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長夜[輯四]--在逆風中奮起 | 拾書所

走過長夜[輯四]--在逆風中奮起

$ 316 元 原價 400

內容簡介

13則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故事
體會轉型正義的重要與意義


「轉型正義」是一種宣示,
它要擺脫過去專制政權的種種惡行,
邁向民主與人權的新紀元。

本書分為受難者自述的「親歷」、家屬回憶的「追憶」和「回想」,以及文自工作者採訪的「側寫」四種體例。透過不同的角度,來看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歷史,才能知道這段路走來的不易與艱難。「走過長夜系列套書」第四輯《在逆風中奮起》收錄了十三則政治受難者的故事。本書分為受難者親自撰寫的「親歷」篇;受難者家屬、親人所撰寫的「追憶」和「回想」篇;以及透過第三者角度撰寫的「側寫」篇。

被捕遭難以後,他們或成為槍下亡魂、或承受多年牢獄之災,這些經驗見證了臺灣在民主化前最黑暗的時代。如今由受難者自身、家屬,或是相關人員來撰寫他們的生命故事,在「轉型正義」已成為重要議題的今天,認識這些生命故事、了解他們經歷過的痛苦與堅毅,才能體會到轉型正義的重要與意義。

輯四收錄的受難者前輩:
鄭慶龍/張則周/楊國宇/許貴標/劉秀明/張佛樹/陳欽生/陳深景/藍明谷/張阿冬/葉盛吉/徐代德/陳武鎮/戴華光/賴明烈/劉國基/蔡裕榮/宋東文

本書特色

◎他們的生命故事,見證了白色恐怖時期最黑暗的一面。但是走過逆風的艱難歲月之後,他們仍希望台灣能夠奮起。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走過長夜》總序                           王逸群
前言  走過漫漫長夜,生命在逆風中奮起       王逸群

[親歷]
心頭上的烙痕                              鄭慶龍
還原歷史,更要改造社會                     張則周
第九條第二項                              楊國宇
不堪回首                                  許貴標
苦悶年代的反K傲骨                       劉秀明
言論壓迫的冤獄一千七百天                張佛樹 被植入白色恐怖旋渦的僑生                       陳欽生
悲情亂夢    &n...

內容試閱


不堪回首
許貴標

生平

我一九二七年出生於日治時代的臺北州文山郡景尾老街。幼時生活情形腦海一片空白。小學就讀景尾公學校,適逢中日戰爭,統治者對臺正積極推行皇民化運動。禁講母語、獎勵常用日語,成為國語家庭,甚至勸改姓名、教育盡忠報國,做一個日本好國民。一些機會主義者,應時勢改姓換名,享受一時優待。從看改過的姓氏:高山、高森、高橋、高峰、大林、小林、長林、廣田、廣瀨、中山等。不難體會出他們尚未完全忘本,失去民族意識。

一九四○年小學畢業後,考入臺北市老松公學校高等科。上學一年就考上私立國民中學校(大同高中前身)。這年(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八日,日軍偷襲珍珠港,日美宣戰,臺灣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學四年課程,都為國家補充兵源時期需要的軍訓為主,可說我們是受代訓的學徒兵。課業主科國語、英文、數學、史地擱放一邊,嚴加軍事訓練。除了帶往金山海水浴場進行海洋訓練外,常到臺北南機場(青年公園)勤練滑翔機飛行,作補充陸海空軍的預備訓練。有時派到臺灣陸軍第三部隊六張犁陸軍倉庫,進行清掃工作。兩次派往宜蘭、蘇澳公用地幫建機場,尤其對於大直新建臺灣神宮被墜機燒毀的清理工作,記憶尤深。

一九四五(民國三十四)年五月八日,同盟國德國繼義大利之後,向聯軍無條件投降。八月六日美機向日本廣島投下第一個原子彈,隔三天向九州的長崎投下第二個原子彈。日本帝國終於在八月十五日中午,由天皇陛下親自廣播,向聯合國接受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震驚全國。國民悲痛欲絕,自動集中皇宮廣場,切腹自盡者,不計其數。相反臺灣島民因從此能脫離五十年的殖民統治,自主做一等國民而歡欣雀躍。大家期待祖國,早日派軍進駐維持治安,派政府官員來臺受降接管。

本島戰爭末期,受美機頻繁轟炸,百業停頓、經濟蕭條,通貨膨脹,民不聊生。首批國軍從基隆港登陸,歡迎民眾眼見裝備簡陋,隊伍散亂,相較日軍軍容天壤之別而失望。國民政府特派來臺受降的行政長官陳儀一再拖延,至預定舉行受降典禮前天蒞臺,十月二十五日,於臺北公會堂(中山堂光復廳),接受臺灣總督安藤利吉大將降書。臺灣光復回歸祖國懷抱,為紀念這天定為臺灣光復節。

這年三月初時局緊張,為補充兵源,這期所有中學四年級學生,提早一年與上期前輩同時畢業,隨接召集令限時向指定部隊報到入伍為學徒兵,等待派遣赴戰場作戰。恰巧當時一九○二三部隊屏東航空廠為避美機轟炸,疏散至文山新店一帶山下。我因地緣關係趕赴報考,經健康檢查,面試通過,准入該廠當雇員,派在七張後山下部品倉庫,看管、供應飛機用發動器零件工作。此時日軍敗戰已顯露,派來提領士兵藉酒裝瘋、軍刀亂舞,萬年准尉更難應付。站在倉庫前小岡上,眼見臺北上空美國最新的P38雙胴體戰鬥偵察機,飛翔自如、掃射行人,稍後B24、B29重型轟炸機開始猛炸,戰戰兢兢、提心吊膽。工作半年終戰。即請辭職,照准離開部隊,踏入社會為夢想奮鬥,到處尋找工作不如意,在家忍耐苦待機會。


擔任教員

光陰似箭賦閒一年,於一九四六(民國三十五)年暑假期間,小學恩師臺北縣深坑鄉指南國民學校校長黃肇邦先生突然來訪,說起校方面臨教員青黃不接困難,邀我參加過渡時期教育工作,為地方貢獻。因我不是科班出身,又無受中國教育,連最基本的國語音標都不懂,唯恐貽誤人家子弟,不敢輕易答應。經再度造訪,開導鼓勵後,勉強應職,濫竽充數,忝為代用教員。
...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