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生態的角度,重新解讀五百年來的世界史與全球化。
一四九三年哥倫布於美洲設立據點,
引發歐亞美非連串病菌、糧食作物與人種等的交流與碰撞,
史稱哥倫布大交換,
是恐龍滅絕以後影響地球最重要的事件。
吳明益╳林益仁╳駱芬美 三種角度專文導讀
紐約時報、時代雜誌、華盛頓郵報、出版人週刊 年度選書
現代世界是怎麼形成的?作者認為,一般經常從純經濟角度描述我們如今身處的全球化世界,事實上,從長期視角來看,全球化「根本」就是一種生物現象。這要追溯到一四九三年哥倫布在美洲建立根據地。從這一年開始,原本彼此相隔的大陸產生混亂的交流與碰撞,稱之為「哥倫布大交換」,對生態學家而言,這是恐龍滅絕後最重要的事件。
一四九三年後的世界,世界的生態愈來愈照著歐洲人的方式行進,南美原本有幾百種的野生馬鈴薯與數十種的馴化馬鈴薯,因為歐洲人只大量種植其中幾種,使農場愈來愈類似,一旦染病就形成跨國糧食危機,十九世紀的馬鈴薯晚疫病菌就使發生饑荒的愛爾蘭人口減少一半。此外,作者也生動描述,生態因素如何在五百多年中不斷影響歷史,於是幫助美國獨立成功的可能是瘧蚊,讓英國出現工業革命的關鍵是因為原產於亞馬遜的橡膠,更不要說白銀如何影響當時的國際政經,讓明朝走向滅亡,而引進的玉米、番薯,因為耐旱容易種植,則讓處於小冰期的明清兩朝解決了饑荒問題,中國在此一時期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臺灣也從此有了後來的本土象徵。
「哥倫布大交換」帶來的其實是一場生態災變,在物種、病菌、文化、人種的大混合中,逐漸形塑出我們此時此刻的現代世界。作者旁徵博引生態學家、人類學家、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的最新研究,不僅重新詮釋了幾百年的世界史,也發現今日最激烈的政治爭端(移民、貿易政策與文化戰爭)的根源。
本書特色
因為從物種、生態的變遷故事切入,能深入淺出地引導讀者思考從哥倫布一四九三年到美洲建立根據地後,五百多年來現代世界的形成,以及世界史上重大的歷史轉折,如美國獨立革命、英國工業革命、中國明朝因何衰落。
一四九三年哥倫布於美洲設立據點,
引發歐亞美非連串病菌、糧食作物與人種等的交流與碰撞,
史稱哥倫布大交換,
是恐龍滅絕以後影響地球最重要的事件。
吳明益╳林益仁╳駱芬美 三種角度專文導讀
紐約時報、時代雜誌、華盛頓郵報、出版人週刊 年度選書
現代世界是怎麼形成的?作者認為,一般經常從純經濟角度描述我們如今身處的全球化世界,事實上,從長期視角來看,全球化「根本」就是一種生物現象。這要追溯到一四九三年哥倫布在美洲建立根據地。從這一年開始,原本彼此相隔的大陸產生混亂的交流與碰撞,稱之為「哥倫布大交換」,對生態學家而言,這是恐龍滅絕後最重要的事件。
一四九三年後的世界,世界的生態愈來愈照著歐洲人的方式行進,南美原本有幾百種的野生馬鈴薯與數十種的馴化馬鈴薯,因為歐洲人只大量種植其中幾種,使農場愈來愈類似,一旦染病就形成跨國糧食危機,十九世紀的馬鈴薯晚疫病菌就使發生饑荒的愛爾蘭人口減少一半。此外,作者也生動描述,生態因素如何在五百多年中不斷影響歷史,於是幫助美國獨立成功的可能是瘧蚊,讓英國出現工業革命的關鍵是因為原產於亞馬遜的橡膠,更不要說白銀如何影響當時的國際政經,讓明朝走向滅亡,而引進的玉米、番薯,因為耐旱容易種植,則讓處於小冰期的明清兩朝解決了饑荒問題,中國在此一時期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臺灣也從此有了後來的本土象徵。
「哥倫布大交換」帶來的其實是一場生態災變,在物種、病菌、文化、人種的大混合中,逐漸形塑出我們此時此刻的現代世界。作者旁徵博引生態學家、人類學家、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的最新研究,不僅重新詮釋了幾百年的世界史,也發現今日最激烈的政治爭端(移民、貿易政策與文化戰爭)的根源。
本書特色
因為從物種、生態的變遷故事切入,能深入淺出地引導讀者思考從哥倫布一四九三年到美洲建立根據地後,五百多年來現代世界的形成,以及世界史上重大的歷史轉折,如美國獨立革命、英國工業革命、中國明朝因何衰落。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查爾斯.曼恩 Charles C. Mann
《大西洋報》、《科學》與Wired雜誌的特派記者,他也為《財富》、《紐約時報》、《史密森尼》、《科技評論》、《浮華世界》、《華盛頓郵報》以及HBO電視網與連續劇《法律與秩序》撰稿。他曾三度入圍國家雜誌獎決選名單,獲頒美國律師協會、美國物理聯合會、艾爾弗.斯隆基金會與蘭納基金會等寫作獎項。他以《1491》獲美國國家學院傳播獎(National Academies Communication Award)年度最佳書籍。現定居麻州安默斯特。
譯者介紹
黃煜文
資深譯者,譯有《王者之聲:宣戰時刻》、《鴨子中了大樂透》、《為什麼是凱因斯?》、《歷史的歷史: 史學家和他們的歷史時代》《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耶路撒冷三千年》等多部作品。
查爾斯.曼恩 Charles C. Mann
《大西洋報》、《科學》與Wired雜誌的特派記者,他也為《財富》、《紐約時報》、《史密森尼》、《科技評論》、《浮華世界》、《華盛頓郵報》以及HBO電視網與連續劇《法律與秩序》撰稿。他曾三度入圍國家雜誌獎決選名單,獲頒美國律師協會、美國物理聯合會、艾爾弗.斯隆基金會與蘭納基金會等寫作獎項。他以《1491》獲美國國家學院傳播獎(National Academies Communication Award)年度最佳書籍。現定居麻州安默斯特。
譯者介紹
黃煜文
資深譯者,譯有《王者之聲:宣戰時刻》、《鴨子中了大樂透》、《為什麼是凱因斯?》、《歷史的歷史: 史學家和他們的歷史時代》《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耶路撒冷三千年》等多部作品。
目錄
導讀
沒有和自然無關的歷史 吳明益
菜園中的「哥倫布大交換」 林益仁
哥倫布大交換與臺灣 駱芬美
前言
導論 同種新世
1 兩座紀念碑
第一部 大西洋的旅程
2 菸草海岸
3 有毒的空氣
第二部 太平洋的旅程
4 跨洋而來的金錢(絲銀貿易,第一部分)
5 相思草、番薯與玉米(絲銀貿易,第二部分)
第三部 世界的歐洲
6 農工業聯合體
7 黑金
第四部 世界的非洲
8 大雜燴
9 逃亡者的森林
終曲 生命之流
10 在布拉拉考
附錄
一 字詞的衝突
二 全球化,前仆後繼
三 鄭成功/國姓爺
致謝
注釋
書目
地圖與照片出處
沒有和自然無關的歷史 吳明益
菜園中的「哥倫布大交換」 林益仁
哥倫布大交換與臺灣 駱芬美
前言
導論 同種新世
1 兩座紀念碑
第一部 大西洋的旅程
2 菸草海岸
3 有毒的空氣
第二部 太平洋的旅程
4 跨洋而來的金錢(絲銀貿易,第一部分)
5 相思草、番薯與玉米(絲銀貿易,第二部分)
第三部 世界的歐洲
6 農工業聯合體
7 黑金
第四部 世界的非洲
8 大雜燴
9 逃亡者的森林
終曲 生命之流
10 在布拉拉考
附錄
一 字詞的衝突
二 全球化,前仆後繼
三 鄭成功/國姓爺
致謝
注釋
書目
地圖與照片出處
自序/導讀
導讀一
沒有和自然無關的歷史 吳明益
多數人對達爾文的印象就是那部大氣魄,改變了生物研究歷史的《物種源始》,或是《小獵犬號航海記》,但事實上,達爾文曾在發表《物種源始》之前,花了很長的時間研究「藤壺」(一種長在海邊與海上堅硬物體表面的蔓足目動物)。更有意思的是,在死前一年,達爾文出版了一本研究蚯蚓的書。事實上,達爾文並不是在年老時才對蚯蚓有興趣的,他關注這種生活在土壤與腐植層裡的生物,超過四十年。
以生物學的角度來說,全球蚯蚓可能有四千多種,臺灣的蚯蚓也有三十幾種,達爾文曾計算一畝地的蚯蚓數量,有超過五萬隻的蚯蚓(這數據現在來看當然不準確),這千千萬萬隻的蚯蚓不斷攝食、鑽土、排遺……,達爾文深信,蚯蚓是一種會改變世界的偉大生物。
如果你翻開《一四九三》,你會恍然大悟,常見的陸正蚓與紅正蚓竟然是一四九二年才來到美洲的。而英格蘭的殖民者約翰.羅爾夫(John Rolfe),才是真正讓蚯蚓對美洲地貌產生劇變的人。當時從英格蘭到維吉尼亞運送菸葉的船隻,往往會將準備裝載菸葉的空桶放滿泥土以壓艙,等到裝菸葉時就直接把土倒到新大陸的土地上,這些蠕蟲就如此獲得新土壤,從此牠們把美洲土地翻過無數次,造成了生態景觀的變化,而這生態景觀的變化又和人類的經濟活動有關:殖民者不斷砍伐森林種植菸草,換取利潤,同時也把美洲土壤的養分運到歐洲,換成貨幣。
這種以微物見繁世的迷人敘事,就是「環境史」(environmental history)式的思維。也是查爾斯.曼恩(Charles C. Mann)這位傑出的記者,撰寫《一四九三》這部引人入勝的環境史普及著作的方式。
從生態學者沃斯特(Donald Worster)的《自然的經濟體系─生態思想史》(Nature’s Economy: 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開始,研究生態史的學者發現自然環境的先天條件深深影響了人類歷史,而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改造亦然。這樣的觀點在克羅斯比的《哥倫布大交換》(The Columbian Exchange)獲得進一步發展,他發現一四九二年的哥倫布登陸新大陸,在日後促成了一次前所未見的,生物跨洲流動。玉米、馬鈴薯、辣椒、菸草、可可從此成為全球性的產物,而美洲也接受了未曾見過的生物與病菌。克羅斯比並且在《生態帝國主義》(Ecological Imperialism: The Biological Expansion of Europe, 900-1900)一書,進一步寫到帝國如何在征服紐、澳時,也改變了它們的自然景觀。當波利尼西亞人居住紐西蘭時,多數地方還是覆蓋著森林的,且是在地理學上被稱為「岡瓦納大陸的泛古陸南半部」的植物相,許多當地生物賴以維生。但當開墾發生,這些生物很快隨之滅絕,連帶生態景觀也「歐洲化」了。
這系列的學術研究在戴蒙(Jared Diamond)那本著名且富爭議的《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之後成為一般民眾也會閱讀的顯學,我認為這意味著人們終於開始理解,所謂「歷史」不是只是談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這地球上,怎麼可能有任何文化跟生物與環境無關?
於是,環境史學家開始觀察過去人類歷史受到自然環境影響的程度,從自然環境和人文社會變異合構觀察人類歷史的轉變,思考人類文明繁盛與崩潰的模式,並且提供現今社會面對環境變異的對應之道。
曼恩從克羅斯比的著作得到啟發,在他那本知名的《一四九一》裡,寫的
沒有和自然無關的歷史 吳明益
多數人對達爾文的印象就是那部大氣魄,改變了生物研究歷史的《物種源始》,或是《小獵犬號航海記》,但事實上,達爾文曾在發表《物種源始》之前,花了很長的時間研究「藤壺」(一種長在海邊與海上堅硬物體表面的蔓足目動物)。更有意思的是,在死前一年,達爾文出版了一本研究蚯蚓的書。事實上,達爾文並不是在年老時才對蚯蚓有興趣的,他關注這種生活在土壤與腐植層裡的生物,超過四十年。
以生物學的角度來說,全球蚯蚓可能有四千多種,臺灣的蚯蚓也有三十幾種,達爾文曾計算一畝地的蚯蚓數量,有超過五萬隻的蚯蚓(這數據現在來看當然不準確),這千千萬萬隻的蚯蚓不斷攝食、鑽土、排遺……,達爾文深信,蚯蚓是一種會改變世界的偉大生物。
如果你翻開《一四九三》,你會恍然大悟,常見的陸正蚓與紅正蚓竟然是一四九二年才來到美洲的。而英格蘭的殖民者約翰.羅爾夫(John Rolfe),才是真正讓蚯蚓對美洲地貌產生劇變的人。當時從英格蘭到維吉尼亞運送菸葉的船隻,往往會將準備裝載菸葉的空桶放滿泥土以壓艙,等到裝菸葉時就直接把土倒到新大陸的土地上,這些蠕蟲就如此獲得新土壤,從此牠們把美洲土地翻過無數次,造成了生態景觀的變化,而這生態景觀的變化又和人類的經濟活動有關:殖民者不斷砍伐森林種植菸草,換取利潤,同時也把美洲土壤的養分運到歐洲,換成貨幣。
這種以微物見繁世的迷人敘事,就是「環境史」(environmental history)式的思維。也是查爾斯.曼恩(Charles C. Mann)這位傑出的記者,撰寫《一四九三》這部引人入勝的環境史普及著作的方式。
從生態學者沃斯特(Donald Worster)的《自然的經濟體系─生態思想史》(Nature’s Economy: 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開始,研究生態史的學者發現自然環境的先天條件深深影響了人類歷史,而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改造亦然。這樣的觀點在克羅斯比的《哥倫布大交換》(The Columbian Exchange)獲得進一步發展,他發現一四九二年的哥倫布登陸新大陸,在日後促成了一次前所未見的,生物跨洲流動。玉米、馬鈴薯、辣椒、菸草、可可從此成為全球性的產物,而美洲也接受了未曾見過的生物與病菌。克羅斯比並且在《生態帝國主義》(Ecological Imperialism: The Biological Expansion of Europe, 900-1900)一書,進一步寫到帝國如何在征服紐、澳時,也改變了它們的自然景觀。當波利尼西亞人居住紐西蘭時,多數地方還是覆蓋著森林的,且是在地理學上被稱為「岡瓦納大陸的泛古陸南半部」的植物相,許多當地生物賴以維生。但當開墾發生,這些生物很快隨之滅絕,連帶生態景觀也「歐洲化」了。
這系列的學術研究在戴蒙(Jared Diamond)那本著名且富爭議的《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之後成為一般民眾也會閱讀的顯學,我認為這意味著人們終於開始理解,所謂「歷史」不是只是談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這地球上,怎麼可能有任何文化跟生物與環境無關?
於是,環境史學家開始觀察過去人類歷史受到自然環境影響的程度,從自然環境和人文社會變異合構觀察人類歷史的轉變,思考人類文明繁盛與崩潰的模式,並且提供現今社會面對環境變異的對應之道。
曼恩從克羅斯比的著作得到啟發,在他那本知名的《一四九一》裡,寫的
各界推薦/推薦序
吳明益(小說家,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林益仁(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駱芬美(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被誤解的臺灣史》作者)
查爾斯.曼恩進行的是一項艱難的任務,一方面,他以有趣而簡明的方式講述了一則複雜的故事,另一方面,他又拒絕將還沒有定論的內容簡化成膚淺的口號……他總是以生動的語言,一個接一個地呈現了引人入勝的細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讓植物、細菌、昆蟲與糞便成為劇中的主角,儘管如此,他仍未忘記真正在我們面前遊行展示的其實是人類本身。--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紐約時報》書評
繼開創性的作品《1491》之後,查爾斯.曼恩又完成一部精采而極具吸引力的作品,本書將就此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曼恩說明了歐洲與美洲的生態衝突如何實際上轉變人類歷史的每個面向。文筆優美,加上令人驚異的研究成果,《1493》是一部不朽的傑作。--大衛.格雷恩(David Grann),《失落之城Z》作者
《1493》是一部領導時代的作品……史家查爾斯.曼恩值得讚揚之處,不僅在於他有廣闊的視野與永不休止的思考,更在於他對生物學的敏感度。他講述的每一則故事,總是連繫著人類活動對他們居住環境的影響。--艾弗雷德.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哥倫布大交換》作者
曼恩不只是打破陳見而已;他試圖拼湊出一段精巧而另類的歷史,描述哥倫布首航以來世界出現的深刻變化。最令人驚訝的是,他能以生動而不失冷面笑匠的筆調呈現這一點。--查爾斯.伊利(Charles Ealy),奧斯汀《美國政治家報》
即使是最明智的讀者也會感到驚訝……與《1491》一樣,查爾斯.曼恩這部接續之作將改變你的世界觀。--布魯斯.華森(Bruce Watson),《舊金山紀事報》
林益仁(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駱芬美(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被誤解的臺灣史》作者)
查爾斯.曼恩進行的是一項艱難的任務,一方面,他以有趣而簡明的方式講述了一則複雜的故事,另一方面,他又拒絕將還沒有定論的內容簡化成膚淺的口號……他總是以生動的語言,一個接一個地呈現了引人入勝的細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讓植物、細菌、昆蟲與糞便成為劇中的主角,儘管如此,他仍未忘記真正在我們面前遊行展示的其實是人類本身。--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紐約時報》書評
繼開創性的作品《1491》之後,查爾斯.曼恩又完成一部精采而極具吸引力的作品,本書將就此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曼恩說明了歐洲與美洲的生態衝突如何實際上轉變人類歷史的每個面向。文筆優美,加上令人驚異的研究成果,《1493》是一部不朽的傑作。--大衛.格雷恩(David Grann),《失落之城Z》作者
《1493》是一部領導時代的作品……史家查爾斯.曼恩值得讚揚之處,不僅在於他有廣闊的視野與永不休止的思考,更在於他對生物學的敏感度。他講述的每一則故事,總是連繫著人類活動對他們居住環境的影響。--艾弗雷德.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哥倫布大交換》作者
曼恩不只是打破陳見而已;他試圖拼湊出一段精巧而另類的歷史,描述哥倫布首航以來世界出現的深刻變化。最令人驚訝的是,他能以生動而不失冷面笑匠的筆調呈現這一點。--查爾斯.伊利(Charles Ealy),奧斯汀《美國政治家報》
即使是最明智的讀者也會感到驚訝……與《1491》一樣,查爾斯.曼恩這部接續之作將改變你的世界觀。--布魯斯.華森(Bruce Watson),《舊金山紀事報》
內容試閱
前言
與其他作品一樣,這本書也是從菜園開始。將近二十年前,我在報紙偶然讀到一篇報導,關於當地有一群大學生栽植出一百種品種各異的番茄。他們歡迎民眾到菜園欣賞他們的傑作。我喜歡番茄,所以決定帶著自己的八歲兒子前去一探究竟。當我們來到學校的溫室時,我感到十分驚訝—我從未看過這麼多不同大小、形狀和顏色的番茄。
有學生端了一個塑膠盤過來,上面放著各種樣本。其中有一顆番茄表面特別凹凸不平,呈現出陳舊的磚塊色,果蒂周圍分布著大片的綠黑色澤,宛如中古基督教僧侶剃度的髮型。我偶爾會因為夢境過於真實而醒來。這顆番茄也讓我有相同的感受—它可把我的嘴搖醒了。學生說,它的名字叫圖拉黑番茄(Black from Tula),是十九世紀烏克蘭培育的「祖傳」番茄。
「我還以為番茄來自墨西哥,」我驚訝地說:「烏克蘭居然有人種番茄?」
學生給了我一份目錄,上面介紹番茄、辣椒與豆類(種籽,不含豆莢)的祖傳種子。回家之後,我迅速瀏覽目錄。這三種作物都源自美洲,但目錄裡有一些種類來自美洲以外的地方:日本番茄、義大利辣椒、剛果豆子。為了得到更多這些奇異但美味的番茄,我訂購了種子,把它們種在塑膠容器裡,然後把幼苗移植到菜園裡,這些都是我過去從未做過的事。
在造訪溫室過後不久,我去了圖書館。我發現我向學生提出的問題根本不正確。首先,番茄的發源地應該不是墨西哥,而是安地斯山脈(Andes Mountains)。祕魯與厄瓜多存在著六種野生番茄,其中只有一種能夠食用,而它們結出的果子不過圖釘般大小。對植物學家而言,真正神祕的地方不在於番茄何以最後出現在烏克蘭或日本,而是今日番茄的始祖如何從南美洲移動到墨西哥。墨西哥當地的植物培育者徹底轉變了番茄果實,使其變得更大、更紅,更重要的是,變得更可食用。為什麼要把這些無用的野生番茄運到數千英里以外?為什麼不在這些野生番茄生長的忖韐N地加以馴化?墨西哥人如何根據自己的需要改變植物?
這些問題觸及我長期以來關注的主題:美洲原住民。身為《科學》(Science)雜誌新聞部記者,有時我會和考古學家、人類學家與地理學家進行討論,想知道他們是否對原住民社會昔日的規模與發展有更深入的理解。植物學家對於印第安人栽培植物的疑問,也可以放在這個脈絡下進行觀察。最後,我從這些對話中學到不少東西,因此我寫了一本書來說明研究者目前對哥倫布之前的美洲史抱持的觀點。我菜園裡的番茄的DNA帶有這段時期的歷史。
這些番茄同樣也帶著哥倫布「之後」的歷史。十六世紀,歐洲人開始攜帶番茄到世界各地。在確認這種奇異的水果無毒之後,從非洲到亞洲,各地農民紛紛種植番茄。番茄所到之處,對文化造成小規模的衝擊,但有時影響也不是那麼小—我們幾乎無法想像義大利南部沒有番茄醬會是什麼樣子。
此外,我原本不知道這類生物移植的影響可能超越餐桌之外,直到我偶然在二手書店看到一本平裝書之後才改變了想法:那是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寫的《生態帝國主義》(Ecological Imperialism),他當時是德州大學的地理學者與歷史學者。我因為對書名感到納悶才拿起這本書。第一句話馬上吸引我的目光:「歐洲移民與他們的子孫散布在世界各地,這個現象需要解釋。」
我完全瞭解克羅斯比想表達什麼。絕大多數非洲人生活在非洲,絕大多數亞洲人生活在亞洲,絕大多數美洲原住民生活在美洲。相較之下,歐洲人的後代卻遍布於澳洲、美洲與非洲南部的土地上。這是成功...
與其他作品一樣,這本書也是從菜園開始。將近二十年前,我在報紙偶然讀到一篇報導,關於當地有一群大學生栽植出一百種品種各異的番茄。他們歡迎民眾到菜園欣賞他們的傑作。我喜歡番茄,所以決定帶著自己的八歲兒子前去一探究竟。當我們來到學校的溫室時,我感到十分驚訝—我從未看過這麼多不同大小、形狀和顏色的番茄。
有學生端了一個塑膠盤過來,上面放著各種樣本。其中有一顆番茄表面特別凹凸不平,呈現出陳舊的磚塊色,果蒂周圍分布著大片的綠黑色澤,宛如中古基督教僧侶剃度的髮型。我偶爾會因為夢境過於真實而醒來。這顆番茄也讓我有相同的感受—它可把我的嘴搖醒了。學生說,它的名字叫圖拉黑番茄(Black from Tula),是十九世紀烏克蘭培育的「祖傳」番茄。
「我還以為番茄來自墨西哥,」我驚訝地說:「烏克蘭居然有人種番茄?」
學生給了我一份目錄,上面介紹番茄、辣椒與豆類(種籽,不含豆莢)的祖傳種子。回家之後,我迅速瀏覽目錄。這三種作物都源自美洲,但目錄裡有一些種類來自美洲以外的地方:日本番茄、義大利辣椒、剛果豆子。為了得到更多這些奇異但美味的番茄,我訂購了種子,把它們種在塑膠容器裡,然後把幼苗移植到菜園裡,這些都是我過去從未做過的事。
在造訪溫室過後不久,我去了圖書館。我發現我向學生提出的問題根本不正確。首先,番茄的發源地應該不是墨西哥,而是安地斯山脈(Andes Mountains)。祕魯與厄瓜多存在著六種野生番茄,其中只有一種能夠食用,而它們結出的果子不過圖釘般大小。對植物學家而言,真正神祕的地方不在於番茄何以最後出現在烏克蘭或日本,而是今日番茄的始祖如何從南美洲移動到墨西哥。墨西哥當地的植物培育者徹底轉變了番茄果實,使其變得更大、更紅,更重要的是,變得更可食用。為什麼要把這些無用的野生番茄運到數千英里以外?為什麼不在這些野生番茄生長的忖韐N地加以馴化?墨西哥人如何根據自己的需要改變植物?
這些問題觸及我長期以來關注的主題:美洲原住民。身為《科學》(Science)雜誌新聞部記者,有時我會和考古學家、人類學家與地理學家進行討論,想知道他們是否對原住民社會昔日的規模與發展有更深入的理解。植物學家對於印第安人栽培植物的疑問,也可以放在這個脈絡下進行觀察。最後,我從這些對話中學到不少東西,因此我寫了一本書來說明研究者目前對哥倫布之前的美洲史抱持的觀點。我菜園裡的番茄的DNA帶有這段時期的歷史。
這些番茄同樣也帶著哥倫布「之後」的歷史。十六世紀,歐洲人開始攜帶番茄到世界各地。在確認這種奇異的水果無毒之後,從非洲到亞洲,各地農民紛紛種植番茄。番茄所到之處,對文化造成小規模的衝擊,但有時影響也不是那麼小—我們幾乎無法想像義大利南部沒有番茄醬會是什麼樣子。
此外,我原本不知道這類生物移植的影響可能超越餐桌之外,直到我偶然在二手書店看到一本平裝書之後才改變了想法:那是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寫的《生態帝國主義》(Ecological Imperialism),他當時是德州大學的地理學者與歷史學者。我因為對書名感到納悶才拿起這本書。第一句話馬上吸引我的目光:「歐洲移民與他們的子孫散布在世界各地,這個現象需要解釋。」
我完全瞭解克羅斯比想表達什麼。絕大多數非洲人生活在非洲,絕大多數亞洲人生活在亞洲,絕大多數美洲原住民生活在美洲。相較之下,歐洲人的後代卻遍布於澳洲、美洲與非洲南部的土地上。這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