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平靜,是讓父母通過的唯一方法
我通常都很平靜。
但也無法做到每一次。
最近寫了兩張標籤放在桌上。
每次要去跟姊姊說道理時,會帶在身邊。
——「說話小聲一點。」
——「說話不要用責備的語氣。」
那是給自己看的。
發現孩子說話愈來愈大聲語氣愈來愈不好。
父母先改變自己,才是最快的途徑。
*
汪培珽手記12極短篇
是姊姊十七歲弟弟十五歲那年的日記
◆我們會評論孩子的外表嗎?
當孩子願意說出心裡的「痛點」,大人必須格外小心,別再不小心刺傷孩子。
即使一時忘了又犯,趕快說對不起,總比「我行我素」的態度好上一百萬倍。
有時候只是讓對方知道你願意尊重,就夠了。
◆我們能欣賞孩子的幽默感嗎?
弟一放學回來馬上鑽進房間玩樂高,不一會兒,我推門問:
「弟弟,要不要喝冰牛奶?」不要。我要喝冰水。
我乖乖去廚房倒了一杯冰水,雙手捧給弟弟。
弟弟接過冰水,說:「好了,你可以退下。」
我哈哈大笑離去。
不止不怪你不懂禮貌,還好欣賞你的幽默感呢。
◆當孩子對你的好意不領情時……
結果我一路哭回家。是孩子太壞?還是媽媽太愛哭?我覺得是後者。
他說不餓的神情有點尷尬,最後還說了「真的不餓謝謝」才走的。
回家只要十分鐘,路上我邊哭邊忍,喉嚨變得好痛。
還好,回家只哭了三張衛生紙。是自己愛哭,就別太浪費,三張夠了。
青少年沒說不好,表示父母還有機會,只是這次我賭輸了而已。不要緊,願賭服輸。
◆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很皮、不聽話時……
請盡力「收」好你的厭惡表情。
如果父母沒有寵壞孩子的行為出現,請對他們給予祝福。
孩子需要時間慢慢教。十年後再來看,會發現自己當初的「修養」,多數是必要的。
你的祝福,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鼓勵。
◆我們願意給孩子自由嗎?
我父母給我的自由,我會傳給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會傳給他們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
成就自己,所需不多,是那份自由。
◆做父母最簡單的休閒是什麼?
做父母最簡單的休閒,靜靜地看著孩子遊戲,感受他們活在當下的快樂。
父母事先不知道,孩子一轉眼就不遊戲了。
就算遊戲,也不希望你看著。
不,很快的,做什麼都不希望你看著。
◆為什麼有人會說「你這個媽媽是怎麼當的」?
你這個爸爸是怎麼當的、你這個婆婆是怎麼當的、你這個孩子是怎麼當的,
唉,套在哪都可以說的話,除了罵人,沒其他意義。
◆當我知道她對男朋友這麼有忍耐力時……
這是我的提醒:女人不要太有忍耐力。
太有忍耐力的女人,通常幸福不到哪裡去。
或許應該這麼說:感情的培養,別動用到忍耐力。
常常需要忍耐的感情,好不到哪裡去。
◆人生的目的?
是要讓你去愛,而不是去害怕。
因為害怕而不敢愛,是浪費人生。
請用盡你全部的力氣去愛他,讓他覺得此生沒有白活。
當他整個人浸泡在愛裡時,你會發現,你也是。
當他因為有你而覺得沒有白活時,你會發現,你也是。
愛情,會讓人對生命產生熱忱。
青少年,是最可能對生命產生懷疑的階段。
當十幾歲的孩子有機會戀愛,我不想阻止。
任何能讓生命發光發熱的東西,即使要付出一點代價,都值得把握。
◆怎麼讓另一半知道你愛他?
我推廣多幫小孩唸故事書,少給小孩看電視。
有媽媽說自己一開始幫小孩唸故事,正在看電視的先生,不到一分鐘自動把電視關了。
親愛的媽媽,當先生關電視的時候,一定要大聲喊:
「爸爸好愛我們,不想電視吵他的寶貝聽故事。」
喊得讓全世界都聽得到的大聲。
然後請偷看一下爸爸的表情,他的嘴角一定有一抹靦腆的微笑。...
作者簡介
汪培珽
親子書作家。2023年她開了一家心目中的夢幻幼兒園。從無到有。有人問為什麼?吃飽太閒。少子化不是很難經營嗎?沒錯,成功比失敗的機率大多了。也是吃飽太閒了,但失敗總比沒做好。
教養專題作品十二本
汪培珽手記十二本
短篇小說一本《再抱一下》
翻譯的故事書九本
翻譯的青少年小說一本
「汪培珽出品」是她的網站:wptbooks.com
目錄
不要上當 除皺紋 為什麼不出聲 敏感 我沒有手機 下次不要浪費錢 分工合作 退下 花椰菜和芹菜 好可愛 明亮 一路哭回家 看圖就沒意思了 不可一世 看見自己 脫穎而出 有些感 至少有一項 沒辦法離開很遠 共通點 有益心理健康 有樣學樣 厭惡表情 還不夠徹底 非賣品 超能力 堅強 困境 不順眼 用寬容的心看衝突 父母可以寵小孩 偏心 自由 You Miss the Point of Marriage 悽然 有模有樣 為什麼這麼笨 催促 四周的人都長大了 別用諷刺語氣說話 騙子 如果馬雲旁邊是瑪麗蓮夢露 做父母最簡單的休閒 小氣。大器 不討厭的方法 回頭看,都是幸福 想念 你這個媽媽是怎麼當的 外表 法眼 不理 婚禮是誰的 父母不該為成年子女道歉 道理要禁得起考驗 長高 清喉嚨 覺得自己是什麼樣的媽媽 不是第一次 養小孩幹什麼 兩張標籤 單親 分寸哪裡來 ...
內容試閱
【給你一點娛樂】
女兒:「媽媽,你知道嗎,男生,在視訊通話時,全都不穿上衣。」
媽媽:「不穿上衣?天氣有這麼熱嗎?」
女兒:「尤其有胸肌腹肌的更是。隨時隨地,不穿上衣。」
媽媽:「不會很怪嗎?」
女兒:「對啊,有一次我開口問,他們說平常在家都不穿上衣。」媽媽哦一聲,原來是集體約好在家都不穿上衣。
有天我進姊姊房間問事情,先敲門,輕輕推開一個小縫,免得看到不該看的。瞄到電腦上有視訊畫面,我小聲問:「現在可以說話嗎?」我也怕嚇到對方。「沒問題。靜音,對方聽不到。」
我小心湊近姊姊,避開鏡頭。真的沒穿上衣,姿勢還擺得美美的在看書,我忍住笑。等我問完問題,轉身準備出去時,加一句:「跟他說,十月底,天氣轉涼,可以穿上衣了。」
說完後我們同時大笑,但我們只有大笑的嘴型,聲音壓得好低,好像很怕電腦的靜音功能壞了似的。姊姊臉上的笑容,真是可愛極了。
兩個小時後,姊姊來說:「我剛剛真的有問他天氣不是有點涼了,怎麼不穿衣服。」你猜對方怎麼說?「我是想讓你的生活有一點娛樂啊。」
【不知道才好】
從前,公婆都會在週末來家裡小住。那時候姊姊弟弟還小,他們來看孫子,我和先生會趁機出去約會。
有一個星期六的晚上,我剛回到家,發現電話答錄機有留言,順手按下,一聽開頭就知道白天有人跟親戚通電話時按錯了鍵,聊天的內容全被錄了下來。頭兩句好像聽到了我的名字,說時遲那時快,我按下刪除鍵,馬上清除全部的內容。
別人私下的談話內容,不是說給我聽的。我不需要聽。我也拒絕聽「別人傳來」的話。
因為當事者說給別人聽時,是一種態度。別人傳給你聽時,又是另一種態度。兩種都不是給你的,不需要聽。不知道才好。
【無關輸贏】
夫妻雙方為了一個歧見爭執不下,其中一方寫信來問我。我一看問題,不敢回。只說:「你要不要請另一半,用她自己的觀點也寫封信問我?」
我不敢回信的原因,不是怕自己說的不對。寫信給我的一方,或許早已經知道我的答案是跟他站在同一陣線,只是來尋求多一位「支持者」。這時候不管我說了什麼,另一方都會將我當成「敵人」,很難聽進去什麼。我幫不上忙,袖手旁觀可能更好。
一方說要愛的教育,一方說不打不成器,如果想聽我的意見,可以。但是,第一,雙方要先達成共識,「我們去問某某人的意見,好不好?」第二,請雙方各寫一封信給我,各自陳述自己的看法。
至於我的答案,只有一種,它不是為任何人存在的,它原來就在那裡,你問,我答。如果我的看法與你的相反,你是不是更有機會聽進去?這也是我贊成有事找心理諮商師的原因,比較中立,比較聽得進去。
夫妻間的歧見,有時候真正的問題,不是在表面上看得見的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