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文的傳承:新疆錫伯族 | 拾書所

滿文的傳承:新疆錫伯族

$ 529 元 原價 670

內容簡介

民國三十六年(1947),位於伊寧市的「錫伯索倫文化協會」對滿文部分字母做過一些更動,增加一些拼寫形式,同時廢除滿文第六元音以及與第六元音組合的十二個音節字。本書對第六元音不合理的處理方式提出質疑,其見解頗為獨到。
──國立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莊吉發

------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古國,境內所使用的語種也是多元而豐富的。僅以女真與滿洲為例:金朝有女真大、小字的創制,清朝有無圈點滿文(老滿文)、加圈點滿文(新滿文)的發明。遺憾的是,女真文史料保留下來的很稀少,而滿文史料卻有數百萬件之多,這些史料不只散布海峽兩岸,歐、美、俄、日、韓等國亦有數量可觀的收藏。

本書開頭警示清朝的結束距今不過一個世紀,曾經作為「國語」的滿洲語文幾已消亡,幸好有西遷的錫伯族人在那遙遠的西北邊陲把滿文滿語給完整保存下來,讓這個「死文字」一息尚存。特別是口語的部分,錫伯語跟當年滿人彼此溝通的話語相差無幾,可以說是連接現代與大清帝國的重要橋樑。本書有不少關於現今滿文研究的勘誤與指正,這些都是作者親自前往新疆伊寧、烏魯木齊,與錫伯族人訪談後的成果。藉由了解錫伯語文,很快就能讀懂清代的文獻。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序/莊吉發◇
◇自序◇

導論

【第一章 錫伯與滿洲:族群淵源考察】
第一節 錫伯族族源
第二節 錫伯文與滿文同多異少
第三節 錫伯文「新詞彙」的誕生
第四節 從「零」數字的使用看錫伯文與滿文
第五節 薩滿信仰下的「佛多媽媽」與「喜里媽媽」

【第二章 錫伯語文獨特性的形塑】
第一節 錫伯族割斷與滿文的連結─一九四七年「文字改革」
第二節 中共民族政策下錫伯族的官方認定
第三節 《察布查爾報》推廣錫伯族
第四節 詞義規範─舉「東」、「西」方位詞為例

【第三章 錫伯文、滿文學習過程之個案研究】
第一節 錫伯語suwanda─「大蒜」顛倒說質疑
第二節 兩本滿文辭典與一本錫伯文規範手冊
第三節 《清代通史》裡滿文論述之商榷
第四節 「國論言貴」考
第五節 清季官錢紙幣與《臺灣慣習記事》裡的滿文謬誤

【第四章 錫伯文的前景】
第一節 「識字培訓班」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第二節 「培訓班」成效考核
第三節 錫伯族知識分子論錫伯文的未來─何文勤主編專訪
第四節 錫伯文保存芻議

結論

附記 與美國「新清史」學者的一次交流

附錄一 研究方法
附錄二 盛京、北京、新疆的滿文門名
附錄三 東西方位詞詞義變化

徵引書目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