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韓國YES24暢銷書,Amazon700則五星好評,讀者口碑熱烈擴散中
★「大絕望帶來大洞察力。」歐普拉盛讚推薦!
沒有人能不受傷就活到今天
「失去」,正是回顧珍貴事物的良機
這是一個關於得與失的故事,
也是一個關於信念的故事。
是一個從業30年的《紐約時報》資深記者,
右眼失明後,又經歷失戀、父親罹患重病,人生陷入深谷的痛楚記事,
更是抱著委屈的念頭入睡,夢醒後卻充滿感恩的人間美好體悟!
死亡如宵小,會在夜裡降臨。不像死亡那麼破壞秩序的事也是。這場病便是趁著我呼呼大睡之際,前來竊取我的視覺,起碼偷走了一大部分。我鑽進被窩時看見的世界是一個樣子,一覺醒來,卻成了另一個樣子……
於是,平凡的生活不再如常,原本成功圓滿的人生,開始面臨無盡的失去……
法蘭克.布魯尼是《紐約時報》知名的專欄作家與資深記者,擁有令人稱羨的工作、不錯的社經地位,以及和諧的感情生活。不料就在一夕之間,卻從人生巔峰的五十歲,墜向患難接踵而至的生命幽谷……
腦中風帶來的視力嚴重受損,逐步帶他走向雙眼失明的命運。在殘存的餘光中,挑戰接踵而至:愛人移情別戀、父親罹患阿茲海默症……他在朦朧黑暗中掙扎踽行,愕然發現生命竟可如此脆弱,也能如此強韌,他用一枝巧筆、熟稔的敘事能力,寫下自己深沉而充滿省思的經歷,帶領讀者走過這段將失去化成喜悅的旅程。
從此我們才知道,經歷黑暗後的光,會更加奪目;失去後的體悟,能使人生更美好。
國內外跨界動容推薦
歐普拉(知名主持人)
安德魯.所羅門(《背離親緣》作者)
李珉貞(《柏青哥》作者、《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許瑞云(醫師、心能量管理中心執行長)
吳娮翎(心靈美學作家)
角子(作家)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彭樹君(作家)
蔡佳妤(MÖTHEA墨陽文創科技董事長)
《華盛頓郵報》
《出版商周刊》
《歐普拉日報》
各界好評
布魯尼憑藉「獨有」的眼和澈悟的心,不只把自己活成一個好故事,也引領讀者以心的光芒抵抗黑暗,洞悉世間的美善,找到闃暗生活的真實喜悅,讓「失去」變成此生最美麗的註腳。――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在這段世界變得模糊,逐漸暗下來的摸索過程,他發現生命的脆弱與強韌,他比別人更珍惜此時此刻,接受自己的樣子,並且試著與之共處。他為自己的黑暗點了一盞燈,讓自己的心有所棲,不再迷茫。――吳娮翎(心靈美學作家)
布魯尼在談失去前,先寫出他對人性的信守,如何豁然命運的差錯。也寫,五十歲的他抵擋不住失明的未知,卻藉此自省,重拾人生中值得珍視的事物。――蔡佳妤(MÖTHEA 墨陽文創科技董事長)
它強烈地提醒我們,大絕望帶來大洞察力。――歐普拉(知名主持人)
法蘭克.布魯尼將自己視力受損的故事與許多其他人的故事交織在一起,構建了一個關於韌性的哲學敘事:我們如何在自己身上發現它,以及我們如何在他人身上識別和支持它。他的文字生動而親切、有力而清晰。――安德魯.所羅門(《背離親緣》作者)
這本書不是一個失明的人的悲慘故事,而是一個人在生活考驗下奮力前行的故事,化失去為堅強的智慧。――李珉貞(《柏青哥》作者、《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每一次日落,無論是疾病還是衰老,都成為一個新的機會。這本書提醒我們,人類有能力在一生中不斷自我改變。――《華盛頓郵報》
在一隻眼睛失明的情況下,展現出對生活樂觀的洞察力和發現世界變幻莫測之美的天賦。一本能引起所有世代共鳴的書。――《出版商周刊》
其中哲學反思和科學探究完美地融為一體,布魯尼帶著我們在光明與黑暗之間進行一次朝聖,同時又不失他的優雅。――《歐普拉日報》
作者簡介
法蘭克.布魯尼(Frank Bruni)
擁有三十多年記者資歷,在《紐約時報》服務超過二十五年,歷任專欄作家、白宮記者、義大利羅馬分社社長和美食評論家。從虐待兒童、美國總統大選、國際形勢到為什麼在製作肉餅時最好使用玉米片,不論各種議題都能用幽默流暢的文字寫出報導,並受到好評,曾獲普立茲特稿寫作獎提名。著有三本《紐約時報》暢銷書,包括回憶錄《天生豐滿》(Born Round)。
在五十二歲那年因中風導致右眼突然失明。這個契機反而讓他重新審視那些被忽視已久的珍貴之物。並且透過父親的阿茲海默症、朋友的帕金森氏症以及與戀人的分離,學習生命的智慧和尊嚴。
二○二一年,經歷視力喪失四年後,受邀擔任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桑福學院公共政策學系(Sanford School of Public Policy)新聞實務及公共政策教授,並在曼哈頓生活十五年後,搬遷到僻靜的北卡羅來納教堂山。
文章仍持續在《紐約時報》刊登,並以特約獨立評論員身分撰寫每週時事。每天都會帶著愛犬蕾根散步,充分感受日常生活中平凡的快樂。
譯者簡介
謝佳真
自由譯者,譯有《哈佛大學的思辯溝通術》《豐盛顯化法則》《調校心態》《峰與谷》《大疫年紀事》等書。賜教信箱:[email protected]。
譯者介紹
目錄
推薦序︰心是黑暗的靈犀之眼 宋怡慧
推薦序︰人生不會只有失去,再黑的地方總有光 吳娮翎
第一章 「病情不樂觀。」
第二章 一眼閉上了,另一眼便睜開了
第三章 驢子踢
第四章 單飛
第五章 希望是一棵枝條彎曲的長青樹
第六章 人生的廣告看板理論
第七章 揮別馬諦斯陰霾
第八章 海星與崔姬
第九章 無關李爾王
第十章 當蛋殼如雨下
第十一章 終極祕訣
第十二章 砸開一顆心
第十三章 藝文表演船與拖船
第十四章 升空
內容試閱
第一章 「病情不樂觀。」
聽說死亡如宵小,會在夜裡降臨。不像死亡那麼破壞秩序的事也是。這場病便是趁著我呼呼大睡之際,前來竊取我的視覺,起碼偷走了一大部分。我鑽進被窩時看見的世界是一個樣子,一覺醒來,卻成了另一個樣子。
上床時,我相信自己掌握了大部分的人生—未竟之事、未圓之夢及其餘的遺憾,基本上都是不思進取、缺乏想像力造成的,如果肯拚上一拚,大概都還有反轉的餘地。現在的我總算覺悟了,那樣的想法其實很荒謬。
我帶著無數抱怨委屈的念頭入睡,夢醒後心中卻有著數不盡的感恩。這是我的故事,故事的主題是失去,也是獲得。
故事開始時,身為主角的我還懵懵懂懂狀況外。生病的第一天剛好是個週六,早晨剛起床的我還摸不清到底怎麼回事,不確定自己是否出了什麼大問題。要到了好幾個鐘頭以後,幽微的擔憂才逐漸浮上心頭,好奇心漸漸成形為隱約的掛念。
我懶洋洋地下床,腦袋灌滿了鉛。都怪我不乖,是我不檢點、沒原則。星期五晚上,我暢飲了四杯分量十足的葡萄酒來佐餐,明明兩杯就夠了。因此,在曼哈頓上西區公寓裡醒來的我有一點宿醉,整個人都慢了下來:我的思緒變鈍,從臥房走到廚房的步伐變慢,沖咖啡的動作變遲滯。咖啡。對,咖啡正是我需要的解藥。在咖啡因的刺激下,想必一切都會恢復如常,重回正軌。
我拎起茶壺,要將燒開的水注入法式濾壓壺卻倒歪了,我看著開水在檯面上擴散成一灘。咦。怎麼沒對準?我沒想過那是視覺的誤判,以為是自己粗心。我注意到身邊的空間有一點模糊,似乎在微微晃動,我歸咎於昨晚的那幾杯酒,何況我一定整晚都沒睡好,那一週比平常忙亂,精神跟專注力都起伏不定。我就這麼磨磨蹭蹭的。有些日子裡,我必須拿著馬克杯灌上三杯甚至四杯咖啡,來一場快步跑,再沖個冷水澡才能清醒,這八成就是那樣的日子。我總會在某一刻恢復正常的。
我手頭上有工作要做。小布希有一對雙胞胎女兒,芭芭拉跟珍娜,她們一起寫的回憶錄《姊妹第一》(Sisters First)即將上市,我在幾天前採訪她們,有超過九十分鐘的錄音要謄打成逐字稿。我是第一批採訪到她們的人,她們把我的訪談排在這麼前面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我曾在《紐約時報》的專欄暢談手足的重要性,感動了她們。芭芭拉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我,那篇文章是刺激她們寫書的一小部分原因。謄打訪談的逐字稿不需要敏銳的腦力,就是機械化的敲敲打打,單調而耗時,因此我判斷正是適合目前這種呆滯狀態的瑣事。我在電腦前面坐好,開了新檔案工作。然而僅僅一、兩分鐘後,我停止了動作。
怎麼我得看得那麼用力,才能認出螢幕上的文字呢?怎麼有些字彷彿籠罩著一片霧氣?我摘下眼鏡,伸手拿紙巾將鏡片擦拭乾淨。我一向擦得不夠勤快,這八成就是問題所在,鏡片上一定有偶然沾上的油漬或流浪至此的塵垢。
我繼續聽錄音,繼續打字。但那一片霧氣沒有消失,這時我發現右側的霧氣比左側的濃重。還有,字跡有時會閃爍,還是該說跳動?連我自己都說不上來:那字跡一下子清晰,一下子淡出,太詭異了。我懷疑自己看見了什麼,或者該說,沒有看見什麼。
我又擦了一遍眼鏡,這一回用軟布。再拿另一塊軟布擦拭電腦螢幕,但問題依然存在。
顯然,汙垢(這一坨爛糊糊的玩意兒)在我的眼睛裡,至少右眼有,這是我一次閉一眼睜一眼,雙眼獨立測試出來的結論。汙垢八成只是晚上累積的某種眼垢,用清水潑一潑、沖一沖就可以清理乾淨。我湊合著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