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增訂新版) | 拾書所

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增訂新版)

$ 300 元 原價 380

內容簡介

高度敏感的孩子需要不同的對待方式,
讓敏感的心在充分的安全感下,盡情發揮觀察力與思考力!

你的孩子是不是:
●太容易受到驚嚇
●常常抱怨衣服粗糙扎人、襪子縫線不舒服、衣領標籤磨得皮膚癢
●經過興奮的一天後,難以入睡
●直覺強,好像可以看透你的心
●總是有問不完的問題
●沒有陌生人在旁的時候表現得比較好
●喜歡安靜地玩耍,在吵雜的環境中會顯得焦躁不安
●無論你動過家具或換了髮型,小細節的改變他都會注意到

如果孩子大致符合以上描述,或雖然只符合其中一兩項但表現得十分明顯,那麼就很可能具有高度敏感的特質。這樣的孩子可能讓人覺得貼心,也可以教人抓狂。如果你願意嘗試著接納孩子的感受,調整教養的方式,引導孩子適應改變的方法,保護他免於受到訊息風暴的摧殘及社交活動造成的壓力,你可以期待擁有一個懂事、觀察力敏銳又容易溝通的孩子。

大約有15~20%的孩子從小比較愛哭、容易發脾氣、會說出充滿哲思的話、常常獨處或顯得若有所思──這樣貼心卻難帶的寶貝,他們都有可能是高度敏感的孩子。這些孩子因為特別容易接受到環境中感官或情緒的刺激,而且處理訊息的方式也比較仔細、比較徹底,所以當各種管道的訊息大量湧入腦中,超出他們能夠負荷的範圍,就可能會因為反應不及而呈現當機狀態,或由於挫折和混亂而出現行為、情緒失控的現象。

本書詳細介紹這些具高度敏感氣質孩子的特徵,探討家長個性如何影響親職功能,也呈現出養育特定年紀(從嬰兒、幼兒、學齡孩童到青少年時期)高度敏感孩子可能遇到的挑戰。當這些與眾不同的孩子承受過大壓力時,言行也許出現幼稚退化;心情好的時候,舉止則又常有超齡表現。不同發展階段的孩子面臨的環境刺激有很大的差異,造成的影響及需要的協助也各不相同;如果家長能清楚孩子在每個階段可能出現的狀況,對於目前的教養會更加得心應手。

只要能夠瞭解、接納孩子的特質,用對的方式教養、引導,擁有一個高度敏感的孩子其實是一件幸福的事;但是如果抓不到要領,則很可能在無意中傷害孩子,導致親子關係的緊張。這本書提供了如何養育敏感孩子的方法,你可以也應該做為孩子的避風港,讓他自在的成長、肯定自我的價值,還能適應良好、勇於發揮獨特的創造力。

名人推薦

黃迺毓|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退休教授
王珮玲|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依蓮.艾倫博士(Elaine N. Aron, Ph.D.

暢銷書《高度敏感成人》(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高度敏感者工作手冊》(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s Workbook)以及《高度敏感者的愛情關係》(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In Love)的作者。她自己就是個高度敏感的人,自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獲得臨床心理學碩士,於太平洋研究院(Pacifica Graduate Institute)完成博士學位,之後曾經在舊金山的榮格學院(Jung Institute)進修,在家庭關係相關領域發表過許多研究報告。她有自己的私人診所,並在全美主持高度敏感者的工作坊。

個人網站:www.hsperson.com

譯者簡介

丁凡

留美遺傳學碩士,由分子生物研究轉戰教育界,長期關心學習障礙與另類教育,曾任台北市學習障礙者家長協會理事長、兒童教育實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種籽學苑校長。目前是自由文化工作者,同時學習、創作、寫作、翻譯、演講、教課,對戲劇及繪畫獨具興趣。翻譯過《分心不是我的錯》、《分心也有好成績》、《我的天才噩夢》、《因才施教》、《瑟谷傳奇》、《如果男人有月經》﹔著作《小孩萬歲》、《留級生教授》等書。

 

譯者介紹

目錄

推薦序
譯序
前言
家長問卷:你的孩子是不是高度敏感?
 
Part1 家有高度敏感的孩子
 
第1章 瞭解敏感特質

如何養育敏感的孩子
「發現」高度敏感
什麼是高度敏感?
你的孩子是不是高度敏感?
高度敏感對人類物種有何貢獻?
為什麼高度敏感的孩子會這麼不同?
遊戲床裡的艾米里歐
消除迷思
還不能確定孩子是不是高度敏感嗎?
幫助高度敏感兒童邁向成功與幸福
應用:欣賞你的孩子
 
第2章 繫好安全帶
瑪利亞的媽媽知道該怎麼辦
對於高度敏感兒童,家長的影響更大
適性發展──每個孩子的成長經驗都不同
難養育和容易養育的高度敏感兒童
最常見的六大問題
養育高度敏感兒童的樂趣
 
第3章 如果家長不特別敏感
高度敏感與你
高度敏感和尋找新奇
當孩子與你氣質非常不同時
最後的提醒
你是不是高度敏感?──自我測驗
 
第4章 如果家長也是高度敏感
高度敏感的家長從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能夠得到什麼?
首要任務──保持自己的穩定
你和孩子都高度敏感時
其他家人呢?
最後的提醒
 
第5章 養育快樂的敏感孩子
祕訣一:提昇自我形象
祕訣二:降低羞恥感
祕訣三:有智慧的處罰
祕訣四:討論「敏感」
健康的自我界限
應用:開啟「敏感」話題
 
Part2 成長過程的挑戰
 
第6章 好的開始
新生兒──如何認出高度敏感嬰兒
二到六個月──如何回應寶寶,又不過度刺激他
半歲到一歲大──依附、同調與自我調節
最後的提醒
 
第7章 家裡的幼兒
調適變化
過度刺激
處理強烈的情緒
關於一兩歲的孩子
日常問題
比較不常見的問題
最後的提醒
 
第8章 在外面的幼兒
害怕新事物、害怕陌生人、害羞和單獨玩耍的差別
為什麼會害怕新環境,如何預防
最重要的是好好談一談
面對別人時的害怕或遲疑
選擇合適的學校或幼兒園
如果學齡前兒童遇到真的應該害怕的事情
最後的提醒
 
第9章 家裡的學齡兒童
學齡兒童──初試啼聲
家中的日常生活
減低家中壓力
養育難帶的高度敏感兒童
應用:改造家庭生活
 
第10章 在...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