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學習障礙 有效提升孩子學習力 | 拾書所

圖解學習障礙 有效提升孩子學習力

$ 198 元 原價 250

內容簡介

孩子不是不用功、不專心唸,而是有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y,簡稱LD)。

導致他在閱讀、寫字、算數等方面,學不會或跟不上,本書帶領親師共同了解孩子學習困難的原因,

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支援,提升孩子的學習力。


親愛的家長及老師,讓我們一起努力,幫助孩手解決孩子的學習及生活困擾。


□ 提升孩子學習意願 □ 增進孩子理解能力
□ 促進腦部認知能力 □ 有助孩子學業進步
□ 增進人際溝通能力 □ 鼓勵融入校園生活
□ 協助孩子設定目標 □ 幫助孩子發展興趣


寫給家長、老師及孩子的LD入門書


*不要只注重學業成績


將教養重點放在規律作息、幫忙做家事等,藉由體驗日常生活的各種事情,培養孩子的自主力、社會力及選擇力,為將來獨立生活做好萬全準備。

  孩子不是不用功、不專心唸,而是有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y,簡稱LD)。

  導致他在閱讀、寫字、算數等方面,學不會或跟不上,本書帶領親師共同了解孩子學習困難的原因,

  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支援,提升孩子的學習力。

*親愛的家長及老師,讓我們一起努力,幫助孩手解決孩子的學習及生活困擾。

□ 提升孩子學習意願 □ 增進孩子理解能力
□ 促進腦部認知能力 □ 有助孩子學業進步
□ 增進人際溝通能力 □ 鼓勵融入校園生活
□ 協助孩子設定目標 □ 幫助孩子發展興趣

寫給家長、老師及孩子的LD入門書

*不要只注重學業成績

  將教養重點放在規律作息、幫忙做家事等,藉由體驗日常生活的各種事情,培養孩子的自主力、社會力及選擇力,為將來獨立生活做好萬全準備。

*不要勉強孩子唸書


不要認為在家也要讓孩子唸書,才能提升學習力,讓孩子喘口氣,將課業交給學校,在家不妨讓孩子養成自修的習慣,讓孩子快樂學習。

*不要過度寵愛或干預

  教養方式應一致,無論是稱讚、責備都不要太超過,最好明訂獎勵及懲罰規則,才能培養自立、自律,有自尊心和有幹勁的好孩子。

*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應平等對待每個孩子,不要將焦點全放在有學習障礙的孩子身上,接受每個孩子獨特的地方,讓他們自然學會互相照顧。

*按部就班反覆練習

  明確指出希望孩子必要學會的事,並訂出簡單的具體規則,待孩子反覆練習並確實做到後,再慢慢增加其他的規矩,才不會讓他們感到混亂。

*給予正面的鼓勵教養

  老是質疑「孩子怎麼就是學不會?」只會增加彼此的痛苦,當孩子有好的表現時,立給予具體獎勵或稱讚,藉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意願。

*養成發問的習慣

  養孩成子開口發問的習慣,如果對事情感到困惑,就具體說明自己的疑問,並主動惑詢問他人意見,並共同討論,一起思考決的方法。

*創造選擇、思考的環境

  製造選擇的場面,像是買衣服或鞋子,讓孩子有機會自己做出更好的選擇,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藉以提高孩子的自主性。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上野一彥

主張及早接受學習障礙支援教育的必要性,為了實現學習障礙支援教育的理想,一直積極從事學習障礙教育啟發活動;不僅曾於90年參與設立日本全國學習障礙家長會,並於92年參與創辦日本學習障礙學會,為日本的學習障礙孩童而努力。

  他同時也擔任日本文部科學省「關於特殊教育現狀調查研究」等合作會議會員;及東京都「身心障礙教育改善檢討委員會」委員長、日本學習障礙學會會長、學校的心理諮詢師、特殊教育士(學習障礙、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等)的總監。

【現職】
  現為東京學藝大學教授。

【學經歷】
  1943年在東京出生。畢業於東京大學教育學部和研究所;擔任過東京大學助教、東京學藝大學講師、東京學藝大學副所長。

審訂者簡介

蔡明富

  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譯者介紹
蕭照芳

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日本九州大學文學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專業譯者,熱愛自由和旅行。譯有《懷孕.生產.育兒精油使用百科》、《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等。

各界推薦/推薦序

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助理教授∕蔡明富 審訂
天主教若瑟醫院院長∕宋維村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助理教授∕吳怡慧
中華民國學習障礙協會理事長∕劉永寧
臺安診所敦南心智發展中心副技術長∕許翠端

內容試閱

什麼是LD?

它是Learning Disability的簡稱。中文的翻譯為學習障礙。

Q:請問它是醫學用語嗎?

A:不是。它是教育用語。

LD翻譯成中文是學習障礙。不過,障礙這個名稱很容易引起誤解。因為在醫學用語上也有學習障礙(Learning Disorder)的名稱,主要是針對限定在閱讀、寫作、算數這三方面的學習上有困難的孩子。至於用在教育方面所涵蓋的範圍就比較廣泛,本書則是用LD來表示。

教育上的LD

所謂學習障礙,基本上在整體的智力發展上並沒有遲緩的現象,只有在聽、說、讀、寫、計算、推理的學習方面,針對某一項出現很明顯的學習困難情況。至於導致學習障礙的原因,被認為是由於某一部分的中樞神經功能受損,導致視覺障礙、聽覺障礙、智能障礙、情緒障礙等等,跟環境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p.16

Q:有些家長會心裡想說:「為什麼只有我家的小孩有學習障礙呢?」

A:其實目前在就讀中小學的學生當中,約有四成五的孩子有學習障礙的傾向。

從以前就已經有很多學習障礙的小孩

雖然LD這個名詞是最近十年才逐漸被大眾所了解,但是,從以前就已經有很多孩子有學習障礙的特徵。不過,日本在過去並沒有讓這些孩子接受完整的支援教育,而是讓他們的問題被埋沒在一般的教室當中。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在2005年度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一般中、小學的班級當中,疑似有學習障礙的孩子大約就占了四成五左右。因此,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有些個案是在學校才首次發現的

由於學習障礙的情況因人而異,個別差異很大。因此,它所出現的訊號也是形形色色。有些孩子是從幼兒期開始就出現語言發展遲緩的現象,有些則是在幼兒期並沒有明顯的特徵,直到上小學之後才發現有問題的。

P20

Q:被人問:「孩子該不會是有病吧?」讓我感到很不安。

A:雖然原因還不是很清楚。不過,學習障礙被認為是發展障礙的一種。

發展的速度因人而異

與他人之間的互動,或在團體生活臨場的反應如何,每一位學障孩子的發展程度,都是不相同的。

◎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吸引,放棄原本正在做的事情

專注力也是孩子發展的能力之一。學習障礙的孩子專注力較薄弱,在與他人講話講到一半時,就會因為聽到、看到其他新奇的事物,而馬上就轉移注意力。

◎一直努力,但心卻早已不知飛向何處

明明知道「現在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但是注意力卻早已不知飛向何方了。

◎可以排除雜音,集中精神

注意力非常集中,可以排除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外面的雜音等),專心「做自己該做的事」。

◎上課時分心,想其他的事情

乍看之下似乎乖乖在聽課,其實腦海中正在想著其他的事,並沒有專心聽老師上課。

學習障礙是會持續的現象

對於身邊所發生的事情,我們會做取捨,看哪些是必要做的,哪些是沒有必要做的。雖然這些活動幾乎都是在無意識下進行的;但事實上,在處理的瞬間,大腦必須要處理很多的信息。

如果在這過程中的某個環結出現問題,那麼孩子在學習或溝通能力上就會出現某種缺陷。就發展障礙而言,這種缺失並不是暫時的,而是會一直持續下去的現象。

P21

判斷學習障礙的5項要素:

在判斷孩子是否有學習障礙以及在進行指導時,要考慮到各種不同的因素。

◎運動的障礙

對運動感到非常棘手,如字寫得不好或寫得很慢等,有些則是手的動作不夠靈活,對需要手巧的運動都感到非常棘手。...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