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阿富汗文件:從911反恐開戰到全面撤軍,阿富汗戰爭真相揭密》
普立茲獎三度入圍決選記者重磅之作,
揭露美國二十年阿富汗戰爭官方不說的內幕
《華盛頓郵報》2021年度最佳好書
《紐約時報》非虛構類作品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阿富汗文件》是美國《華盛頓郵報》知名記者的調查報導,敘述布希、歐巴馬和川普三任總統與其軍事將領,這二十年來如何年復一年地對大眾隱瞞這場「美國史上最長戰爭」的真相,也為之後塔利班再度佔領阿富汗埋下伏筆。
國防內部資料、學界深度調查及第一線軍民採訪等眾多文件顯示:阿富汗戰爭注定是一場失敗。與越戰與伊拉克戰爭顯然不同的是,美軍在2001年進軍阿富汗時,幾乎得到舉國上下的認同。起初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打敗蓋達組織,避免類似911的事件再度發生。然而,當美國與盟軍成功擠下塔利班後,他們卻逐漸失去了方向。
在阿富汗這個對美國來說相對陌生的國度,美軍逐漸陷入游擊戰的泥沼,但沒有任何一位總統願意承認失敗,從布希、歐巴馬到川普一直不斷增兵,並對外宣稱情勢已有進展,事實上他們早已知道這場戰爭毫無勝算。
正如同「五角大廈文件」改變了大眾對越戰的觀感,《阿富汗文件》逐一揭露了軍事將領、白宮、五角大廈、士兵、前線救援志工等人的現身說法,並坦承美軍的策略毫無章法,這項重建阿富汗的計畫注定失敗。阿富汗政府也因毒品與腐敗問題,成為扶不起的阿斗。本書集結一千人以上的真實訪談,戳破美國政府對外經營多年的阿富汗美夢。
五角大廈通訊員湯姆.鮑曼指出,《阿富汗文件》是「對高級軍事與文職官員的欺瞞、失誤與自大的嚴厲控訴」,本書對延宕已久的問題提出檢討,深刻改變了世人與美國民眾對這場戰役的看法。
《賓.拉登文件:蓋達組織、其領導人與家庭的真相》
恐怖主義問題專家揭開蓋達組織的秘密史
從911到賓.拉登之死,基地組織的內部真相
2011年5月1日,美國特種作戰部隊(SOF)突襲奧薩瑪.賓.拉登位於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基地,並從基地二樓「電腦和電子設備」中找到近六千頁的阿拉伯文的文件。正如我們在《60分鐘》節目中看到的,特種作戰部隊在阿伯塔巴德的行動中用了額外的18分鐘收集了賓.拉登的文件,蓋達組織的真相由此暴露了出來──從911事件到賓.拉登之死,蓋達組織的機密內幕。
事實上,奧薩瑪.賓.拉登最害怕的不是被俘或死亡,而是蓋達組織的秘密被曝光。
《賓.拉登文件》是作者奈莉.拉胡德針對蓋達組織解密的內部通信和文件所做的研究。這些文件涵蓋賓.拉登與同僚的內部通信,以及他的個人反思。賓.拉登將電子文件保存,透過熟識可信的快遞員傳遞訊息,與家人和其他基地組織成員進行交流。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篇講述2001至2011年遭受重創的基地組織之情況,第二篇著重於2004至2011年基地組織與相關組織的關係,第三篇則是賓.拉登家庭與相關人員的情形。重組這些文件,可以讓我們對基地組織有全面的理解──不僅有機會一睹九一一恐攻的幕後設想,以及其他未實現的恐攻計畫;也可以藉此一窺基地組織與其他附屬與結盟組織間的運作方式、並展現基地組織與伊朗、巴基斯坦和沙烏地阿拉伯各個國家之間的關係與敵意。美國入侵阿富汗對基地組織造成重創,這些文件也揭露了賓.拉登當時的心理狀態,以及對他的家庭帶來的衝擊。
本書也呈現我們在911恐攻後過於高估基地組織的實力,基地組織領導人也透過宣傳,將自己誇張或等同於全球聖戰運動的主導勢力。其實過去我們並不了解,在美國發動全球反恐戰後幾個月裡,基地組織的實力就已嚴重耗損,甚至困難到無法實質控制和影響全球相關聖戰組織的情況。《賓.拉登文件》填補過去二十多年恐怖主義的實務研究,勾勒出二十一世紀初全球聖戰的興起與發展景致,並立論有據。
這是一本具開創性的著作,拉胡德透過賓.拉登自己和他的家人及最親密的伙伴的話語,介紹有關蓋達組織的第一手資料,向讀者揭示了一個與我們以為的情況截然不同的故事。
《影子戰爭:從資訊戰到尖端衛星武器競賽,二十一世紀戰爭的隱形戰線》
我們即將輸掉一場鮮為人知、已如火如荼展開的戰爭嗎?
本書是劃時代的巨作,揭開今日世界衝突的內幕。
毒害異議人士,干預選舉,武裝侵略,搗亂國際條約,暗中擴建軍力,駭客和病毒,在太空中部署武器……,中國和俄國(以及伊朗、北韓)大膽挑釁,違反國際法規,引發媒體的報導。
每當這些國家的計謀得逞,就會變得更加大膽,它們正肆無忌憚地對美國和西方等國家發動全球戰爭。這是新的冷戰,還未察覺自己正在打這場戰爭的人,是絕對贏不了的。西方等民主國家的敵人明白自己可能贏不了熱戰,但可利用影子戰爭這個門路致勝。我們所認為的最大優勢,包括開放的社會、軍事創新、在...
作者簡介
克雷格.惠特洛克(Craig Whitlock)
克雷格.惠特洛克(Craig Whitlock)是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的記者,現居華盛頓,負責報導五角大樓和國家安全議題,尤其是2001年起的全球反恐戰爭。2019年他的阿富汗戰爭封面專題報導,陸續獲得喬治.波克(George Polk Award)的軍事報導類獎、斯克利普.霍華德(Scripps Howard Award)的調查報導類獎、調查性新聞記者與編輯組織(the Investigative Reporters and Editors)的資訊自由獎、羅勃.甘迺迪新聞獎(Robert F. Kennedy Journalism Award)的國際新聞獎。他共採訪報導過六十個以上的國家,並三度入圍普立茲獎決賽名單。
奈莉.拉胡德(Nelly Lahoud)
美國陸軍戰爭學院(U.S. Army War College)國家安全與戰略系(the Department of National Security and Strategy)安全研究副教授,新美國國際安全計畫的高級研究員。著有《聖戰者的自我毀滅之路》(The Jihadis’ Path to Self-Destruction)、《賓.拉登文件》等書。
吉姆.修托(Jim Sciutto)
畢業於耶魯大學,曾經在亞洲、歐洲和中東擔任外國特派記者逾二十年。目前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擔任首席國家安全...
目錄
各界推薦/推薦序
各界推薦
《阿富汗文件》
邱奕宏 專文導讀
王立第二戰研所
吳明杰|資深軍事專家
宋學文|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兼任教授
沈伯洋|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邱奕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
林廷輝|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
黃創夏|自由媒體工作者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賓.拉登文件》
侍建宇 專文導讀
王立第二戰研所
侍建宇|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副研究員
吳明杰|資深軍事專家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影子戰爭》
賴怡忠 專文導讀
王立第二戰研所
宋學文|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前院長
沈伯洋|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吳明杰|資深軍事專家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賴怡忠|專欄作家、前台灣智庫副執行長
(按姓氏筆畫排序)
《阿富汗文件》
「來得及時的重要報導。」──《書單》「星」級推薦(Booklist, starred review)
「節奏快速又生動……引言充滿說服力。」──《紐約時報書評》(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