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三十六計【新版】 | 拾書所

圖解三十六計【新版】

$ 300 元 原價 380

內容簡介

記錄語言和書寫的符號,思想交流的輔助工具

《三十六計》是中國兵學史上第一部專門論述兵家「詭道」藝術的書目,即軍事謀略的兵書,它不但對前代的兵家謀略進行了總結和提煉,而且結合「易理」給予哲理性、創造性的發揮。

《三十六計》具有重視謀略、講求實用、通俗易懂、富有文學色彩等特點,並且迎合了新時代對知識文化的功利性、娛樂性、平民化、速成化的需求,因此迅速成為社會各階層所推廣的書籍,還被譽為「大眾兵法」。目前,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和關注度,與《孫子兵法》可謂不相上下。

本書保留了原文風貌,又詮釋了三十六計的現代含義。不但滿足當代社會的精神需求,且注入了實際的運用。本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作為總說,介紹《三十六計》的形成、結構、內容、特點及其影響。之後的六章則是從淺解、解析、探源、計策分析、戰例釋計和商戰應用這六個方面來依次介紹三十六個計謀的。全書不但深刻地闡述了三十六個計策的精妙之處,而且形式也有所創意。本書在戰例釋計和商戰應用部分,採用一頁文字一頁圖解的形式,使讀者以輕鬆愉悅的心境體驗讀書的樂趣,在其精煉通俗的文字和準確生動的圖解中,品味「用兵如孫子,策謀三十六」的精彩表演。

˙《三十六計》是如何分類及歸納其謀略的?
˙歷史上有哪些戰役是運用了《三十六計》?
˙該如何將《三十六計》運用在商場策略中?
˙《三十六計》除了在軍事上,在其他領域是如何被運用的?
˙《三十六計》對後世有哪些影響?

本書特色

兵家計謀之總結,取勝人生事業決策的智慧指南
破解世間千般迷局,洞穿他人各種詭計
掌握人生、職場的致勝關鍵


˙經典流傳:《三十六計》的計名源於歷史典故、古代詩句以及成語等,極富文學與藝術價值。

˙廣為運用:從歷代兵法總結和淬鍊出的《三十六計》,除了運用在軍事方面,亦可應用於政治外交、經濟事業、社會生活、人際往來等方面,無論古今中外,皆相當實用。

˙圖文並進:以圖解、表格等方式,將每一計較繁瑣的戰例與商場運用的內容,以簡單且具體的方式呈現,讓讀者一目了然,輕鬆了解《三十六計》的各種謀略。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譯者介紹

目錄

第一章 關於《三十六計》
第一節 《三十六計》的形成
第二節 《三十六計》的主要結構
第三節 《三十六計》的主要內容
第四節 《三十六計》的特點和影響

第二章 勝戰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
戰例釋計 隋文帝滅陳
戰例釋計 張守珪平定契丹之亂
商戰應用 商業中的瞞天過海
第二計 圍魏救趙
戰例釋計 太平天國二王巧解天京之危
戰例釋計 諸葛亮巧解東吳之危
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圍魏救趙
第三計 借刀殺人
戰例釋計 劉秀借刀殺李鐵
戰例釋計 劉備一言殺呂布
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借刀殺人
第四計 以逸待勞
戰例釋計 曹劌論戰
戰例釋計 鐵木真以逸待勞破勁敵
商戰應用 以不變應萬變
第五計 趁火打劫
戰例釋計 多爾袞趁亂入關
戰例釋計 乘內亂掃除袁氏兄弟
商戰應用 商場之趁火打劫
第六計 聲東擊西
戰例釋計 韓信木罌渡黃河
戰例釋計 鄭成功巧奪臺灣島
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聲東擊西

第三章 敵戰計
第七計 無中生有
戰例釋計 張儀誆楚助強秦
戰例釋計 指鹿為馬
商戰應用 無中生有,一石三鳥
第八計 暗度陳倉
戰例釋計 江朝宗輕而易舉地升任步軍統領
戰例釋計 真假張飛
商戰應用 霸王行動的登陸行動
第九計 隔岸觀火
戰例釋計 蘇代巧言退敵趙王隔岸觀火
戰例釋計 孫臏救韓緩一步
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隔岸觀火
第十計 笑裡藏刀
戰例釋計 李林甫口蜜腹劍
戰例釋計 袁世凱告密升官
商戰應用 現代經商巧用笑裡藏刀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戰例釋計 李宗仁臺兒莊血戰日寇
戰例釋計 岳鐘琪李代桃僵平叛亂
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李代桃僵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戰例釋計 李自成順機取洛陽
戰例釋計 李訴雪天破蔡州
商戰應用 商場之順手牽羊

第四章 攻戰計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戰例釋計 李自成兵敗明軍
戰例釋計 徐庶以馬試劉備
商戰應用 商戰之打草驚蛇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
戰例釋計 立張楚陳勝為王
戰例釋計 牧童登基儆楚王
商戰應用 派克筆獲得新生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戰例釋計 孫策計奪盧郡
戰例釋計 毛澤東率軍和閻錫山周旋
商戰應用 滕增壽的生意經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戰例釋計 諸葛亮七擒孟獲
戰例釋計 石勒欲擒故縱除王浚
商戰應用 欲將取之,必先予之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戰例釋計 楚軍樵夫誘絞侯出城
戰例釋計 安陵纏知時
商戰應用 竇公拋磚引玉...

內容試閱

拋磚引玉
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原典】
類以誘之①,擊蒙也②。
【釋義】
用類似的東西去迷惑敵人,使敵人遭蒙上當。
【淺解】
所謂拋磚引玉,就是以「類同」法迷惑引誘敵人,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按語】
誘敵之法甚多,最妙之法,不在疑似之間,而在類同,以固其惑。以旌旗金鼓誘敵者,疑似也;以老弱糧草誘敵者,則類同也。如:楚伐絞,軍其南門,屈瑕曰:「絞小而輕,輕則寡謀,請無扞采樵者以誘之。」從之,絞人獲利。明日絞人爭出,驅楚役徙於山中。楚人坐守其北門,而伏諸山下,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又如孫臏減灶而誘殺龐涓。
【解析】
戰爭中,迷惑敵人的方法多種多樣,最妙的方法不是用似是而非的方法,而是應用極相類似的方法,以假亂真。比如,用旌旗招展、鼓聲震天來引誘敵人,屬「疑似」法,往往難以奏效。而用老弱殘兵或者遺棄糧食柴草之法誘敵,屬「類同」法,這樣做,容易迷惑敵人,可以收到效果,因為類同之法更容易造成敵人的錯覺,使其判斷失誤。當然,使用此計,必須充分了解敵方將領的情況,包括他們的軍事水準、心理素質、性格特徵,這樣才能讓此計發揮效力。正如《百誡奇略.利戰》中所說:「凡與敵戰,其將愚而不知變,可誘以利,彼貪利而不知害,可設伏兵擊之,其軍可敗。法曰『利而誘之』。」龐涓就是因為驕矜自用,才中了孫臏減灶撤軍之計,死於馬陵道。
【探源】
此計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相傳唐代詩人常建,聽說趙嘏要去遊覽蘇州的靈岩寺。為了請趙嘏作詩,常建先在廟壁上題寫了兩句,趙嘏見到後,立刻提筆續寫了兩句,而且比前兩句寫得好。後來文人稱常建的這種作法為「拋磚引玉」。此計用於軍事,是指用相類似的事物去迷惑、誘騙敵人,使其中我圈套,然後乘機擊敗敵人的計謀。「磚」和「玉」,是一種形象的比喻。「磚」,指的是小利,是誘餌;「玉」,指的是作戰的目的,即大的勝利。「引玉」,才是目的,「拋磚」,是為了達到目的的手段。釣魚需用釣餌,先讓魚兒嘗到一點甜頭,它才會上鉤;敵人占了一點便宜,才會誤入圈套,吃大虧。
【計策分析】
此計的關鍵是要知己知彼,這樣才能發揮此計的效力。想要破解此計,就要在細節之處找破綻,必要時可配合打草驚蛇來應對。
 
三十六計注釋
① 類以誘之:出示某種類似的東西並去誘惑他。類,類似、同類。
② 擊蒙也:語出《易經.蒙》上九爻辭:「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蒙卦的卦象為坎下艮上。其上九爻,為陽爻處於蒙卦之終,按王弼的解釋,其喻意為「處蒙之終,以剛居上,能擊去童蒙,以發其昧也,故曰『擊蒙』也。故『不利為寇,利禦寇』也」。大意是,上九爻以陽剛之象居於前五爻之上,所以能給蒙昧者以開導、啟迪。為盜寇之人,自然屬於蒙昧者之列,所以,如果占卦時占到本爻,則對為盜寇者不利,而對防禦盜寇者有利。此處借用此語,意思是,打擊那因受我方誘惑而處於蒙昧狀態的敵人。
 
戰例釋計
楚軍樵夫誘絞侯出城
  西元前700年,楚國發兵攻打絞國(今...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