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模式 | 拾書所

中國模式

$ 332 元 原價 420

內容簡介

1996年,《金融時報》首度編纂公開全球500大上市公司,
美國企業有203家上榜,中國企業榜上無名
2016年,中國企業有37家上榜,數目比法、德、日、英還多,
37家企業的總市值等於全球第7大國的經濟規模
《財星》全球500大企業排名,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權威榜單
1980年,《財星》全球500大沒有一家是中國企業
2017年,有109家中國企業上榜,
其中獲利前五名,除第一名為蘋果公司,其餘四家都是中國企業

中國崛起是近代史上最非凡的發展,這個國家曾經強力譴責資本家與西方價值、致力於剷除任何現代化的事物,爭奪人均國內生產毛額全球排名墊底。在短短25年間,採行資本主義,成功使6億人脫貧,一躍成為坐二望一的全球強大經濟體。

這種發展並非拋棄共產主義經濟信條的必然結果,思考前蘇聯的經驗便可得知。本書作者群為三位華頓商學院教授與一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中國籍教授,透過多重管道近身採訪72位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企業領導人,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四大集團:阿里巴巴、吉利汽車、聯想、萬科。

本書作者群將這些中國企業領導人,稱為「財富自造者」(Fortune Makers)。他們在沒有任何典範可參考的貧瘠年代中開創事業,走自己的路改變全球獲利規則,創造出驚人的財富與全球影響力。他們崛起,靠的是「中國模式」。

什麼是「中國模式」?
從這些財富自造者的領導理念,發現一種新興的管理模式,
具備七大特質,結合起來就構成「中國模式」:
●走自己的路:在改革期間,控管仍然嚴格,早期的中國創業者通常以貿易業起家,一邊應付政治不確定性,一邊做中學,開創出一番事業。
●屬於學習型公司:由於國內沒有典範,通常展現出更高的學習熱忱,透過三種管道建立學習型組織。
●具備長期賽局的策略敏捷力:因應市場變化及顧客需求,以敏捷的領導與彈性、靈活的策略取勝,如將eBay擊出中國的阿里巴巴集團。
●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人才管理:著重儒家的仁與禮,關係、人脈和面子依然重要,員工管理與人資實務發展程度較低。
●大老闆制度:企業領導人角色重要、支配力量大,採取「家長式管理」,位高權重又事必躬親。
●以成長為信條:追求企業成長,積極進軍海外市場。
●夥伴型治理:企業領導人會尋求董事會的意見與指導,董事們的角色主要是幫助領導公司,不是監督,鮮少要求經營管理階層追求股東報酬最大化。

為什麼要了解「中國模式」?
1.中國已是全球要角,取得宰制地位。各行各業的中國公司,出口愈來愈多的產品與服務,買下你我從小到大熟知的國產或國際品牌。例如,聯想集團2005年收購IBM個人電腦事業,吉利集團2010年收購富豪汽車(Volvo)。
2.現今世界由於科技發展不斷地快速變遷,沒有典範可供參考、打拚出一番天地的中國企業,其新的管理與營運方法,值得處於新全球秩序的企業與商業人士借鑑。
3.知己知彼,想在中國做生意或與中國企業合作,就得了解他們獨特的經營方法。

本書作者群以不美化、不扭曲、不唱衰的中立角度,
精闢分析中國企業的特色、風格與領導人,
讓我們更了解這個即將登上第一的全球巨人。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好評推薦
前言 非美國模式
「中國模式」必定崛起,遲早而已。

1章 走自己的路
在中國很難直接應用美國事業模式……,我們得發展自己的模式。

2章 學習型公司
我做的每件事都內建學習。

3章 長期賽局的策略敏捷力
我是揚子江裡的一條鱷魚。

4章 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人才管理
我們一定能成功,因為我們年輕,我們絕不放棄。

5章 大老闆制度
中國的領導人總是由上而下領導。

6章 以成長為信條
最重要的事是把餅做大,讓人人分得一塊。

7章 夥伴型治理
我不認同股東價值最大化……,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是我們的顧客。

8章 中國模式的特色,哪些可以持久?
從「中國製造」轉變為「中國設計」……,這是我們的責任。

附錄A  中國模式的成長
附錄B  中國企業領導人受訪名單
致謝
關於作者
注釋
參考文獻

自序/導讀

想了解中國在全球商界地位的近代演變,我們把時間回溯至1996年,《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編輯在那一年首度編纂公開全球五百大上市公司,其中美國企業有203家上榜,中國企業榜上無名。二十年後,中國企業有37家上榜,數目比法國、德國、日本及英國還要多。在《財星》(Fortune)雜誌每年公布的營收全球五百大公司排行榜上,1980年時,沒有一家是中國公司,但到了2015年,榜上有98家中國企業。16 名列《金融時報》「全球五百大」的那37家中國公開上市公司,其總市值等於全球第七大國家的經濟規模,比巴西、義大利、印度或俄羅斯的經濟規模還要大。雖然中國目前的經濟成長率已經比巔峰時期下滑,但已有研究預測,中國的經濟規模將在2020年代中期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1980年,中國的GDP相較於美國是小巫見大巫;但到了2016年,中國的GDP已經激增至超過美國GDP的三分之二。

中國模式的七項特質

從這些打造出卓越的世界級中國企業領導人身上,我們可以辨識出他們共同具有的七項特質:

1.走自己的路

在中國的改革期間,馬克斯主義思想和共產黨控管仍然充斥的環境下,中國的企業領導人學會如何建造私人企業。不同於西方企業通常以發展一項新產品或服務為起始,早期的中國創業者通常以貿易業起家,擔任外國多國籍企業的通路商,或是供應商與使用者之間的中介者。在這過程中,他們自行學習如何經營事業,應付政治不確定性,找到自己的利基,建立一個可撐可久的組織,發展自己的核心能力。

2.屬於學習型公司

這些企業主管中有許多在初次接觸國際競爭者時受到震撼,認知到他們必須學習的東西非常多,他們知道,他們和他們的經理人就連在中國本土營運的準備都尚未做好,更遑論在國內或海外對抗國際競爭者。於是,他們訴諸每一條可行的組織學習途徑:自海外聘用經理人,聘請各種領域的顧問和西方企業合作。

3.具備長期賽局的策略敏捷力

中國企業主管聚焦於尋找並快速掌握新機會,以好鬥個性和精實的組織結構為驅動力,這相似於世界各地新創公司出於必須而為的經營方式。在沒有已經過考驗證明的模範可茲效法,或沒有路線圖可供遵循之下,中國企業的高階主管一再讓公司聚焦於有前景的產品或服務,但在經驗中學到另一個更有前景的方向。他們敏捷地移動,但在此同時,他們也持續盯著遠方,尋求不論當前如何轉變,他們的企業仍然能夠在未來數十年屹立不搖。

4.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人才管理

中國的企業實務以儒家思想為基礎:仁──以善良與仁慈對待他人的人性本質,值得為其犧牲生命的一種美德;禮──正確、適當的行為,涉及了種種責任義務,拒絕個人主義。中國的企業領導人學會藉由使用家長式領導風格,以及打造部族般的企業文化,以追求快速成長壯大。他們學會如何監督管理幾萬名員工。

5.大老闆制度

中國的私人企業非常聚焦於最高層領導人,這種大老闆模式在西方國家已經式微了,但在中國仍然盛行。高階主管具有特殊地位,這有部分是因為他們創辦了公司,但也是沒有先前模範可茲參考或效法的結果。中國的企業領導人擁抱既孟浪又謙遜的姿態,著重迅速採取大膽行動,縱使這些行動可能對個人帶來不利。大老闆模式形成了一種矛盾組合──表面上謙遜、實質上高層統治的管理。...

各界推薦/推薦序

好評推薦

盧希鵬|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專任特聘教授
徐淑英|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創辦會長
迪派克.艾凡尼|聯想集團前全球行銷長、IBM商務事業單位前總經理
拉吉.古普塔|惠普科技公司首席獨立董事
塔倫.卡納|哈佛商學院教授
朱利安.柏金紹|倫敦商學院德勤創新與創業精神研究所學術主任
陳明哲|維吉尼亞大學企管教授
亞瑟.柯林斯|美敦力醫療產品公司前董事會主席暨執行長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