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知名學者史書美繼《反離散》之後最新力作
探索台灣在地論述的跨界思維與實踐
理論如何成為在地實踐?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其跨界性和特殊性的關係?數十年來,比較文學家史書美從台灣和美國兩個語境出發,關注這兩個語境有如維恩圖式般,有重疊也有分別的場域,更把這個場域,擴大到與世界史糾葛的大語境中,思考理論的各面向,諸如:批判理論、認可機制、比較方法、克里奧化、跨國主義、(不)可通譯性、種族論述等。由於這個世界史的語境,已然是一個龐大的關係網,史書美汲汲發掘並批判這個關係網中,不同層次的權力關係與各種階序(如種族、殖民、性別、知識等)的運作,並以這樣的批判為基礎,進一步提出有創意、符合在地社會文化實況,又有一定程度普遍性的理論思維。其最終訴求,是反叛西方中心和殖民者中心的理論霸權,不僅擺脫知識殖民的迷障,更以創新思維超越這個迷障,對在地且跨界的理論有所建樹。史書美所創建的華語語系研究,也許可視為其理論思維的企圖,落實了跨界、跨層次、跨標度,卻同時堅持在地批判和多維批判,兩者相輔相成。這是一本對批判理論、女性主義、後殖民和定居殖民論述、比較文學、世界文學、以及華語語系研究感興趣讀者的必讀之書。
探索台灣在地論述的跨界思維與實踐
理論如何成為在地實踐?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其跨界性和特殊性的關係?數十年來,比較文學家史書美從台灣和美國兩個語境出發,關注這兩個語境有如維恩圖式般,有重疊也有分別的場域,更把這個場域,擴大到與世界史糾葛的大語境中,思考理論的各面向,諸如:批判理論、認可機制、比較方法、克里奧化、跨國主義、(不)可通譯性、種族論述等。由於這個世界史的語境,已然是一個龐大的關係網,史書美汲汲發掘並批判這個關係網中,不同層次的權力關係與各種階序(如種族、殖民、性別、知識等)的運作,並以這樣的批判為基礎,進一步提出有創意、符合在地社會文化實況,又有一定程度普遍性的理論思維。其最終訴求,是反叛西方中心和殖民者中心的理論霸權,不僅擺脫知識殖民的迷障,更以創新思維超越這個迷障,對在地且跨界的理論有所建樹。史書美所創建的華語語系研究,也許可視為其理論思維的企圖,落實了跨界、跨層次、跨標度,卻同時堅持在地批判和多維批判,兩者相輔相成。這是一本對批判理論、女性主義、後殖民和定居殖民論述、比較文學、世界文學、以及華語語系研究感興趣讀者的必讀之書。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史書美(Shu-mei Shih)
現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Irving & Jean Stone人文講座教授、比較文學系、亞洲語言文化系、亞美研究系合聘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文系榮譽講座教授。曾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陳漢賢伉儷講座教授,美國加大首任愛德華薩伊德(Edward W. Said)講座教授,美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等。華文著作包括《視覺與認同:華語語系呈現,表述》、《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合編《知識臺灣:臺灣理論的可能性》和《台灣理論關鍵詞》。譯者介紹
現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Irving & Jean Stone人文講座教授、比較文學系、亞洲語言文化系、亞美研究系合聘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文系榮譽講座教授。曾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陳漢賢伉儷講座教授,美國加大首任愛德華薩伊德(Edward W. Said)講座教授,美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等。華文著作包括《視覺與認同:華語語系呈現,表述》、《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合編《知識臺灣:臺灣理論的可能性》和《台灣理論關鍵詞》。譯者介紹
目錄
廖朝陽序
作者自序 理論思維的跨界形成和在地實踐
謝誌
第一章 全球文學的認可機制
第二章 作為關係的比較研究
第三章 批判理論的克里奧化
第四章 立足台灣的批判理論
第五章 女性主義的翻譯可能
第六章 弱勢族群的跨國主義
第七章 比較視野的種族論述
附錄 「跨界理論」座談會筆錄
作者自序 理論思維的跨界形成和在地實踐
謝誌
第一章 全球文學的認可機制
第二章 作為關係的比較研究
第三章 批判理論的克里奧化
第四章 立足台灣的批判理論
第五章 女性主義的翻譯可能
第六章 弱勢族群的跨國主義
第七章 比較視野的種族論述
附錄 「跨界理論」座談會筆錄
內容試閱
近來,文學研究界在處理全球化問題時,大致上企圖找出當代文學以及全球化資本主義發展之間的糾纏關係。這樣的研究企圖,是要為一種嶄新的文學「感知結構」(structure of feeling)命名——在此的「結構」一詞,強調各地各種的文學整合併入一個世界體系(world system);而「感知」一詞,顯示文學生產過程利用新的形式、新的風格、新的文類來呈現新的情感(affects)。文學的全球化其實早有前身——那就是「 世界文學」(world literature)的觀念。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首先在一八二七年提倡了「世界文學」,後來「世界文學」的觀念又被人拾起。「世界文學」一詞具有歐洲本位主義的血統(Eurocentric origins),所以當下許多學者在重談「世界文學」舊調時,都至少在口頭上為「世界文學」漂白撇清;只可惜,她/他們卻很少進而分析歐洲本位主義(Eurocentrism)所講究的尊卑次序(hierarchies)以及不平等狀態(asymmetries)。薩依德(Edward Said)在《東方主義》一書中特別評析了歌德——《東方主義》甚至是很多年前的舊書了——但是當今學者對於歐洲本位主義的批判卻不見得進步了多少,反而欲振乏力。彷彿學者在遇見歐洲本位主義時,只需要表示「我並沒有忽視歐洲本位主義喔」,就已經盡了道義,而不需要進一步做些什麼——彷彿學者對於歐洲本位主義根本無可奈何。在看待文學的全球化議題時,許多學者並沒有直接鑽研問題,而只是向問題點頭示意而已;這種「反正我也看見歐洲本位主義了」的「認可」(recognition)動作,只是迴避問題的方便手段;學者在亮出這種虛張聲勢的警示手勢之後,好像就可以推開研究倫理的路障,安然踏上全球化的文學研究之路,向全球文學大步邁進。
學術界一方面已經對後殖民批評失去興趣,另一方面又擔心玩不出新花招,所以就不斷尋求新的理論、新的典範、新的點子。但是,學術界這種喜新厭舊的心情並無法滌除一個惱人的事實:歐洲本位主義——或西方本位主義——仍然存在。歐洲本位主義的存在形式有新也有舊。如果有人仍然堅持繼續剖析歐洲本位主義,這樣的人免不了被人嫌棄、被人說是在炒冷飯、被人說玩不出新把戲。可是,此時經濟的、文化的全球化現象越來越興旺,這樣的現象誘發出「全球文學」(global literature)的新觀念;既然以前歌德提出來的「世界文學」需要被檢討,那麼「全球文學」也該被研究。在此,不能不提「認可的機制」——這種機制將某一些文學列入世界文學的行列,但這種選擇性的,甚至專斷的認可機制,卻同時忽視了另一些文學,如某些在地文學、漂泊離散文學、弱勢族群文學、小國的文學等等。認同機制大致上貼合了、加入了幾種尊卑次序,如國族的、政治的、文化的、經濟的、語言優勢等的尊卑次序。我在此所指的機制(technology),是借自於德.羅瑞提斯(Teresa de Lauretis)的觀念;而德.羅瑞提斯是從女性主義的角度改寫傅柯(Michel Foucault)筆下的機制。我將機制置於兩種場域之中:一是跨國的場域,場域中奔騰的權力政治是跨文化的;另一場域是國族的場域,場域中的權力政治是各種族之間的、各文化之間的。我所指的機制,包括了繁多的論述,各種機關的運作,學院生產,大眾媒體,以及其他可以創造觀念、仲裁觀念的「再現」(representation)形式。所以,「認可的機制」指的是論述意識/論述潛意識之中的運作機關,以及這些運作機關在社會和文化方面的理解/誤解。認可的機制,將「西方」...
學術界一方面已經對後殖民批評失去興趣,另一方面又擔心玩不出新花招,所以就不斷尋求新的理論、新的典範、新的點子。但是,學術界這種喜新厭舊的心情並無法滌除一個惱人的事實:歐洲本位主義——或西方本位主義——仍然存在。歐洲本位主義的存在形式有新也有舊。如果有人仍然堅持繼續剖析歐洲本位主義,這樣的人免不了被人嫌棄、被人說是在炒冷飯、被人說玩不出新把戲。可是,此時經濟的、文化的全球化現象越來越興旺,這樣的現象誘發出「全球文學」(global literature)的新觀念;既然以前歌德提出來的「世界文學」需要被檢討,那麼「全球文學」也該被研究。在此,不能不提「認可的機制」——這種機制將某一些文學列入世界文學的行列,但這種選擇性的,甚至專斷的認可機制,卻同時忽視了另一些文學,如某些在地文學、漂泊離散文學、弱勢族群文學、小國的文學等等。認同機制大致上貼合了、加入了幾種尊卑次序,如國族的、政治的、文化的、經濟的、語言優勢等的尊卑次序。我在此所指的機制(technology),是借自於德.羅瑞提斯(Teresa de Lauretis)的觀念;而德.羅瑞提斯是從女性主義的角度改寫傅柯(Michel Foucault)筆下的機制。我將機制置於兩種場域之中:一是跨國的場域,場域中奔騰的權力政治是跨文化的;另一場域是國族的場域,場域中的權力政治是各種族之間的、各文化之間的。我所指的機制,包括了繁多的論述,各種機關的運作,學院生產,大眾媒體,以及其他可以創造觀念、仲裁觀念的「再現」(representation)形式。所以,「認可的機制」指的是論述意識/論述潛意識之中的運作機關,以及這些運作機關在社會和文化方面的理解/誤解。認可的機制,將「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