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斷未來的關鍵提問:那些即將改寫世界的重要概念(TED BOOKS系列) | 拾書所

決斷未來的關鍵提問:那些即將改寫世界的重要概念(TED BOOKS系列)

$ 237 元 原價 300

內容簡介

Amazon四顆星讀者推薦
超人氣TED相關演講影片總點閱破百萬次

一波波的科技變革,正將我們推向一場全面革命的當口,
劃時代的改變即將來臨,但許多人卻仍不斷向過去靠攏。
我們該如何因應即將到來的巨變浪潮?
提出正確的問題,就是開始的第一步。

本書作者大衛・羅斯科夫是《外交政策》雜誌集團執行長、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公共事務學院客座教授,精於全球趨勢觀察,深信問問題的力量。

變化愈大,該問的問題就愈基本。例如「我們是誰」、「誰來領導我們?」「上網是基本人權嗎?」

找出關切這個時代的重要問題,就會重塑我們對身分認同、經濟制度、科技技術、政府體制等的解讀,才能再造世界。

TED Books系列
TED Books是介紹重要觀念的輕快閱讀系列,由TED團隊策劃製作,找專精領域又善於說故事的講者與作者,規劃出涵蓋多元領域的一系列TED Books。每本書的篇幅短到可以一口氣讀完,但是也長到足以深度解說一個主題,主題非常廣,從建築、商業、太空旅行、到愛情,包羅萬象,是任何有好奇心、愛廣泛學習的人的完美選擇。在TED.com上,每一本書都有搭配的相關TED Talk演講,接續演講未盡之處。十八分鐘的演講或播下種子、或激發想像,許多演講都開啟了想要知道得更深、想學得更多的渴望,需要更完整的故事。TED Books輕快閱讀系列正滿足了這個需求。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施婉清

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畢業。

曾任美國企業管理輔導公司專案總監,協助亞洲大型企業推動生產力提升專案,導入組織管理系統。現隨埃籍夫婿定居開羅,專職書籍文件翻譯工作。

譯作包括:文學類:《曼哈頓豪門社區故事》、《黯黑之鏡第一部:魔幻旅程》、《被遺棄在喀布爾的少女》;非文學類:《影像與幻象:解離性身分疾患之藝術治療手記》、《為什麼的力量:找出獨特價值承諾的提問思考術》、《正面迎擊的力量:不隱忍、不尷尬又不失禮的溝通技巧》。

目錄

各界推薦
序章

1.文藝復興之前的日子
從歷史找出開創未來的金鑰

2.我是誰?
重新想像身分認同與社群

3.我們是誰?
重新思考社會契約與權利

4.誰來領導我們?
重新想像民主與政府

5.錢會變什麼樣子?
重新想像經濟、工作與市場

6.什麼是戰爭或和平?
重新想像權力、衝突與穩定

結語
致謝
作者介紹
相關主題的TED Talks
TEDBooks
TED

各界推薦/推薦序

好評推薦

呂冠緯︱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林之晨︱TEDxMonga 講者、AppWorks 合夥人 
洪蘭︱中央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 
翁啟惠︱前中央研究院院長 
許毓仁︱TED×Taipei創辦人 
張輝誠︱台北市中山女高教師 
童子賢︱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葉丙成︱台大電機系教授 
鄭國威︱Pansci 泛科學總編輯 
劉安婷︱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 

內容試閱


序章

如果我有一個小時,要解決攸關我生命的一道難題,我會先用前55分鐘來確認應該提問什麼適當的問題。一旦了解該提問的問題後,我就可以在5分鐘內解開那道難題。──愛因斯坦名言

我在17歲時看過一部有關核冬天(nuclear winter)的紀錄片,描述科學家預測第三次世界大戰後的悲慘後果,幾百萬人因此喪命,還有幾百萬人流離失所,飢餓難耐,或因輻射毒害而慢慢死去。

當時正值夏日時光,景色格外明媚。這部影片卻讓我有如墜入迷霧,感覺全人類的未來似乎將被籠罩在危急驚悚之下。那種似真似假,令人震撼的迷霧久久不散。即便紐澤西州薩米特市(Summit)一如往常,綠意盎然,生機勃勃,陽光普照,完全看不出來有任何異樣,但顯然也將大禍臨頭。我決定去找父親談談。

我的父親是位科學家。他在1939年,當他13歲時來到美國。他和他的父母在納粹入侵前早一步離開。我們其他將近有三打的近親,幾乎等於是全家族的人,都遭受那場泯滅人性,令人髮指的大屠殺迫害。父親抵達美國五年後,以美國陸軍身分回到歐洲,他在那裡可以指揮一連砲兵。之後他展開一場旅程,打算要在剛開放的集中營廢墟中,尋找失聯親人的蹤跡。

你可能會認為,我父親生長在納粹控制的奧地利,生活上必定承受著巨大的恐懼,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父親在「水晶之夜」(編按:德國納粹黨屠殺猶太人的指標事件)被拖走,並和人類史上最血腥的戰役對抗;在痛失親人,流離顛沛到一個新的陌生國度後,還要重新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種種處境勢必會讓他變得冷酷,或許還有些悲觀,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不代表他遺忘了那些曾經發生過的事。每一年他都會在「水晶之夜」週年紀念日寄卡片給我,還有我其他的兄弟姐妹,提醒我們這一天的存在。當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父親最後手寫給我的卡片,就貼在我書桌前的牆面上。他在那一張印有德國達豪集中營(Dachau)照片的明信片上寫著:「11月10日」。

我的父親將他的精力投入科學。有些人從宗教尋求慰藉,也有人透過藝術來表達自己所感受到的孤離淒涼,但他選擇小心翼翼地讓自己表現得更理性,讓自己不是像宗教教義或儀式描述般那樣投靠上帝,而是能夠從本質去證明其真實性。他從事實、證據,和演算法中求解。他尤其喜歡鑽研人腦是如何運作,人類是如何學習。他總是提出問題,不曾間斷。提問對的問題和尋找答案這兩件事變成他的使命,而且我相信這也可以說是他個人的一種信仰。他所從事的工作,讓他有機會進入在當時世上最先進的科學與科技研究機構——位於紐澤西州梅山(Murray Hill)的「貝爾電話實驗室總部」。

貝爾實驗室極為遼闊分散。1973年夏天,我在那裡進行一項工作。貝爾實驗室給科學家一個可以盡情發揮的純研究空間。實驗室成立後所做出的研究結果,都已證明具有扭轉乾坤的價值,且長達將近半世紀之久。這個實驗室和其他一般企業組織裡的實驗室,或是智庫所贊助的研究專案有所不同。實驗室在全盛時期,讓那些具有創意頭腦的人可自由發想,將最重要的問題找出來後,繼續追求最可能的答案。

貝爾實驗室是雷達和電子通訊衛星的發源地,也是開拓電腦運算的先驅。它最偉大的成就可能是電晶體的發展工作。電晶體是項創新技術,用來擴大長途電話的應用範圍,並藉由縮小電子產品體積、設立網路,還有建立現代社會仰賴的電腦運算能力,正式宣告資訊時代的來臨。

我很確定我在當時對於這些從貝爾實驗室扎根的創新思想或技術,將...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