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理財生活人氣王夏韻芬
分析退休前的資產盤點,建立財務安全度,
無債退休,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2020年四月,中華民國退休金協會跟智富月刊做了一份退休金理財規劃大調查,針對全台22縣市800位35歲到60歲負責個人或是家庭理財規劃的民眾進行調查,其中有幾個調查結果值得討論。夏韻芬的分析是:有開心也有擔心。
首先開心的是,在調查結果中,有97.1%的民眾已經著手進行退休規劃,對應之前2015的調查結果只有五成民眾著手準備退休規劃,已經成長將近一倍。
至於擔心部分,夏韻芬發現這一次退休調查中,有一個現實的問題,民眾對於期待退休年齡的平均值,從2014年的58.3歲,現在已經延後到接近60.86歲。可以聯想到在軍公教年金改革、長壽趨勢以及低利率的總體經濟環境等不利因素考慮下,民眾對退休出現壓力,使得時間的合理期待平均值延後3年。
自己開心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歷經意外喪子及兩次五十歲以後斷腿,夏韻芬開始找個理由來半退休,卻轉而讓生活更平衡,如今的她,參加重訓,可以舉起四十公斤的重物、做瑜伽、跳有氧,及畫油畫、到瑞士健走旅遊。
某種程度善於理財的她主張若擁有2000萬現金及一棟自住的房子,就可以退休了。
她主張也力行「退休」的確需要在財務上有一定的安全度〈一個安心的財務數目〉,但是不代表一定要完全退出職場,每天環遊世界、遊山玩水才叫退休。
退休是在建立財務安全度之後換取對於工作和生活樣態安排擁有更大的自由度,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退休前,該有何準備動作?
作者提出如何做退休前的資產盤點、退休金需要多少錢,以及針對目前金融商品適合與不適合投資的商品分析。
最重要的是,可以說是理財生活人氣王夏韻芬主張一定要想辦法無債進入退休生活,以及為人父母的,養老金流要與孩子的留學金流分流規劃,免得孩子及孩子的配偶日後萬一替人作保、創業造成損失,連帶拖累上一代變成下流老人。理財要趁早規劃,三、四十歲時就可以規劃了。夏韻芬認為這就是要能享有富樂中年所必須及早規劃與力行的中年心(新)生活運動。
面對即將到來的退休浪潮,你準備好了嗎?
作者簡介
目錄
推薦序 人生自在就好 陶傳正
推薦序 好的不一定是好,壞的不一定是壞 莊舒淇
作者序 無債進入退休生活
第一部 富樂中年心主張
第1章 2020退休大調查的幾個觀察
提早退休並非成功指標
333的生活比重
退休金重於子女留學金
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才是令人羨慕的人生
保本不能保值
解決需求比增值重要
第2章 退休到底要多少錢
1、退休費分四大類
2、你忽略的5大風險
風險1:委屈自己
退休後的生活費
風險2:低估人身風險 /沒有準備安養照護費用
風險3:活到老才發現錢不夠用,生活品質無法維持
風險4:低估通膨風險--物價逐年攀升,勞保給付基準卻不會逐年提高,而且還會往下修
風險5:高估自己判斷力/被借、被騙、被用掉
3、退休兩要領
第一要領: 永遠不嫌早,開始準備不要因為錢小不開始儲蓄或投資,所有的財富都是從小錢開始長大。
第二要領: 永遠不要貪高報酬率、選擇高風險的工具或策略
4、養老防兒,快樂度過晚年
第3章 盤點自己的資產掌握兩個原則
原則1:基準日要抓一樣的,這樣計算出來的資產價值才是最精準的。
原則2:計算價值的基礎要一致性。
第4章 退休時,哪些不能投資,哪些可以投資
1、好股票,也要留意波動風險
2、退休是確定的事,不能寄託在不確定的事上面。
3、報酬率的順序也是有風險
4、目標到期基金
5、選擇大範圍的基金
6、慎選ETF
7、機器人投資
8、保障商品 保證甚麼
9、母子基金
10、零股
第5章 中年過後的金錢觀─化整為零
1、把資產「年金化」
2、以「退休安養信託」作退休資產管理
3、晚年財產超前部署 信託/安養信託
第6章 以房養老、留房養老、賣房養老哪個好
1、單身適合以房養老
2、現金流是穩定而非固定
3、多屋者考慮留房養老
4、賣房養老因人而異
第7章 無債進入退休生活
1、房貸延長的陷阱
2、不要送孩子有貸款的房子
3、好的動機不一定會帶來好的結果
第8章 我如何做到了財務過關
1、我的青春投資夢—坐以待幣
2、運用槓桿 大膽換屋
3、沒有亂買保險,不變成女神卡卡
第二部 找個理由來退休
第9章 為退休找個理由
1、老天爺找的退休預備曲
2、開啟慢節奏人生
第10章 找幾個學習的榜樣
1、向李姐學去私跟溫暖
2、學習宋文琪的女強人退休生活
3、跟著鍾明秋師姐學放手
4、跟薛幼春學謙卑跟感恩
5、跟譚敦慈學美麗
6、跟陶爸學豁達
7、跟劉炯朗學求知的快樂生活
8、...
各界推薦/推薦序
陶傳正 陶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陳賢民 達芙妮創辦人
陳亮恭 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黃書明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總經理
莊舒淇 天下雜誌出版顧問總編輯
內容試閱
過去談論退休,大家討論的焦點都是要提早退休,並且視為成功的指標。如果工作只是為了金錢,那麼工作只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如果喜歡工作如我,又或是能夠接受新工作的人,工作不但有收入,也有樂趣。
記得我訪問過宋少卿,他提到父親是軍中退伍,之後到公寓大廈當管理員;當他去探望父親時,發現父親已有年紀,還要在暗夜中留意進出公寓的進出住戶,心生不忍,當下勸父親不要做了,父親卻言詞興奮跟他說,現在大樓住的將軍、老師、總經理都歸他管,每天將軍還會跟他問好。這是多光榮的事!宋少卿才發現父親對於退休工作的高EQ。
退休與工作不需要一刀切,不要認為工作時期就是充滿痛苦,只有退休才是解脫;要換一種想法,自己開心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退休」的確需要在財務上有一定的安全度(一個安心的財務數目),但是不代表一定要完全退出職場,每天環遊世界、遊山玩水才叫退休。
退休是在建立財務安全度之後,換取對於工作和生活樣態安排擁有更大的自由度來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試想,過去可能因為工作必須要負擔房貸、家庭生活開銷、教育費、準備自己的退休金等等,在金錢沒有到達一個安心數字之前,不敢隨便安排生活的樣態。
我訪問梁修身導演時,他說孩子在加拿大溫哥華念書時候,他請了三天假去看兒女,沒有錯,就是三天,扣掉搭飛機往返,他說吃了三頓飯,還跟兒子去看一場籃球。
他說他的工作是導演,就算已經有足夠退休金,但是責任重大。「導演不在,大家都沒工作了,」他這樣說。333的生活比重
以我自己來說,前年乾女兒貝貝由McGill大學畢業,我也是飛加拿大,參加畢業典禮完之後,整整玩了三個星期。本來好友Keeper知道我在加拿大玩,叫我一定要去他溫哥華大豪宅住幾天,我差點心動,這樣一玩就是一個月。
其實,我的財富跟梁導不能比,只是我工作量在走過半世紀人生之後,累積了退休金;另一方面,工作量下降三分之二,我才有比較多的彈性規畫生活;後來,我自己摸索333的生活模式:三分之一工作;三分之一做自己喜歡的事,包括運動、畫畫以及在學校兼課;另外三分之一做公益。
目前還有部分的微調。例如今年疫情當前,工作量下降,我開始研究錄製PODCAST,儘管沒有帶來收入,但是帶給我另外一種工作上的樂趣。
後來,疫情稍緩,我的工作增加,也就常常在運動跟畫畫課中請假。老師總是會開我玩笑,「又去賺錢了?」
所以,當一個人對退休後財務的依賴程度愈低,意思就是不再需要為錢而工作時,對生活的自由度就會變大。因此大家更不要因為退休年紀要往後延幾年而顯得焦慮。
工作年紀長一點,有甚麼好處?從一個很簡單的算術可以看到,當我們從25歲工作到55歲退休,活到85歲,工作時期與退休時期就是1:1;工作30年,退休生活也是30年,可是當我們願意從25歲工作到65歲退休,活到85歲,工作時期與退休時期的比例就變成2:1(工作40年,退休生活20年)。是不是發現現退休金壓力立刻少了一半?當工作與退休是1:1的時候,其實工作初期的薪水少;到中期時候,薪水增加,但是家庭責任也增加,要存下子女教育基金跟自己的退休金。退休金重於子女留學金
很多人,甚至會在子女教育基金跟退休金之間,選擇給孩子教育費,而忽略自己的退休金。這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