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書:上下一千三百六十字,半本伐謀交兵術一代謀略大師張良領航入門,帶你征服職場、社交,通往順達人生 | 拾書所

素書:上下一千三百六十字,半本伐謀交兵術一代謀略大師張良領航入門,帶你征服職場、社交,通往順達人生

$ 277 元 原價 350

內容簡介

古籍今用,風華重現
賦予經典名著新的生命,透過書中睿智的文字,讓我們重拾過去不曾領悟的處世手腕、生活智慧。

@本書特色

(1)一本書的智慧,扭轉一個人的一生,而這個人的一生,又影響了整個中國歷史的進程。

《宋史。藝文志》載:「宋代有黃石公《素書》一卷,張良所傳。」宋人張商英在素書序裡寫到,一代謀聖張良僅用此書的一、二謀略,就助劉邦得了天下。

(2)全書只有六章,共一千三百六十字,字字珠璣,小可修身處世,大能安邦定國
素書的內容可分為幾個面向:
一 、闡明一個人該具備的處世哲學:
道、德、仁、義、禮五位一體,是貫通素書一千三百六十字的精髓奧義,張良的謀略得益於此,才能秉持「順境不喜,逆境不優」的態度。
二、闡述了一個掌權者該秉持的用人原則。
依據才學之不同,將人才分為俊、豪、傑三類,提出「任材使能,所以濟世」、「危莫危於任疑」等理論,提示掌權者應該「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放到現代等於是一套職場中的拚搏的生存哲學,具有指導性意義。
三、繼往五百年,一本謀略史,總結了作者在安邦治國、為人處世的經驗。
素書以道家思想為宗旨,集儒、法、兵的精華,既言述了治國安邦的大謀略,也注重為人處世的小智慧,反映出作者海納百川的思想。

綜上所述,《素書》從思想和行為兩方面,再進一步提出了如何加強個人修養的意見,兼收並蓄, 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的價值,很值得一讀。

《素書》問世以來版本甚多。至今許多人仍孜孜不倦地鑽研書中短短不過兩千字的道理。
從書中的角度看來,一個國家的政治、軍事,不脫以「人」為主體,古人曾有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因此,素書將「人」的問題放在首位。
素書談及「建功謀略」、「通曉勝敗與興衰的道理」,提示讀者要以古鑑今,雖然一般人用不到「出奇制勝」的兵家謀略,但能否協調好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卻依舊與成功順達的人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讀素書,笑看那個時代的兵戰謀略,如何「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徹底改變了張良的命運,細品字裡行間的微言大義,你不需要出將入相,但至少打通人情際遇的任督二脈,修練那些安身立命的處世智慧。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原始章第一:關於立身成名的根本問題
一個人立身成名的根本是什麼?黃石公的答案是:天道、德行、仁愛、正義和禮制。這五個方面既是為人處世的落腳點,更包含著立身成名的大道理。

1. 五種思想構建人生格局
2. 道是人必須遵循的最高法則
3. 有多高尚的德行就有多大的成就
4. 做個有慈惠惻隱之心的仁者
5. 以道義為準繩方可立功立事
6. 時刻踐行禮的規範
7. 要想建功立業就不能五缺其一
8. 要通曉盛衰與成敗的道理
9. 不得意時就守志待時
10. 乘勢而上就能一飛沖天
11. 道的修養超乎一切

正道章第二:最有效的人生韜略是「守正」
一提到「韜略」,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出奇制勝」。是的,「出奇制勝」是兵家津津樂道的戰場秘籍,可是戰場上的制勝韜略並不一定適用於為人處世。為了把對方消滅而不擇手段地運用「奇」招,有時可能會出現在戰爭中。但如果做人也如此,那肯定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反觀歷史,這樣的悲劇太多了。所以黃石公說「守正」才是做人的關鍵。

1. 道德的力量足以威服遠方
2. 至誠守信能夠統一不同人的認識
3. 要善於以古鑒今
4. 言行之中透出人的品性
5. 恪守本分聰明有度
6. 不因嫌疑猜忌而避讓推脫
7. 不做見利忘義的小人

求人之志章第三:志向明確的人才能成大器
黑夜裡一艘船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上,如果沒有燈塔的指引,它就不可能找到方向和停靠的港灣,甚至一不小心觸到礁石,還有滅頂的危險。人生一世就猶如夜裡行船,而我們的志向和目標就是指引我們順利到達成功彼岸的燈塔。

1. 沒有無邊的欲望所以活著不累
2. 不為惡事自然無過
3. 貪酒近色壞了好名聲
4. 遠離是非之地才能保身無誤
5. 博學多問微言修身
6. 恭儉謙約才能守住幸福
7. 親友正直自己也不至於誤入歧途
8. 任用人才要量其所能
9. 打擊惡人讒言才能防止混亂
10. 學習古人的經驗才能不迷惑
11. 凡事三思而行
12. 懂得權變才能解開很多死結
13. 說話到位而無過可以避免災禍
14. 堅守信念才能立功

本德宗道章第四:懂得權變與操控的基本原則
世事如棋局般簡單,又如棋局般複雜。所以無論做人還是成事,懂點權變和操控之術是不多餘的,這一方面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達到目標;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災禍纏身。誠如黃石公所言,在運用權變和操控之術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它的基本原則:本德宗道——以德為本,以道為宗。

1. 正確地運用智慧、謀略
2. 忍辱方能身安
3. 做事之前先修德
4. 心誠好善一生常樂
5. 看透事物的本質
6. 知足是福多欲是苦
7. 做不到心平氣和就會痛苦和悲傷
8. 切不可貪圖不義之富貴
9. 傲慢自大者容易變成孤家寡人
10. 用人切忌疑心太重
11. 自私自利招致敗局

遵義章第五:用錯方法會陷自己於被動境地
「義」不僅是一個人修養的內在體現,在黃石公看來,更是一種做...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