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經典美食史(法國美食史+西班牙美食史) | 拾書所

法西經典美食史(法國美食史+西班牙美食史)

$ 711 元 原價 900

內容簡介

《法國美食史》

法式甜點、法式清湯、葡萄酒、五花八門的乳酪、還有……麵包革命?

要品嘗真正的法國美食,為何需要專業導覽?

 

想要全面了解法國豐富精采的烹飪歷史,最重要的關鍵是「故事與傳說」──法國飲食歷史是建立在故事與傳說之上,透過一再複述,而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法國得天獨厚,農產豐富,並且有一大批作家與大廚以文字歌頌它,讓法國名正言順成為美食文化誕生地。所以,法國烹調得到主宰地位的關鍵不只是食品的品質,還有法國人以出色的方式講述關於法國烹調的故事。

 

法國飲食學專家瑪莉安.泰本在本書中全面介紹了法國豐富的烹飪歷史,其中不僅充滿了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還融入了來自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神話和故事──從勃艮第的蝸牛狩獵到里昂的女廚師,從羅馬高盧的乳酪,經中世紀到現在的麵包辯論等等。

 

每一章節都有文學賞析,藉由文學和電影探索法國美食,讓讀者更清楚美食傳奇如何透過這些文本一路傳承至今,同時也回溯當時的飲食紀錄。泰本同時揭示了法國海外領土對當今法國美食形態的影響;最後還提供歷史食譜,供讀者在家製作、嘗試。

 

《西班牙美食史》

二○二○年世界美食家美食書獎──最佳飲食史書賞

Tapas、海鮮燉飯、巧克力、葡萄酒、還有……

馬德里、凡爾賽與那不勒斯,甚至遠及南美洲

西班牙料理的多樣與豐富,令人目不暇給

 

在西班牙這個多元國家裡,歷史隨處可見。西班牙的多樣化是歐洲其他地區都難以匹敵的,它的多樣化也是一切西班牙風貌的起源:土地與人民、音樂、傳統風俗、語言,當然也包括了飲食。從古代起,不同的外來文化就一直滋養著西班牙飲食。

 

在過去,西班牙吸引的是某些外國遊客與作家,他們尋找刺激有趣的故事,以便回家之後加以講述,這些講述可能並不公平,也不寬容,但總是引人入勝;然而那樣的時代已經遠去了。不久以前,正宗的西班牙食物還遭到忽視,人們不屑一顧,不然就是把它拿來襯托法國或義大利菜,不過現在國內外評論家的看法已經大為改觀。如今西班牙的飲食,無論是傳統風格或者前衛風格,在全世界都受到喜愛,並且仍在為自身的悠久歷史寫下新的篇章。西班牙的美與多元特色無可比擬,而且全國各地都絕對能夠奉上滿滿一盤美食。

 

本書特色

 

★ 如果義大利美食史是要破除神話與傳說,法國美食史則反其道而行,自始就已建立各種傳說與掌握美食的話語權,形成影響全世界美食的主宰。

 

★ 綜觀時間,縱橫空間,尋找西班牙飲食特色的起點、演變,與來自各地方、各民族的影響,西班牙美食,並不只是小菜一碟,其中精深與博大,在作者爬梳下,清晰明朗的歷史圖像呈現在讀者眼前。

 

★ 全書圖文並茂,豐富視覺饗宴。

 

★ 不只讓讀者看見歷史、地理風土人情,作者也細心準備了特色美食的食譜,讓讀者真正食指大動。
 

名人推薦


《法國美食史》

姚舜(美食評論家、記者)

 

《西班牙美食史》

巴塞隆納中文官方導遊、西班牙旅遊暢銷書作者 王儷瑾

「即食歷史」部落客 Seayu

「西班牙小婦人」版主 陳雅雯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法國美食史》
前言
第一章 高盧源頭
文學賞析
第二章 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的法國:麵包的年代
文學賞析
第三章 法國的創新:烹飪書籍、香檳、罐頭食物、乳酪
文學賞析
第四章 法國大革命及其結果:屠戶、麵包師、釀酒人
文學賞析
第五章 十九世紀與卡漢姆:法國飲食征服全世界
文學賞析
第六章 文學試金石
第七章 在六邊形國土之外:海外的風土
文學賞析
第八章 現代:永遠是農民
文學賞析
結論
歷史上的食譜

《西班牙美食史》
前言 
第一章 位於未知邊緣的土地
第二章 摩爾人、猶太人、基督徒
第三章 城堡裡的生活 
第四章 黃金時代
第五章 馬德里、凡爾賽與那不勒斯,最好的則是巧克力 
第六章 餐桌上的政治 
第七章 飢餓、希望、成功 
第八章 西班牙的地方烹調

自序/導讀

因為本書不可能做到鉅細靡遺,所以它力圖找出隱藏在法國飲食眾多豐碑之間的寶石,讓那些一再講述而顯得膚淺的故事再次煥發;藉由思考現代之前的飲食與殖民地飲食,為這塊酥皮千層派增添一層內容;質疑那些不容質疑的;把重點從高級烹調轉移到下層階級,從食客轉移到生產者;而最重要的是,把以上這一切集中在一起。

 

本書章節的安排大致按照時間順序,但不是絕對按照編年,因為飲食事件跨越時代,有時一件歷史事件導致的結果可能很久之後才會浮現。第一章從高盧開始,當時此地居民還不是法國人,但他們已經證明自己擅長烹調創新。正如安提姆斯 (Anthimus)所記載的,法蘭克人改變了某些食材的地位;這些法蘭克人就是日後的法國人。高盧人與法蘭克人留下的遺產是對於豬肉、乳酪與熱麵包的喜愛。法蘭克人是日後法國飲食面貌的一部分,他們以喜愛大快朵頤聞名,充分利用了自己疆域中的沃土與盛產魚類的河流。小農場與地方飲食傳統可以追溯至高盧,當時領土面積小得多,但已經因富饒而知名。古代文獻對於當地河流的魚加以讚譽;之後,魚將成為四旬齋期的必需品,但是以香辛高湯燉煮的時候卻又違反禁欲規則;魚也讓巴黎擁有了中央市場(感謝國王聖路易 〔Saint Louis〕與他設立的市場);魚還將成為里昂傳統餐廳的招牌菜,這類傳統餐廳是法國最好的女廚師的祕密來源。

 

第二章探討查理曼大帝之後法國餐飲的基督教化、整個中世紀麵包法令的實施、以及文藝復興時期宮廷烹調中首次重視蔬菜。中世紀法國人在食品方面已經與眾不同:他們要求麵包價格合理、不同食客需要不同麵包、每種麵包都有確切的名稱與數量。肉類也遵循麵包的規定:根據不同種類,每個人都能得到一定數量的肉類,供應由屠戶管理,這些屠戶的權力大得驚人,其後盾則是不斷變化的規定,規定保護了屠戶,也限制了屠戶。從中世紀開始,屠戶與國王(或政府)彼此拉鋸,首先從一四一八年關閉巴黎屠宰場開始,理由是其威脅了公眾健康,然而到了十九世紀,收回的陣地將是當年失去的數倍。

 

法國烹調仰賴藝術,也仰賴科學,第三章探討從路易十四古典時代開始出現的創新,使法國烹調成為獨特的、可識別的實體。隨著烹飪書籍出版的浪潮,法國人取得上層烹調之名,產生了「廚師長」(chef de cuisine)這個詞,第一次新烹調運動來臨,它把大塊烤肉換成了盤裝肉類、加上以麵糊增稠的醬料,還有新出名的乳酪,帶氣泡的白葡萄酒,也就是現在的香檳,以及(稍後)為長途運輸保存的食品,使用的是尼古拉.阿佩爾(Nicolas Appert,一七四九-一八四一)發明的技術。這些早期烹飪書籍裡的技術與菜餚,一旦印刷出版並名之為「法國的」,就成為歐洲與世界各地宮廷中令人嚮往的事物。通過印刷品傳播烹飪知識,使得法國烹調成為國家的財產,並使美食文化的範圍超越了上層階級以及能夠說法語的人們。

 

第四章記載了法國大革命時期,麵粉戰爭(Flour War)使法國鄉間動盪不安,巴黎出現餐廳,一連串的法規力圖為法國公民提供必需品:小麥做麵包、木柴供烘焙、肉類做湯或者象徵地位、葡萄酒關乎性命。麵包與肉類是保護主義措施與強大的職業組織之間關係的中心,這種關係時而冷淡,時而親近;麵包師首當其衝,承受了公眾對於穀物價格的怒火,而政府的回應是規定可以出售什麼樣的麵包。雖然啟蒙運動認為肉類是暴力的化身,但在大革命之後的時期,屠戶行會重振,再次證明法國人對於法國膳食中的肉食權利具有不可剝奪的信仰。好...

各界推薦/推薦序

媒體好評

《法國美食史》

法國美食的論述與著作已累積相當的數量,而本書作者另闢蹊徑,在書中以導覽的方式,從法蘭克人(和羅馬人)時代啟程,神話般的烹飪習俗為開端,結束在二十一世紀,對不斷發展的「法國」美食的定義與本質提出質疑。全書以製造者和消費者為主軸──不論是在法國大都會或遙遠的殖民地,講述各時期中充滿活力的故事。並且,在故事中爬梳出法國文化數世紀以來,如何藉由書寫和表現食物的能力,使它變成了世界上最容易識別的美食之一。──艾倫.格瑞科(Allen J. Grieco,哈佛大學義大利文藝復興與佛羅倫斯研究中心,《食品與歷史》聯合主編)

 

眾所周知,法國人擁有世界上最優雅、最精緻的美食,但這種聲譽和烹飪風格是如何演變而成?在本書中,泰本梳理了十數個世紀以來的烹飪歷史,及其在創造法國民族認同中的作用,講述法國人如何讓食物成為如此精英的「整體存在」。……泰本的主要論點是,法國食品的優越感是基於特意構建的、泛文化式的敘事,並在藝術和文學中的刻意著墨和熱情,以及保護主義法規得到強化。她認為,從農村農民和乳酪製造商到巴黎人、高級美食餐廳老闆,都相信並強化了法國美食是至高無上的神話。書中也強調,雖然法國可能永遠不會成為軍事巨人,但它已經以其「烹飪藝術中的美學和藝術性、難以理解的命名法和無法定義但不可抗拒的時尚」征服了世界。──《前言書評》(Foreword Reviews)

 

本書仔細探究了法國美食的創新和發展,以及幾個世紀以來該國與飲食的關係如何變化。從歷史早期直到現在還一直存在的大蒜,中世紀的麵包、乳酪,十九世紀時掌控全球食物主權等等,此書可說是一個國家對食物的極致情書。……特別令人興奮的部分是關於乳酪的故事,現在幾乎很難將法國與乳酪分開來,還為了一千五百種乳酪制定實際標準。很難想像除了法國之外,會有任何國家如此致力於認可和保護乳酪的質量標準。──《連結》(Connexion)

 

泰本在新書中深入研究法國美食的歷史,以及它如何塑造了該國的文化和全球精緻、高端美食標準……她在研究中發現法國人曾經──現在仍然──致力於培養和推廣他們的文化和食物的特定世界觀。各類故事也在法國文學和藝術作品中隨處可見,一再重複,而成為國家認同的一部分。──《柏克夏之鷹》(Berkshire Eagle)

 

這是一部精心研究且極其全面的法國美食歷史。泰本詳盡的文獻分析將我們從高盧人的鹹豬肉帶到了中世紀的麵包,從十九世紀的豐盛自助餐到資產階級和里昂媽媽的美食。對美食在法國文化中的重要性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是一部包羅萬象的作品。──雅克.佩平(Jacques Pépin,名廚)

 

這本書雄心勃勃,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它充滿了豐富多樣的資訊。……關於這個主題的書寫,本書可說是非常易讀、範圍廣泛和具原創性。──麥可.D.蓋瓦(Michael D. Garval, 南加大助理教授)

 

《西班牙美食史》

在過去二十年,隨著數位知名的大廚,西班牙食物...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