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11個暖心對話練習,走進孩子的心 | 拾書所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11個暖心對話練習,走進孩子的心

$ 300 元 原價 380

內容簡介

原來關係中最親近的片刻,
是我們能夠看懂彼此真正的需求,
然後溫柔地問:「親愛的,我可以為你做些什麼呢?」
而這個能力,我們從現在就可以開始培養。

這本書為孩子而寫,更為成為大人的你而寫。

我們教養孩子常處在「打地鼠」的模式,問題來一個打一個,卻不知道這樣只能見招拆招實在很心累。而我們與孩子的對話模式,是否仍停留在各說各話、各自表述卻沒有交集的狀態中?

諮商心理師胡展誥說:「你本來就是很努力、也很棒的大人!」其實你身懷許多與孩子互動的法寶卻不自知。先從改變觀點與視角開始,你也可以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內在需求,透過與孩子有效的對話,成為一個身心安定的大人。書中各種方法與練習,也適用於任何你想好好溝通、好好說話的對象!

※內附「超實用!心理師教你正向對話100則」,秒拉近心理距離,大人小孩都適用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自序/導讀

 

越管教,就離孩子越遠,孩子就越跟父母對抗,這就是家庭影響孩子甚鉅的真正原因。

孩子所有的行為,底層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一如展誥心理師在書中所言,面對孩子的事件時,其實「故事就在那兒,端看你願不願意敞開心房,移動你的腳步,用好奇與溫柔的姿態,去探索故事的細節,以及故事不為人知的核心」。

一旦父母願意去探索孩子故事,親子也就靠近了,事實上,沒有一個孩子願意使壞,因為那只會讓自己更孤單而已。所有的孩子,都在等待父母輕輕牽起自己的手,陪自己走一段成長的路。

 

【推薦序】

他相信我辦得到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個人中心學派的創始者卡爾‧羅傑斯(CarlRogers)曾提到一種建設性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只要持續足夠的時間,雙方都能經驗到心理上的成長。其中一方,至少要具備三種特質:

 

一、一致性(congruence)

二、無條件的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positiveregard)

三、正確同理的暸解(accurateempathicunderstanding)

 

接下來,我以我自己的理解,重新闡述這三點。

 

一、一致性

一致性的另一個說法,是真誠。真誠是人際互動當中能滋養信任的關鍵,不真誠的關係則容易產生不安全感與防衛。

所以「真誠」、「一致」常同時使用,在理論上是一種理想與現實的交集。一個真誠一致的人,在想像與現實中的自己之間,通常落差有限。

然而想達到真誠一致,需要不斷嘗試靠近自己,或者藉著不斷認識自己,然後慢慢成為自己的動態過程。那麼我們就可以推斷,所謂的「自己」,不是某個靜止不變的實體,而是在充分覺知之後,隨著交融在不同的情境,展現出相應的樣貌。像是扮演不同角色的自己,就可能在相異的情境,採取不同適應性的行動。

但一個足夠真誠一致的人,常可以對關係中的另一方,產生正向的影響力。這裡提到的「正向」,是能藉著自己的覺知,也帶著對方一起向內覺知,並且也讓對方走上拉近理想與現實的旅程。

展誥心理師常以過去的人生經歷出發,順著生命之流回到現在,開展自己的工作與言說。這種不斷梳理、疏通的動作,對內外經驗的一致極其重要。這能培養一個人的敏感度,並且藉著反覆解構自己,進入只觀察不批判的全觀狀態。

 

二、無條件的正向關懷

所謂「無條件」,接近一種非佔有式的看見。不是一個人得要滿足我的期待,或者有什麼樣的成就,我們才認可其存在。

舉例來說,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我們文化中常見的風景──父母只看見孩子的成績,而不是孩子這個人。大部分的人,只能給出有條件的關懷,像成績好才能得到讚許。而少數人,包括父母,連關懷都不一定甘願好好給出來。

要把人當「人」,而非滿足個人需要的「物品」或「工具」。既然是相對於我而存在的另一個「人」,我便能自然地接納,這個獨立的人會有不同於我的想法、情感,以及體驗。

無條件關懷的對象,可以是對方的情緒,但不是行為。情緒本身沒對錯,但情緒如何表現,這常牽涉到面對什麼樣的人、當時在什麼樣的情境,是有條件的...

各界推薦/推薦序

心暖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李儀婷(薩提爾教養‧親子溝通專家)
林怡辰(國小教師/未來大人物教育類得主)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博士、美國執業諮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許皓宜 (諮商心理師)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JOJO(KISS Radio電台主持人)

如同作者所言,移動腳步,調整角度;讓我們轉個彎,繞個路,擺脫僵化的思考窠臼。親子之間是可以很優雅地享受芬多精,漫步在林間,好好地感受、陪伴孩子在成長中的春夏秋冬。──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這是一本幫助父母打破藩籬,並且重新建造一條簡單、易懂的親子溝通捷徑之書。……所有的孩子,都在等待父母輕輕牽起自己的手,陪自己走一段成長的路。──李儀婷(薩提爾教養‧親子溝通專家)

胡展誥心理師的《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很適合心理疲累、需要療癒、重新打氣的你,翻開新的一趟旅程,在教育教養上,重新裝備能量方法,再注入光。──林怡辰(國小教師/未來大人物教育類得主)
 
看到這本書,內在感覺溫暖又有希望。……也許,他連結了他曾經接受過的,「他相信我辦得到」,把這份相信也傳遞給讀者,交由各位以各自的創意,實現這本書的精髓要義。──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展誥在這本書中,用他清晰且條理分明的語調,協助我們猜解並覺察生活當中的種種事件,還有這些事件背後的觀點來自於哪裡。……在與孩子、與內在的自己對話上,也會看見不同的可能。──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我很感謝,展誥寫出了這本書,讓世上更多的大人,知道如何貼近孩子的內在,而願意採取溫柔的姿態和語言對待孩子。同時,也在閱讀中看見自己成長過程中,那些沒被理解的苦,而有機會重新溫暖地傾聽自己。──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我很喜歡展誥的文字。閱讀他的書寫,以及讀著他文字中的故事,我往往能看見這種「溫柔而堅定」的力量。......於是原本說不出口的,突然有所領悟;被懂得之後,開始明瞭該如何前行。──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胡展誥心理師以自己的諮商專業,在書中提出了許多觀點與提問,引發我們產生自省與審視的自我對話,突破框架的束縛,漸漸地看懂內在。──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推薦文】
優雅漫步在親子關係的森林裡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走進名為親子關係的森林裡,我們往往只瞧見孩子行為表現的那些樹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配合自己的想望,但見樹不見林,讓彼此總是陷在衝突、疏離中,陌生感籠罩,關係漸行漸遠。
我們迷失在森林裡,困在教養的沼澤中,精疲力竭,動彈不得。心裡深深懷疑,這些年來自己在教養上的努力,為何走到如此的境地,讓彼此苦不堪言。
如同作者所言,移動腳步,調整角度;讓我們轉個彎,繞個路,擺脫僵化的思考窠臼。親子之間是可以很優雅地享受芬多精,漫步在林間...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