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終結之後:法蘭西斯‧福山訪談集 | 拾書所

歷史終結之後:法蘭西斯‧福山訪談集

$ 356 元 原價 450

內容簡介

《歷史終結之後》提供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讓我們得以走進當代一位偉大的政治思想家的心靈。  

美國政治學者法蘭西斯‧福山在他一九九二年的暢銷書《歷史終結與最後之人》中主張,自由民主制的優越性標誌了人類政治與意識形態發展的終結。三十年後,隨著民粹的興起以及全球自由民主國家數量的減少,福山重新審視了他的著名論斷。

《歷史終結之後》一書中,編輯馬蒂爾德‧法斯廷對福山進行一系列深度訪談,對當今的自由民主提出了廣泛的分析。本書談到福山在身分認同、生物科技與政治秩序方面的著作,對威權主義的崛起以及民主在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威脅提供了深刻的看法。

福山仔細檢視川普的意外當選、美國社會政治規範的破壞以及中國崛起等議題,巧妙剖析了自由民主的困境,並探討我們如何防止它進一步衰退。他也談到一些個人的事,對他的生活與生涯、他思想的發展以及他最重要的幾本著作做了省思。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馬蒂爾德.法斯廷

馬蒂爾德.法斯廷是挪威最具影響力的智庫之一 Civita的研究員與計畫主持人;她每週固定在 Civita 有一個播客節目。她出版的作品包括《選擇的自由》(Freedom of Choice)、《公民與社群》(The Citizen and the Community)以及《托爾克-阿斯克豪申與挪威的歷史經濟思想:對一位被遺忘的挪威前驅經濟學家的再審視》(Torkel Aschehoug and Norwegian Historical Economic Thought: Reconsidering a Forgotten Norwegian Pioneer Economist)。法斯廷在挪威經濟學院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在奧斯陸大學獲得思想史的學士與碩士學位,並在德國埃爾福特大學(University of Erfurt)獲得經濟思想史的博士學位。

法蘭西斯.福山

法蘭西斯.福山是「弗里曼–斯波格利國際研究所」(Freeman 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FSI)的「奧利維爾–諾梅利尼資深研究員」(Olivier Nomellini Senior Fellow),「福特–多爾西國際政策碩士學程」(Ford Dorsey Master's in International Policy)主持人,以及史丹佛大學FSI「民主、經濟發展與法治研究中心」的莫斯巴赫主任(Mosbacher Director)。他在與民主化和國際政治經濟相關的議題上著作甚豐,包括他開創性的著作《歷史終結與最後之人...

目錄

發 行 序 「歷史終結」之後的人類命運 004
編 輯 序 016
第 一 章 在歷史終結後發生了什麼事? 022
第 二 章 世界政治發生了哪些變化? 042
第 三 章 反自由的力量如何威脅民主? 060
第 四 章 美國將不再是自由秩序的燈塔了嗎? 078
第 五 章 歐威爾的《一九八四》反烏托邦會成真嗎? 098
第 六 章 福山是歐洲古典自由主義者嗎? 114
第 七 章 是什麼讓福山走上了國際政治的道路? 128
第 八 章 什麼是歷史的終結? 150
第 九 章 我們為什麼要效法丹麥? 164
第 十 章 我們如何建立自由民主國家? 178
第十一章 我們如何理解社會如何運作? 194
第十二章 身分認同正是「血性」的問題嗎? 212
第十三章 社會與資本主義如何相互影響? 236
第十四章 人性如何塑造社會? 254
第十五章 中國是自由民主制的有力競爭對手嗎? 272
第十六章 我們正在經歷一場文明衝突嗎? 290
第十七章 我們如何才能使自由民主制興盛? 310
第十八章 歷史的未來 330
後 記 350
謝 詞 352
文 獻 354
著作目錄‧相關訪談 358
索 引 372

自序/導讀


聽起來真是不可思議,福山似乎回到了發表〈歷史的終結?〉當時的氛圍,才會如此「不假思索地」下了結論。不過,讓我們回顧福山在訪談中論及烏克蘭時,所說的一段話:「我認為,(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與入侵頓巴斯雖然是對國際規範的嚴重違犯,然而弔詭的是,這對烏克蘭的民族認同是有利的。我確實認為,烏克蘭人民最終將解決這個問題,而且我有一些信心,隨著時間的進展,這件事真的會實現。」(本書頁344)

福山的樂觀會是毫無根據嗎?從俄烏戰爭開打以來,北約和全球民主國家聲援不絕,而近期藉助各方提供的最新武器,烏克蘭節節反攻,也反映了福山的預時也更強化了自由民主制度的韌性。

話說回來,先不論他的預言是否有效,為何福山具有如此敏銳的判斷力?就我個人的觀察,他作為黑格爾和柯耶夫的信徒,而黑格爾的歷史哲學還有一個重要的辯證,稱作「理性的狡詐」,意即人類依循各自的理性進行種種策略規劃,試圖滿足自己或群體的欲望,但是卻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作為只是「普遍歷史」或柯耶夫口中「大寫歷史」的小小片段,最終都被利用來完成更普遍的目的(對黑格爾來說,即是「自由精神」的實現)。所以,人類過去出現過的「卡理斯瑪型」(韋伯的概念)領袖人物,如黑格爾推崇的拿破崙,或者今天看似叱吒風雲的普丁、習近平等個人,都只是達到「歷史終結」的工具,自己卻渾然不覺,深陷入狡詐的佈局。

換言之,在「理性的狡詐」之下,人類實然的歷史充滿曲折和弔詭,當福山認定:弔詭的是,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與入侵頓巴斯,對烏克蘭的民族認同是有利的,不啻反諷了普丁的「理性意圖」,也讓他發起的戰爭成為世界史更朝向自由民主勝利的一個註腳。那麼,假設俄羅斯真的失敗,乃至普丁建立的威權政體再次垮臺,這時候,習近平「稱帝」後的中國,將變成自由民主制度唯一剩下的最大威脅。福山如何看待中國的崛起?

事實上,福山和許多西方的學者類似,在中國改革開放後,都對於中國向市場經濟轉型抱有幻想,認為待中產階級興起,中國政治也將更為民主。我們不妨回過頭去,看看他一九九二年於《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一書中怎麼說,他寫道:「被承認的欲望就是自由主義經濟與自由主義政治之間那個缺少的環節……正是這種全然非經濟、非物質的動力,才解釋了為什麼西班牙、葡萄牙、南韓、臺灣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都不只要求市場經濟,而且也要求民治民享的自由政府。」(前揭書頁290)不知道福山今天是否想要修正他的主張?至少在訪談裡,他認為「對歷史終結論唯一最有力的挑戰者就是中國,因為這個國家已經顯示出它能以非常有效的方式進行現代化,……但它是在專制的條件下做到這些事的。」(本書頁274)

令人感慨的是,期待中國富裕起來後,會追求民主的這種幻覺已經破滅,尤其在二○二○年中國強加「國家安全法」予香港,大肆逮捕異議人士,並在今年八月對於臺灣大規模軍事演習後,西方民主國家不再相信中國「和平崛起」,反而看清楚中國窮兵黷武的真面目,開始佈署各項措施以防堵中國的霸權擴張企圖。

面對全新的國際形勢,福山在針對俄烏戰爭的預言中,用第十點提到了臺灣,表示:希望臺灣自己醒悟過來,準備好像烏克蘭人那樣戰鬥,恢復徵兵制,我們不要過早地成為失敗主義者。(如前引歐洲之聲)其實不待福山警告,臺灣的民眾這次面臨中國展示武力,表現得特別鎮定,內部沒有發生如一九九六年臺海危機時的移民恐慌。在中國的軍演結束後,反而傳出如...

各界推薦/推薦序

各方推薦

「法蘭西斯.福山無疑是後冷戰時期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學家之一。幾乎沒有人不曾聽過他的《歷史終結與最後之人》。在法斯廷與福山對談的這本精彩的書裡,我們對福山有了更多的認識:關於他的背景與學術研究、廣博的知識興趣、與新保守主義者的來往,以及他跟當代經濟學的關係。這本書的主題是福山作為一個人與一名學者;傳記作家與社會科學的研究者將會對此書充滿興趣。」──布蘭科.米拉諾維奇,《單獨的資本主義》(Capitalism, Alone)與《富人與窮人》(The Haves and the Have Nots)

「福山在這裡再次指出,歷史的目的是人類的尊嚴,而不是讓國家的靴子永遠踩在你的臉上。」──狄德莉.麥克勞斯基,《自由主義為何有效》(Why Liberalism Works)

「這一系列精彩訪談提供前所未有的機會,讓人得以一窺我們這個時代一位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的內心世界。訪談話題從福山的幼年教育,到自由民主國家今天面臨的挑戰,包括中美貿易戰、世界各地威權主義的興起、人工智慧與臉書的威力,以及不斷強化的身分認同政治。一本好書。」──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中心歷史教授海倫娜.羅森布拉特

「馬蒂爾德.法斯廷這本書令人讚嘆,是對讀者的絕佳服務。《歷史終結之後》糾正誤解,釐清問題,提出挑戰,而且刺激思想。此書細節充分,範圍廣泛,而且讓人把注意力聚焦在現有的問題上。自由主義和自由民主正遇到麻煩。為了因應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對我們如何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有一個清晰而準確的認識。這本書很有幫助。」──傑夫.格德明,《美國目的》雜誌執行長兼主編,自由歐洲電臺/自由電臺前主任。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