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1. 不懂的是爸媽,別說孩子有問題
會說謊、調皮搗蛋、三分鐘熱度……,孩子的這些狀況是否讓你傷透腦筋?別急著貼標籤,孩子的性格、思考模式與遺傳基因和環境形塑都有關,爸媽得先了解才能引導。
Point 這是大腦發展健全的證據
舉例來說,說謊對大腦而言是高難度行為,既要判讀他人的想法,又要將以合理邏輯包裝不符合事實的事,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代表你的孩子長大了,且腦部發育健全。
Point 說明原因比嚴厲懲處更好
一味喝斥或嚴懲孩子只會加深問題行為,並使他變得易怒,最好在孩子做錯事的當下就馬上導正,並沉穩地說明原因,甚至爸媽還可以「假哭」,讓他感受到事情的嚴重性。
2. 教養是雙親共責,得合力超前布署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有很大的影響,你不需扮演完美爸媽,但也別在孩子面前激烈爭吵,甚至動手動腳。就算是單親,只要雙方能和睦相處,孩子仍能健全地長大。
Point 夫妻關係是關鍵
如果爸媽感情不好,孩子大多欠缺控制情感的能力,對自我的評價會變差,也不易信任他人,甚至還會出現突發性攻擊行為。因此,大人先改變了,孩子就會跟著改變。
Point 2招加深親子關係
有些父母因太過忙碌而和孩子「不親」,其實只要學鸚鵡一樣重複孩子說的話,或者共享只有兩人才知道的小祕密,就能迅速加深彼此的信賴關係。
3. 因應AI時代,培養未來需要的人才
與世界第一圍棋冠軍對弈,AI獲得了勝利;捏出美味壽司,AI的表現也不輸職人……,面對時代的瞬息萬變,傳統教養是不夠的,孩子不能只會完成被交派的事!
Point 勝出關鍵在於是否具備創造力、溝通力和自律力等非認知能力!
不乖、有主見、不輕易妥協的孩子最具不被未來淘汰的「創造力」;「溝通力」愈強,心理韌性愈高,適應壓力與跨越困難的能力就愈好;而「自律力」高的人專注力夠,學習速度較快,也容易取得卓越成就。
爸媽可以這樣做:
比起讓家裡像樣品屋一般整潔,凌亂空間更能刺激大腦、拓展創造力。
別給孩子太多玩具,他才會自己找樂子、變換規則,思考會變得更有彈性。
減少讓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才能學會判讀他人的表情、強化社交技能。
陪孩子玩扮家家酒,角色扮演有助理解他人的想法,也能提升社會適應力。
讓孩子養寵物學負責,不只有益身心健康,還能培養出領袖魅力。
控制孩子玩電玩不超過一小時,既能學會特定知識或技能,也不易成癮。
讓孩子睡好睡飽就能活化大腦前額葉,自我控制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另外,還要加碼告訴你
•就是因為媽媽懷孕時……,孩子才會變成天生胖。
•不想教養出小皇帝,換個「睡覺位置」就有解!
•不當地稱讚孩子會造成反效果,你應該……
本書特色
•73個Q&A,隨翻隨解決育兒上的疑難雜症。
•科學依據+研究數據+具體方法,有效減緩教養壓力。
•你是虎媽還是熊爸?用一張育兒風格診斷表自我檢測。
比起求問估狗大神
或阿公阿嬤的經驗談,
你更需要具「科學實證」的育兒新觀念!
Q1.孩子為什麼總因小事情生氣?
Q2.常忘東忘西,該帶他去看醫生嗎?
Q3.老是東張西望,集中注意力很難嗎?
等等~爸媽先別緊張,請檢視一下下列問題:
你是否禁止孩子吃甜食?無法控制負面情緒,可能就是因為血糖值太低!
他是否睡不好呢?睡眠不足,專司記憶的海馬體就會變小,記性當然差!
孩子應該鼻塞了吧?常用嘴巴呼吸的人,注意力和學習能力都會打折扣!
Point 教養要順從大腦發展!
不同年齡層,孩子會有不同的生理需求和情緒狀態,
如果不理解,親子關係自然緊繃,爸媽也容易焦慮、厭世。
本書結合「腦科學理論」和「實際驗證」,並提出具體的教養建議,
能讓父母了解孩子的大腦發展,助孩子成為更完整的個體。
作者簡介
目錄
前言 AI時代來臨,我的孩子因應得來嗎?
序章從孕期開始計畫,生養健康寶貝
Q01孕媽咪要吃什麼,孩子才會變聰明?
Q02懷孕期間媽咪可以減肥嗎?
Q03孩子愛討抱,常抱抱會不會寵壞他?
Q04孩子常以自我為中心,有辦法改變嗎?
Q05我的孩子為什麼沒有同理心?
Q06該不該讓孩子看電視、手機?
Q07是否該讓孩子吃甜食?
第1章正確教養觀,預約孩子將來的成功
Q08父母都平庸,也能教出優等生嗎?
Q09年幼時不突出,長大會不會沒出息?
Q10孩子的IQ不高,就注定成為魯蛇嗎?
Q11擅長的事VS.喜歡的事,該讓孩子專注於哪一項?
Q12孩子愛玩,書會念得比較差嗎?
第2章別急著貼標籤,孩子的性格是可以改變的
Q13孩子總是三分鐘熱度,該怎麼辦?
Q14老是講不聽,該不會是問題兒童?
Q15孩子較內向、沒朋友,一直格格不入怎麼辦?
Q16性格從出生就決定了嗎?
第3章孩子的每個問題行為,背後都有原因
Q17孩子會說謊,代表變壞了嗎?
Q18每天都賴床叫不醒,為什麼會這樣?
Q19孩子做錯事時,爸媽應該懲罰嗎?
Q20怎樣訓斥孩子才恰當?
Q21像樣品屋一樣漂亮的房間,是不是對孩子比較好?
Q22孩子老是自言自語,要不要緊?
Q23沒一刻靜得下來,我的孩子該不會是過動兒?
Q24成天東張西望,為何就是無法專心?
Q25有什麼好習慣是從小就該養成的?
第4章孕育未來需要的人才,你需要……
Q26不熬夜讀書,會不會趕不上別人?
Q27多多稱讚孩子,他才會變得越來越好嗎?
Q28用獎賞吸引孩子,能讓他更有動力嗎?
Q29記性差的孩子,未來的競爭力夠嗎?
Q30如何提升孩子的記憶力?
Q31有沒有讓孩子數學變厲害的方法?
Q32幼兒時期就讓孩子學外語,是不是比較好?
第5章九堂品行課,培養孩子的真善美
Q33繪畫能力後天訓練得來嗎?
Q34愛運動的孩子,是不是頭腦比較簡單?
Q35如何增強孩子的運動能力?
Q36從小就學音樂有那些好處?
Q37孩子玩扮家家酒,會不會分不清虛實?
Q38孩子沉迷於寶可夢遊戲,要不要緊?
Q39孩子老想玩電玩,該不該讓他玩?
Q40常在外頭玩耍,會變成野孩子嗎?
Q41讓孩子養寵物適合嗎?
第6章男女性格大不同,育兒不能一招走天下
Q42無論男女,是不是都嚴格管教比較好?
Q43就是忍不住當...
各界推薦/推薦序
Amazon讀者好評狂推
•本書以易於理解的方式解釋孩子的問題,相當具說服力。我感覺被治癒了!
•多虧有這本書,讓我一掃產後的憂鬱心情,推薦給正在撫養孩子的人。
•我對書中提出的各種驗證數據感到驚訝,也減緩了照顧孩子時的壓力。
•這是合乎邏輯且易於理解和實踐的書,解決了我對撫養孩子的擔憂和疑慮。
誠摯推薦(*依筆畫排序)
彭菊仙(親子作家)
黃乙白(「High媽心理師」)
鄭凱云(《健康2.0》主持人)
魏瑋志(親職教育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