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微趨勢:洞察工作、科技、生活全新樣貌,掌握下一波成功商機 | 拾書所

未來十年微趨勢:洞察工作、科技、生活全新樣貌,掌握下一波成功商機

$ 316 元 原價 400

內容簡介

比爾蓋茲最重視的趨勢觀察家、柯林頓總統最倚重的策略顧問,十年一大作
美國投資大師 Jim Cramer說:馬克潘的書「每一頁都是錢」!

微趨勢是面對當下的「強大工具」,
因為它可以解開並且解釋我們所看到的,原本想不通的變化,
帶來商業模式的躍遷、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及價值觀念的衝擊。
馬克‧潘以先見之明,為我們提示了這些「微趨勢」,
帶領讀者看到變化的輪廓,掌握下一波商機。

「微趨勢」看似微小,卻隱含龐大的商機和社會影響力!

我們活在一個「微趨勢」的世界裡。這些趨勢乍看微小,影響力卻超乎它們的規模,而且處處可見。
在進入一個新轉換階段的此刻,這些新興力量正在浮現和匯聚,並以看似不按常理的變化在顛覆社會,將我們往不同方向拉扯。
 
前微軟策略長、資深顧問馬克‧潘再度出擊,從50種新微趨勢,預言未來十年,商業、文化、生活、政治的趨勢走向,揭開被多數人忽略的隱藏商機。這些微趨勢是從過去十年的變化浪潮中湧現出來的,它們並非所有變化的完整集合,而是不同生活領域的切片,有些引起世界共鳴,有些顯得古怪有趣,例如:

☉[個資狂熱份子]把自己對個資的熱愛消遣變賣現金
☉[舊經濟選民]覺得自己被遺忘的銀髮世代,正試圖奪回詮釋世界的權力
☉[新生代管家]進入Uber for X時代,人人都能輕鬆斜槓,也能擁有曾經專屬富人的管家生活
☉[超速食者]生產力至上,代餐產品崛起,吃東西就像為車加油,只是一項必須執行的任務
☉[有錢宅男]我宅我驕傲!宅男從被邊緣化的魯蛇,銳變成撐起娛樂文化產業的中流砥柱

如何更精準、客觀地解讀世界未來全新樣貌,本書將為讀者帶來嶄新觀點。你將找到一些新的商業構想,思考一些新的社會趨勢,以及對於我們的生活方式是如何演進到現況,獲得清楚的解釋。不論是投資理財、規劃職涯或發展戰略,《未來十年微趨勢》是所有社會觀察者的必讀指南。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許芳菊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曾任《天下雜誌》副總編輯、《康健雜誌》總編輯、《親子天下》總主筆,目前為自由作家、譯者。著有《勇不放棄:唐獎得主的故事》等書,並且譯有《善待他人,也不委屈自己》《一鍵獲利》《這不是我們做事的方法!》等。

張家綺

畢業於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英國新堡大學筆譯研究所,法國巴黎Spéos攝影學院新聞攝影,現任專職譯者/不專業攝影。譯作包括《如果我真的懂你,會是這種表情嗎?》《一流企業都在用的人才策略》《自由自造》等。

目錄

作者的話
序言 今日變化的構成要素

【第一部 家庭與情愛微趨勢】
1. 二當家丈夫  
2. 不婚一族
3. 開放式婚姻
4. 銀髮單身漢
5. 梅開三度的贏家
6. 愛他也愛她
7. 網路婚姻再度風行
8. 獨立已婚族
 
【第二部 科技微趨勢】
9. 個資狂熱份子
10. 遊戲成癮    
11. 感官增強科技
12. 無人機來了  
13. 無PC一族    
14. 即時萬用翻譯
15. 機器人知己   
16. 新科技仇人  
 
【第三部 商業與職場微趨勢】
17. 單車通勤  
18. 線上創業  
19. 微創投資
20. 網路詐欺    
21. 自願減時工作   
22. 新型態工作  
23. 個人服務隨傳隨到
24. 影響力行銷
25. 千萬富翁
 
【第四部 生活方式微趨勢】
26. 單身不失寵  
27. 終生室友 
28. 瀟灑浪人
29. 有錢宅男    
30. 上流大麻客
31. 數位裁縫師    
32. 考驗智力的電視
33. 韓系美妝    
34. 私人飛機的不速之客
 
【第五部 保健與飲食微趨勢】
35. 蛋白質擁護者  
36. 超速食者   
37. 健康狂    
38. 用藥兒童  
39. 落在後頭的男人 
40. 年過九十不稀奇
41. 戰勝癌症
 
【第六部 政治微趨勢】
42. 舊經濟選民崛起 
43. 快樂的悲觀者  
44. 未出櫃保守派
45. 重談淺見菁英 
46. 懶骨頭選民
 
【第七部 其他微趨勢】
47. 與現實脫節的備戰族
48. 重談激進派追夢人 
49. 亞裔出頭
50. 擁槍自重的女子
 
總結:馴服我們的微趨勢

自序/導讀

它一開始還算純真無邪,但是因為人工智慧的應用基本上還是一種黑箱作業過程,不可能一直保持這種狀態,特別是當這些公司的利益偏離你的利益時。對於大多數你所使用到的科技服務,你並不用付錢給科技公司,是廣告商付錢給他們,所以是這些廣告商(而不是你),成了這些服務所真正要迎合的客戶。即使是像天氣預報這樣單純的應用程式(稍後的篇章會解釋),也可能暗藏玄機,企圖賣掉更多雨傘,而非告訴你降雨的可能性有多大。它的目的從讓你免於淋濕轉變成幫它的廣告主銷售產品。

即使這種商業模式已經運作了10年,很少人知道他們無意間提供出多少個人資訊,或是這些資訊可能如何被政治活動、議題團體、市場行銷人員,甚至外國政府利用。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更沒有免費的應用程式,只有由你付費,或是由廣告商付費,或藉由出賣你個資付費的應用程式。

在微軟任職的時候,我策畫了「Scroogled」運動,用來提醒消費者正在發生的事情。這項行銷活動明確地告訴大家,Google可以掃描並且閱讀你的郵件,而且也的確這麼做了,同時也向消費者解釋,他們原本以為中立、免費的產品列表,實際上是隱藏的付費廣告。每天大約有25萬人來到Scroogled網站,憤怒地想知道他們的個資究竟把拿去做了什麼。為了開開玩笑,我開了一家Scroogled商店,而在30小時之內,就有45萬人前來購買商品,他們買了寫著「當我們下載你的資料時,請保持冷靜」(Keep calm while we download your data),這類標語的馬克杯和用品。當然,Google並不覺得它有趣。

今天蒐集數據的主要用途,目的在向你發送廣告。但是隨著時間的演進,可能會出現對你的生活更加重要,或甚至更加不利的其他用途。現在所發生的事情,意味著這些科技公司最終能夠為每個人建立起一個從出生到死亡的習慣、使用和偏好的檔案。今天的臉書,可能是目前最完整、最容易挖掘的數據集。隨著越來越多人接受DNA測試,遺傳學將會和民眾的習慣和醫療數據連結在一起,這雖然推動了研究的進步,但是也破壞了最根本的隱私觀念。

藉由在雲端建立資料儲存庫,現在已經可以依據個案的大小來建立大數據,而且經常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來進行。舉例來說,一家電梯領導品牌公司,已經將它在全世界安裝和維修的5萬台電梯連結起來。它可以獲得每台電梯每一次運行的數據,包含時間、樓層以及運行的次數。這家公司利用這些數據來處理維修的問題,但是隨著蒐集到的訊息越來越豐富,這些數據也變得越來越珍貴與有用。臉部辨識或密碼卡片可以告訴他們這些人要去哪裡,並且可以計算出電梯裡乘載的重量——甚至可以從遠端控制這些電梯。他們持續使用人工智慧來計算維修的需求,甚至預測事故的發生。透過科技、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徹底改變了電梯的管理。然而,如果透過這種方式可以管理像電梯這樣簡單的東西,那麼,我們離從每一支手錶或Fitbit健康手環蒐集數據,把人當作就像是電梯一樣對待的日子還會有多遠?在不久的將來,執行膝蓋手術的醫生,甚至在病人還不知道自己需要一個新關節之前,就可以把潛在的手術病人挑選出來,因為他們可以根據病人走路和跑步的速度得到一個數據標記。

內容試閱

個資狂熱份子

  一種很有意思的新消遣取代了體重計:有越來越多人利用科技搜集每一分鐘的個人數據,監督自己身體的一舉一動。《紐約客》的幽默作家大衛.塞德里(David Sedaris)如此形容他對全新的運動手錶Fitbit的著迷:「剛開始使用的前幾週,每天結束後我回到飯店,要是發現那天總共走了12,000步,就會再出門補個3,000步。」為何要補這3,000步?「因為,」他解釋:「我的Fitbit認為我可以做到更好。」

  個資狂熱份子是新一代的華爾街交易員,展現另一種的資料上癮。當一個人的生活只圍繞著數據資料打轉,得到的數字便會讓他產生飛上天際或跌落谷底的想法,更有可能變成一種著迷。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塞德里不是唯一中了自我監督之癮的人。

  根據最近一份對美國人抽樣調查的哈佛-哈里斯民調,有逾四成的人追蹤至少一項個人健康數據,例如步行數或心跳率。男性追蹤健康的比例高於女性,青壯年的比例又高於年長者。都市地區的年輕人最可能是元兇,鄉下地區的年輕人則最不可能。會追蹤個人健康數據的人當中,58%使用手機,28%使用的工具是手錶,有19%使用Wi-Fi連線的體重計,35%的人則是使用其他裝置。(其中一些應答者明顯同時使用幾種不同裝置。)

  我們不僅記錄步數或體重,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幾乎都能計算測量,例如:健康、心情、睡眠、開銷、經期、食物攝取、症狀、治療、尿布遞送、披薩外送、空間活動、社交網絡、成癮症等,可能性實在無窮無盡。

  看太多電視?記錄下來吧。擔心你的精子數量?追蹤一下。憂慮未來的傷害預防?害怕可能長腫瘤?這些都可以利用數據監督。

  但我們是否被數據曚騙了?這其中潛藏一個黑暗面──個資追蹤可能成癮,人們自我追蹤的做法也可能極端,而結果(例如記錄步數)卻不見得足以說明一個人的健康有所改善,也可能只是浪費時間或導致強迫症上身,甚至可能促成非常不健康的行為。

  根據《臨床睡眠醫學期刊》裡的一份全新研究發現,睡眠追蹤器其實對健康沒好處。參與者可能太在意自己有幾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最後本末倒置,反而不成眠清醒地躺在那算著數字。此外,研究更說,使用追蹤器並無法精準衡量一個人的睡眠結果。實際上,自我追蹤可能會導致更惡劣的睡眠品質,產生更多噪音,讓人時常虛驚,休息變得更少。
最早發明出「自我量化」(the quantified self,簡稱QS)這個名詞的《連線》雜誌編輯蓋瑞.沃夫(Gary Wolf)和凱文.凱利(Kevin Kelly),描述人們可能妄下結論,只注意持續自我追蹤的負面效應。沃夫在2010年的一場TED演講中,提供一個截然不同的觀點,他說:「我們知道從事廣告、管理、經營、搜尋時數字對我們大有幫助,但當我們沉思、學習、記憶、想要獲得進步時,數字也對我們有用……雖然大多人只把這些工具當作指出問題的窗口,其實它們也能鑽進人的內在,變成自我發掘、自我意識、自我進步、自我知識的鏡子。」

  自我量化信徒相當同意這個說法,事實上他們會聚集在大型會議上碰頭,參加者多達幾千人,活動甚至擴展至全球,超過30個國家、100多個團體,主題包括GPS定位追蹤、DNA定序、體內化學物質讀數、個人基因體定序、行為監督、位置追蹤、非侵入性探測等。他們也分享資源和影片,探討新推出的優秀科技,內容不勝枚舉。

  當然,宅味十足的生物統計裝置能當作自我認識的方法,...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