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刻到永恆:一場身後事的探索之旅,重新叩問生命的意義 | 拾書所

從此刻到永恆:一場身後事的探索之旅,重新叩問生命的意義

$ 237 元 原價 300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暢銷好書
美國亞馬遜排行榜長銷不墜,讀者4.8顆星好評推薦


為什麼遇到死亡,我們就渾身不自在?
為什麼我們會以重重的偽裝,讓自己遠離死亡的現實?
或許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生命的意義,所以對死亡避之唯恐不及。

眼見大眾對死亡和屍體如此恐懼,阻礙了我們應對及悼亡的能力,《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凱特琳.道堤決定遊歷世界,探索其他文化如何面對死亡、怎麼思考生命。

她以無邊無際的好奇心及黑色幽默,生動描繪所見所聞:

在印尼,他們定期清理逝世親人的遺體,再次見到家人讓人心感寬慰。
在墨西哥,他們點燈設宴歡迎重返陽世的親人,與死亡做最密切的互動。
在西班牙,他們利用玻璃棺材做為與死亡間的緩衝,毫不掩飾直接面對死亡。
在日本,他們運用高科技進行悼念儀式,預留空間讓家屬感謝逝世的親人。

她將我們心中與死亡有關的恐懼、難堪、哀痛,統統拖出來,拿到有消毒作用的陽光底下曝曬,透過許多與眾不同的文化儀式,讓我們知道:

唯有正視生命、了解面對死亡的不同方法,我們才能理解死亡並非句點,而是另一種存在的開始。而從理解的此刻,你將逐步體會生命的永恆。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謝忍翾

師大翻譯所口譯組畢,譯有《聖堂的獻祭》《我從死人那裡學來的把戲》《黑色的故事》《艾倫‧ 狄波頓的人生學校:喚醒感官的大自然練習》《生理時鐘決定一切!》。喜歡舌尖上的文字,口齒生香。懇請賜教:[email protected]

目錄

前言:從此刻參與死亡,才能體會生命的永恆
高尚或野蠻,誰說了算?
參與死亡的過程,能使你更強大
 
望向蒼穹的柴堆火葬:美國科羅拉多州
大火燒去歧見
死亡之前,談錢就傷感情了?
一份骨灰外帶,謝謝!
 
死亡也無法斬斷親情緣分的馬聶聶:印尼
踏上祖先之道,深入頭骨墓穴
另類觀光:葬禮、牲禮與屍體的無限美好
打開屋型墓的前一夜
再見摯愛親人骷髏,思念不停歇
人人都是業餘人類標本師
亡者住我家,生死無邊界
離世親人,現在死得怎麼樣?
 
歡迎重返陽間!死者的亡靈節:墨西哥
我們一直跟死亡與哀痛玩捉迷藏
在這裡,讓我們得以與死亡直視
點上蠟燭,歡迎死者回家
待在死亡終點等候的小天使
 
加入人類堆肥,你也能是有價值的屍民:美國北卡羅萊納州
人體變堆肥,死亡再利用
腐朽的是屍體,滋養的是萬物
 
有點近,又不會太近的玻璃棺材:西班牙
與死亡恰到好處的距離
 
高科技讓你與過世親人更靠近:日本
納骨堂的貼心高科技燈光秀
坦然面對自己即將來臨的死亡
用筷子撿起親人的遺骨,拾起平靜、放下悲傷
到屍體旅館Check-in
死神的凌晨三點鐘發明—大都會墓葬
克服對屍體的恐懼
 
萬世皆可問,凡事皆保佑的通靈頭骨:玻利維亞
在那提塔面前,你的事就是它的事
夾在天主教與原民信仰之間,通靈頭骨卡卡!
「可憐小東西」的死者崇拜
親人的頭骨,成為弱勢者的科技
 
屍落沙漠,和自然融為一體的自然土葬:美國加州
包容一切的沙漠
禿鷹短缺,天葬寂靜塔關靜音
不加修飾的死亡—天葬
 
後記:好好與死亡面對面,找到能獲得慰藉的容身之處
 
致謝辭

自序/導讀

故事中描寫了我們對於其他族群如何處置死者覺得反感的態度,已然延續千年。要是你曾經走進現代葬儀社方圓一百公尺內,一定知道葬儀社業者很愛下面這段引言,據稱這是出自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威廉.格萊斯頓。

一邦一國何以待其死者,吾若得見,便能以數學之準確,測其國人之仁厚良善,之敬律尊法,之忠於理念。

葬儀業者引用了這段話,刻了牌匾掛到牆上,還放在網站上顯眼的地方。一旁美國國旗的動畫圖檔飄揚,奏著《奇異恩典》當背景音樂。可惜的是,格萊斯頓從未提供他所說的那套公式,好讓我們能以他承諾的「數學之準確」,算出某一種處置死者方式的野蠻程度是七九.九%,而另一種方式的莊重程度則是六二.四%。

事實上,格萊斯頓可能從未說過這段引言。最早的紀錄顯示,這句話出現在一九三八年三月號的《美國墓地》雜誌中,一篇名為〈成功的墓地廣告術〉文章裡頭。我無法證明格萊斯頓沒說過這段話,但是某位研究格萊斯頓的專家曾跟我說,他從未讀過這句話,最多只能說這句話「聽起來像是格萊斯頓會說的話」。

即便認可其他文化的儀式有其好處,但我們還是往往讓偏見削弱了這種接納的情緒。一六三六年,有兩千名加拿大原住民溫達特族人聚集在現今加拿大休倫湖岸邊的一個公用墓地四周。這座墓地有近兩公尺深、七公尺寬,能容納七百人的屍骨。

這些骨骸死後的第一站並不是這座墓地。剛過世不久的屍體先以河狸皮製的皮裘包裹,再放到離地三公尺高的木頭棚架上。大約每十年,四周零零星星的聚落會去收屍準備公葬,並將這種葬禮儀式稱為「死者的饗宴」。在準備的過程中,會將屍體從棚架上移下來,由家屬(大多是婦女)負責把骨頭上剩餘的肉刮乾淨。

骨頭有多難清理,取決於這個人死了多久。有些屍體已經腐化,只剩下風乾、薄如紙片的皮膚還附著在骷髏上;有些屍體保存了下來且快要變成木乃伊,這時就得把乾燥脫水的肌膚一條條撕下來燒掉。最棘手的屍體,則屬新死不久的人,屍身上還滿滿都是蛆的那種。

法國的天主教傳教士若望.貝巴親眼見證了這種清理儀式,並將之記錄下來。他不但沒有大為驚駭,還以深感讚嘆的口吻寫下家屬對待遺體的方式有多麼親暱。有一回,貝巴從旁觀察一戶人家解開屍體外頭裹的衣物,裡頭還滲著腐水。但那家人並沒有被嚇到,反而開始動手清理骨骸,然後再用新的河狸皮裘包裹屍體。貝巴問,這難道不是「能對基督徒有所啟發的高尚榜樣」嗎?對於在墓地舉行的葬禮,他同樣也表現了讚賞。當沙土及樹皮覆蓋了屍體,他覺得能看見如此「善行」實在令人寬慰。

我確信,在那個當下站在墓地的墳坑邊緣,溫達特人的喪葬儀式必定感動了貝巴,但卻沒有因此改變他最終的熱切目標:希望溫達特人能廢棄自己所有風俗儀式,並以基督教儀式取而代之。這麼一來他們就能變得「莊嚴神聖」,而非「愚蠢無用」。

我必須說,對於貝巴傳教士提出的替代儀式,加拿大原住民們並非都敞開胸懷接受。歷史學家艾瑞克.席馬曾寫道,第一民族(編注:數個加拿大境內民族通稱,指現今居住加拿大境內的北美原住民,但不包含因紐特人和梅蒂人。)與歐洲人對於彼此常有「令人不寒而慄的曲解」。法國天主教徒可是大大大方承認自己吃人,還吹噓自己在某個稱為「聖餐禮」的儀式中喝血吃肉(而且還是自己的神之血肉),這種狀況你要溫達特人怎麼相信這些教徒都抱持著高尚的目標。

由於宗教是許多喪葬儀式的源頭,因此我們在貶損其他人的做法時,往往也會...

各界推薦/推薦序

各界推薦

怪奇事物所所長
曾煥棠(北護大生諮系主任)
許伊妃(送行者)
──好評推薦

鄧不利多曾經說過:「對心智成熟的人來說,死亡只是下一場偉大的冒險。」在理解了人類究竟為前往來生付出了多少準備,相信你也會同意,每場屬於已逝之人的冒險,都是無比的精彩華麗呢。──怪奇事物所所長

即使再怎麼帶著喜怒環遊人生,最後依然無法抵擋世界的拆散。踩在人生裡頭我們誤以為路還很長,但站在世界那端,才發現生命不過是一絲線芯。

透過身邊隨手的故事閱讀自己的生命,書裡說的沒錯,火葬場燃點一閃,那是生命最後唯一的光束,而留下來是無駄的灰燼還是溫暖記憶的陽光,就是自己走在世界留下的痕跡。──許伊妃(送行者)

這是一本周遊世界看看各地喪葬儀式的書。想認識世界各地殯葬文化的意義與傳統,本書是很好的讀物。──曾煥棠(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主任)

充滿好奇與對死者的敬意,這段旅程凱特琳是最佳的生命嚮導!─ Library Journal

凱特琳對死亡的描述鞭闢入理,清晰又獨具個人魅力。這本書既是有趣的旅遊紀實,也是一本動人的書,重新教會讀者死亡對我們的意義。─ Dylan Thuras,怪奇地圖網站創辦人

這是一本令人深思的書,討論了世界各國複雜又吸引人的死亡文化。除非你們長生不死,不然這本書跟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A‧J‧賈各布斯《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作者

作者在其他國家發現的這份「與死亡的良好關係」,似乎是我們所缺乏的。─賈斯丁‧卡夫勒,《VICE》雜誌記者

作者的語調非常親切,不管你是作者的粉絲、對於死亡文化十分著迷,或是從來沒想過死亡議題,這本書都能讓你學會不少東西。─ The Gothic Library

這是一趟引人入勝的旅程!翻開書頁,你會跟著學到一些關於死亡的知識。─Kirkus

這不僅只是遊覽各地的旅遊紀實,相反地,你能夠跟著作者深度體驗對死亡社會與宗教的尊重。─Booklist

讀者無負評大推薦

■ 多虧了作者,我現在已經比較能接受死亡了(走上接受死亡的道路)。這並不表示我已經放棄了,而是接受死亡是終究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不管我們如何努力。死亡與稅收都是一定會到來的。

■ 我真的覺得她減輕了我對死亡的恐懼,並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好。

■ 這實在是一本迷人的好書,讓我讀到放不下。我不斷推薦給其他人,而且覺得這本書對我的人生、我對死亡的看法,都有正面的影響。

■ 這本書讓我很想死在日本,這是我給過最高評價的書評。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