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宅神:我在侍酒師世界臥底學到的事 | 拾書所

葡萄酒宅神:我在侍酒師世界臥底學到的事

$ 427 元 原價 540

內容簡介

{繁體中文第一版《侍酒之人》榮獲OpenBook「美好生活書獎」}

{榮獲2018年MFK Fisher烹飪寫作卓越獎}

{入選2018年美食家葡萄酒寫作獎}

{入選2018年William Saroyan國際寫作獎(非虛構類)}

被譽為「葡萄酒界的《安東尼.波登之廚房機密檔案》」、

「葡萄酒愛好人士的《神曲》」、「近年來最精采的酒類相關回憶錄」

一上市便拿擠下分類榜長銷冠軍安東尼.波登著作,

榮登「傳記與回憶錄美食類」和「料理、食物與酒類」Top 1,暢銷至今。

 

◎品酒是一種騙局,還是真有道理?

◎決定一瓶酒好壞的,到底是什麼?

◎開啟原本沉寂的感官,生活會起什麼變化?

 

波斯克在擔任科技報導網站編輯時,某日和男友及他的客戶戴維上餐廳用餐。一入座,侍酒師就來到他們桌邊,向愛酒的戴維介紹酒款後離開去取酒。侍酒師回來後先讓戴維試試味道,然後說道:「現在正好適飲……」波斯克暗地猛翻白眼,只覺得他們既假掰又胡謅。漸漸的,她對眼前又驚嘆著石墨屑與瀝青強烈氣味的兩人充耳不聞,直到聽到「世界最佳侍酒師大賽」一詞才猛然警醒。

 

「啥?!」侍酒師只是稱號比較花俏的服務生,做的不過就端酒上桌和強迫客人花大錢買酒啊,這能有什麼比賽?波斯克心想。

 

又宅又好奇的她當晚便仔細調查了侍酒師對決的來龍去脈,搜出一堆比賽影片,一看就深陷其中。參賽侍酒師得盲飲,迅速說出五、六款葡萄酒的身家背景,包括釀造年分、葡萄品種、來自地球的哪個角落(單位是葡萄園,不是國家),還有可以陳放多久、適合搭配什麼食物並說明原因。此外他們講究許多難以理解的細節。波斯克被這群人迷倒了——這群侍酒師顯然是極致開發感官的代表,與生活剝奪感官的她恰恰相反。看著他們,她很想知道自己可能錯過了哪些體驗,最後她決定辭去記者工作找出答案,方法是:密集訓練自己,取得侍酒師正式認證。

 

她想方設法進入高檔餐廳、結交葡萄酒阿宅,接受了醉醺醺的速成訓練,學會猶如魔術的盲飲技巧,也學習規則龐雜的醒酒和侍酒。她提供餐廳的精采八卦,了解它們如何提高進帳,解密侍酒師的精妙推銷手法,與不同執業哲學下的不同作為。秉持著優秀記者的懷疑態度,她還探訪神經科學家、時尚業調香師、經濟學家與化學家與葡萄酒「工業」從業人員等,既驗證侍酒師們教她的技術,檢驗他們的業內用語與華麗詞藻是否真的較有幫助,也呈現製酒產業與一般認知的落差。

 

此外她質疑「葡萄酒專業」這個概念,探討決定一瓶酒好壞的到底是什麼。是酒標上的資訊?品牌?名聲?稀有程度?價格?還是專家的保證?認證考試前,她結交的一名普通餐廳侍酒師根本負擔不起買高價酒自我訓練,這也令波斯克更看重葡萄酒要能雅俗共賞,幫助她找出自己對於好酒的定義……

 

(此版與第一版《侍酒之人》內容相同,更詳盡介紹可參閱目錄引文)

 

本書特色

 

這本書故事性強,既有豐富的感官與飲食科學研究、產業內幕,亦有葡萄酒宅神們的執業與生活哲學,夾敘夾議彼此辯證卻又不斷然否定特定觀點,以呈現葡萄酒專業實乃藝術與科學彼此結合。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比昂卡.波斯克(Bianca Bosker)

 

比昂卡.波斯克曾在《赫芬頓郵報》擔任科技類執行編輯,作品散見於《大西洋雜誌》、《紐約時報》旗下的時尚雜誌《T雜誌》、《食酒雜誌》、《華爾街日報》、《衛報》、《新共和國雜誌》,以及紐約客網站。除了曾獲眾多獎助金與新聞獎,波斯克的著作《原版復刻:當代中國建築的仿西潮》(Original Copies: Architectural Mimicry in Contemporary China)亦備受讚譽。她目前定居紐約市。

 

譯者簡介

 

駱香潔

 

清華大學外語系,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專事中英翻譯。譯作包括《美食怪奇物語》、《心情之書:擺脫爛情緒泥淖,我的美好生活要訣》、《無形資產:將人人變成神隊友的團隊默契科學》、《創傷的修復練習》、《焦慮的修復練習》、《疼痛的修復練習》、《寬恕的修復力量》、《邊玩邊學,拆解色彩》(行路)、《大難之後》(木馬文化)、《與大象共舞,即使跌倒也要帶著正念》(一中心)等等。 賜教信箱:[email protected]


 

 

譯者介紹

目錄

◎前言 盲飲
我花了好幾個下午捧著筆電看侍酒師比賽的影片。參賽者不斷開瓶、換瓶醒酒、聞酒、吐酒,謹慎斟酌出口的字句;他們仔細觀察賓客透露的重要線索,手用著奇特角度倒酒——優勝寶座取決於眾多難以理解的細節。我被迷倒了。我對這群人感同身受,只不過我跟他們剛好是兩個極端:我的生活剝奪感官,他們的生活開發感官。看著他們,我很想知道自己可能錯過了哪些體驗。一次又一次觀看侍酒師嗅聞葡萄酒的影片之後,我決定自己找出答案。

◎第一章 酒窖老鼠
我辭掉工作後遲遲沒找到願意雇我的餐廳。「我們的酒窖工受傷了⋯⋯」餐飲界超級巨星喬說著,眼神游移到我的二頭肌。他保證這份工作有觀察葡萄酒銷售的絕佳視角,像是哪些酒好賣、何時賣出、賣給誰、如何賣出、賣出價格;還說光是整理存酒就能認識各個產區。此外葡萄酒的等價交換行規確保我能用勞力換取大量品酒機會。我趕緊把握機會答應。但是在餐廳工作幾個月後我發現,喬只是把工作當成維持生計的手段。那期間我經常碰到另一種侍酒師,對他們來說工作不只是為了餬口,而是一種宗教。我想認識的,是他們這種人。

◎第二章 祕密社團
「大眾一直被灌輸一個滔天大謊,那就是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味覺,」摩根懇切說道。他準備大師級侍酒師考試已經兩年,這是餐飲界葡萄酒專家的最高榮譽。在準備這考試的那幾年,考生平均將品嘗兩萬瓶以上的葡萄酒、研讀一萬小時、製作四千多張字卡、把二十五張護貝地圖固定在淋浴間牆上。侍酒師有各種鍛鍊味蕾的技巧。他們說,第一步是自我認識,留意外在因素對感官的干擾;其次是自我剝奪,避免味覺或嗅覺遭雜訊干擾。接下來是持之以恆、堅持習慣,降低令人混淆的變因。然而摩根戒斷的東西不多,他的鍛鍊注重心理層面。他認為,盲飲的關鍵在於鍛鍊專注力與心理控制。

◎第三章 比賽
摩根將前往加州參加頂尖侍酒師決賽,他鼓勵我設法加入這些活動。我確實不想錯過。比賽將反映侍酒師工作的真實情境,且完整涵蓋他們的所有正式職責,我可以趁機熟悉這些標準,為日後應考做準備。我以「外行人能提供獨特觀點」為由,說服了主辦單位讓我擔任客座評審,沒想到其間短短幾分鐘的經驗,使我再也無法當個無知的用餐者。侍酒師侍酒時除了得遵守諸多禁忌,同時要提供建議、去酒窖取酒、幫客人點酒、向剛入座的人打招呼、應付賓客的各種突發奇想——並且表現得遊刃有餘。

◎第四章 大腦
現在我一週參加三、四個盲飲會,一天之內只有六小時完全清醒,若不是在品酒便是在聞東聞西。味覺跟嗅覺真的可以鍛鍊嗎?我用侍酒師建議的傳統老法子希望加強感受力,但這群人依然相信早已被推翻的舌頭味覺區,我真正在鍛鍊的該不會是胡謅的功力?我的葡萄酒導師們多年來品嘗了成千上萬瓶酒,但我時間有限,不可能這樣做——科學能否為我指點明路呢?嗅覺與味覺診所的教授兼醫生托瑪斯邀我參加臨床化學感覺研討會,會中我問他的一名同事,大眾對味覺和嗅覺最常見的誤解是什麼,她毫不遲疑地說:「他們根本不知道味覺跟嗅覺是什麼。」

◎第五章 魔法王國
仔細翻閱專業侍酒師協會的服務手冊後,我發現這工作似乎跟人質談判專家很相似。具備專業心理學背景的侍酒師...

各界推薦/推薦序

推薦人士與各界好評

 

林一峰/威士忌作家暨葡萄酒騎士

梁岱琦/《到艾雷島喝威士忌》作者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張 治/T大葡萄酒粉絲團版主

〔舉杯推薦〕

 

▶林一峰:「這本書最精采的,不只是讓我們看見葡萄酒的迷人和美好,而是它讓我們重新反思自己對待感官的態度。當中提出的許多疑問和對答,正是我想對身邊許許多多熱愛葡萄酒的朋友說的,我樂於推薦它給我身邊年輕一輩熱愛葡萄酒的人。」

 

▶葉怡蘭:「近年令人最振奮入迷的葡萄酒書寫。藉由侍酒師一職深入窺看葡萄酒世界之堂奧大千,讀後無疑更醉心於享受葡萄酒、以及在餐廳享受葡萄酒之樂。」

 

▶「這本書是葡萄酒界的《安東尼.波登之廚房機密檔案》。讀完它,葡萄酒(或驕傲的葡萄酒行家)再也嚇不倒你。」——《看圖學葡萄酒》共同作者瑪德琳.帕克特

 

▶「非常成功的另類參與式報導,比昂卡.波斯克有成為怪咖阿宅的天分。這本令人發噱、深思熟慮又考究嚴謹的書,說不定能夠回答一個亙古的問題:葡萄酒鑑賞是不是一場騙局?」 ——《The Juice》作者傑伊.麥金納尼

 

▶「這是近年來最精采的酒類相關回憶錄。」——Punch酒類線上雜誌

 

▶「我愛這本書。它說的不只是葡萄酒,還有如何聆聽自己的感受,以便用更深刻的方式去體驗和欣賞周遭世界。」——《大口一吞,然後呢》作者瑪莉.羅曲

 

▶「這本書是葡萄酒愛好人士的《神曲》。你得先看過煉獄跟地獄之後,才能到達天堂……它以輕鬆有趣、引人深思、甚至令人害怕的方式,觀察一個無比嚴苛但有時荒謬可笑的專業領域所擁有的超群品味、膨脹自我,以及稀奇古怪的規則。」——美聯社

 

▶「高超的報導文學。如果你曾對葡萄酒的神祕世界與自稱葡萄酒行家的人感到好奇,你一定要讀《葡萄酒宅神》。看完這本書,你對葡萄酒的看法將永遠改變。」——《The Girl from Human Street》作者羅傑.柯罕 

 

▶「這本聰明且觀察敏銳的書裡,比昂卡.波斯克帶領讀者踏上一場奇妙的旅程,窺探這個由葡萄酒與愛酒人士構築的、充滿癡狂與誘惑的次文化。」——《蘭花賊》作者蘇珊.歐琳

 

▶「富洞察力、好奇心和娛樂效果,作者的描述手法精準之中帶著一絲諷刺的幽默⋯⋯看完這本書,你一定會更加了解葡萄酒,並且更熱切地探索葡萄酒。就算是對喝酒較沒興趣的人,也會覺得這本書很有趣。」——《科克斯書評》

 

▶「一場愉快的嬉戲……(它揭露)各種葡萄風味的錯綜複雜與細微差異,說明葡萄酒為什麼會在世界各地成為社交必需品,以及我們喝葡萄酒的方式為什麼有可能改變人生。」——《哈潑時尚》雜誌

 

▶「精采好讀。...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