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安身:台灣的東南亞田野故事 | 拾書所

異地安身:台灣的東南亞田野故事

$ 300 元 原價 380

內容簡介

他們有人離鄉來台灣念書、與家人團聚,或是在台灣建立新的家庭;有的則是遠赴異地追訪移民的來處。

這是一本在台灣寫下的東南亞故事。

踏進一間街角常見的家庭理髮店,你有留意過那位手執剪刀的女性來自何處嗎?她們為何選擇家庭理髮作為職業?家庭與工作如何兼顧?她們如何看待自己工作上的情緒勞動?在體貼專業的服務背後,每個女性都有屬於自己、既相似又不同的故事。

「跨國銜轉生」是指因為父親或母親的移居,轉學來台灣的孩子。語言上的障礙造成了學習或生活上的適應不良,而此時教他們語言、陪他們聊天的,是同樣離開家鄉來台灣念博士的越南外籍生。大跨國生如何看待小跨國生?大、小跨國生對於異鄉生活的想像、需要克服的困難,一樣也不一樣。

信仰是移民的重要慰藉與力量。這份力量不只來自信仰本身,宗教空間塑造出家的環境、信眾互動時如同親人般的關心,讓他們在台灣有了家的感覺。「你是什麼人?」這個問題讓一位研究生遠渡重洋、到越北尋找一支流動遷移的民族「」,卻也讓他更進一步思考到底什麼是「認同」?「志工是服務、是學習,還是添麻煩?」志工參與是大學生接觸不同人群的重要管道,不過泰北當地人怎麼看這些來「幫助」他們的大學生?他們又如何省視自己?

+++++

「異地」在這裡意義多重。對台灣人來說,東南亞是異地;對東南亞移民而言則反之;木柵的東南亞移民社區,對台灣人來說又是另一種異地。

這本書是一位人類學家帶著一群研究生,進入移民的社群,寫下他們在台灣的故事。這本書也是一本從田野課堂逐漸長成的田野心法,作者們都是初入田野的菜鳥,從如何「開始說話」、如何拿捏與採訪對象的距離,一步步學起;也因為是田野菜鳥,訪談中放了很多「我」進去,他們問出問題,也跟著受訪者一起思考,思考什麼是認同、怎樣算是家人,哪裡才是家。

踏出舒適圈、進入田野地(隨之帶來干擾)、感受文化衝擊、建立關係、嘗試理解(或許也嘗試改變)、離開,作者們在不同階段提出各自對田野的困惑;也分別試著從經濟、認同、教育、宗教、志工五個不同角度,理解並思考田野中的故事。

這本書記錄了田野中,人的故事,也從人的故事,思考什麼是田野。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主編

高雅寧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作者群(依文章順序)

許容慈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在學

徐俊文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

宮相芳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生

黃素娥 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博士學程博士

譚氏桃 國立政治大學亞太研究英語博士學程博士候選人

李盈萱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生

譯者介紹

目錄

推薦 田野工作者的「異地」與「安身」:逐字熟成的田野故事/陳如珍
寫在前面/高雅寧
導言 田野,是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高雅寧

【經濟 vs. 性別】可以靠得多近?從走進阿姨的理髮店開始/許容慈
原來不只是進入田野的我們希望了解報導人,報導人也在用自己的方法希望了解我們,我們應該把自己當成研究對象,抽身來看自己在田野中的位置與角色。

【遷移 vs. 認同】一個來自台灣的「人」/徐俊文
我發現當地人對於所謂「傳統文化」的態度,其實和我想像的很不一樣。我想,或許是因為這樣會勾起一些傷痛吧。因為自己特殊身分而被周遭排擠的那種感覺,應該沒有人想要繼續傳承給下一代,所以他們很樂意地選擇將這個身分,連同將近半世紀前的那場邊境戰爭一起遺忘。

【教育 vs. 家庭】何處為家?何為家人?跨國學生在台灣的交會/宮相芳、黃素娥
素素和跨國生家庭從越南來到台灣,從越南的教育體制進入台灣的教育體制,從越南的生活文化進入台灣的生活文化,面臨到各種不同的障礙與困難,但在彼此協助相伴的過程中,成為在台灣陪伴彼此的家人。

【空間 vs. 信仰】尋找一間家鄉的寺廟:越南、移民、普悲寺/譚氏桃(黃馨慧譯)
成為台灣公民,是他們為了謀生和改善經濟地位需要有的好運氣,然而,他們本質上仍然是越南人。他們需要彰顯這種身分。寺廟或多或少為他們提供了物質和精神條件,來實踐這個身分。

【志工 vs. 田野】什麼是田野?當國際志工遇上田野調查/李盈萱
由志工開始的田野是崎嶇的、是缺少準備的,甚至可能有著潛在的倫理問題。但志工開始做田野後,會開始對地方產生不同的認識,藉由參與社區活動,和原本的志工活動產生呼應,也能讓志工團在看見社區各種面向和實際狀況後,依據現況調整服務方案,對於「服務設計」、「課程教學」、「志工倫理」、「反思」,都是利大於弊。

各界推薦/推薦序

安身推薦

方億玲,而立書店店長
朱剛勇,貧窮人的台北策展人、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移民工文學獎創辦人
陳如珍,人類學家
廖雲章,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移民工文學獎創辦人

在這本書中的「異地」概念豐富,非常適合人類學的初學者借以探索「田野地」、「異文化」的意思。從這五個田野故事中,異地可以是如同異托邦般的普悲寺、可以是留學生與婚姻移民或移工之間的區隔、可以是華文學校之外的「社區」、也可以是數十年無法釋懷的難民與族群身分。「安身」則很明顯的是因為走出舒適圈之後,關係蔓生,讓新的身分滋長,彌合了原先的差異。──陳如珍

若你對田野的想像是進入陌異之地搜羅異色文化,閱讀此書時會驚奇發現:異地中,人們最常尋獲的反而是自己——我是誰,為何至此?「我」被重新被拾起後,如何成為人行動的重要座標?翻閱此書的你,將和作者們一起踏上追尋的旅程。──朱剛勇

此時此地,越是陌生的狀態越要有開放的心面對一切。自在,是所在地的「我們」一同建構並互相感受給予的。——方億玲

內容試閱

北客家阿婆的岱依族頭巾

抵達府通市鎮之後就看到很多門口貼著五福紙的人家,一問之下才知道,這裡住著很多岱依族,在一九七九年戰爭之後,許多人改登記為岱依族。再進一步詢問他們是否知道人裡的大眾(人一個分支的名稱),他們表示不知道。
(二○一九年十月十二日,越南北田野日誌)

原本我前往越南的目的是做人的民族誌調查,理解他們目前生活樣貌與文化傳承上遇到的瓶頸。但在越南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田野調查之後,我慢慢看到一條幾十年前,人們都走過的路。一條逃難的路。
跟著芳太老師的團隊一起工作,的確讓田野順利了許多,我也漸漸熟悉外國人在越南進行田野的模式。那天告別了T老師,回到三太村就聽說早上有幾個公安進到村子裡找我,不過後來聽說我有了太原科學大學的學籍後就走了。而接下來在太原的訪談也因為有了太原科學大學開立的「介紹證」(giấy giới thiệu),我一個外國人得以自由進出田野地,不會讓當地公安感到不安。
過了幾個星期,研究團隊遇到瓶頸,因為單純做太原地區的調查,能蒐集到的資料實在太少了,這段時間三太上上下下應該都被我們訪問透了。
「這樣的資料,我根本很難寫出文學相關的論文啊!」學姊悶悶地說道。我們這一組有我和兩位學姊,她們一位是越南本地人,另外一位是來自中國雲南與當地少數民族認識通婚的越南新住民,因為跟著芳太老師的關係,她們便分別做起了關於人的文學與自然觀念的研究。我們三個坐在學校「北部山區少數民族文化語言研究中心」辦公室裡的大木桌旁,為各自的學術生涯憂慮了起來。
「你們都已經到這了呀,下星期我們去北吧!」木門突然被推開,芳太老師從隔壁的國際合作辦公室走了過來,手上拿了一份助理剛整理給她的資料。「我們打聽到在北有個地方還住著人。」老師一邊說,一邊把資料遞給我們。
循著太原科學大學老師提供的線索,研究團隊前往北省府通市鎮(thị trấn Phủ Thông)。北省是越南北部進入東北山區的重要道路,位在太原省的正北方,再繼續往北走就會與中國廣西的崇左還有百色接壤,這樣的地理位置使得北省成為一個民族組成非常多元的省份。府通市鎮是坐落在越南國道三號(Quốc lộ 3)上岔路口的一個小鎮,從省會北市往北走不到半小時的車程,東邊通往岱依族的聚居地,同時也是越南的觀光名勝三海國家公園(vườn quốc gia Ba Bể),西邊就是中越邊界的省份—諒山(Lạng Sơn)。
街道上人來人往都是岱依人,若不是之前聯絡了地方上的幹部,我們還真的很難看得出來這裡曾經住了許多人。
抵達府通市鎮後,在地方幹部的安排下,我們訪問了幾位居民,他們大多是祖輩與人通婚的後代。
「如果是岱依族的歌曲,我還能唱不少。但話的歌我就不懂了。真正的人早在一九七九年就回去中國了。」一位受訪的道士(thầy tào)這麼告訴我們,他的爺爺是人,但家人在上個世紀把身分登記為岱依族了。
「不過如果你們要找還會說話的人,就到前面路口去找吧!」道士邊說邊指向前面路口:「你會遇到兩位老人,大概八十多歲。」
我們循著道士的指引,果然在路口遇到了一對八十多歲的姊妹—英妹與梅妹。她們來自憑雲社(xã Bằng Vân,舊稱憑扣社[xã Bằng Khẩu]),姊妹倆一起嫁到府通。
當時兩位...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