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走私女王:夏子 | 拾書所

沖繩走私女王:夏子

$ 317 元 原價 480

內容簡介

我只是一個女人,但我這麼作,沒有別的,
都是為了沖繩,為了我們的家園


池上永一(沖繩知名小說家、暢銷得獎作品《香格里拉》作者):為了戰後遍體鱗傷的沖繩,夏子站了出來。沖繩人渴求被愛惜、渴求希望,在這分熾熱的心情下,誕生了空前絕後的走私女王夏子。

打破性別與階級的阻隔,讓歷史與男性也為她側目!
「走私貿易女王」夏子的傳奇故事,反映戰後琉球與台灣的牽連
她在戰後日本的廢墟中昂然起身,為庶民生計創建龐大走私王國
從台灣、沖繩、日本、港澳到中國,名聲響遍琉球、八重山、與那國島
縱橫於詭譎動盪的東海波濤,面對沖繩美國軍政府和台灣國民黨政府的走私查緝
只活了38歲的夏子,一生短暫而絢爛的生命歷程,如何聚眾結黨?如何經營「走私貿易」?
第37屆大宅壯一賞得獎作品、日本非小說類暢銷知名作家奧野修司代表作──《沖繩走私女王:夏子》,為歷史做見證!為大時代寫下不平凡的紀錄!

奧野修司的《沖繩走私女王:夏子》,是描述二戰結束後日本被盟軍占領時期,發生於琉球與台灣、香港間走私貿易的故事。本書故事主角是一位在戰後初期名聲響遍琉球、八重山、與那國島、台灣甚至香港,被稱為「走私女王」的沖繩傳奇女子──夏子(ナツコ)。

夏子出生於1915年6月20日,戶籍登記在沖繩縣島尻郡糸滿町,18歲時曾前往菲律賓的馬尼拉投靠兄姊,販魚為業。

1946年,日本在盟軍(GHQ)占領下重新運作貨幣經濟,沖繩和日本本土之間可以自由進行貿易,但是直至1950年10月之前的將近五年期間,盟軍禁止沖繩自行對外貿易,幾呈鎖國狀態,這與戰前的情形截然不同。戰前的沖繩,因地利之便,習於與台灣、中國東南沿海、東南亞自由貿易,是個「無國界的海洋世界」,而今卻被隔絕於美軍劃定的國界之內。

在糧食及生活必需品短缺的情況下,夏子利用易貨貿易的方式,以與那國島為轉運中心,北向奄美群島、九州鹿兒島、宮崎甚至北達神戶、橫濱,南連八重山列島、宮古島、石垣島、台灣、香港、澳門甚至上海等地進行走私貿易。

當時夏子曾來台進行走私貿易,但落腳何處?與哪些人接洽?

而傳奇性的台灣人金主──鳳梨產業開發商林發──又在夏子的走私冒險裡扮演了什麼樣的重要角色?

引人入勝的是,由於夏子所進行的走私貿易範圍幾乎涵蓋整個東亞,因此必須面對沖繩美國軍政府和台灣國民黨政府的走私查緝,同時必須克服戰後所出現的「國境線」問題。夏子甚至遊走於中共、日共、沖繩人民黨等各國家或地區政黨,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位沖繩奇女子是如何聚眾結黨?如何經營「走私貿易」?她的真實面貌到底如何?

以上種種疑問,奧野修司在《沖繩走私女王:夏子》一書裡以記者出身的純熟文筆,詳細描述1945年8月日本戰敗至1950年10月間,戰後初期沖繩經濟復興過程中不為人知的內幕。作者為求本書可信度,鍥而不捨地遠赴沖繩蒐集當地相關新聞資料,拜訪沖繩縣公文書館、圖書館,尋訪面談曾經接觸過夏子的當地耆老,取得寶貴口述資料,希望能以貼近第一手史料的真實紀錄,重新詮釋這位傳奇沖繩走私女王夏子一生短暫而絢爛的生命歷程。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黃鈺晴

芸芸藝文工作者中的一員,最愛文字女工的頭銜,也是內容力有限公司的特約譯者。

始終相信深刻的閱讀,會跨越時空、語言和文化的疆界,帶領自己漫遊到另一個世界,貼近質地迥異的生命。而有幸與《夏子》共度的時光,亦就是如此深刻而動人。

目錄

前言
序章 追憶五十年
第一章 漂浮在黃金之海上的島嶼
第二章 前進大和
第三章 小小商人
第四章 華僑夥伴
第五章 八重山之「母」
第六章 香港買賣
第七章 本部十人組的首腦
第八章 逮捕夏子
第九章 船破
第十章 夢想的途中
終章 女兒的回想
後記
文庫版後記
解說
夏子相關簡略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採訪協助者一覽表

自序/導讀

解說(節錄)
 
我初次拜訪雙親的故鄉—沖繩,是在一九七一年的夏天,是沖繩回歸日本本土的前一年。當我從象徵著戰後的復興而被稱為「奇蹟的一英里路」的國際通,轉入牧志公設市場周邊時,變得溫暖的水與混入南方水果芳香的獨特氣味,傳達出過去這一帶曾經是一片沼澤地的事。
 
排開小小的檯子,賣著蔬菜、魚、豬肉的商人,全部都是女性。還有一些老奶奶,孤零零地佇立在拱廊商店街的角落;試著跟人打探之後,聽說她們是在私下從事美元和日圓兌換的「精明老手」。市場裡的大嬸,在自己的商品賣光了之後,也會承攬下隔壁店家的商品,而每賣掉一件商品,她們就會將收到的錢交給商品原來的主人,那幅場景也令我頗為吃驚。
 
雖然事後經過了許久之後,我才察覺到當時的那個場面告訴了我,沖繩人在做買賣時應有的樣貌,而與此同時也令我懷想起縈繞在那一個角落的氣味。
 
然而,沖繩的女性還真的是相當勤奮。沖繩的社會制度雖然以父系為優勢,不過據說在實際的狀況上,女性並非僅僅只是附屬於男性,而是同時也扮演著支撐起家中經濟的角色,夫妻之間的關係幾乎是對等的。就像是有句沖繩話說的:「イキガチュイ、チカナイユーサンティカラ、イナグヤミ」(〔ikigachui chikanaiyūsanthikara inaguyami〕連一個男人都養不起,還算什麼女人啊?)
 
而孕育出本書的主人翁—金城夏子—的糸滿女性,便是這些沖繩女性存在的象徵。丈夫海人(漁夫)所捕回來的魚隻由妻子買下,妻子會徒步沿街販售那些魚。不管妻子賺了多少錢,或是賠了多少錢,丈夫完全不會過問。夫妻的錢包是各自獨立的。然而即便如此,一旦有什麼狀況的時候,大方地一下子就把錢拿出來,似乎也被視為是身為女人的器量。
 
沖繩雖然是一個地方社群意識濃厚、重視血緣關係和家族的社會,但是另一方面,在某個面向上也存在著不容逾越的個人主義。或許應該說,每一個個體都是獨立的存在。雖然極為重視人際關係,但絕不踏入個人的領域,絕妙地掌握著其間的距離。即便是面對失敗的人,也不會窮追猛打,而是會為他們留下餘地。那應該就是維持圓融的社群關係的智慧吧。於是我從夏子的精神當中,感受到極為典型的沖繩人特質。
 
夏子誕生在培育出女性的商業感的糸滿。而就如同本書所描述的,糸滿漁民會在出外捕魚的地點定居並且建立聚落。直到近代之前,在一般的情況之下,沖繩人會在出生的島嶼和聚落終老一生;不過,糸滿人懂得移動的自由,而夏子的身上似乎也沾染上了這一項特質。
 
沖繩在琉球王國的時代,曾經將貿易當作國家事業來經營,並在十五、六世紀時繁華至極。琉球王國在接受中國冊封的同時,也成為東南亞地區的貿易成員之一。雖然實際上涉及貿易的,只是少數社會階層當中的部分成員;但是琉球之海與異國相連成一體的感覺,應該可以說自古以來就深植在沖繩人身上吧。而且他們也深知,從遠方帶進來的物品會讓沖繩的社會變得更加豐富。
 
到了明治...

內容試閱


序章/追憶五十年

夏子?啊~你問的是夏子姊嗎?還真是個教人懷念的名字啊!她過世至今也將近要五十年了吧!

你問我還記不記得她的事嗎?那可是想忘也不忘了的人啊!輸掉戰爭之後,過著有一頓沒一頓的日子,那時候可真的是多虧了夏子姊的照顧。她遇見有困難的人,常常會右手進左手出地,隨手就把自己的東西給了人家呢!而且夏子姊還不只是很會照顧人而已,在那個黑市買賣的時代,她可是認識的人都知道的女中豪傑喲!

在糸滿,人們把像夏子姊這樣能幹的女人稱作「イキガマサイ」(ikigamasai);換成本土的話來說,應該就是女中丈夫吧?夏子姊不但是女中丈夫,還是個「ジンブナー」(〔jinbunā〕,聰明人)。不用人家說,她就能夠預見將來的局勢。

而且,她在任何事情上都是率先展開行動的人,首先把彈殼賣到香港的人也是夏子姊。

雖然她是一個體型纖瘦而且個子嬌小的女性,但是當時光聽到夏子這個名字,即便是大男人也會渾身緊張呢。

「ヤァ、ヒマエィネ カシィシッピランナー」(ya , himaeine kashiishippiran’nā)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閒著沒事幹的話,就來幫我一下吧」。只要夏子姊這麼一開口,即便是相撲力士一般壯碩的大男人,也會低著頭說:

「ワカイビタン」(〔wakaibitan〕—好的,我知道了。)

不僅如此—

「ヌーガ シゴトネンナ カシシミランナー」(〔nūga shigotonenna kashishimirannā〕—有沒有什麼工作啊?如果有的話,讓我來幫忙吧。)也有很多像這樣主動前來詢問夏子姊的人。我之所以會開始從事黑市買賣,也是因為夏子姊的邀請。

我出生在與那國島,那是一座距離台灣比距離沖繩本島還更近的島嶼。戰爭之前,尋常小學校一畢業,大家就會離家出外到台灣去賺錢。不管怎麼說,從與那國到石垣,搭乘波波船大概需要八個鐘頭到十個鐘頭,可是到台灣只要五、六個鐘頭。如果是到那霸,就得在石垣島上等待著不知道何時才會出現的船班,耗上四、五天也是常有的事,加上等船的時間,有時候也會超過一個星期。

我們住在與那國島久部良村,那真的是一個很小很小的村子。戰前的久部良,是以一間名為「發田」的大型柴魚工廠為中心的聚落,唯一的工作機會就是去柴魚工廠。相較之下當然是台灣的機會多很多,而且也光鮮亮麗啊。因此,大家經常在與那國和台灣之間來來往往的,即便是戰爭結束之後出現了國界,也根本沒有人在乎那種事。台灣的人也是,沖繩的人也是,大家都蠻不在乎地來來去去。

我的兄弟姊妹之中,最早開始做買賣的是姊姊。姊姊也是在夏子姊的相邀之下開始的。

姊姊在戰爭中失去了丈夫,姊夫的兄嫂也死於瘧疾,留下了六個小孩,姊姊又不能不照顧這些孩子們,在她正煩惱著日子該怎麼過下去的時候,就開始做起了黑市買賣。在提供台灣人和沖繩人住宿的同時,姊姊因為有了縫紉機,所以也會用降落傘的材料縫製襯衫,或是幫美軍修改制服。姊姊就是在那個時候遇見夏子姊,應該是戰爭結束後大約一年左右吧。聽說夏子姊是這麼對姊姊說的:

「妳靠這台縫紉機能賺多少錢啊?小孩子們會自己吃飯的,所以來跟我一起做生意吧!」

她的話帶著命令的口吻,是因為糸滿的語言裡沒有敬語的緣故。可是姊姊沒有做過生意,...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