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限定~一日66折~爸媽這樣說最有效!七堂溝通課讓孩子專注學習、衝出好成績:CP值最高的親子對話法,引導孩子突破情緒×人際×學習障礙,建立高效讀書習慣 | 拾書所

11/29限定~一日66折~爸媽這樣說最有效!七堂溝通課讓孩子專注學習、衝出好成績:CP值最高的親子對話法,引導孩子突破情緒×人際×學習障礙,建立高效讀書習慣

$ 332 元 原價 420

內容簡介

韓國暢銷No.1親職作家20年來的語言習慣,
幫助孩子擠進第一學府首爾大學的窄門!

傳授教養版「原子習慣」,
只要改變說話語氣,孩子的學習成效看得見!


「想提升孩子的課業表現,關鍵就在父母對待孩子的話語。」
「比起名校、名師或高雅的書房,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學習環境。」

幫助孩子考上韓國第一學府首爾大學的作者夫婦說,只要父母具備良好的溝通語言,就能大幅提升孩子的學習成效;反之,錯誤的語氣只會讓情況惡性循環,甚至雪上加霜!

爸媽說出口的話,會影響孩子的成績優劣
面對令人煩心的孩子課業,你還在重複那套「爸媽碎唸經」嗎?
#你再繼續那樣下去就完蛋了#為什麼你沒一件事能做好?

這些父母經常脫口而出的碎唸與責備,不只是讓問題變本加厲,還會從根本上損害孩子的智力發展。藉由本書,你可以看到哪些情況與說話方式會危害孩子的學習表現,而哪些話語可以化解障礙、提升課業成效。

▲ 會傷害孩子智力的「父母語言暴力」有哪些?
▲ 該說什麼話,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與成效?
▲ 當孩子控訴老師的差別待遇,該怎麼說才不會影響學習狀況?
▲ 整天盯著手機看的孩子,用什麼方式跟他溝通才能改善?
▲ 孩子容易衝動、靜不下心,該怎麼讓他學會調節情緒?
▲ 每逢大考,孩子就會緊張到失常,該如何幫他化解不安?
▲ 孩子找不到讀書的動力,要如何引導他樹立目標?
▲ 遭遇挫折的孩子失去學習的信心,怎麼做可以拉他一把?
▲ 孩子讀書、寫功課效率很差,有什麼方法能提高他的成效?

七堂溝通課,打造「高效學習力」的親子對話法
作者夫妻從拉拔孩子考上首爾大學的親身經驗出發,結合多位家長訪談、各領域專家研究,編寫出一套「能提升孩子課業成績」的親子溝通法則。

★【七大溝通主題】逐一破除孩子的課業阻礙
網羅從小學到高中階段會干擾學習的七種障礙,包括:父母心態、情緒調節、人際關係、學校環境、3C使用頻率、自我價值感、讀書效率等問題,提出足以改善狀況並提升課業表現的應對話語。

★【小學到高中都適用的高效讀書法】引導孩子抓到讀書訣竅
精選能應用到課業學習的工作法,並改良成兒童與青少年好上手的讀書方法,例如:學習計畫表、優先順序表、雜念查核法、沉浸式讀書法、番茄工作法等,輔導孩子學會制定計畫、安排時間並精進讀書技能。

「正確溝通,才能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唯有滿懷愛心的父母話語,才能引導孩子度過人際與成長的難關,幫助孩子開竅、抓到學習要領,不再抗拒讀書考試。

本書特色

1. 編排實用且生活化,能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全書以小學生到高中生會遇到的學習狀況為主軸,提供能改善問題、有助於學業表現的對話範本及教養原則。每個章節後,更附有能為孩子加分的「父母應援金句」,適合忙碌的父母使用。

2. 資料援引豐富,附上提升孩子IQ與EQ力的實用表格
本書統整了許多專家研究與教養現場的經驗,為父母附上好懂又好用、能提升孩子學習力與情緒調節的表格,例如:學習計畫表、待辦事項排序表、衝動評分表、雜念查核筆記本、不安與緊張的應對手冊等等,父母可直接套用好省力!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鄭才英(정재영

在首爾某所大學取得人文學碩士學位,從事寫作與翻譯工作二十多年。長期鑽研親子溝通議題,著有韓國網路書店綜合排行第一名的《為什麼要對孩子說這種話?》,以及同樣廣受好評的暢銷書《改變語氣,孩子開始學習》。他深信父母溫暖且明智的話語,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自信、情緒調節、意志、勇氣及自我肯定等能力,同時能將孩子從學習的痛苦中解救出來。

[email protected]

李西鎮(이서진

與丈夫鄭才英合著《為什麼要對孩子說這種話?》及《改變語氣,孩子開始學習》二書。自從孩子上了高中,她三年來一直處於忐忑不安的心情中,即便孩子順利考上首爾大學,但她曾親眼目睹整個學習歷程,明白這段路有多麼艱辛。寫這本書的初衷,就是為了減輕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遭遇的不安和悲傷,並幫助他們幸福地學習。

鄭才英與李西鎮的子女教育部落格:Blog.naver.com/whydidsay

譯者簡介

陳曉菁

韓國西江大學韓國語教育院結業,韓文檢定六級合格,曾就職於韓國觀光公社及韓國貿易公司。在翻譯工作裡找到無窮的樂趣,現為專職韓文譯者,主要翻譯韓國節目字幕及韓文書籍。

 

譯者介紹

目錄

前言:煩惱和痛苦,是專心學習的絆腳石
 
Lesson 1】父母的覺醒:孩子最好的學習環境是「父母」
降低大腦智力的話語——「別再說了,我不想聽」
提高學習能力的話語——「爸爸媽媽相信你」
如果想給孩子最好的學習環境——「媽媽要先過得幸福」
指責孩子之前請先反問自己——「如果是我,我想聽到什麼話?」
不想傳承低自尊就告訴自己——「我已經是不錯的媽媽了」
✚ 爸媽這樣說,會傷害孩子的智力
 
Lesson 2】幫助孩子解決關係的話語:不討厭老師和同學,才能考出好成績
當孩子控訴教室裡的差別待遇——「老師也會犯錯」
保護孩子不成為校園暴力的目標——「若是不喜歡就要說出來」
想讓孩子學會愛自己——「你的缺點也同時是你的優點」
孩子因為自卑而感到痛苦——「你沒必要跟別人一樣」
✚ 爸媽這樣說,改善孩子的人際關係
 
Lesson 3】消除孩子偏執行為的話語:不執著於手機和外貌,才能專注於課業
如果孩子整天盯著手機——「手機是一個非常自私的傢伙」
孩子過度在意自身的外貌——「你有自己長得醜的證據嗎?」
消除孩子慣性的悲觀想法——「不要低估你的能力」
✚ 爸媽這樣說,減少孩子的固執和不安
 
Lesson 4培養孩子自我調節力的話語:懂得調整情緒,才能靜下心來讀書
孩子天資聰穎卻很容易衝動——「這個行為會造成什麼結果呢?」
在孩子情緒爆發之前告訴他——「你可能會失去珍貴的東西」
培養孩子調節情緒的能力——「現在的憤怒指數是多少?」
對於固執己見的孩子——「你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呢?」
孩子因為一個錯誤而自暴自棄——「別自責,任誰都有犯錯的時候」
✚ 爸媽這樣說,提高孩子情緒管理的能力
 
Lesson 5】協助孩子學會自我主導的話語:有動力的孩子,才不會成天腦袋空空沒有方向
父母出手協助前請先自問——「這是對的還是錯的?」...

各界推薦/推薦序

國內教養專家推薦

尚瑞君|親子暢銷書作家、講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溫美玉|溫老師備課Party創始人
羅寶鴻|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
──專業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學習沒有捷徑,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提升學習的效率與效益呢?不是逼孩子坐在書桌前,而是讓孩子有一顆願意為自己努力學習的心與動力。父母平常跟孩子的對話,說的是暴力還是鼓勵?給的是祝福還是咒詛呢?一起看書來解惑吧!」──尚瑞君|親子暢銷書作家、講師

來自高競爭社會的韓國父母,給予滿分好評

「這本書讓我了解到,原來父母的一句話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著巨大影響!如果你想培養一個善於學習的孩子,不妨改變你與孩子說話的語氣,因為家長適當的話語會讓孩子的學習更專注,也讓他的內心變得更清晰。」——yes24網路書店讀者

「在閱讀本書的同時,我才意識到,原來我對孩子施加了許多語言暴力。這是一個回顧自己的機會,我決定嘗試改變一些日常生活中容易使用的詞語。我認為這本書對於不擅長與孩子溝通的人也會有幫助。」——yes24網路書店讀者

內容試閱

孩子因為一個錯誤而自暴自棄——「別自責,任誰都有犯錯的時候」(節錄)

如果想培養子女的意志力,還可以考慮改善環境。很多人認為只要改變環境,就能增加孩子的意志力,美國作家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就是主張這個理論的代表人物。

他在著作《原子習慣》中提出的方法相當簡單可行。假設我們手上的事還沒做完卻老是去看手機,就可以暫時把手機放在其他房間直到工作結束,這麼一來,就不必特別去壓抑想看手機的欲望。又假如你認為花費太多時間在電視上,你可以把電視從客廳搬到臥室裡。覺得購買電子產品花掉你太多錢,那麼你也不需要特地壓制購物欲望,只要不去閱讀產品的相關評價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換句話說,只要消除破壞意志力的外在條件,創造有利於提高意志力的環境,意志力自然而然就會增強。

我們可以將上述原理運用到孩子身上,如果真的擔心孩子沉迷於電視,那麼你只要盡量購買最小型的電視即可。電視的體積越小、款式越老舊,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就會越少。把電視搬到父母房間也是一種方法,如果家中客廳擺了一臺超高畫質的寬頻電視,父母卻要求孩子不要看,這無疑是一件殘酷的事。就像放了一顆孩子最愛的糖果在他面前,卻要求他不准流口水一樣,都是強人所難的行為。

此外,事先決定好家中WIFI關閉的日子,也有助於強化意志力。學習是一場長期抗戰,這麼做不但不會削弱孩子的意志力,反而有助於增強他的學習續航力。而且這麼一來,孩子與父母聊天的時間也會變多,親子關係也能加溫。

當然還可以運用在其他地方,假設你想讓孩子減重,就不要把容易增胖的食物放在家裡。如果想讓孩子多閱讀,那就盡量減少娛樂設備,讓家裡變得極其無聊。唯有像這樣改變環境,孩子的意志力才不會受到動搖。與其不斷在孩子耳邊嘮叨「要有自制力,要多努力」,還不如果斷地把誘惑源頭從家中斬除,這才是更明智的做法。比起責備,更需要溫柔理解

加強意志力的另一種方法,是給予溫暖的理解。意志力薄弱的孩子經常會被訓斥或脅迫,像是用遊民的例子來恐嚇孩子,大人們總會這樣說:「如果你不好好念書,以後說不定會變成無家可歸的遊民,整天挨餓受凍,看起來多可憐啊!所以你一定要努力念書才行。」相信大家都聽過類似的話,一直以來父母總是認為讓孩子感到恐懼和罪惡等心理痛苦,才是增強他們學習意志力的唯一途徑。

不過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如果給子女帶來心理上的痛苦,反而會讓他們失去意志力。相反地,唯有給予溫暖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強化孩子的意志力。下面來看看美國心理學家凱莉.麥高尼格(Kelly McGonigal)在著作《輕鬆駕馭意志力》中提出的主張。

首先,麥高尼格說了一則關於「管他的效應」(What-The-Hell Effect)的故事。原本信誓旦旦說要減肥的人,在吃了一塊炸雞後通常會陷入自責,然後不停地問自己:「為什麼我會這樣?為什麼我的意志力會如此薄弱?」受盡折磨後,他有辦法重新開始減肥嗎?如果做得到,那算慶幸,但事實上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直接放棄。被一塊炸雞誘惑的人,往往會自暴自棄地說「管他的」,然後把整桶炸雞吃光光。下定決心戒酒也是差不多的狀況,忍了十天不喝酒的人,只要開始喝了第一杯,就會陷入自責的痛苦中,最後乾脆讓自己喝到酩酊大醉。而振振有詞說自己不再購物的人,只要一時衝動買了一個包包之後,所有的決心就會完全潰堤。「小小的破戒→心理上的痛苦→更嚴重的放縱」,這樣的惡性循環就是所謂「管他的效應」。
...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