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美國:歐巴馬╳史普林斯汀漫聊新美國夢 | 拾書所

生於美國:歐巴馬╳史普林斯汀漫聊新美國夢

$ 630 元 原價 700

內容簡介

美國前總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歐巴馬

美國藍領搖滾教父、工人皇帝布魯斯•史普林斯汀
從夢想‧神話‧音樂談起,重塑新時代美國夢!


美國,自由的沃土,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前來創造歷史,實現各自的美國夢。時光推移,深根這片土地上的人開始豎立高牆、排除異己,拒絕一切不同自己價值觀、種族、政治立場……極化現象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非關藍色、紅色,非關黑色、白色,而是同屬美國的連結感。如果文化已經分裂,要如何重新營造那種感覺?要如何恢復對美國前途的信心?要如何訴說這個國家嶄新、團結的故事,既忠於我們最高的理想,同時也誠實說明了我們的不足之處?

兩個局外人「一個黑人和一個白人」透過探討美國人避而不談、不願追朔的歷史,希望能夠引發共鳴與更多不同聲音加入,讓這個四分五裂的國家團結一致,回歸全球領導地位的道路。

一切【對話】就在擺著數十把吉他的錄音棚裡展開……

歐巴馬:在2020年夏天第一次坐下來錄《叛徒:生於美國》的時候,並不知道我們的對話會如何發展。我只知道布魯斯是說故事高手,是美國經驗的吟遊詩人──知道我們很多看法雷同,包括我們的國家對一些根本問題發生了令人不安的轉變。我們仍努力理解究竟我們怎麼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並思索可以怎麼訴說更有凝聚力的故事來消弭美國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生命與你交會,但你從未真正聽過他人的故事。我們敢說,只要你敞開心胸,細細聆聽,你會得到鼓舞……
布魯斯:我們從最初開始,成長過程、我們的相似處、不同點。夏威夷、紐澤西……頗不一樣;父親缺席……頗為類似。然後我們讓對話自然發展。我們漫談人生,談人生該怎麼過,談生命所處的世界,談我們做過哪些努力來塑造世界,我透過音樂,巴拉克透過政治,把世界塑造成我們覺得可以成為的樣子。我們也有嚴肅的對話,探討這個國家的命運、人民的前途,探討有哪些破壞、醜惡、墮落的力量想拆毀國家……


故事就這樣開始了。擅常將主流搖滾音樂與美國藍領階級生活的敘事結合,被封為音樂界「工人皇帝」的布魯斯•史普林斯汀,以及美國首位擁有非裔血統的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一位透過音樂、一位透過政治──之間坦誠、發人深省和有趣的對話,從夢想、音樂、身分和社區,娓娓道來各自家族的起源與職業生涯決定性時刻,再深入探討美國兩極分化的政治狀態,以及造成美國夢和美國夢之間愈來愈大的鴻溝。

這是一本關於美國一切現實的故事,述說著美國建立以來人民內心一直尋找的「根」,探索社會階層、種族、史上最鼓舞人心的美國英雄等事蹟,試著打碎舊時代美國夢的神話,建立更多元與尊重的新美國夢。

【特別收錄】
• 從歐巴馬和史普林斯汀親口介紹美國原創歷史
• 獨家收錄 《叛徒》(Renegades )播客內容以外的新對話
• 獨家收錄歐巴馬帶註釋的手寫演講稿。
• 史普林斯汀手寫歌詞與資料。
• 來自兩位作者的私藏生活照照片。
• 特別為本書的談話提供豐富歷史照片和文件。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巴拉克‧歐巴馬 Barack Obama

美國第 44 任總統,於2008年11月當選並連任一屆。他著有3本《紐約時報》暢銷書《歐巴馬的夢想之路-以父之名》《歐巴馬勇往直前》和《應許之地》的作者,並且於2009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布魯斯•史普林斯汀 Bruce Springsteen

1999年入選搖滾名人堂和詞曲者名人堂的音樂創作者兼歌手。他獲得了20座葛萊美獎、1座奧斯卡獎、1座東尼獎和1座甘迺迪中心榮譽獎(Kennedy Center Honors),入選《滾石雜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藝術家第23名。著有《紐約時報》暢銷書《生來奔跑》(Born to Run,同名專輯),並於2016年獲得總統自由勳章。
譯者介紹譯者簡介
洪世民


六年級生,外文系畢,現為專職翻譯,曾獲吳大猷科普著作翻譯獎,譯作涵蓋各領域,包括《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如何獨處》、《在一起孤獨》、《生來奔跑》、《開放水域》等。

目錄

1.看似不可能的交情
2.美國的故事
3.奇異恩典
4.美國皮膚
5.萬能的美元
6.和鬼魂搏鬥
7.無懼的愛
8.躍升

自序/導讀

作者序

好的對話不照腳本走。就像一首好歌,洋溢著驚奇、即興、峰迴路轉。好的對話或許是以特定時空為基礎、反映你當下的心境和世界目前的狀態。但最棒的交流也具有超越時間的特性,會帶你回到記憶的國度,驅使你朝希望和夢想邁進。分享故事會提醒你並不孤單──或許也會幫助你更了解自己一點。

我和布魯斯在2020年夏天第一次坐下來錄《叛徒:生於美國》的時候,並不知道我們的對話會如何發展。我只知道布魯斯是說故事高手,是美國經驗的吟遊詩人──知道我們很多看法雷同,包括我們的國家對一些根本問題發生了令人不安的轉變。這場破天荒的疫情,當時仍無減弱跡象。到處都有美國人失去工作。數百萬民眾上街抗議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被殺案,緊接著,當時白宮的主人似乎不打算團結民眾,反倒一心想拆毀我國民主的一些基本價值和制度基礎。

事隔近一年後,世界看起來亮了一些。感謝神奇的科學進步與無數前線醫療人員不屈不撓的努力,疫情消退了(但尚未終止),經濟正經歷雖不均等但穩定的復甦。殺害喬治‧佛洛伊德的兇手已被判刑,而我的朋友,前副總統喬‧拜登,是現任美國總統。

儘管從我和布魯斯第一次一起坐下來錄音至今,我們的國家和人生都經歷種種轉變,但當年促使我們對談的基本情況仍未消失。美國仍比我們記憶中的任何時刻兩極分化──不僅是警政治安、氣候變遷、賦稅、移民等議題,還包括信仰與家庭的真諦、何謂正義,以及誰的聲音該被聽見等等。我們仍以大大小小的方式與奴隸制度和《吉姆‧克勞法》(Jim Crow)的遺毒,以及種族主義的禍患搏鬥。貧富差異持續擴大,有太多人的生活難以為繼。就連一場對美國國會大廈發動的暴力攻擊──全世界實況目睹我國民主制度遭受迎頭痛擊──也成了爭論主題,國內大批民眾不是假裝沒發生過這件事,就是表示暴民的憤怒有其正當性。

這就是布魯斯和我在2020年的對談,在今天和當時一樣急迫的原因。這代表我們仍努力理解究竟我們怎麼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並思索可以怎麼訴說更有凝聚力的故事來消弭美國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我們並未提出任何簡單的公式來解決美國持續不斷的衝突。既然我們的背景截然不同,既然我們正試著在各自工作領域為一路遇到成千上萬的民眾發聲,布魯斯和我都不能自稱掌握所有相互分歧、組成遼闊、喧鬧國度的觀點和態度。

別的不說,我們試著證明,那些棘手的問題有可能透過同情、幽默、信念,加上大量豐沛的謙遜來處理。事實上,在podcast發表後,我們兩人都聽過來自各州各行各業的朋友提及,他們收聽某些內容時產生了共鳴,不論是父親在我們身上留下的印記;我們處理美國種族分歧時遭遇的尷尬、悲傷、憤怒以及偶爾的恩典時刻;我們各自家庭帶給我們的喜樂和救贖。大家告訴我們,聽我們聊天讓他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們的父親。他們的家鄉。

他們也向我和布魯斯提問,想多了解一點我們訴說的故事──於是造就了本書。在後續的章節中,你會讀到我們完整的對話。但你也會看到演講稿、個人相片、手寫歌詞,那些記錄了podcast敘述的一些場景時刻,猶如我們每一個人所走過縱橫交錯的大街小巷沿途的標誌。

我們衷心期盼這些對話能鼓舞你走出來,開啟你自己的對話──跟朋友、家人、同事或萍水相逢的人。生命與你交會,但你從未真正...

內容試閱

摘錄一、第一章 看似不可能的交情

跟很多人一樣,2020年攪亂了我的萬千情緒。三年來,我目睹國家一天比一天更憤怒、更分歧。接著一場破天荒的疫情降臨,政府草率的反應迫使數百萬人蒙受困苦和損失,也使我們捫心自問,什麼才是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我們怎麼走到這步田地?要怎麼找到來時路,重回更有凝聚力的美國傳奇呢?

這個話題霸占了去年我好多對話──跟蜜雪兒、跟我的女兒、跟朋友。而其中一位朋友就是布魯斯‧史普林斯汀先生。

表面上,布魯斯和我沒有什麼交集。他是紐澤西小鎮出身的白人。我是在夏威夷出生的黑人混血,童年時光被帶往世界各地。他是搖滾巨星。我呢……沒那麼酷。然而正如我一逮到機會就提醒布魯斯:他年長我十幾歲。雖然他保養得他媽的好。

但認識多年後發現,我們有一種同樣的感性。關於工作、關於家庭、關於美國。布魯斯和我以各自的方式踏上平行的旅程,試著了解這個給予我們如此多的國家。試著記錄子民的故事。想辦法把各自對於意義、真理、群體的追尋,以及更廣大的美國故事串連起來。

對談時我們也發現,我倆對美國理想仍抱持一種根本信念。不像一本矯飾的廉價小說或某種懷舊行為,忽視我們達不到理想的種種原因;而是像一座羅盤,指引身為公民的我們著手於眼前的艱困工作,讓這個地方,這個世界,更平等、公正和自由。

另外,布魯斯有些精采的故事。

所以我們為對話新增一名參與者:麥克風。就在那幾天,就在布魯斯和他出色的妻子派蒂,以及幾匹馬、一大群狗和一千把吉他同住的改建農舍裡──離他土生土長的家鄉僅幾哩之遙的地方──我們聊了起來。


布魯斯‧史普林斯汀(後稱布魯斯):第一題:你喜歡別人怎麼稱呼你?

歐巴馬總統(後稱歐巴馬):巴拉克啊。老哥,拜託喔。

布魯斯:只是確定一下!我想叫對啊。

歐巴馬:所以我們在偉大的紐澤西州,和一位紐澤西的浪子坐在一起……

布魯斯:差不多這樣沒錯。

歐巴馬:我的朋友,老闆:布魯斯‧史普林斯汀。我們人在錄音室──只是來這裡畫畫……你這裡到底有幾把吉他啊?

布魯斯:此刻我們正看著一千把吉他之屋……

歐巴馬:我還沒數完。但這裡到處都是吉他。還有烏克麗麗,還有斑鳩琴……

布魯斯:所以如果我們打算玩音樂,我們──

歐巴馬:我可是出了名的會唱歌。

布魯斯:──手邊就有樂器了。

歐巴馬:朋友,很高興見到你。今天把我們帶來這裡的,是我們已經進行好些年的對話。我們兩個都得說故事,得說說自己的故事,而那些故事已成為廣大美國敘事的一部分。我們訴說的故事引起共鳴了。
我試著回想我們第一次真正碰面的時候,或許是2008年,在選戰期間。

布魯斯:沒錯。

歐巴馬:你跟我們一起來俄亥俄舉辦音樂會。家人與你同行,我記得那時我心想:「他很低調,甚至有點靦腆。」我喜歡你那個樣子。所以我又想:「希望有機會跟他說說話。」但因為當時正是選戰如火如荼之際,各自忙著趕場。儘管我們聊得很愉快,但不是那種深入的對話。

布魯斯:對。

歐巴馬:還有一次是你和比利‧喬(Billy Joel)在紐約登台,整...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