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安東尼•瑞德(Anthony Reid)——
東南亞史研究權威、亞洲版的布勞岱爾、
美國亞洲研究學會傑出貢獻獎得主
★★台灣首次出版!東南亞史最權威經典,未來十年顯學!★★
★★台灣版作者新序,找回台灣人身上的東南亞性★★
◆
弱國家性╳季風貿易╳多元性別╳外來文化挪用╳語言種族的多樣性
「東南亞」是超越國別史的大集合
是一塊多元而獨特、只能以「東南亞性」名之的
多元族群文明和濕熱叢林水域
東南亞何以成為「關鍵的十字路口」?
台灣位處十字路口的北大門,該如何與之交流?
==============================
■東南亞「不是中國,不是印度」,始終保持自己的獨特性
長久以來,東南亞地區在它的鄰居眼中就十分獨特,中國人稱之為「南洋」,印度人稱它為黃金之地「蘇瓦納德維帕」(Suwarnadwipa),阿拉伯人將它稱為「爪哇」,歐洲人則稱其為「更遠的印度」或「超出恆河的印度」。
由此可知,東南亞一直都是有著無窮多樣性的獨特區域——它有特殊的環境,包括濕熱的季風氣候、密集的叢林、廣泛的水系,還有火山和海嘯等周期性的自然災害。由於地形的破碎和水域的隔離,人群相互連結的方式主要是透過海洋而非陸地,使得東南亞沒有整合並統治廣大疆土的大帝國。一直到十九世紀初,外人眼中的東南亞依然是個連貫一致的整體,尚未形成民族國家的概念。
現代東南亞的基因庫與語言庫大多來自北方的中國,宗教與書寫文化則是來自西邊的印度。但是這兩個巨大鄰居的文明對東南亞的影響是有限的,東南亞「不是中國,不是印度」,它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獨特性。也由於東南亞位處東亞人南下及西方人東來的交會之地,隨著伊斯蘭文明及歐洲文明的進入,各種文明因地理、氣候、貿易等因素於此地邂逅、交匯和衝突,創造出多元燦爛的東南亞文化,使其終成關鍵的十字路口。
■從無國家、弱國家到民族國家,看東南亞的千年轉變
東南亞地區最早的社會具有強烈的「無國家」(stateless)性。無國家的人們以採集、狩獵和遊耕為生,小心翼翼與更具階級性的王權展開貿易和交流,防止自己被其併吞。這種無國家的性質在東南亞的陸地區(如:今日的緬甸、泰國和寮國和中國境內雲南等地),被作者稱之為「佐米亞」(Zomia,即高地生活)。
在十九世紀西方民族國家的概念進入前,東南亞的國家概念並不強,可以用「弱國家性」來形容,其中兩種代表的政權形態為:「納加拉」(nagara)和「內格里」(negeri)。前者「納加拉」於第十至十三世紀之間宰制著東南亞大陸區,例如吳哥、蒲甘以及爪哇島的滿者伯夷,它們自視為文明的焦點和神聖王權的中心,依賴水稻耕作取得穩固的糧食來源。後者「內格里」則是十五世紀持續到十七世紀商業時代的主宰者,類似港口城市國家,最著名的有麻六甲、馬尼拉、汶萊……等,因位於航運樞紐而興起,是一系列以海洋貿易為基礎的小型政體,接待國際貿易商可說是它們存在的根本理由。
至於形塑現代東南亞民族國家的關鍵期是十九世紀上半葉,在此之前,東南亞地區除了區分大越國與中國的疆界之外,並無其他的固定邊界存在。隨著歐洲民族主義的進入,東南亞被納入了一個新的世界體系,荷蘭、英國、西班牙/美國、法國在這片區域上畫定邊界,現代化教育的引入,逐漸形成國語及國族的概念,導致民族主義獨立運動。現今的東南亞各國,便是在二戰後的民族國家獨立潮裡如雨後春筍般形成的。
由此可知,現今東南亞的民族國家、國族語言和邊界是近兩百年的產物。這段期間,在東南亞人生活之中,國家、民族與宗教的重要性變得越來越高,造成了原本是一個整體的東南亞的破裂與分歧。在回顧千年的東南亞史時,便不能用已知的現代邊界來描述,否則會進入歷史的誤區;也因此,本書作者瑞德便使用島嶼或集水區等地理單位,詳細論述東南亞從無國家、弱國家、到民族國家的複雜歷程。
作者簡介
安東尼•瑞德(Anthony Reid)
東南亞史大家。紐西蘭維多利亞大學經濟與歷史學士、歷史學碩士,英國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是澳洲人文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英國國家學術院通訊院士,現為澳洲國立大學榮譽教授。
拿到博士學位後,最先在馬來亞大學歷史系教授東南亞史,1970-1999年期間在澳洲國立大學執教,之後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至2007年,最後在澳洲坎培拉退休。
1980年代曾經主持召集劍橋東南亞經濟史。1999年前往UCLA協助創辦亞洲研究中心,2002年得到福岡亞洲文化獎的學術研究大獎,又蒙王賡武邀請而至新加坡協助成立亞洲研究中心。2010年得到美國亞洲研究學會的亞洲研究傑出貢獻獎。
著有《東南亞的貿易時代:1450-1680》(Southeast Asia in the Age of Commerce, 1450-1680)、《人民的鮮血:北蘇門答臘的革命與傳統統治的終結》(The Blood of the People: Revolution and the End of Traditional Rule in Northern Sumatra)、《印度尼西亞邊境:亞齊人和蘇門答臘的其他歷史》(An Indonesian Frontier: Acehnese and other histories of Sumatra)等書。
譯者簡介
韓翔中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譯有《流動的疆域:全球視野下的雲南與...
目錄
•導讀/文:鄭永常(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退休教授)
•作者序
•台灣版作者新序
第 一 章_潮濕熱帶的人民
•良好的氣候,危險的環境
•叢林、水文與人民
•為何人口稀少卻多樣?
•農業和現代語族
•稻米革命與人口聚集
•國家和社會的農業基礎
•食物與衣著
•女人和男人
•不是中國,不是印度
第 二 章_風下之地的佛陀與濕婆
•關於印度國家的辯論
•考古紀錄中的青銅、鐵器與陶器
•佛教世界與梵文化
•「憲章時代」中的濕婆與納加拉:九○○至一三○○年
•南島語族的門戶港口:內格里
•大越國以及與中國的邊界
•憲章時代中無國家的多數人
•十三/十四世紀的危機
第 三 章_貿易及貿易網絡
•陸路與海路
•專業化生產
•亞洲海洋市場的整合
•南島語族及印度先驅
•一二八○至一五○○年的東亞貿易體制
•伊斯蘭網絡
•歐洲人
第 四 章_城市與運往世界的產品:一四九○至一六四○年
•東南亞的「商業時代」
•供應世界市場的作物
•船舶與貿易商
•作為革新中心的城市
•貿易、槍枝與新國家型態
•亞洲的商業組織
第 五 章_宗教革命與早期現代性,一三五○至一六三○年
•東南亞宗教
•上座部佛教國際圈與大陸區國家
•伊斯蘭的開端:貿易商與神祕主義
•第一次全球戰爭的兩極對立:一五三○至一六一○年
•對立競爭的普世主義
•多元性、宗教邊界與「高地蠻人」
第 六 章_亞洲與歐洲的相遇:一五○九至一六八八年
•歐─華城市
•作為文化媒介的女性
•文化混合體
•伊斯蘭的「大發現時代」
•東南亞啟蒙運動:望加錫和阿瑜陀耶
•作為早期現代形式的火藥國王
第 七 章_十七世紀的危機
•大分流的辯論
•東南亞人喪失長途貿易的利潤
•全球氣候與區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