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非希臘中心視角的東西方世界 | 拾書所

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非希臘中心視角的東西方世界

$ 435 元 原價 550

內容簡介

羅馬人奉為神明崇拜的亞歷山大大帝,
當今的文明世界,仍未脫離他巨大的身影。

馬其頓人開創的時代,何以稱為「希臘化時代」?
擺脫「希臘中心史觀」,以多元觀點重新定義「希臘化」。


亞歷山大大帝,三十歲時便已打下前所未有龐大領土的神話般人物,卻在不到三年後就留下未完成的帝國而逝去。亞歷山大帝國的範圍從希臘西方的愛奧尼亞海一直延伸到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包含希臘、波斯、埃及等各大古文明世界。

羅馬的凱撒三十九歲時讀到亞歷山大的傳記後曾潸然淚下嘆道:「在我現在這個年紀時,亞歷山大早已成為眾民族之王,我卻尚未達成任何輝煌的成就。」奧古斯都皇帝也曾至亞歷山卓瞻仰亞歷山大的遺體,甚至模仿他的站姿製作雕像。該如何評價在後世成為西方文明榮耀的亞歷山大?他是偉大的領導者嗎?

本書不採取將希臘文化視為較東方文化優越的「希臘中心史觀」,而是重新檢討以往同時存在、卻不曾被放在一起思考的「東方史」和「希臘史」,重新探討究竟何為「希臘化時代」。事實上亞歷山大的「東方遠征」,並沒有帶著希臘文明向征服地區全面擴散,只是加速了原本便已存在的東西文化的融合。

亞歷山大在只有三十三歲、疾馳而過的短暫一生中,
如何創造橫跨古文明世界的龐大帝國?最終,帝國又為何四分五裂?

西元前三三四年,亞歷山大從希臘往東方出發遠征,僅花費八年時間,便征服整個中亞地區與埃及,並越過阿富汗,抵達今日印度河流域的巴基斯坦。行軍過程穿越重重山脈、沙漠、大河等各種嚴峻地形,甚至還曾探索沿海的航路。

亞歷山大在所到之處,都變身成為符合當地統治者的形象:在埃及接受法老的稱號,在古都巴比倫也遵循當地傳統的宗教禮儀。滅掉領土廣大的波斯帝國之後,還用東方儀式舉行馬其頓士兵與波斯女性的集團婚姻。然而,在印度河流域的戰爭,終於導致疲憊不堪的士兵們拒絕行軍,而歷盡艱辛返抵巴比倫後,大帝便因熱病而去世。

大帝的征服並未摧毀東方各國的統治體制,反而相當尊重各地的多元文化。大帝的到來只代表了統治者的更迭,而非社會與政體的劇變。不過,這個鬆散的帝國終究只是大帝一人的獨裁帝國,在他去世後旋即崩解。

「希臘化」概念只是後人以「西方中心史觀」創造的認知!
要真正理解亞歷山大開創的時代,首先須拋棄「希臘化的幻影」。

教科書的西洋史分期,將希臘古典時代到羅馬興起之間的時期稱為「希臘化時代」,而這段長達三百年歷史時期的起算,便是從亞歷山大逝世開始。但是,這樣的定義其實隱含著嚴重的誤解。

十九世紀普魯士的歷史學者,因為有著民族統一的渴望,視亞歷山大為統一古代世界的偉大征服者。因此,為了讓歷史研究也能重視大帝征服過後的希臘,強調希臘被馬其頓征服後並未進入文化衰退期,而在當時創造出了「希臘化」的概念。

然而,「希臘化」隱含著以歐洲人為主體的「希臘中心史觀」,將亞歷山大塑造成希臘文化向東方的傳播者,正是忽略了在大帝到來之前,希臘人其實已積極進入東方世界。只有拋棄「希臘化」的單一史觀,才能以多元視野重新評價「希臘化時代」。

亞歷山大留給了後世什麼遺產?
──東西方文化融合的新世界,以及神格化偉大皇帝的傳統。

亞歷山大的遠征加速了希臘風格的生活與文化能達到的範圍,創造出東西方文化得以融合、並在下一代茁壯的沃土。這是只有身為軍事天才的亞歷山大才能達成的成就。

即便大帝實行的諸多新政策,才剛起步便畫下句點,但許多措施仍在之後的希臘化時代諸王國中落實。大帝在遠征過程中於各地建立了十多座以自己為名的「亞歷山大城」,其中最知名的,即之後成為古文明中心的埃及亞歷山卓。

亞歷山大之所以會被西方世界視為偉大的王者,得歸功於在他逝世後繼承帝國的將軍們,仍強調自身與大帝威信之間的連結,以作為各國權力競爭的手段。因此大帝的神格化在他去世後更為強化,使他成為不朽的存在,此種作法甚至為後來的羅馬皇帝們仿效。

是偉大的解放者還是殘忍的侵略者?
回到萬花筒般多彩形象的原點,還原大帝的真實樣貌。

逝世後的亞歷山大大帝,彷彿更為真實地存在著。大帝留給後世無數的形象,不斷地被重新解讀,每個人、每種觀點、每個時代透過「亞歷山大」這面鏡子所反射出的影像都不相同,彷彿此人的存在,本身便是一個小宇宙。

本書帶領讀者從大帝形象的原點開始,解剖近代歷史學中的亞歷山大樣貌。解析大帝著名的各種故事背後的歷史意涵,例如:一刀斬斷哥迪姆之結、戰場上的漂亮戰術、酒醉時在藝妓慫恿下放火燒毀波斯王宮、大帝與身邊女性的關係等等。

究竟亞歷山大具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讓他執著於遠征至世界的盡頭?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亞歷山大的身影又將反射出什麼樣的形象?在我們重新思考現今的領導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特質之時,或許會發現大帝的身影,至今仍壟罩著我們。

本書對台灣讀者的啟發:
亞歷山大大帝是希臘的,還是馬其頓的?就像大清是中國的,還是滿洲的?
抑或二者都是?

...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黃鈺晴

成大中文系畢業。曾於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台北藝術推廣協會等藝文組織擔任各類藝文展演活動之企畫與執行製作。現為自由譯者,譯有《大英帝國的經驗》(八旗)、《沖繩走私女王:夏子》,兼為內容力有限公司特約譯者。

目錄

序言
名為亞歷山大的小宇宙/是解放者,還是侵略者?/和平共存與融合/巨大的形象/變幻自如的帝國/希臘化的幻影

第一章_大帝形象的變遷
◎大帝形象的原點
對大帝的讚辭/對大帝滿懷憧憬的羅馬人/成為護身符的大帝形象/專制君主的大帝形象/現存的大帝傳記/大帝傳記的原典
◎近代歷史學中的亞歷山大形象
連馬基維利也讚賞/賦予崇高的理念/如實還原大帝形象/追尋二十一世紀的大帝形象

第二章_馬其頓王國與東地中海世界
◎重新審視希臘與波斯的關係
重設歷史舞台/希臘世界的興起與東方世界/波斯帝國的西進/雅典之海/波斯文化的流入/處於波斯帝國周邊的希臘
◎馬其頓王國的興盛
何謂馬其頓?/馬其頓王國的成立/馬其頓的社會/是希臘人還是野蠻人?/腓力二世與王國的繁榮/巧妙的征服戰略/愛琴海的彼方/韋爾吉納的王室陵墓

第三章_亞歷山大的登場
◎從誕生到即位
大帝的肖像與實像/亞歷山大的誕生與神話/少年時代的亞歷山大/亞里斯多德的到任與教育/初次建設城市/喀羅尼亞會戰/腓力二世遇刺
◎確立王權
年輕的獅子/多瑙河的彼方/對未知世界的「渴望」/征服伊利里亞人/底比斯的反叛與破壞
◎東方遠征論的由來
希臘知識分子的東方遠征論/希臘人進攻波斯的經驗/腓力二世的動機與構想

第四章_大帝與希臘人
◎東方遠征史略(一)
東方遠征的時期劃分/遠征軍的編制/進攻小亞細亞沿岸地區/伊索斯會戰/占領腓尼基
◎科林斯同盟與希臘的正義
科林斯同盟的組織/希臘的正義/對背叛者的懲罰
◎小亞細亞的希臘人被「解放」了嗎?
寬大的待遇──普里耶涅的情況/大帝的介入──希俄斯的情況/政體轉變的餘波──以弗所的情況/自由正義的內幕
◎對希臘人的不信任感
對待同盟軍的方式/阿基斯起義/實際上的隔離政策/難以跨越的民族壁壘

第五章_在東方世界的傳統之中
◎東方遠征史略(二)
平定埃及/阿契美尼德王朝滅亡/展開東方路線/中亞的苦戰
◎身為法老的大帝
在古都孟斐斯/法老的稱號/阿蒙的神諭/離開錫瓦綠洲後的歸途
◎華麗的巴比倫
大帝進入巴比倫城/巴比倫傳統與外國統治者/學習美索不達米亞傳統的亞歷山大
◎亞洲之王與權力的視覺化
亞洲之王/東方風格的宮廷禮儀/奢侈與華美/王權的視覺化
◎火燒波斯波利斯王宮
壯麗的宮殿群/兩則對立的傳說/發掘報告書說明的事/放火的動機與結果

第六章_遠征軍的人與組織
◎支持王權的人們
國王的親信與朋友/安提帕特派/帕曼紐派
◎行省制度與遠征軍
繼承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行政組織/排除安提帕特派
◎遠征軍中樞的權力鬥爭
處決菲羅塔斯/反菲羅塔斯派的形成/謀殺帕曼紐/克利都斯刺殺事件...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