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親簽】詐騙社會學:華人第一本探索詐騙、謊言與信任的專書 | 拾書所

【限量親簽】詐騙社會學:華人第一本探索詐騙、謊言與信任的專書

$ 379 元 原價 480

內容簡介

華人第一本、孫中興教授睽違四年全新力作
社會學x詐騙現象
一場制度、歷史、性別、心理、階級與道德的人性研究!

 
為什麼人們願意相信陌生人畫的大餅?
為什麼人們即使得知真相,依然執迷不悟?
為什麼聰明人在騙局面前也不堪一擊?
為什麼貪心會上當,但好心也會被騙? 

 

當詐騙幾乎成為全民體驗、無所不在之時,社會學能提供的不是「學會從此不上當」,
而是能從更核心且宏觀的角度去思考、意識:

我們不想受騙,卻又多麼不經意地說謊?
如果什麼都不相信,是不是就不會被騙?
在各種大大小小、無意識與有意識的謊言中(從「下次約吃飯」、考試作弊到詐騙集團),人們失去什麼又得到什麼?
金錢、權力、愛情、親情、人際、知識、政治……最終,人們害怕與期待的究竟是什麼?

本書整合了臺大社會學系名譽教授孫中興,
多年來以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哲學、歷史經典及相關實驗研究等資料,
深入「詐騙」到「信任」互為因果、表裡的關係,從個人內在到生活情境,剖析他人也反思自己,
讓我們想想如何能夠做得更好,甚至做出改變--創造一個真誠、值得信任的人生。

 
【本書特色】
◇華人第一本貫通東西方文獻、相關學科理論與實驗的詐騙現象專書
◇社會現象就用社會學來解--從社會學、心理學、社會生物學到歷史經典,跨領域解析無所不在的詐騙!
◇幽默、平實文字遇上專業、學術研究,融合日常案例與經驗,深入淺出,讓看似有難度的學問變得適口好讀!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名譽教授 孫中興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博士,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名譽教授,曾開設臺大最熱門選修課「愛情社會學」,受各界好評,引發廣泛討論。
研究專長為社會學理論、知識社會學、科學社會學、歷史社會學及詐騙社會學,結合社會學理論方法與生活化的經驗,風格幽默活潑。
已出版《詐騙社會學》、《學著,遇見愛》、《穿越時空,與孔子對話》、《學著,好好分》、《學著,好好愛》、《論語365:越古而來的薰風,徐迎人生四季好修養》、《久等了,韋伯先生!〈儒教(與道教)〉的前世、今生與轉世》、《令我討厭的涂爾幹的社會分工論》等書。

 

譯者介紹

目錄

序言 人間何處無詐騙

 

Ch.1 人類的歷史也是一部詐騙史?謊言的紀錄與思辨
•話術、戰術也是一種騙術?從《論語》到《孫子兵法》
•傻眼!明朝就有詐騙集團懶人包:《騙經》
•善意的謊言討論:《聖經》
•哲學家們的詐騙分析:從亞里士多德到馬基維利的《君主論》

 

 Ch.2 不相信任何人,就不會被騙?謊言與信任的攻防
•詐騙不只是「騙」而已:詐騙的基本定義
•詐騙的組成元素:詐騙的基本架構
•謊言與信任是連體嬰:關於信任的研究
•是真相還是假象?謊言的分類與特徵
•「媽,我被綁架了」:打造騙局的手法與辨別的關鍵字 
•要判斷一個謊言有多難?五個分辨說謊行為的障礙
•謊言中的道德:只要出於善意,就能抵銷行為?
 
Ch.3 我們與謊言的距離:自欺與欺人
•其實,每個人都會自我欺騙
•自我欺騙真的能夠帶來快樂?正向錯覺與心理健康
•騙子是怎樣組成的?三大暗黑人格與詐騙者的種類
•我們為什麼會上當?受害者的特徵
•研究者的自欺:扮演上帝的精神醫學實驗

 

Ch.4 小孩子不會說謊……真的嗎?年齡、祕密與謊言
•祕密的意義:不只利益,有時是「為你好」
•「他只是個孩子啊」:社會心理的發展階段與說謊類型
•長大以後,越來越精進:更精緻與更利益的青春期謊言
•薑是老的辣:年紀越大,越有歷練看穿謊話?
 
Ch.5 聰明反被聰明誤?人際、制度與政治
•詐騙無關智商:人際與制度的信任
•從信任開始,以失望終結?政治與謊言
•越民主,越不會有謊言?

 

Ch.6 好好愛,從來不簡單:愛情與謊言的難題
•一場精心規劃的策略遊戲:擇偶研究
•為什麼他不跟我說真話?親密關係中的溝通策略
•醒醒吧,網戀奔現就破滅?交友軟體世代的愛情難題

 

結語 詐騙是現實,也是對美好世界的憧憬與追求

 

內容試閱

中文裡有一句話叫「自欺欺人」,傳神地描述除了欺騙他人,有時候,我們會連自己也騙下去。

自欺可以舉出很多例子,比如大家很熟悉的童話《國王的新衣》便是,沒穿衣服的國王受到身邊的人稱讚,就相信自己身上的衣服很美。不要說別人,像我有時候遇到學生講很甜美的話:「我們都很喜歡老師的課~~」我聽完就很高興,陶醉在別人的讚美之中。而這也是研究中提到的:「我們會選擇性地忘記失敗的回饋,而牢記正面的回饋。」
但是,我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選擇性行為呢?
 

 

其實,每個人都會自我欺騙

 

首先,我們要先對「自我」先有概念。
社會學中的重要觀念之一,就是自我(self)跟他者(the other)。「他者」有時也翻成「他人」或「異己」(alter ego)。在心理分析中,「自我」可能被認為是固定的東西,像佛洛依德說的「本我、自我、超我」就是人性的結構。但社會學不太講這三種。社會學中的「自我」,最早依照學者庫利( Charles Horton Cooley)的說法,是「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我翻成「鏡我」,意思是我們看到的「我」,都是透過跟別人互動產生的。
之後,美國學者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發展了「社會自我」(social self)的觀念,並認為有「玩耍階段」(play stage)和「遊戲階段」(game stage)兩個階段。「玩耍」是裝作別人,「遊戲」是你還要進入別人的角色,和眾人都有相互的關係。「社會自我」的觀念是:自我是隨著與別人互動後不斷的修正而產生變化,並非一成不變。所以「自我」在社會學裡是隨著人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時,和情境中的他者互動而有所改變。 
透過和不同他者在不同情境的互動,「自我」會產生自信、自戀與自欺等等角色行為。有人覺得,自欺是完全不可能,你怎麼可能自己欺騙自己呢?但我們不要把話講得那麼死,有些時候當然是不可能,有些時候卻又可能。就像俗語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很多事情是看別人很容易,自己因為過度執著在某一種立場和觀點,反而很難察覺自己的「雙重標準」或在「前後矛盾」。
根據哲學家安娜‧加利奧蒂(Anna Elisabetta Galeotti)的說法,自欺是:「面對所有現有不利的證據,因為受到自身欲望的影響,仍然希望自己相信的P是正確的。」以及「自欺是一種能動者有意採取的步驟而造成意外的結果。」
「能動者」通常是指「行動者」,「意外的結果」就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而這是人類行動非常奇妙的地方,我們的理性行動,都是想好目標與最有效能達成這個目標的手段,再來完成這個行動,這樣應該不會有意外的結果產生了吧?但在日常生活經驗或學術研究裡,卻偏偏有意外結果發生。

 

自欺也是「理性的主體受到動機影響,而形成一種信念的一種不理性行為。」但這不是很矛盾嗎?理性的主體自己有能動性,怎麼還會出現不理性的行為呢?加利奧蒂主張要從動機、意圖、出發點,再加上結果來看待自欺,因而分析出自欺的四種樣貌。
 

 

自欺的樣貌:一廂情願的想法、幻覺、信念、一隻看不見的手

...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