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花東新想像:十四個地方創新發展的故事 | 拾書所

編織花東新想像:十四個地方創新發展的故事

$ 435 元 原價 550

內容簡介

實踐「社會創新」 最在地、最深入的實戰指南


所謂社會創新,就是用創新的方法來解決社會問題,就是創造一種新的社會影響。本書透過十四個真實成功案例的深入訪談及專業的模式分析,提供新社會如何在偏鄉角落成形,在地根性與全球普性如何對話的全新思考與借鏡。
 
如果我們把臺灣定位為一個太平洋邊的國家,那麼東部就成為面對太平洋的 「前山」,而不是「後山」。──夏黎明,2011
    
長期被稱為「後山」的東臺灣地區,受限自然環境與國家區域政策的失衡,相對於「前山」的差異性想像,從過去的貶抑話語到今日觀光市場、文化政治正確輪轉下的浪漫詞彙,仍舊揭示著現實上區域發展在觀點、政策及資源上的跛腳。然而近年來地方上一個個根著在地、走出自主道路的發展故事,正扭轉著跛腳觀點下的花東發展想像,展現另種可能性的發展意義。
   
本書即針對不同類型的發展故事進行訪談,藉由分析其經驗,試圖探討在面對東臺灣當前重要發展課題上,其背後的社會創新意涵與發展模式分別帶來什麼樣的參照性意義。本書共分為六個章節,開頭主要探討這些不同類型的發展故事與東臺灣當代發展議題的關係,接著由各章節描述十四個發生在花東地區的故事發展歷程,按「農業、部落、偏鄉、生活」四項主題分析討論,最後歸納其在地創新故事的社會性意義,期望能為生活在花東地區或想移居於此而有所發展的人們提供參考方向與價值。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臺灣史與海洋史】系列叢書緣起
【推薦序一】故鄉、故人、故事;新思維、新價值、新思維、新想像  /黃宣衛
【推薦序二】根蒂在手,行止在我:編織花東新想像  /鄭漢文
 
◎十四個地方創新發展故事列表
◎個案地理位置資訊
 
【序曲】花東列車駛向何方
◎ 全球化與東臺灣當代發展議題
◎ 十四個發展故事的背後──在地能動與社會創新
◎ 方法與文本說明
 
PART1】田地裡的新芽
◎ 走進加納納:一個花東部落合作農場的茁壯
◎ 大王菜舖子:一個社區支持型農業的微型企業
◎ 花蓮好事集:搭建生活想像的平臺
◎ 夏耘農莊:在鹿野扎根茁壯的秀明自然農法社群
 
PART2】蛻變中的部落
◎ 奇美有夢:一個海岸阿美部落十年轉型過程
◎ 小米工坊:以拉勞蘭文化復振為核心的部落產業創新
◎ 鸞山森林博物館:從街頭到家園,堅守部落的自主
◎ 巴喜告經驗:追求學校部落同步成長的原住民教育模式
 
PART3】點亮社會角落
◎ 五味屋:發展偏鄉教育契機的社會企業模式
◎ 向陽薪傳木工坊:兼具公益與營利的部落產業可能性
 
PART4】花東生活價值新視野
◎ O’rip生活旅人:筆觸下的花蓮生活新關懷
◎ 法采時光:傳遞花蓮生活新價值的傳教士
◎ 藍色日出:一份早餐裡的創新與堅持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以海為航行座標的行動者
 
【終章】新想像.新動力.新地方
◎ 在地創新故事的社會性意義
◎ 差異化帶來的挑戰與優勢:花東發展的條件
 
【後記】
【跋】眾人的溫暖匯注完成的一本書

內容試閱

【序曲】

花東列車駛向何方

花東列車,日夜奔馳,是東臺灣的交通大動脈。只是,在臺灣鐵路系統中,花東永遠是最後完成的一段,速度永遠最慢,設備永遠最老舊。

這,是花東的命運?

然而,資本主義邏輯下形成邊陲功能性質的花東,於近年來全球化衝擊下所探尋另一種發展可能性的風潮中,以地方為主體的價值與資源運用,再次被開啟重新審視的可能。

然後,有一群生活在花東的人,試圖翻轉命運,將最遠、最慢、最低、最差,種種區位上的不利因素,發揮充沛的想像力,轉化成為差異化的發展條件。

這群人不但扎根在地,同時又摸索出獨到的策略,帶來新的社會價值,突破在地的困境,逐步實踐其發展想像,驅動花東不斷向前,進而成為東臺灣未來發展上的可能新模式。

──夏黎明,2014

全球化與東臺灣當代發展議題

昔日稱為後山的花東地區,自然環境極為特殊,族群分佈差異多元,在其孤立的區位特性下,致使自十七世紀荷蘭時代以來歷代政權介入的力量,甚至治理型態有所不同,形成迥異於西部發展的政經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特色。然而,東臺灣地區在其發展程度和角色上,與島嶼臺灣進入世界版圖的經貿關係、國際形勢密不可分,連動影響歷代政權針對此區域的特殊性與資源運用,產生了各異的治理思維與政策,也因此造就了東臺灣在當代發展上特有的議題與情勢。

.東臺灣:逐步編入全球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次區域發展

1860年,臺灣開港通商,納入世界貿易圈,東臺灣地區始成為清廷開山撫番與漢人移民拓墾之地,製糖的傳統型產業逐步發展。1895年後,日治臺灣,受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影響,作為殖民地的臺灣,逐步發展資本主義系統。而東臺灣,作為一個殖民地的邊區,企業現代化與資本主義化程度明顯晚於西部,殖民政府一度引進日本內地資本和移民,試圖內地化東臺灣,成效未果。然而1930年代中葉,當世界經濟型態朝向集團經濟發展,以及中日戰爭爆發為應付日本帝國擴張軍需資源的態勢下,東臺灣的區位條件成為帝國產業戰略佈局的重要考量,促使殖民政府積極導入建設和資本,與企業共構下積極推展產業開發計畫,使東部成為軍需熱帶栽培試驗地與重化工業基地,至此整合入日本戰爭經濟架構中。戰後臺灣,以軍備及國家安全為優先策略的1950年代,與資本主義成一陣線。除了美援,並且透過以扶植特定產業、擴大內需為主的進口替代政策下,以農養工,西部遂成為輕工業發展區,東部則被視為邊疆,設立合作農場與兵工墾區,致力於開荒與增產。

1960年代以降,臺灣正式走向開放經濟體制,編入全球資本主義經濟結構中,在發展型國家的架構下,以出口擴張為導向,於1965年成立加工出口區,確立國際分工上的經濟位置。1970年代,因應國際石油危機,臺灣在當局第二次進口替代工業化政策下,發展石化及重化工業為主要產業,替代許多產業所需進口的中間原料。至此,一種階層式的工業生產鏈結構於焉形成。其促進上游部門帶動中下游廠商的發展,也在以削價競爭策略的市場機制前提下,強化對其生產之控制與降低勞力成本。臺灣的產業區位,即受到此生產鏈結構制約,不斷往都市聚集,造就勞力加工密集區與都市化的快速擴張。1970年代以後的臺灣發展,正式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在全球經濟的競爭中迫使臺灣形構區域政策的不均化;於西部、北部快速工業化和都市化的...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