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家庭指南:輸贏以外,一顆球打破傳統教育框架,踢出孩子創造力。 | 拾書所

足球家庭指南:輸贏以外,一顆球打破傳統教育框架,踢出孩子創造力。

$ 237 元 原價 300

內容簡介

*完整呈現台灣唯一具有AFC「職業級」教練證書的足球教練陳信安的教學理念。
*作為足球教練同時也是足球員的家長,陳信安親述足球如何能培養孩子心智成長,養成團隊精神、自律與獨立思考等品格。
*扭轉足球運動與學業是不能並存的固有觀念,相反地,足球能拓展超乎一般人想像的視野;比賽輸贏不是首要的事,盡情玩耍與發揮才是最重要。
*讓足球進入家庭的Lifestyle會變得不一樣!家長在場外為孩子打氣,凝聚親子之間的關係,同時和其他足球家庭發展應援團的社群關係。
*陳信安扎根本土、取經國際,積極建立梯隊系統,促進台灣的足球風氣。

用足球培養小孩、激發快樂,發展新的家庭生活風格。

陳信安是大家口中的足球「國腳」,後來成為國家代表隊總教練,更是台灣目前唯一的國際職業級教練。本書完整呈現陳教練的教學理念。台灣的孩子在面臨升學之際,往往得在課業與嗜好之間二選一,陳信安認為不必然如此,只要做好時間分配,學業與足球運動絕對可以並行。在足球場快樂奔跑的過程中,不是只有輸贏,更重要的是孩子學會自律、團隊合作、判斷與獨立思考。家長的支持與陪伴,和孩子共同探索更寬闊的人生視野,一個家庭因為足球而充滿凝聚力。足球也不僅是生活教育,這股「瘋足球」從家庭擴散到社群,它是一種Lifestyle,並能為體育、觀光、娛樂、文化產業帶來巨大的發展能量。

陳信安投身足球教育,在本土扎根、取經國際,積極建立完整的梯隊系統,並把英超切爾西足球學校的專業訓練引進台灣。他的願景是透過推動職業俱樂部,啟動整個足球生態產業,希冀在未來台灣這片足球的沙漠上,開出更茂盛的花。

我教小孩子踢球,不是為了讓他們現在贏球,目標是要他們在十八歲之後發光發熱,成為頂尖的運動員。——陳信安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推薦序:「足球家庭」在台灣的意義    (倪重華)
推薦序:決定勝負的尺度在終點線,不在起跑點    (林德嘉)
推薦序:從興趣到終身志業    (徐國安)
自序:足球場就是生命的縮影 (陳信安)
 
1 踢足球的小孩更快樂也更聰明
1-1〈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的足球比賽〉
足球規則介紹/奔跑在綠色的大地/關於足「球」/足球的衣著穿搭
 
1-2〈重質不重量的日常訓練〉
訓練的黃金年齡/一天訓練多少小時才適合?/紀律與戰術同樣重要/密集有效率的移地訓練/【足球教室】足球員的營養學/【足球教室】建立正確防護觀念,減少運動傷害

1-3〈一朵花成就不了一座花園〉
個性反映在踢球風格上/團隊合作之必要/【足球教室】進攻與防守的原則

1-4〈當個最棒的足球家長〉
我是教練,也是足球家長/足球可以是一生的愛好/從西班牙俱樂部到美國校隊/【家長的話】當足球成為Lifestyle

2 踢足球小孩的未來
2-1〈今日的足球小將,明日的種子球員〉
少年球員的瓶頸/足球的巨大產業能量/國際體育聯盟與聯賽/關於聯賽系統:以英國及亞洲為例/進擊的球員:職業生涯規劃/小球員如何自我進步

2-2〈足球員以外,球場上的其他關鍵推手〉
從球員到教練/【Interview】江佩凌、朱峰、德利士/球場上的黑面判官:裁判/宛如微型社會結構的足球產業

2-3〈足球沙漠如何開出更好的花〉
達致產業化要推動的四件事/【Interview】黑田和生/取經國際:引進英國切爾西教學系統/【Interview】徐國安/本土扎根:建立菁英梯隊

附錄
Case Study:打造非洲荒漠裡的足球花園
重要足球俱樂部一覽

自序/導讀

一路走來,總覺得有足球相伴的自己,其實非常幸運:進入高中之後,我成了隊上的先發球員,高一就拿到全國冠軍。畢業之後,我加入了聯勤總部支持的飛駝足球隊,成為專業的足球員。一九八二年時,我被選入國家隊,則是人生中另外一個轉捩點。當時我原本只是候補球員,本來應該不會有機會參與比賽,結果在球賽快結束時,教練突然讓我上場踢球,而我也不負眾望,在場中進了一球——因為如此的精彩表現,讓我得以進入中華男子足球隊,代表國家四處出征海外。

整體來說,我的運動生涯其實沒有歷經太多波折,比較有影響的應該就是一九八○年代前期的兩次受傷——都是在比賽中左腿脛骨骨折——第一次是在農曆年前,因為怕父母擔心,只好騙說自己不回高雄要在台北過年,結果就是謊言被拆穿,最後全家人跑到台北看我。第二次則是發生在原本預計要回老家的週末前夕,不良於行的我打電話說這週不回去了,安爸一聽,立刻在電話那頭問:「你腿又斷了喔?」

另外一個重要的事件發生在一九九○年,當時二十八歲的我被香港東方隊相中,有意邀請我轉戰加盟。比起台灣,香港的足球環境相對成熟,對運動員來說,也是職業生涯中難得的好機會——這不光是對我個人莫大的鼓勵,同時也是對台灣整體足球發展的肯定,當時的新聞報紙曾經不止一次報導相關消息。然而,後來因為薪水談不攏,而宣告破局。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有些遺憾,因為能夠進入香港職業隊踢球,勢將開拓我在專業和人生中更寬廣的視野;假如當時選擇前往,我後來的生命風景,應該會與現在截然不同。

小標:足球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足球對我而言有個不可取代的魅力,就是藉此和隊友培養的深厚情誼——就算是骨折打石膏、走路都要靠柺杖,熱血的我還是堅持要跟隊友們搭飛機到香港去比賽。雖然不能上場踢球,但在場邊加油吶喊,也讓我覺得意義非凡。

直到現在,我們這些老球員都已經五、六十歲,卻還堅持要組隊踢球參賽,一週至少要踢個三次才過癮。對我來說,單純當個球員是非常快樂的事,因為你只需要專心在球場上的表現,那個狀態很純粹,也很完整。

但是擔任教練就不一樣了,教練要準備訓練內容、整合戰略、建立權威、時時刻刻動腦思考⋯⋯對我來說,無論是球員或教練,都是非常有趣的事,特別是現在我訓練的這批小球員,從六、七歲到十幾歲的都有,從他們帶著笑容的泛紅臉龐上,我回想起自己少年時踢足球的純真感覺。

我有一個兒子,他選擇成為一個專業的足球運動員,十四歲時就獨自負笈西班牙,和一群同樣熱愛踢球的同儕競爭學習。身為過來人,我知道運動員是一條艱辛的路途;但身為父親,我支持他的選擇,並且鼓勵他在自己的道路上持續勇敢前進。足球對我來說,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課題。

有時候我甚至覺得,球場就像是生命的縮影,它有時間限制,也有規則可循,每個人都在一樣的空間條件裡,稱職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等待時機,然後一舉進攻——天時地利人和的話,你就踢進了漂亮的一球。所以我每天都會來到球場,無論寒暑、無論晴雨;因為對我來說,足球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這本書能夠完成,我衷心感謝所有在過程中給予協助的朋友,你們的鼓勵是我向前的最大動力。首先我要感謝台北的孔雀體育會,是他們成立的兒童足球隊,讓我有機會跨足到小球員的訓練領域。然後...

各界推薦/推薦序

蘇麗瓊(台北市世大運執行長)
歐陽靖(潮人跑者、潮人設計師)
蔡依林(金曲歌后)
鄭同僚(政大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負責人)
黑田和生(國家男子足球隊總教練)
許銘銓(八方雲集董事長)
徐國安(切爾西足球學校香港分校技術總監)
倪重華(音樂教父、音樂科技學院基金會董事長)
陳怡光(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主任)
姚人多(社會學者 總統府副秘書長)
林德嘉(前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秘書長)
何麗純(BabyHome執行長)
呂桂花(國家女子足球隊總教練、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副教授)
石明謹(知名球評)

聯合推薦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