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力再生:翻轉社區營造DNA | 拾書所

野力再生:翻轉社區營造DNA

$ 356 元 原價 450

內容簡介

野,是地方生猛活力的「野」!

野,是突破既有政策、反省專業限制的「野」!

野,是不被現實條件拘束、用心開創與蛻變的「野」!

 

●人口老化的社區還有再生的可能嗎?

●小朋友除了會玩,還能對地方做出什麼貢獻?

●神明的意見和專業者的提案相互衝突時,如何解決?

●專業者面對「動」不起來的社區,可以如何「興風作浪」?

 

15個社區營造案例,

15則專業工作者摸索踩踏出的顛簸之路

15段對未來工作者充滿靈感與刺激的經典故事,

揭開15個地方回春的秘密。

 

承繼《城市造反》《反造城市》《反造再起》,

《野力再生》精選15個在地社區營造案例,

從審議民主到更深入日常生活的「參詳」(tsham-siông),

從社會抗議到擁有運作完整的農業產銷循環和社區教育,

從彼此有嫌隙的社區到藉由朝聖之路重新黏著在地感。

從台東到馬祖,從台灣頭到台灣尾,

專業者如何捕捉野力,社區又如何長出自己的主體性?

15個經典案例、15個值得細細體會的社區再生過程!

 

最後,也許這本有關方法的書,

希望激發的是無招勝有招的「反方法」,

探索以社區民眾為主體、跳出專業框架的社區設計與社造模式。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依章節排列)

 

@@主編

侯志仁──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地景建築系教授,沒事自找編書的苦差事,可是編完一本之後又接著一本,包括:《城市造反:全球非典型都市規劃術》、《反造城市:台灣非典型都市規劃術》與《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英文著作亦以公民城市與空間民主為主題,曾三次獲「環境設計研究協會」(EDRA)著作獎 (Places Book Award)(2010、2012、2018)

 

@@各篇作者

黃珮綺 ── 念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生時期從不同社區場域獲得滋養,研究所畢業後回到汐止家,在樟樹灣都原聚落做兒少社區工作,從孩子的真實處境反思體制的漏洞與不夠友善,走在解構社工專業框架、摸索底層兒少教育發展方向的社區工作路上。工作之餘,喜歡爬山,也和夥伴一起組成「返腳咖」在汐止行動,牽起在地互助的社群網絡。

 

廖珮璇──大學念文創與心理諮商,以為進入規劃設計工作是走錯棚,後來發現關係設計或差異理解的技藝,在參與工作之中都能相通。從地圖盲到熱愛揪小孩大人在社區探險,喜歡在社區工作中一起朝公共摸索的過程。工作之外,也和夥伴一起組成「返腳咖」在汐止行動,嘗試在不同位置上創造參與的可能。現任都市里人規劃設計公司C組規劃師。

 

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起於曾被國家視為違法的「部落托育班」計畫,想要自主照顧孩子的部落們彼此組成聯盟,一邊在部落持續做照顧實踐,同時對外倡議,讓外界認識不一樣的照顧樣貌。在部落族人持續...

目錄

侯志仁—主編

 

 

 

第一章:捕獲野生社區再生/ 侯志仁

 

第二章 空地樂園Misalama kita!從「玩」開展的社區設計 /黃珮琦、廖珮璇

 

第三章 原鄉野力: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的織網敘事 / 馬秀辛、德布藍恩、楊江瑛、金天立、廖貽得、王若帆(口述),黃舒楣(紀錄)、涂菀庭(騰打)

 

第四章 在地智慧:當專家遇到神明 / 劉可強

 

第五章 經營日常:西尾半島物產店 / 施佩吟

 

第六章 苑裡掀冊:從反瘋車到教芋部/ 劉育育、林秀芃

 

第七章 淺居深活:從顧店換宿開始的長濱書粥/ 高耀威

 

第八章 社區繪本:從違建污名到《我家住在蟾蜍山》/ 龔紋莎、林鼎傑

 

第九章 暗黑地圖:宜蘭員山中華村的社區轉變 / 吳亭樺

 

第十章 地方參詳:回返生活、重拾分散的嘉義經驗 / 連振佑、許芳瑜

 

第十一章 萬華城博:串起人與人的連結 / 陳德君

 

第十二章 左鎮慢路:一段大學與社區學習協力的旅程/ 張秀慈

 

第十三章 基層共學:南投埔里的地方夥伴 / 張力亞

 

第十四章 桃園中聖:居民改變居民/ 王本壯

 

第十五章 微笑基隆Smiling Keelung:社區共創翻轉基隆/ 徐燕興

後記

 

自序/導讀

 

侯志仁(Jeff)這次邀約了這麼多「案例」的主人、寫出故事,並主編成《野力再生》一書,我特別注意「野力」這兩個字,用「野力」來詮釋這十五個非常「生猛有力」並隱含「創意策略」的故事。譬如,來自書中劉可強教授與馬祖芹壁天后宮「鐵甲元帥」(青蛙神),在擴建宮前廣場和新建牌坊的溝通討論過程,這樣的「載體」猶如戴上繡有「埔鹽順澤宮」字樣鴨舌帽的男子鐵人三項的挪威選手一樣,七次奪冠生猛有力!這本書也是一頂「神帽」,推薦給日常努力之外,需要深度了解社造中「非正式營造」經驗的夥伴們,尤其是正關注在「水環境」議題的社區與社群們,值得一看。

──劉柏宏(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資深社區規劃師)

 

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的著作《空間的生産》(The Production of Space)中有一句名言:「空間是社會的產物」。意簡言賅地指出:空間的生產是共享的;而且伴隨著時間的推移,空間的生產是持續動態進行著。最後,則是空間中共同生活的社會群眾,與生俱來的政治性,其間充滿著權力與授權、互動與隔離、控制與自由等雙元對立的動態性,透過本書案例,可以管窺近十年臺灣民主政治發展下,社會空間意識的覺醒與社群行為的轉變,同時也提醒吾輩空間專業者,面對愈來愈凝固的資本主義城鄉建制影響,在資本、美學和技術理性的考慮之外,如何創意解放社區野力、尋回草根戰鬥的張力,持續推動改變空間生產的另類方法及機會。

──蔡厚男(國立金門大學都市計畫與景觀學系副教授 )

 

此時的臺灣,社區的培力、參與及賦權,已逐漸因公、私部門生產線式的操作,被簡化與僵化;許多人與單位深陷其中而不自知,卻還自得意滿、四處宣傳。侯志仁老師邀集的十五個地方故事正深刻地提醒著我們,放下政策口號,真實地回到地方的紋理與脈絡,逐步與居民共同推展不自我設限的在地行動,才能讓我們看見優化未來生活的可能方案。

──樓琦庭(珍宇設計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序】

 

二〇一七年,我和幾位跨世代的夥伴在博士班導師藍迪.鶴斯特 (Randy Hester) 的號召下,出版了一本社區設計的工具書,名為《當設計變民主了:集體創作的技法》(Design as Democracy: Techniques for Collective Creativity) 。鶴斯特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退休教授,也是美國地景建築界推展社區設計的先驅,他當年在北卡州立大學的老師亨利.山禾夫Henry Sanoff,更是這個領域的創世者,著有《設計遊戲》 (Design Games)等書。或許受到山禾夫的影響,鶴斯特非常重視社區設計的方法,早年提出「參與式設計的十二個步驟」,從凝聽、目標設定,到後續的評估,建構一套完整、操作性高的程序。

 

在北美洲,社區設計、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同步發源於六〇年代,經歷半個世紀的發展,社區設計所倡導的參與式設計,已普遍在專業界所應用,甚至法制化。隨著資訊的傳播與專業的交流與傳授,社區設計的方法也擴展到世界各地,在不同的脈絡下開展出不同的面貌。《當設計變民主了》一書即意圖收集這些日益多元的技法,持續推進社區設計的發展。為了讓這些方法可以被清晰呈現,我們請每位作者記下具體的步驟,並...

各界推薦/推薦序

「社區營造在台灣,經常就是一個充滿矛盾、反差強烈的過程。一方面,社造長期有政策與政府資源的挹注,但我們卻又期待居民自發性的動能;另一方面,社造的理念提醒專業者要讓社區主動出擊,不能喧賓奪主,但在社造的過程中,居民仍習慣性地期盼專業者能夠提出問題的解方;此外,無論是政府或民間,大家都知道社造需要長期的經營與推動,無法一蹴即成,但補助單位卻又期待立即的成效,甚至是可以數字化的KPI。

究竟社區的「動能」要從哪裡來?專業者如何與社區連結、催化社區能量的展現?計畫性與自發性過程之間的平衡點在哪裡?規劃與變化要如何滾動與銜接?計畫型的「介入」或「擾動」可以如何促成「野生」的社區再生?這些就是本書要去回答的問題。」——主編侯志仁

各界推薦

朱剛勇──貧窮人的台北策展人、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呂欣怡──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吳碧霜──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長
侯錦雄──虎尾科技大學名譽教授、東海大學景觀系兼任教授
陳育貞──城鄉潮間帶有限公司創辦人、前台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分會負責人
陳亮全──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退休教授
陳錦煌──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兼九二一重建會執行長
郭麗津──臺東慢食節策展人、津和堂城鄉創意顧問有限公司執行長
曾旭正──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院長
黃芳惠──一碼IMMA—人與物的再生基地主理人
彭渰雯──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
黃麗玲──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廖嘉展──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劉柏宏──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蔡厚男──國立金門大學都市計畫與景觀學系副教授
樓琦庭──珍宇設計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