培養」,你也許能讓孩子獲得世俗的成功;但唯有「陪養」,才能給予孩子終身的快樂。你對孩子的陪伴有多少,將會直接影響他性格的塑成。如果你和孩子在一起,回家後就能相聚,那麼你可以陪孩子玩,寓教於...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