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世界只剩下動物園:我在非洲野生動物保育現場 | 拾書所

別讓世界只剩下動物園:我在非洲野生動物保育現場

$ 284 元 原價 360

內容簡介

如果只因人類的貪婪而讓美麗的動物滅絕,我們有資格自詡萬物之靈嗎?


*全非洲每年約有三萬五千隻大象被盜獵、最近一次充公的穿山甲鱗片達十一噸,估計盜獵量達兩萬隻;

*每八小時就有一隻犀牛慘死於盜獵下,一年超過千隻被殺害!在八至十年內,全球所有犀牛都會絕種;

*南非有八種禿鷹,其中三種已達極危、兩種瀕危,有專家估計在二○二○年就會完全絕種。

亞洲第一本,親身深入非洲野生動物保育中心,帶回最前線實況。

在遙遠的地球另一端,有一群人為了野生動物的生存,想方設法與時間賽跑、和危機對抗。

亞洲作為野生動物商品最大宗出口地區,這些驚悚的數據距離我們,其實並沒有你以為的那麼遙遠。

旅遊作家上田莉棋,過去曾在中南美洲的厄瓜多、哥斯大黎加野生動物保育中心擔任志工,也曾前往南非採訪犀牛盜獵問題,並持續關切各種動物議題。為了更深入了解野生動物,也希望更多人了解牠們,她前往非洲進行六個多月的志工之行,陸續在納米比亞、南非及馬拉威三國的動保中心協助。實際站在非洲大地,經歷了一連串出發前未曾預期的震撼教育,透過她的眼睛,我們得以一同看見並理解,物種滅絕的危機絕對是來自於我們人類。

在還來得及的時候,我們應該可以做得更多。

你曾想像過野保志工的每一天嗎?

居住在簡樸的宿舍,自己打水、靠著太陽能板提供電力。根據排班內容,有時要餵食大貓,處理完巨大的肉塊,扛上卡車,依序拜訪獵豹、花豹、獅子。有時則要陪年輕的狒狒散步,或者徹夜照顧尚未斷奶的狒狒寶寶。也時常要外出在野生動物保護區內巡視,根據地上的動物足跡跟糞便,還有檢視四處架設的偵查相機,藉此調解當地農民跟野生動物的種種衝突。被野生大象踩爛的柵欄要及時修補;跟著研究人員採集獵豹的腳印;在灌木叢中揪出盜獵者設下的鐵絲陷阱;到當地村落宣導環保跟動保的知識……比起與動物的直接接觸,更多時候是在做科學的調查,做教育,做溝通,為了動物、為了地球,多做一點都還嫌太少。

「我在非洲做志工期間,學習和見識到的,都遠遠超過我出發前的想像;住在簡陋的環境,靜聽獅吼和各種動物的反應,每晚舉目可見的銀河、多變的日出日落,我從大自然中真切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上田莉棋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推薦序:看見野生動物——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黃宗慧
前言:我們真的愛動物嗎?
 
第一章
納米比亞當野生動物等於麻煩製造者
不是貓奴的世界
當同類變成害蟲
天生壞人臉受害者
農民夢魘牛殺手
以愛之名的殺戮
 
第二章
南非・當保育變成血淋淋的戰爭
犀牛保衛戰  
愛恨陸上巨無霸
廿一世紀巫術世界
醜得美麗的禿鷹
 
第三章
馬拉威・當保育面對極端貧窮
這就是我們的未來嗎?
保育從煮飯開始
關於愛的距離
不做犯罪世界的齒輪
 
後記: 所以,我們還能怎樣?
附錄:什麼才是良心的動物機構

自序/導讀

我喜歡在旅行的過程中,從當地人的生活去了解世界,學習同理心;在看見令人讚嘆的大自然時,挑戰自己,也讓自己變得更謙虛。數年前我去了中南美洲的動物保育中心做志工(詳情可參考《辭職旅行的意義》一書),後來我又去了南非的保育機構採訪,了解盜獵犀牛的情況。當時我和護林員躲在灌木後,遙望著三隻犀牛像石頭般在睡覺,偶爾晃動小耳朵,寧靜又遼闊的天地下,是多麼美、多麼讓人感動呀,這畫面一直深印在我腦海裡。雖然早知道犀牛瀕危,但我卻第一次了解,犀牛保育根本是一場戰爭,一場人與人之間的戰爭。

我覺得很悲哀,如果只因人類的貪婪而讓這美麗的動物滅絕,我們有資格自詡萬物之靈嗎?

「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生命才有希望。」——珍古德女士(Jane Goodall)

習慣了在都市的生活,讓我們忘記了和動物的聯繫(除了貓狗等寵物外),其實野生動物與我們之間,真的沒有想像中的事不關已。

像香港是全球非法象牙轉運貿易點(香港政府只建議在二○二一年前全面禁止象牙貿易),每到上環、西環一帶,大家可以看到壯觀得心寒的曬魚翅畫面;台灣魚翅食用人數也是全球第三,有研究估計台灣一年就吃下六百萬尾鯊魚;在中南美洲的厄瓜多,一艘中國漁船被搜獲三百噸的瀕危鯊魚而引起當地人的抗議。

中國對野生動物入藥、野味的需求更嚇人:

光在南非每天有三隻犀牛因對犀牛角的需求而被盜獵致死,全非洲每年約有三萬五千隻大象被盜獵、最近一次充公的穿山甲鱗片達十一噸,估計盜獵量達兩萬隻,莫三比克、馬達加斯加等國家,也因非法砍伐木材外銷到中國而面臨生態災難。甚至因為對中藥材阿膠的需求,非洲的驢子數量也大幅減少,貧困農民賴以為生的驢子也被偷走殺害。

每次看到這種新聞,我都打從心底痛心。不管我們身處在哪裡,野生動物其實並沒有距離那麼遙遠;正因為遠東大國崛起,地球另一面看似沒有關係的地區,有數不清的動物正面臨滅絕的危機或不必要的殺害、不人道的對待;我們都可能是幫兇。

當我身在非洲的動物保育機構時,最常被人問到的問題是:妳有服用過犀牛角、吃過穿山甲嗎?妳在香港到處都會看到象牙嗎?

只要長得是亞洲人模樣,外國人可沒有在分你是來自什麼地區。反正亞洲人就是會吃些莫名奇妙的東西,無法獨善其身。

但這重要嗎?重要的是我們正在破壞整個地球的平衡。

城市和鄉村的發展,迫使更多動物被犧牲,我住在香港也不例外。常有人說要發展,就必須犧牲自然。已發展的地區覺得「發展」是無可避免,正在發展中的地區也認為「發展」是刻不容緩。每個人都覺得有無可奈何犧牲自然和野生動物的理由;人類這種自比高高在上的生物,就不能想出更好的共存辦法?

我喜歡動物,但除了日常看看臉書,在可愛呆萌的樹懶、熊貓短片上,獲得療癒而按讚之外,我們和動物朋友們的交集不止於此。

在美國就有研究發現,當地的蝙蝠可以吃害蟲,如同為本土農業提供了價值高達一億美金的農藥!

用現實勢力一點的角度來看,自然,其實一直默默地為我們提供免費的服務。

種種原因之下, 我決定要親身去非洲走一趟;論貧窮而急需發展,論最多代表性的野生動物,非非洲莫屬了。我想親眼去了解野生動物朋友們,也希望...

各界推薦/推薦序

名人推薦

「如果珍古德的名言『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生命才有希望』,是推動上田莉棋寫這本書的原因之一,那麼她確實已經透過她的文字,讓更多的野生動物有了被了解與被關心的契機。」──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黃宗慧 專文推薦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所長・黃美秀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JGI Taiwan)
WildOne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創辦人・綦孟柔
真心推薦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