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政治人物、教授、詩人、革命者、譯者、社會邊緣人到狂人
一本小紅書如何跨越洲際顛覆世界?毛派思想如何掀起烏托邦狂熱?
本書2019年榮獲最具社會和學術影響力的坎迪爾歷史大獎
拆解現代世界中最關鍵、最複雜的政治力量--毛主義
解讀此強大思想如何從中國出發成為全球激進主義的一部分
從印度北部茶園到安第斯山脈,從巴黎第五區到坦尚尼亞的田野,從柬埔寨的稻田到布里斯頓的排屋,毛主義在全球各個角落串連,凝聚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一九三六年,來自美國中西部的記者艾德加.史諾,經宋慶齡的介紹及中共地下組織的幫助,前往中國西北地方,造訪毛澤東的新總部,寫出《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暢銷全球,一舉把毛澤東推向國際,變成政治名人。將毛澤東的思想以及他的革命傳播給印度的民族主義者、中國的知識分子、蘇聯的游擊隊、美國總統、馬來亞的叛亂分子、反種族隔離的戰士、西方的激進分子、尼泊爾的叛軍,以及許許多多的其他人。
毛主義是建黨紀律、反殖民的叛亂、「持續革命」的有力結合,嫁接在蘇聯馬克思主義的世俗信仰上。不僅揭開了中國的當代史,也在過去八十年間對全球叛亂、不服從、不寬容的風潮產生重大影響。不過,在中國之外,尤其是在西方,人們對於毛澤東及其思想的全球傳播,以及在當代激進主義史上的重要性,幾近無感。隨著冷戰的結束,新自由資本主義在全球的明顯勝利,以及宗教極端主義的死灰復燃,毛澤東及其思想也遭到抹除。本書的目的,是把毛澤東及其思想重新攤在檯面上,重塑毛主義面貌。
研究全球毛主義的歷史,對世界各地的當代挑戰有非常重要的寓意。探索全球毛主義不僅對於了解中國史極其重要,也有助於了解世界許多地區的激進政治。尤其是毛主義在去殖民化時代成為一股國際力量。在開發中國家,毛主義所散播的「反帝國主義」訊息,吸引了那些在經濟、政治、文化上受到壓制的人民。他們渴望西方工業化國家的生活水準與國際尊嚴。儘管冷戰已結束,貧困和貧富不均的問題卻依然存在。在歐洲努力解決貧困與政治動盪所造成的移民危機之際,閱讀本書可鑑古知今,對照了解源自於物質與政治絕望的激進主義及其後果。
在本書中,作者重新評價了毛主義,視其為一股影響中國、乃至於國際的力量。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何謂毛主義
第二章 紅星──樣板革命
第三章 洗腦──一九五○年代的中國與全球
第四章 世界革命
第五章 危險年代──印尼的關聯
第六章 進入非洲
第七章 毛澤東的骨牌?越南與柬埔寨
第八章 「你們老了,我們還年輕,毛澤東!」美國與西歐的毛主義
第九章 紅日照祕魯──光明之路
第十章 中國的主席是我們的主席──印度的毛主義
第十一章 尼泊爾──毛主義掌權?
第十二章 毛派中國
結語
年表
謝辭
註釋
檔案來源
參考書目
照片來源
各界推薦/推薦序
必讀推薦──
顏擇雅 作家、出版人
閻紀宇 《風傳媒》副總編輯
黃克武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王超然 台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郭婷 多倫多大學語言研究系助理教授
巧妙地導正了大家對當今中國的最大誤解。鞭辟入裡,引人入勝,翔實深刻。──國家圖書獎得主歐逸文(Evan Osnos),《野心年代》(Age of Ambition)的作者
精彩萬分!──知名新聞記者安德魯.瑪爾(Andrew Marr)
令人矚目的傑作!──史學家喬納森.範比(Jonathan Fenby)
充滿啟發,發人深省……行文優美流暢,深入淺出,清晰易懂。──記者大衛.艾倫諾維奇(David Aaronovitch)
一部令人振奮的二十世紀另類歷史。──《金融時報》
內容試閱
一九三六年的秋天,美國記者海倫(Helen)與愛德加.史諾(Edgar Snow)住在北京一座寬敞的四合院裡。海倫年近三十,體態纖瘦,容貌姣好如好萊塢明星。她靜下心來,開始晨間的寫作。這時,前門突然打開,愛德加走了進來,她四個月沒見到丈夫了。六月以來,愛德加前往中國西北部的中國共產黨黨部後,幾乎音訊全無。如今,套用海倫一貫犀利的描述,他「那灰白的鬍鬚後面,露出傻乎乎的笑容,儼然就像一隻吞下金絲雀的貓」。他戴著一頂「褪色的灰帽,帽子前方有顆紅星」,興高采烈地在家裡手舞足蹈,並向家裡的中國廚師點了一份豐盛的美式早餐(蛋、咖啡、牛奶)。他的行李裝滿了筆記本、底片以及兩萬字的毛澤東訪談筆錄。接下來那幾個月,他會根據這些資料寫成《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一書。那本書將暢銷全球,不僅奠定了史諾的職涯,也將使他成為中國共產黨革命的記錄者,以及中國共產黨和國際輿論之間的橋梁,也一舉把毛澤東推向國際,變成政治名人。那本書將把毛澤東的思想以及他的革命傳播給印度的民族主義者、中國的知識分子、蘇聯的游擊隊、美國總統、馬來亞的叛亂分子、反種族隔離的戰士、西方的激進分子、尼泊爾的叛軍,以及許許多多的其他人。《紅星照耀中國》可說是全球毛主義的濫觴。
一九四○年代末期,在馬來亞霹靂州(Perak)的一處叢林。英國殖民軍的士兵(包括英人、馬來人、澳人、廓爾喀人)在馬來亞共產黨(MCP)的廢棄營地裡搜羅殘留物,發現數十本《紅星照耀中國》的中譯本。一九四八年,以華人為主的MCP發動了一場反英叛亂,馬來亞的殖民統治者稱此叛亂為「緊急狀態」(Emergency),那是二戰後最早針對舊歐洲帝國所展開的反殖民叛亂之一。毛澤東與他的革命是這些叛軍的靈感來源:因為他致力投入長期的游擊戰,創建了中心思想明確的政黨和軍隊,而且英勇地反抗歐美日的帝國主義。
一九五○年十一月在華盛頓特區,美國國務院的大樓裡彌漫著冷戰的緊張氣氛。中國共產黨干預韓戰的消息已獲得證實,眼看著毛派叛亂恐在全球興起,恐懼逐漸蔓延開來。人稱「超級國家恐嚇者」的參議員喬.麥卡錫(Joe McCarthy)利用民眾對共產主義滲入美國的恐慌情緒,指控兩名自由派參議員「染紅」而罷免了那兩人。對美國的領導者來說,馬來亞的「緊急狀態」是冷戰的一部分,而不是反殖民主義抗爭。他們宣稱,那起事件的根本原因是跨國的中國顛覆,必須加以擊敗,才能阻止共產主義稱霸全球。於是,「多米諾骨牌理論」(domino theory)──美國不介入干預的話,東南亞的領土將逐一落入共產黨手中,遭到赤化──就此應運而生。那年冬天,隨著韓戰局勢的惡化,中國士兵突破防線、進入首爾(當時的漢城),俘虜了約七千名美國大兵。一場新型的毛派心理戰在這些戰俘身上測試,相關的故事引起了美國的關注。美國記者(有時可能是中情局的特務)愛德華.亨特(Edward Hunter)發文指控毛澤東用來對付人類的可怕新武器:洗腦。於是,整個一九五○年代,中情局的官員、記者、行為科學家、小說家、電影製片人都在想像一個強大的毛派思想控制機制。這種對中國「洗腦」的恐懼,是建立在原本就對蘇聯的思維操弄所抱持的恐懼上。而且,從此以後,這將使美國的「祕密圈」(covert sphere)持續膨脹,並為國內有「祕密國家」以及中情局的龐大心理行動計畫提供合理的論據。一九五○年代和六○年代,中情局透過一系列以代號命名的計畫(藍鳥計畫、洋薊計畫、MK-Ultra),試圖逆向打造蘇聯與中國的洗腦技術。最終,這項專案演變成對當前反恐戰爭的「強化審訊」,破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