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顆青春痘 | 拾書所

第一顆青春痘

$ 205 元 原價 260

內容簡介

李潼精準又溫暖、細膩又深刻的筆觸,醞釀出22篇散文
 
每一枚記憶,每一個人物,每一次交會,每一則故事,
都像爆米香現場炸開的那朵蕈狀雲──迸射得有聲有色、盎然豐富……
 
〈木屐店算命館〉
每次到木屐店,母親偏愛叫嚷:「我家大腳仙來了,幫我找一雙最大的船。」直到有一次,阿姨仔說:「腳大的孩子,將來要走長路,離家遠遠的喔!」母親一聽,臉色大變,默不作聲。成年後,我果然離家最遠……
 
〈第一顆青春痘〉
那一顆青春痘的出現,我暗地裡歡喜了幾夜,像保護一克拉鑽石一樣,生怕它會突然消失了。向人請教治療青春痘的方法,只不過是另一種公開宣布:我已經開始長大了!
 
〈鐵齒〉
祖父常罵我「鐵齒」,意思是「事事懷疑、愛抬槓,緊咬不放」,和「死鴨仔硬嘴巴」的意思相近。其實,祖父也差不多……
 
〈得驚變好膽〉
赫然發覺今年的蘿蔔異常肥碩,個個大如頭,長如腿,形樣扭曲可疑,莫非是什麼新開發品種?
 
農婦說,這大地震,人得驚、樹得驚、雞鴨得驚,菜頭埋在土內,當然也得大驚。打拚要活下去,不小心就大做這款了!甜滋滋,吃了人會變好膽!
 
爆米香是有聲有色的可口零嘴,以這款轟轟烈烈的聲勢出場,現場炸開那一朵回憶的蕈狀雲,是可以無限涵容往事、故舊與新人和一大串趣味的七彩雲。
 
我向來是個幸運的人,生活中常有「爆米香型」人物來去進出,大大豐富了我的生命涵容,乃至在性格形塑的過程,受到或深或久的影響。這些出現在我人生各階段的精采人物,讀者從文字描述中認識他們,往往也能聞到爆米的香味,嘗到那種非凡的生命態度激發出的濃郁氣息。 ──李潼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李潼(1953~2004)

原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年輕時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作,以〈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口。同時開始從事兒童文學創作,以《天鷹翱翔》、《順風耳的新香爐》、《再見天人菊》三部作品,連續獲得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少年小說首獎。

1990年以《博士.布都與我》獲得第十五屆國家文藝獎。

李潼致力少年小說創作,重要作品有:、《龍園的故事》、《見晴山》、《番薯勳章》、《激流三勇士》、《尋找中央山脈的弟兄》、《少年噶瑪蘭》、《神祕谷》、《鞦韆上的鸚鵡》、《噶瑪蘭有塊救人地》等。也嘗試各種文體寫作,散文作品有:《第一顆青春痘》、〈油條報紙.文字夢〉。

散文〈老榕樹下讀報紙〉、〈油條報紙.文字夢〉、〈破紀錄〉、〈熱荔枝〉選入國小國文課本。另有作品翻譯成英、日、韓等多國語文,並改編為電視連續劇、舞臺劇與動畫影片。

繪者簡介

良根

插畫+設計工作者
創作取材於生活中的小感動
及周遭美好的小故事
畫小小的插畫
作小小的設計
過小小的生活
這就是良根大大的幸福 譯者介紹

目錄

推荐序 
自序 爆米香/李潼
 
【第一顆青春痘】
木屐年代喀喀喀
第一顆青春痘
吶喊不需要理由
耳朵
古意「等路」
迷信狀元
那年脣上長青髭
水兵的初航
 
【鐵齒】
鐵齒
父親的酒壺
母親的手
雙螺旋
照相
 
【得驚變好膽】
牛背上的呀喝
嗜好文字
隨緣三樂事
漁港早市
義助
海馬少年
得驚變好膽
黑木

自序/導讀

【推薦序】
 
繪聲繪影,聲色俱佳的李潼
嚴淑女/童書作家與插畫家協會台灣分會 會長SCBWI-Taiwan
 
多年前,因為要記錄台灣作家的身影,有機會去羅東採訪和跟著錄影前輩王璞先生一起為李潼的生活做紀錄。
 
清晨,看著氣宇軒昂的李潼,在公園和朋友一起練氣功。他大氣的儀態,令人動容。一回到家,李潼拿起鍋鏟,豪邁的為家人和每個客人煎雙蛋餅,有幸嚐到那種豪氣中,帶著體貼溫柔的滋味,令人難忘。
 
這種記憶中的滋味,竟然在我閱讀《第一顆青春痘》時不斷的湧現。大家深知李潼寫長篇少年小說的大氣;但是這本充滿童年往事的散文小品,紀錄李潼記憶中的大小事,讓我們看見五歲愛聽這聽那的李潼、十五歲愛冒險的李潼、想像力超豐富的李潼,還有那些和他在生命中交會的親人,那些活得有血有肉、有笑有淚的朋友,讀起來就像充滿滋味的爆米花一樣,令人難忘。
 
本書分成三部,第一部「第一顆青春痘」紀錄李潼踩著木屐喀喀喀,帶我們走進他探險的童年,讓我們了解擁有精采童年,是滋養他創作生命的源頭。書中那個仰頭帶著驕傲神情的大男生,活靈活現的出落在文字間,令人莞爾。
 
在稻田間彈跳,高喊JAPAN AIRLINES的少年,那顆自由的心蹦跳著、飛揚著。隨著一聲聲沒頭沒腦的呼喚,釋放了禁錮的心靈,活絡了少年靈通的感受之心。散發心神舒暢和無限想像,如同秋收稻田的豐熟氣味,讓人永遠記得。
 
第二部「鐵齒」寫李潼的家人、祖父、父親和母親。李潼用說書人簡短、精準、節奏鮮明的語調,讓這些家人的陳年舊事精采非凡,讓人得屏息聆聽,深怕錯過了哪個精采環節。
 
閱畢,才知原來李潼的說書功力,從小在鐵齒祖父的薰陶下,功力備增。連他的母親都是會說故事的人,讓我們體會生活在那個艱苦、心酸的年代,卻努力活著的母親的感受。而把安靜的父親和冰鳳梨的滋味連結在一起,那酸甜的記憶,帶著淡淡的憂傷,透著李潼對父親的思念。
 
第三部「得驚變好膽」讓我們看到擅長觀察、精準描述販夫走卒樣貌的李潼,將大菜頭說成「得驚變好膽」的農婦,描寫得多麼傳神。
 
而熱心助人的李潼記錄在火車站偶遇的婦人,那兩句「好緣要依隨」、「喘氣(呼吸)才能結緣」的智慧之語,讓我們在閱讀的字裡行間,也和李潼結緣。而他送給我們的「伴手」,就是一篇篇精采的故事。
   
閱讀這本散文集,發現即使描繪日常生活的小品文,李潼也發揮絕佳的說書魅力。他繪聲繪影,聲色俱佳的文字書寫功力,利用來來回回的生活對話,加上內心獨白的感情抒發,讓他筆下的人物讀來鮮活有勁;他經歷的冒險事件,讓人身歷其境,和他一起經歷那個充滿冒險幻想,屬於李潼的年少時代。
 
...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