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是蘇珊.桑塔格14歲到31歲寫的日記和札記。
這日記宛如寫在二十世紀的希臘悲劇。
即使劇中人物的命運早已決定,主角已謝幕,
但身為觀眾的我們仍無法停止激動。
這是擁有「當代最偉大知識分子」美譽的桑塔格,
誠實的不安和反省。
桑塔格逝世之後,兒子大衛瑞夫整理母親日記和手札集結的作品第一部, 收錄的是從十四歲至三十一歲(1947-1964)的日記,從青春時期開始,桑塔格便開始對抗自己,也和世界作戰。從早年日記中可看出,她對藝術領域的嫻熟,對自己判斷力的極端自信,以及對知識的強烈渴望。然而她對失敗的感受,在愛情與性慾道路上的崎嶇跌撞卻也同樣熾烈難擋。
本書記載的是她對閱讀的飢渴、寫作的追求、對愛情和性欲的探索。
她的痛苦、閱讀書單、愛與恨、思索與反芻……
本書堪稱當代最偉大知識份子的養成實錄
這日記宛如寫在二十世紀的希臘悲劇。
即使劇中人物的命運早已決定,主角已謝幕,
但身為觀眾的我們仍無法停止激動。
這是擁有「當代最偉大知識分子」美譽的桑塔格,
誠實的不安和反省。
桑塔格逝世之後,兒子大衛瑞夫整理母親日記和手札集結的作品第一部, 收錄的是從十四歲至三十一歲(1947-1964)的日記,從青春時期開始,桑塔格便開始對抗自己,也和世界作戰。從早年日記中可看出,她對藝術領域的嫻熟,對自己判斷力的極端自信,以及對知識的強烈渴望。然而她對失敗的感受,在愛情與性慾道路上的崎嶇跌撞卻也同樣熾烈難擋。
本書記載的是她對閱讀的飢渴、寫作的追求、對愛情和性欲的探索。
她的痛苦、閱讀書單、愛與恨、思索與反芻……
本書堪稱當代最偉大知識份子的養成實錄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
1933年1月16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市。難以被歸類的傑出寫作者,不僅是一名小說家、哲學家、文學批評家、符號學家,也是電影導演、劇作家與製片。影響遍及各領域,與西蒙.波娃、漢娜.鄂蘭並列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三位女性知識分子,而有「美國最聰明的女人」的封號。
她每發表一本著作都成為了一件文化盛事。代表作品包括:1966年出版的《反詮釋》即成為大學校院經典,令她名噪一時。1977年的《論攝影》獲得國家書評人評論組首獎,至今仍為攝影理論聖經。1978年的《疾病的隱喻》肇於她與乳癌搏鬥的經驗,被女性國家書會列為七十五本「改變世界的女性著述」之一。2000年面世的小說《在美國》為她贏得美國國家書卷獎。
桑塔格一生獲獎無數,1996年獲得哈佛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並當選為美國文學藝術院院士,2001年獲得耶路撒冷獎,表彰其終身的文學成就,2003年再獲頒德國圖書交易會和平獎。雖然她已於2004年12月28日離世,但她提出的問題仍敲打著讀者的心靈,世界也從未停止對她的思考與懷念。
桑塔格部落格:www.susansontag.com/。
相關著作
《同時:桑塔格隨筆與演說》
譯者介紹
陳寶蓮
台大社會學碩士,輔大翻譯研究所。專職譯者。近期譯作包括《心願清單》、《不用讀完一本書》、《魔鬼的名字》等。
譯文賜教:[email protected]。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
1933年1月16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市。難以被歸類的傑出寫作者,不僅是一名小說家、哲學家、文學批評家、符號學家,也是電影導演、劇作家與製片。影響遍及各領域,與西蒙.波娃、漢娜.鄂蘭並列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三位女性知識分子,而有「美國最聰明的女人」的封號。
她每發表一本著作都成為了一件文化盛事。代表作品包括:1966年出版的《反詮釋》即成為大學校院經典,令她名噪一時。1977年的《論攝影》獲得國家書評人評論組首獎,至今仍為攝影理論聖經。1978年的《疾病的隱喻》肇於她與乳癌搏鬥的經驗,被女性國家書會列為七十五本「改變世界的女性著述」之一。2000年面世的小說《在美國》為她贏得美國國家書卷獎。
桑塔格一生獲獎無數,1996年獲得哈佛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並當選為美國文學藝術院院士,2001年獲得耶路撒冷獎,表彰其終身的文學成就,2003年再獲頒德國圖書交易會和平獎。雖然她已於2004年12月28日離世,但她提出的問題仍敲打著讀者的心靈,世界也從未停止對她的思考與懷念。
桑塔格部落格:www.susansontag.com/。
相關著作
《同時:桑塔格隨筆與演說》
譯者介紹
陳寶蓮
台大社會學碩士,輔大翻譯研究所。專職譯者。近期譯作包括《心願清單》、《不用讀完一本書》、《魔鬼的名字》等。
譯文賜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