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 | 拾書所

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

$ 253 元 原價 320

內容簡介


《一個人的老後》作者上野千鶴子辛辣解剖


仇女、魯蛇、敗犬、援交、恐同、家暴、戀童癖……


你可能從來不知道,自己患了「厭女症」


 


為什麼年薪一千萬日幣的知名企業OL,夜夜用兩千日幣賤賣自己?


秋葉原無差別砍人男大開殺戒的原因,竟是交不到女友?


為什麼男人最怕淪為處男,又對同志有莫名的厭惡感?


為什麼男人既愛批評女人愚蠢、小心眼,卻又離不開女色?


高中女校內部有著怎樣的集團法則?所謂的「母女情結」和「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情人」間竟然隱藏著嫉妒與復仇?


 


◆日本網友震撼分享:「讀完之後,我眼中的世界徹底改變了」


「希望男性也能讀讀本書,看完後只要保有自覺,一定能夠找到更好的對象吧!」


「女性不管多優秀、個性好、會運動,都只能依據容貌和年紀被男性打分數。我總以為自己想太多,直到看了這本書……」


「日常生活充滿了『因為你是男生』和『因為妳是女生』的刻板觀念,讀了《厭女》之後,我才明白那些長期累積的違和感究竟是什麼。」


 


◆如果你/妳曾經想過:


女性比較不會開車、情緒化、缺乏邏輯思考


如果女性遭到性侵,她自己也有責任


家裡重男輕女,對女兒的要求卻高於兒子


男性對待女性的態度常取決於她的外表


女性的異性緣太好,很容易被同性排擠


女性都愛高富帥,害許多男性交不到女友


男性上酒店不算對妻子或女友的背叛


學歷、收入太高的女性很難找到結婚對象


沒有結婚的女人終究是「敗犬」


 


──所有的理所當然與難以啟齒的不快,都是「厭女症」作祟


 


厭女症,來自英語Misogyny,指指憎惡、仇視女性,對女性化、女性傾向與特質抱持蔑視與厭惡的行為或心理。日本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剖析日本社會「性」與「性別」相關議題,解讀恐同、援交、戀童、家暴、剩男、敗犬、春宮畫、皇室、家庭、企業與女校文化所產生的厭女情結,辛辣直接,一出版便獲各大媒體書評推薦,震驚日本社會,好評不斷。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上野千鶴子(Chizuko Ueno)

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富山縣,京都大學大學院社會學博士、東京大學大學院教授、女性學和性別研究先驅。一九八○年代以後,以女權主義者身分引領時代、持續挖掘現代社會的各種問題。近年來更把觸角延伸至老年人、福利和照護等專業領域。一九九四年以《近代家族的成立與結束》榮獲三得利學藝賞,其他著作包括《家父長制與資本制》、《女遊》、《裙子下的劇場》、《一個人的老後》、《一個人的午後》等。

本書內容最初連載在雜誌《scripta》二號至十六號(二○○七年一月至二○一○年七月)的專欄「日本的厭女文化」,所有文章經過編修,並增添第十六章後集結出版。
譯者介紹

楊士堤


 


淡江日文系畢。


 


譯有《阿川流傾聽對話術》、《北斗》、《呼叫助產士》等書。


 


目錄


一、「好色男」的厭女症


何謂厭女症/吉行淳之介與永井荷風/逃離女人的男人


 


二、同性社交.恐同症.厭女症


男人的價值由什麼決定/男性連結的成立條件/男人會討論性嗎


 


三、性的雙重標準和女人的分裂統治──「聖女」和「妓女」的他者化


性別.人種.階級/「聖女」和「妓女」的分裂統治/性雙重標準的兩難


 


四、「剩男」的厭女症


「性弱者」論的陷阱/性的自由市場/秋葉原事件和「剩男」/格差婚的結局/「男性保護法」的反動/「成為男人」的條件


 


五、兒童性侵犯的厭女症


「慾望問題」/公領域的性與私領域的性/兒童性侵犯/厭女症與恐同症


 


六、皇室的厭女症


男嬰誕生/皇室從何時開始出現厭女症/記紀的神話邏輯學/皇族與人權


 


七、春宮畫的厭女文化


暴力.權力.金力/性愉悅的支配/陽形中心論/著手研究春畫/陽具崇拜/不需要男人的性愉悅


 


八、近代的厭女文化


「母親」的文化理想/「窩囊的兒子」和「鬱悶的女兒」/「自責的女兒」登場/近代女人的厭女症/自我厭惡的厭女症


 


九、母親和女兒的厭女症


負面教材的母親/母親的代價/母親會對女兒的幸福感到高興嗎/母親的嫉妒/母親和女兒的和解


 


十、「父親的女兒」的厭女症


做為家父長制代理人的母親/「父親的女兒」/做為「引誘者」的女兒


日本的「父親的女兒」/向「父親」報仇/既不是「父親的女兒」也不是「母親的女兒」


 


十一、女校文化和厭女症


男人的盲點/女校價值的再發現/女校的雙重標準/「扮醜」的生存策略/笑梗與老梗


 


十二、東電OL的厭女症(一)


媒體「發情」/東電OL的內心陰暗面/男人的解釋/被兩種價值撕裂的女人


 


十三、東電OL的厭女症(二)


想要當妓女的女人/女人對男人的定價...

自序/導讀


【推薦序】


 


走出厭女症的輪迴


 


上野千鶴子是日本著名的女性主義學者及婦女運動者,曾經數度來台,相信讀者對她並不陌生。這本《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文字流暢犀利,論證辛辣有勁,讀起來有淋漓盡至的暢快感。書中一方面提出許多西方理論大師──例如薩伊德的著作,另一方面又生動分析日本社會的厭女症,從家庭到王室,從學校到職場,沒有一個重要社會機制逃得過她犀利的解剖。


 


厭女不只是單純的討厭女人,而是男人在成為性主體的過程中,必須將女性客體化、他者化,以此來證成男性自身的存在價值與優越性。此處上野很有創意的挪用了薩伊德的《東方主義》一書及其核心概念。薩伊德指出西方不在乎真正的東方是什麼,只是主觀地投射出對東方的各種幻想,將其視為神祕、誘人、野蠻、黑暗、不理性。經由將東方他者化,西方得以確認自身的優越性:進步、理性、有邏輯、有能力。男女兩性關係也可以用東方主義來類比。男人藉由把女性客體化與低劣化,得以鞏固自身的主體性與優越性。男人對女人投射出許多幻想,有些女人瞭解這種遊戲方式而配合男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