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脫的美國(2冊套書):螺絲愈來愈鬆+馬克思主義在美國 | 拾書所

鬆脫的美國(2冊套書):螺絲愈來愈鬆+馬克思主義在美國

$ 833 元 原價 1,110

內容簡介

一切堅固的都鬆脫瓦解了,探看美利堅合眾國的政治心靈史

 

《螺絲愈來愈鬆:從政客、名流和小人物,記錄當代美國走向內在瓦解與重建的心靈史》

 

這個世代最優秀的政治記者,

以個人故事,寫美國歷史。

 

「喬治.派克結合小說家的說故事技巧和記者的嚴謹報導,

揭開了美國錦繡表面下的破碎裂痕。」

──本書獲頒「美國國家圖書獎」非虛構類首獎理由

 

美國《紐約客》知名記者,探訪美國南方菸農、鐵鏽帶女工、華盛頓政經圈遊說人士、矽谷億萬富翁四段不同階級的脫落人生,穿插近四十年來的時事、新聞、影音與文化人物事件,直指美國民主機制解體的種種跡象與重重危機。人與人的關係如集線圈般聚合的榮景不再,每個人也像螺絲釘一樣在社會上工作、生存、奮起和滾落,走向個體原子化的脫序社會,商業巨賈自行其是,政客與選民貌合神離,勞動者自生自滅,富人與窮人逐漸失去連結。

 

這個時代有無數的Unwinding,

螺絲鬆掉.發條鬆弛.線圈鬆脫.

政策鬆綁.監管解除.貨幣寬鬆.

經濟衰退.產業衰落.財務重整.

交易重新結算.華爾街管制放鬆.

民主機制失靈.國家政體崩解,

一切堅固的,都已鬆脫瓦解。

 

一個鐵鏽型態社會的形成,首先是螺絲先逐一鬆脫,然後是整個政治運作系統的失靈,民主制度的毀壞,乃至於集體人心的崩潰。美國社會在短短幾十年間發生鉅變,最終釀成現在「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風氣,美國人持續享受著前所未有的自由,卻導致原有的社會契約與共識瓦解。本書預示了川普現象的到來,也細數拜登歷來從政風格的種種問題,美國的政治體制瀕臨解體的邊緣,而人民只能自生自滅,各自尋找新的活路。

《螺絲愈來愈鬆》以數章篇幅講述好幾個典型美國小人物與政商名流的故事,其中包括:菸農之子迪恩.普萊斯(Dean Price)厭倦城市生活決定返鄉,他如何推動南方農村在地經濟的發展;美國鋼鐵廠女工泰咪.湯瑪斯(Tammy Thomas)在鐵鏽帶(Rust Belt)眼見家鄉日漸蕭條崩垮,她如何將兒女從單親家庭養大並重建社區信心;華府圈內人士傑夫.康諾頓(Jeff Connaughton)對拜登又愛又恨,他如何在金融體制與對政治的憧憬之間來回搖擺;以及矽谷億萬富翁彼得.提爾(Peter Thiel)乘著網路發展的科技浪潮,不斷對未來投射出懷疑與激進的願景。書中也加入了當代美國最具代表性人物的小傳,包括小說家瑞蒙.卡佛、文化名人歐普拉、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紐特.金瑞契(Newt Gingrich)、黑人饒舌巨星Jay-Z等。

特別的是,作者從過去四十幾年中挑出最關鍵的九年,搜集各年的報紙標題、歌詞和廣告詞,以拼貼的手法列出,藉此描繪出各年發生的大事與事件背後的洶湧伏流。美國精英不再是精英,國家的民主機制也紛紛失靈,害得老百姓落單各自為前途打算。這個世界強國正瀕臨崩裂,而這些都是本書的主題。派克以小說家的筆法、劇作家的場面鋪排,和透過多位受訪人物的心理過程描寫,來形塑1978年以降一部新美國的現代歷史,這也是他寫作生涯迄今最具企圖心的巨作。

如果說1960年代戰後嬰兒潮是「垮掉的一代」,發展到晚近四十年的新美國人則是「鬆脫的一代」。這本書是你了解當代美國民主機制解體過程中,原則為何盡失、世道何以低落、人心如何潰散的必讀之作。

 

+

《馬克思主義在美國:紅色思想如何滲透全美學校、媒體、科技公司和綠色新政》

 

馬克思主義無所不在

本書嚴正警告「捍衛國家自由,刻不容緩」

2021亞馬遜年度暢銷榜NO. 2

 

蟬聯《紐約時報》、《出版者週刊》、《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暢銷書排行榜榜首,亞馬遜3萬多名讀者4.8顆星評價

 

 

★第七度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no.1

★美國知名媒體人、憲法學專家剖析馬克思思想的核心元素如何遍布當今美國社會和文化之中。

 

在今天,美國的資本主義市場機制及其共和立憲制,正遭受脫胎自馬克思主義的各種進步主義所侵蝕。許多美國建國的原則被拋棄了,這些原則包括私有財產權、商業的自由流動、自願交易、個人的神聖性,以及依據這些原則而建立的政府。

肇始於新左派「1968年人」的革命運動在美國名為「反越戰」,在巴黎號稱「紅五月」,在日本則為「赤軍」。這一代人深受毛澤東與文革的影響,其中的佼佼者意識到要改變西方資本主義制度需要從教育起步,與資本主義爭奪未來。運動在各國失敗後,不少人進入了大學、研究所,開始了他們所謂的「體制內新長征」。

現代進步主義運動的意識型態基礎,是從馬克思主義的子宮孕育出來。過去數十年,美國大學校園普遍教導並宣揚馬...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螺絲愈來愈鬆》

喬治.派克(George Packer)


美國知名記者、小說家與劇作家。1960出生於加州聖塔芭芭拉,畢業於耶魯大學,現居紐約市布魯克林地區。自2003年起,他擔任《紐約客》(The New Yorker)專欄作者長達15年,現任《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的專職撰稿人。他的著作屢獲文學殊榮:本書《螺絲愈來愈鬆》(The Unwinding: An Inner History of the New America)因「揭開了美國錦繡表面下的破碎裂痕」榮獲2013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刺客之門》(The Assassin’s Gate: America in Iraq)曾入圍普立茲獎,並被《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評為2005年度十大好書之一;而《最佳人選:郝爾布魯克與美國的衰落》(Our Man: Richard Holbrooke and the End of the American Century)則獲頒《洛杉磯時報》(傳記類)圖書獎,2019他獲頒「希欽斯獎」(Hitchens Prize),該獎項旨在表揚「一位自由表達與追求真理而不顧個人或職業後果」的作家。此外,派克編過一部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散文集(共兩卷),寫過兩本小說《二分之一人》(The Half Man)和《中央廣場》(Central Square),他的百老匯戲劇作品《拆橋》(Betrayed)在上演五個月後奪下2008年露西爾.羅特爾優秀劇本獎(Lucille Lortel Award for Outstanding Play)。他還有《十年動蕩》(Interesting T...

目錄

《螺絲愈來愈鬆》

 

【序文】

 

鬆脫世代/謝育昀(美國紐約大學博雅教育兼任助理教授、作家)

重新認識美國/李濠仲(《上報》主筆、作家)

消逝的美國夢與還沒醒的美國人/王宏恩(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菜市場政治學共同創辦人)

 

作者序

 

【第一部】

一九七八年

迪恩.普萊斯之一

火力全開:紐特‧金瑞契

傑夫.康諾頓之一

一九八四年

泰咪.湯瑪斯之一

自立自強:歐普拉

傑夫.康諾頓之二

一九八七年

匠人:瑞蒙‧卡佛

迪恩.普萊斯之二

泰咪.湯瑪斯之二

山姆先生:山姆.華爾頓

一九九四年

傑夫.康諾頓之三

矽谷之一

一九九九年

迪恩.普萊斯之三

泰咪.湯瑪斯之三

二○○三年

體制人士之一:柯林.鮑威爾

傑夫.康諾頓之四

 

【第二部】

迪恩.普萊斯之四

白蘿蔔女王:愛麗絲.沃特斯

坦帕市之一

矽谷之二

二○○八年

體制人士之二:勞勃.魯賓

傑夫.康諾頓之五

泰咪.湯瑪斯之四

迪恩.普萊斯之五

在商言商:JAY-Z

坦帕之二

 

【第三部】

傑夫.康諾頓之六

二○一○年

公民記者:安德魯.布萊巴特

坦帕之三

迪恩.普萊斯之六

泰咪.湯瑪斯之五

坦帕之四

大草原上的民間女英雄:伊麗莎白.華倫

占領華爾街運動始末

二○一二年

矽谷之三

傑夫.康諾頓之七

坦帕之五

泰咪.湯瑪斯之六

迪恩.普萊斯之七

 

致謝

參考資料

 

《馬克思主義在美國》

 

導 讀 美國民主燈塔的基座是如何被蛀空的/何清漣(旅美經濟學者)

第一章 大軍壓境

第二章 培育暴民

第三章 「仇恨美國」公司

第四章 種族主義、性別主義,以及馬克思主義

第五章 「氣候變遷」的狂熱

第六章 政治宣傳、言論審查,以及顛覆

第七章 我們選擇自由!

註釋

 

各界推薦/推薦序

《螺絲愈來愈鬆》

 

王宏恩∣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菜市場政治學共同創辦人

李濠仲∣《上報》主筆、作家

涂豐恩∣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故事StoryStudio」創辦人

謝育昀∣美國紐約大學博雅教育兼任助理教授、作家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馬克思主義在美國》

 

何清漣專文導讀

 

王立第二戰研所

矢板明夫|產經新聞社台北支局長

何清漣|旅美經濟學者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李正皓|政治評論員

汪 浩|國際政經學者

范世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

張宇韶|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理事長

黃創夏|自由媒體工作者

黃澎孝|政治名嘴/前國大代表

 

(依姓氏筆劃排列)

 

《螺絲愈來愈鬆》

 

「喬治.派克結合小說家的說故事技巧和記者的嚴謹報導,揭開了美國錦繡表面下的破碎裂痕。為了記載大城和小鎮經濟上的節節衰退,他以敏銳的眼光省察銀行家和華爾街,來追蹤諸多經濟基礎設施所面臨的痛苦解體。他巨細靡遺描繪了普通勞動者奮鬥打拼的肖像,對有錢人、政商野心家、乃至惡名昭彰的名流則做出了快照般的捕捉,戲劇化地展現了富人與一般人之間日益擴大的裂隙。」 ──美國國家圖書奬(National Book Award)非虛構類首獎授予理由

 

「作者派克娓娓道來許多故事,充滿悲傷、憤怒和憐憫……等各種情緒,就與小說大師史坦貝克(Steinback)一樣,下筆如神……這部作品有機會成為非虛構寫作的經典。」 ──德懷特.賈納(Dwight Garner),《紐約時報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