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郝明義持續八年觀察台灣社會海洋思維的變化,訪問不同領域專家,寫出給台灣的家書。
●在後疫情及全球政局丕變的新時代,從歷史脈絡分析瀰漫台灣的迷霧,提出今後選擇與監督政治人物的參考。
●聚焦三個影響年輕世代的重要課題,尋找解答方向。
●邀請大家告別陸地思維,社會各個層面共同把風浪化為開啟新航向的機會。
我喜歡這本書的態度。
這是一封家書──當家裡出了問題,首先寫給自己,去問自己作為一個家人會怎麼辦;然後是寫給其他家人,一起商量,該怎麼辦。
──推薦人 張潔平
(區塊鏈社群平台《Matters》、獨立書店「飛地Nowhere」創辦人)
二〇二四年,不只是總統大選的一年,也是另一個新變動時代的開始。
本書希望能和讀者一起穿透選舉的迷霧,看清臺灣社會房間裡的大象,接受海洋的啟示。
第一部分「迷霧」在過去三十年的背景梳理下,仔細觀察兩大政黨近八年的足跡,以及新政黨和候選人的特質,找出每個人可以平靜面對大選課題,也監督他們未來的角度。
第二部分「煙霧」從砲彈、銀彈到認知戰,對岸持續一直在影響臺灣的選舉,以及日常生活。本書整理了常見的來自中國的認知戰煙霧,以及如何避免成為他們的共鳴者,如何不要成為販賣厭恨與恐懼者的買家。
第三部分「大象」 談三個與年輕人居住、工作,以及認知相關的緊急課題。
本書從多個角度陳述在深海時代環境中載浮載沉的年輕世代的掙扎,他們和陸地世代與思維的衝突,以及茫然。目前的洶湧波濤,未來的翻騰勢必更加險惡。
第四部份「海洋」如何從海洋復生的方法中獲得啟示,從風高浪急中看出臺灣面對全世界前所未有的機會,以及每個人都可以從即身的準備做起,以海洋的精神連結世界與未來。
聯合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尹麗喬 – 臺灣大學大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吳崑玉 – 政治觀察家
林宗弘 –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林濁水 – 前立法委員
苗博雅 – 臺北市議員
張益贍 – 政治評論家
張潔平 – 獨立書店「飛地Nowhere」創辦人
黃丞儀 –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
焦元溥 – 音樂評論家
彭揚凱 – 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
溫約瑟 –「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地及設施」互動地圖創建人
廖鴻基 – 黑潮海洋文創基金會創會董事長
謝金河 –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在後疫情及全球政局丕變的新時代,從歷史脈絡分析瀰漫台灣的迷霧,提出今後選擇與監督政治人物的參考。
●聚焦三個影響年輕世代的重要課題,尋找解答方向。
●邀請大家告別陸地思維,社會各個層面共同把風浪化為開啟新航向的機會。
我喜歡這本書的態度。
這是一封家書──當家裡出了問題,首先寫給自己,去問自己作為一個家人會怎麼辦;然後是寫給其他家人,一起商量,該怎麼辦。
──推薦人 張潔平
(區塊鏈社群平台《Matters》、獨立書店「飛地Nowhere」創辦人)
二〇二四年,不只是總統大選的一年,也是另一個新變動時代的開始。
本書希望能和讀者一起穿透選舉的迷霧,看清臺灣社會房間裡的大象,接受海洋的啟示。
第一部分「迷霧」在過去三十年的背景梳理下,仔細觀察兩大政黨近八年的足跡,以及新政黨和候選人的特質,找出每個人可以平靜面對大選課題,也監督他們未來的角度。
第二部分「煙霧」從砲彈、銀彈到認知戰,對岸持續一直在影響臺灣的選舉,以及日常生活。本書整理了常見的來自中國的認知戰煙霧,以及如何避免成為他們的共鳴者,如何不要成為販賣厭恨與恐懼者的買家。
第三部分「大象」 談三個與年輕人居住、工作,以及認知相關的緊急課題。
本書從多個角度陳述在深海時代環境中載浮載沉的年輕世代的掙扎,他們和陸地世代與思維的衝突,以及茫然。目前的洶湧波濤,未來的翻騰勢必更加險惡。
第四部份「海洋」如何從海洋復生的方法中獲得啟示,從風高浪急中看出臺灣面對全世界前所未有的機會,以及每個人都可以從即身的準備做起,以海洋的精神連結世界與未來。
聯合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尹麗喬 – 臺灣大學大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吳崑玉 – 政治觀察家
林宗弘 –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林濁水 – 前立法委員
苗博雅 – 臺北市議員
張益贍 – 政治評論家
張潔平 – 獨立書店「飛地Nowhere」創辦人
黃丞儀 –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
焦元溥 – 音樂評論家
彭揚凱 – 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
溫約瑟 –「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地及設施」互動地圖創建人
廖鴻基 – 黑潮海洋文創基金會創會董事長
謝金河 –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郝明義(Rex How)
出生於韓國。臺大商學系國際貿易組畢業。
歷任長橋出版社、《2001月刊》、《生產力月刊》、《時報新聞周刊》之特約翻譯、編輯、主編、總編輯等職。
曾任時報出版公司總經理、臺灣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兼總編輯。
現任大塊文化 與Net and Books董事長。
著作:
《工作DNA》(增訂三卷)、《故事》(大塊文化)
《那一百零八天》、《他們說》、《越讀者》、《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Net and Books)。
譯著:
《如何閱讀一本書》(臺灣商務)、《2001太空漫遊》(遠流)。譯者介紹
出生於韓國。臺大商學系國際貿易組畢業。
歷任長橋出版社、《2001月刊》、《生產力月刊》、《時報新聞周刊》之特約翻譯、編輯、主編、總編輯等職。
曾任時報出版公司總經理、臺灣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兼總編輯。
現任大塊文化 與Net and Books董事長。
著作:
《工作DNA》(增訂三卷)、《故事》(大塊文化)
《那一百零八天》、《他們說》、《越讀者》、《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Net and Books)。
譯著:
《如何閱讀一本書》(臺灣商務)、《2001太空漫遊》(遠流)。譯者介紹
目錄
前言
第一部:迷霧
一、 民進黨的情況
當人均GDP超韓趕日時
暴增的百億富豪
千分之一的人和其他人
站在民進黨對立面的人
行政上的傲慢
破壞立法程序的傲慢
後續出現的事不足為怪
二、國民黨的情況
民國八十年五月一日
在馬英九的努力之下
不懂共產黨的心
從熱河日記看陳雲林事件
不把臺灣安危放在心上的《服貿協議》
《服貿協議》對臺灣的危害
對人民執意的欺騙
失去論述能力
也失去制衡能力
失敗失到失去了價值觀
三、柯文哲的情況
賭爛票和年輕票
短影音媒體的寵兒
柯文哲們和五種話術
背離對支持者的承諾
混亂又開時代倒車的政策
混亂的政治思路
帝王學加宮廷政治
不會做決策卻會葉克膜的原因
為什麼中國希望柯文哲出來選總統
四、郭台銘的情況
從一篇文章談起
CEO治國術和培養的人
五、那要怎麼選
藍白合?
票到底要怎麼投
第二部:煙霧
六、和厭恨有關的
一位意料外的女士
從銀彈到煙霧彈的戰爭
共鳴者
全民下架民進黨?
七、和恐懼有關的 等距外交,維持對話的機制?
再委屈的和平也是和平?
和平協議?
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
第三部:大象
八、不只是高房價的問題
居住正義的核心問題
政府才是炒房的第一輪推手
房價和都更
民意代表拱高的房價
黑市化的租屋市場
失去原意的包租、代管
租屋的解決方案
社會住宅不只是不足的問題
社會住宅的另類解決方案
年輕世代受損的公民權
九、不只是低薪的問題
為什麼缺工
無望
《勞基法》的法裡法外
流量和「親人」
斜槓與茫然
十、不只是多巴胺的問題
當孩子不知道白雪公主的時候
多巴胺上癮
教育系統的問題
一個年齡層自殺率的訊號
第四部:海洋
十一、不能全靠政府
從魩仔魚說起
鯨豚的故事
探照燈也是聚光燈
十二、如果相信海洋
地緣政治是這樣的
重新講一個臺灣故事的必要
故事從《白鯨記》講起的話
十三、新的準備
葉公好龍
從香港取經的話
圈子文化
也是圈子文化
看自己的肚臍眼
公共知識分子不能再消失
十四、夢想和實踐
勇敢夢想的他山之石
一個人可以做的事
兩個人可以做的事
擾動的力量
第三勢力
心智的鍛鍊
同溫層的真正名字叫「部落」
勇敢與合作
走向邊緣
最慢也最快的故事
後語
...
第一部:迷霧
一、 民進黨的情況
當人均GDP超韓趕日時
暴增的百億富豪
千分之一的人和其他人
站在民進黨對立面的人
行政上的傲慢
破壞立法程序的傲慢
後續出現的事不足為怪
二、國民黨的情況
民國八十年五月一日
在馬英九的努力之下
不懂共產黨的心
從熱河日記看陳雲林事件
不把臺灣安危放在心上的《服貿協議》
《服貿協議》對臺灣的危害
對人民執意的欺騙
失去論述能力
也失去制衡能力
失敗失到失去了價值觀
三、柯文哲的情況
賭爛票和年輕票
短影音媒體的寵兒
柯文哲們和五種話術
背離對支持者的承諾
混亂又開時代倒車的政策
混亂的政治思路
帝王學加宮廷政治
不會做決策卻會葉克膜的原因
為什麼中國希望柯文哲出來選總統
四、郭台銘的情況
從一篇文章談起
CEO治國術和培養的人
五、那要怎麼選
藍白合?
票到底要怎麼投
第二部:煙霧
六、和厭恨有關的
一位意料外的女士
從銀彈到煙霧彈的戰爭
共鳴者
全民下架民進黨?
七、和恐懼有關的 等距外交,維持對話的機制?
再委屈的和平也是和平?
和平協議?
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
第三部:大象
八、不只是高房價的問題
居住正義的核心問題
政府才是炒房的第一輪推手
房價和都更
民意代表拱高的房價
黑市化的租屋市場
失去原意的包租、代管
租屋的解決方案
社會住宅不只是不足的問題
社會住宅的另類解決方案
年輕世代受損的公民權
九、不只是低薪的問題
為什麼缺工
無望
《勞基法》的法裡法外
流量和「親人」
斜槓與茫然
十、不只是多巴胺的問題
當孩子不知道白雪公主的時候
多巴胺上癮
教育系統的問題
一個年齡層自殺率的訊號
第四部:海洋
十一、不能全靠政府
從魩仔魚說起
鯨豚的故事
探照燈也是聚光燈
十二、如果相信海洋
地緣政治是這樣的
重新講一個臺灣故事的必要
故事從《白鯨記》講起的話
十三、新的準備
葉公好龍
從香港取經的話
圈子文化
也是圈子文化
看自己的肚臍眼
公共知識分子不能再消失
十四、夢想和實踐
勇敢夢想的他山之石
一個人可以做的事
兩個人可以做的事
擾動的力量
第三勢力
心智的鍛鍊
同溫層的真正名字叫「部落」
勇敢與合作
走向邊緣
最慢也最快的故事
後語
...
內容試閱
第一部 迷霧
一、民進黨的情況
當人均GDP超韓趕日本時
今年二月臺北國際書展期間,有一天和韓國朋友聚餐。他感嘆韓國的經濟表現不佳,恭喜臺灣的人均GDP超越了韓國。
我說是啊,甚至我們還超越了日本呢。
這一下不只韓國人,連同桌的其他臺灣人也大呼驚奇。這麼大的新聞,他們都沒注意到。
最先見諸新聞報導的,是去年十月蔡英文總統表示,根據IMF的數據,臺灣的人均GDP將首次超越日本及韓國,成為東亞第一。到十二月中,日本經濟新聞,也報導臺灣將超越日本。
儘管其後實際的統計顯示,臺灣的人均GDP是三二、五八六美元,比日本的三三、七三一美元差了大約一千美元,但已經是有史以來最小的差距。並且,從二〇〇三年臺灣被韓國超越之後,的確二十年後來首次逆轉,多過韓國的三二、四一〇美元。
這實在是了不起的成績。
以日本在經濟、生活上諸多層面對臺灣都有標竿性意義,臺灣對韓國又有諸多緊盯的競爭指標來說,發生了這麼大事,即使不舉國歡騰,大家也該很興奮。
然而為什麼許多人都沒注意到?或者注意到也覺得很不真實,很無感?
今年六月,《報導者》有一篇報導特別分析為什麼臺灣的GDP數字亮眼,卻和不少臺灣人的「體感」存在落差。
如果有感的話,以民進黨執政有如此突出的成績,不致於在野各方一度主張有六〇%的民意想要再次政黨輪替,使得二〇二四總統大位顯得如此多嬌,引來多方人馬競折腰,而賴清德只能寄望於三腳督或四腳督來取勝。
無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暴增的百億富豪
我先去訪問了財金文化董事長謝金河。
二〇一五年訪問他的時候,馬英九政府雖然一直在喊「拚經濟」、「拚出口」,但經濟成長率連保一都出了問題,出口連續衰退、股市崩盤,唯一仰仗半導體和電子業兩個明星產業支撐。
當時謝金河最擔心的是,「等紅色供應鏈的威脅再增強,我們就可能動搖國本。」而那年稍晚的時候,中國紫光集團的趙偉國來臺灣,高調號稱要合併聯發科,還要買下台積電的二十五%股份。
而當時不只聯發科心動,連台積電的張忠謀的表態也很含糊。他說唯一的準則是「只要價格合適,而且對股東有利」。
所以從謝金河的角度,不只看到八年來蔡英文政府比當年馬英九政府超越之處,也可以充分理解臺灣去年亮眼的經濟成績的原因。
謝金河說台積電真正「轉大人」是從二〇一八年起。當時英特爾的市值還是台積電的三倍,而現在台積電的市值是英特爾的四倍,有了護國神山之稱。
謝金河認為這其中是蔡英文全力支持台積電的決策發揮了關鍵作用。相形之下,紫光集團則在二〇二一年宣告破產重整。
謝金河也肯定蔡英文政府大力扶植起一些產業,每個產業都出現了亮眼的代表性企業,譬如軍工產業及其中的中信造船、龍德造船、生產飛彈晶片的全訊;綠能產業及其中的世紀鋼、世紀風電。
這些產業和企業的表現是如此之突出,造就了許多人的財富。謝金河說,八年前臺灣的百億級富豪為數很少,但現在暴增。並且二〇二二年富比世報導,臺灣總計 五十一人身價突破十億美元,人數排名全球第十。
至於當年馬英九政府當年把臺灣的經濟成長寄望於鎖進中國,簽訂《服貿協議》最終引發太陽花運動而破局之後,二〇一六年眼看韓國卻和中國簽訂了FTA(《自由貿易協定》),許多藍營政治人物及媒體感嘆臺灣把機會拱手讓給了韓國,接下來和韓國的差距會越拉越遠...
一、民進黨的情況
當人均GDP超韓趕日本時
今年二月臺北國際書展期間,有一天和韓國朋友聚餐。他感嘆韓國的經濟表現不佳,恭喜臺灣的人均GDP超越了韓國。
我說是啊,甚至我們還超越了日本呢。
這一下不只韓國人,連同桌的其他臺灣人也大呼驚奇。這麼大的新聞,他們都沒注意到。
最先見諸新聞報導的,是去年十月蔡英文總統表示,根據IMF的數據,臺灣的人均GDP將首次超越日本及韓國,成為東亞第一。到十二月中,日本經濟新聞,也報導臺灣將超越日本。
儘管其後實際的統計顯示,臺灣的人均GDP是三二、五八六美元,比日本的三三、七三一美元差了大約一千美元,但已經是有史以來最小的差距。並且,從二〇〇三年臺灣被韓國超越之後,的確二十年後來首次逆轉,多過韓國的三二、四一〇美元。
這實在是了不起的成績。
以日本在經濟、生活上諸多層面對臺灣都有標竿性意義,臺灣對韓國又有諸多緊盯的競爭指標來說,發生了這麼大事,即使不舉國歡騰,大家也該很興奮。
然而為什麼許多人都沒注意到?或者注意到也覺得很不真實,很無感?
今年六月,《報導者》有一篇報導特別分析為什麼臺灣的GDP數字亮眼,卻和不少臺灣人的「體感」存在落差。
如果有感的話,以民進黨執政有如此突出的成績,不致於在野各方一度主張有六〇%的民意想要再次政黨輪替,使得二〇二四總統大位顯得如此多嬌,引來多方人馬競折腰,而賴清德只能寄望於三腳督或四腳督來取勝。
無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暴增的百億富豪
我先去訪問了財金文化董事長謝金河。
二〇一五年訪問他的時候,馬英九政府雖然一直在喊「拚經濟」、「拚出口」,但經濟成長率連保一都出了問題,出口連續衰退、股市崩盤,唯一仰仗半導體和電子業兩個明星產業支撐。
當時謝金河最擔心的是,「等紅色供應鏈的威脅再增強,我們就可能動搖國本。」而那年稍晚的時候,中國紫光集團的趙偉國來臺灣,高調號稱要合併聯發科,還要買下台積電的二十五%股份。
而當時不只聯發科心動,連台積電的張忠謀的表態也很含糊。他說唯一的準則是「只要價格合適,而且對股東有利」。
所以從謝金河的角度,不只看到八年來蔡英文政府比當年馬英九政府超越之處,也可以充分理解臺灣去年亮眼的經濟成績的原因。
謝金河說台積電真正「轉大人」是從二〇一八年起。當時英特爾的市值還是台積電的三倍,而現在台積電的市值是英特爾的四倍,有了護國神山之稱。
謝金河認為這其中是蔡英文全力支持台積電的決策發揮了關鍵作用。相形之下,紫光集團則在二〇二一年宣告破產重整。
謝金河也肯定蔡英文政府大力扶植起一些產業,每個產業都出現了亮眼的代表性企業,譬如軍工產業及其中的中信造船、龍德造船、生產飛彈晶片的全訊;綠能產業及其中的世紀鋼、世紀風電。
這些產業和企業的表現是如此之突出,造就了許多人的財富。謝金河說,八年前臺灣的百億級富豪為數很少,但現在暴增。並且二〇二二年富比世報導,臺灣總計 五十一人身價突破十億美元,人數排名全球第十。
至於當年馬英九政府當年把臺灣的經濟成長寄望於鎖進中國,簽訂《服貿協議》最終引發太陽花運動而破局之後,二〇一六年眼看韓國卻和中國簽訂了FTA(《自由貿易協定》),許多藍營政治人物及媒體感嘆臺灣把機會拱手讓給了韓國,接下來和韓國的差距會越拉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