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符(上下冊不分售) | 拾書所

魔符(上下冊不分售)

$ 473 元 原價 599

內容簡介

「魔符」,代表統合全宇宙的能量,
而世上只有一個人能找到它!

史蒂芬‧金創作《黑塔》的重要靈感來源!

奧斯卡金獎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即將改編拍成迷你影集!

【城堡岩小鎮家族創立人】劉韋廷‧【奇幻作家】御我‧【名作家】林斯諺‧【名閱讀部落客】kathy34舌燦誌‧【名閱讀部落客】浮果‧【名閱讀部落客】快雪‧【名閱讀部落客】冥王星男爵‧【名閱讀部落客】喬齊安◎共同推薦


他騎在旋轉木馬背上,飛翔在地獄邊緣的雲端裡。
他絕望地閉上眼睛,卻看見了一切的開端……


在《魔符》中,有著許多如同《黑塔》裡頭,在兩個不同世界間穿梭往來的「跨界」情節,而書中每個世界均有同一人的不同分身這項設定,亦能讓《黑塔》某個未有詳加交代的謎團因此獲得解釋……如果光就出版時間來看,我們還大可將《魔符》視為《黑塔》世界觀設定的起始之作。
──【城堡岩小鎮家族創立人】劉韋廷


傑克的父親一年前死於意外,接著母親又得了肺癌,生命進入倒數。更無奈的是,他還不得不和母親四處奔逃,以躲避父親合夥人摩根的糾纏,因為摩根一直在覬覦屬於他們的另一半股份。

難怪十二歲的傑克會覺得「死亡」構成了這個世界的一半,直到有一天,他遇見了神秘的老黑人帕克,才改變了這一切。帕克告訴他在現實世界之外,還有個平行世界叫「魔域」。現實世界中的人在魔域中另有分身,兩個分身的命運彼此息息相關,而能夠讓傑克的母親痊癒並永遠擺脫摩根的方法,就是到魔域中去尋找「魔符」。

在帕克的引導下,傑克從現實世界「騰」到了魔域,穿越焦枯平原和闇黑旅店,迎戰怪物軍團,並屢次面臨命運的抉擇點……而每每在最絕望的時刻,傑克仍不斷告訴自己必須要勇敢、要真誠、要忍耐,這一刻,千萬不能動搖!


《魔符》是故事大師史蒂芬‧金的暢銷經典巨著,書中藉由主角穿梭兩個世界的冒險,展開一場宛如史蒂芬‧金顛峰代表作《黑塔》般的奇幻旅程,不但蘊含了豐富的象徵與寓意,更展現出愛與信念如何讓人超越極限,勇敢迎接生命的挑戰!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故事大師】史蒂芬‧金 (Stephen King)

一九四七年生於美國緬因州波特蘭市。自一九七三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魔女嘉莉》後,到目前為止已寫了五十多部長篇小說和二百多篇短篇小說。他的筆法細膩,善於從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日常生活事物中,帶給讀者如同身歷其境的恐怖感。作品已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暢銷超過三億五千萬本,甚至被譽為「每個美國家庭都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則是史蒂芬‧金的小說」。

他的作品也是影視改編的熱門題材,其中《魔女嘉莉》是他一鳴驚人的出道作,並兩度被改編拍成電影;《鬼店》、《牠》與《末日逼近》則被譽為他的三大代表作,也均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影集,《末日逼近》且已由華納兄弟電影公司買下電影版權。《穹頂之下》則於二○一三年由奧斯卡金獎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擔任監製、「LOST檔案」導演傑克‧班德執導,改編為同名電視影集,刷新美國CBS電視台夏季檔影集自一九九二年以來的最高收視紀錄!

二○○三年,史蒂芬‧金獲得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頒發「傑出貢獻獎」;二○○四年,他榮獲世界奇幻文學獎「終身成就獎」的肯定;二○○七年他更獲頒愛倫‧坡獎的「大師獎」;二○○八年則以《魔島》和《日落之後》同時囊括「史鐸克獎」最佳長篇小說及短篇小說獎;二○一○年,他又以《暗夜無星》贏得「史鐸克獎」最佳小說選集和「英倫奇幻獎」最佳小說選集,在在彰顯出他無可取代的大師地位!

目前史蒂芬‧金與妻子定居於緬因州。
譯者介紹

王詩琪

台大歷史系畢業,現為兼職譯者。譯作有《神鬼通牒》、《骷髏之詩》等。

自序/導讀

導讀

書裡書外,多重跨界
【城堡岩小鎮家族創立人】劉韋廷
──談史蒂芬.金與彼得.史超伯的《魔符》


史蒂芬.金與彼得.史超伯均是相當著名的恐怖小說作家,不僅同樣成名於一九七○年代,在創作風格上也頗有相似之處。兩人均喜歡將故事背景設立於偏遠小鎮,而角色們的童年陰影,也總是會成為他們作品中時常探討的主題之一。

在史蒂芬.金的部分,相信這樣的情形早已無需多提,像是《牠》(It, 1986)與《午夜四點》裡的中篇小說〈圖書館警察〉,均是極為明顯的例子。而就史超伯的部分來說,其榮獲史鐸克獎的《迷失男女》(Lost Boy, Lost Girl, 2003),則將故事的大半焦點集中在青少年的友情及愛情部分;甚至就連讓他成功再下一城,於第二年接續奪得史鐸克獎的續集《夜屋》(In The Night Room, 2004),也以作家與筆下作品的複雜糾葛作為主軸,與史蒂芬.金屢次探討的主題同樣有所呼應。

或許由於兩人的作品主題頗為接近,使雙方在各自的第二本恐怖小說出版時,便對彼此的作品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兩年後的一九七七年,史蒂芬.金與家人到倫敦住了三個月之久,因此與當時在英國教書的史超伯結成好友,並開始討論起合寫一本小說的可能性。但這項計畫在史蒂芬.金回到美國後,由於距離遙遠之故,始終停留在討論階段,一直要到數年以後,史超伯辭去英國的教書職務並返美定居,才總算使得這項延宕已久的合作計畫得以付諸實踐,順利推出了這本《魔符》。

不過,雖然這場合作足足被推遲了七年之久,但這段漫長時間的等待,卻也一點都稱不上是什麼壞事。一九七七年時,金與史超伯不過僅是初出茅廬的新手作家,縱使小說銷量還算不錯,但由於作品不多,仍稱不上是一線作家。而到了《魔符》出版時的一九八四年時,情況則與當年截然不同。他們兩人不僅順利成為各大暢銷書榜的常客,更在恐怖小說這項文類中佔有他人難以撼動的穩固地位,使《魔符》因此成為備受各界矚目的大作,也讓美國維京出版社不惜砸下五十五萬美金作為本書的宣傳費用,並創下了當時精裝版首刷六十萬本的最高紀錄。而在十一月上市的《魔符》,最後也果然不負眾望,於一九八四年僅剩兩個月的情況下,便於當年達成八十八萬本的銷售佳績,並在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上蟬聯了十二週的冠軍寶座。

有趣的是,雖說外界十分期待兩名恐怖大師的首度合作,並認為《魔符》很有可能成為史上最成功的恐怖小說;但直到出書之後,眾人這才驚訝地發現,原來《魔符》根本就不是一本恐怖小說,而是一部最後還入圍了世界奇幻獎與軌跡獎最佳奇幻小說的道地奇幻作品。

這樣的情形,在兩人的忠實簇擁者間引發了一陣軒然大波。有些讀者認為,這本小說讓他們略感失望,並非是他們期待中的恐怖作品(畢竟當時《黑塔》系列僅完成了首作《最後的槍客》,加上印量極少,是以仍未有太多人見識過史蒂芬.金的正統奇幻面相);但同時卻也有不少讀者對《魔符》極為喜愛,甚至因此為他們兩人增加了不少新讀者,使英文版的《魔符》直至二十多年後的今日,仍固定不斷再刷上市,還成為繼《黑塔》系列與《末日逼近》(The Stand, 1978)後,史蒂芬.金第三部被改編成漫畫的作品(漫畫版於二○○九年開始連載),就連知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也購下了本書的改編版權,在經過多年的籌備與改寫劇本後,預計於二○一二年推出迷你影集版。

當然,如果你曾看過《黑塔》系列的話,想必也會發現這兩部作品間的相似之

內容試閱

第一部 天涯浪跡


一、亞罕布拉花園飯店

1.



一九八一年九月十五日,一個名叫傑克‧索耶的男孩,佇足於浪花與陸地相接的灘口,雙手插在牛仔褲口袋裡,眺望著平靜的大西洋。傑克才十二歲,身材已經比同齡男孩來得高大。海風掠過他清秀的額頭,撥開額上那也許已留得太長的棕髮。他佇立著,懷抱著數月以來累積的困惑與苦悶──三個月前,母親鎖上他們位於洛杉磯市羅迪歐大道的家門,宛如捲入一場小型風暴,穿過一陣家具、支票、房地產仲介商的混仗,然後在紐約市中央公園西側租下一間公寓。不久,又帶著他飛到這裡,新罕布夏州海濱一個靜謐的度假小鎮。規律與秩序已從傑克的世界消失,他的生活如同面前奔忙的浪濤,變幻不定、無法掌控。是母親帶著他跑遍各地,不斷遷徙,然而,又是什麼力量驅趕著他的母親?

他的母親馬不停蹄,一再奔逃、奔逃。

他環顧空蕩蕩的海灘,往左望去是阿卡迪亞遊樂園,這裡從陣亡將士紀念日 起直到勞工節 之間總是熱鬧喧騰。此時卻空無一人,像顆介於兩次心跳之間暫時靜止的心臟。雲霄飛車的軌道畫過平淡陰鬱的天空,筆直而稜角分明的支架看起來宛如早已熄滅的深灰色炭火。傑克在遊樂園裡交了個新朋友,叫作史畢迪‧帕克,不過他現在騰不出多餘的心思來想這個新朋友。右邊是亞罕布拉花園飯店,這裡才是令傑克心緒糾結的所在。他們抵達飯店那天,有那麼一瞬間,傑克以為自己會看見一道彩虹,懸掛在多角型的屋頂上方,好似某種象徵,許諾更美好的生活。然而彩虹不過是道不存在的幻影,屋頂上有的只是隻風信雞,被風吹得左右搖擺。當時他跨出租來的車子,無視母親要他動手抬出行李的期望,只顧著往上瞧。旋轉中的金屬公雞頭上,徒然張著一片空白的天空。

「打開後車箱,把行李都拿出來,乖寶貝,」母親對他嚷嚷,「我這虛弱的老明星想趕快進飯店裡找點東西喝喝。」

「來杯馬丁尼吧。」傑克接口。

「你該接的是:『妳還不老啊』。」她吃力地爬出車座。

「妳還不老啊。」

她對傑克粲然一笑──這是行將就木的莉莉‧卡凡納(索耶),這位走紅將近二十年的B級片天后所綻放的一抹微光。她伸了伸腰桿,「到了這兒就沒事了,小傑。」她說:「一切都會沒事的。這兒是個好地方。」

一隻海鷗滑翔過飯店上空,一時間傑克有種錯覺,以為屋頂的風信雞飛了起來。

「到了這裡就不會有那些煩人的電話了,你說是吧?」

「當然。」傑克這麼回答。母親想要遠離摩根叔叔,她不願再跟亡夫的事業合夥人唇槍舌戰了,她只想捧著一杯馬丁尼,鑽進被窩裡,用棉被蓋住腦袋……

媽,妳究竟怎麼了?

死亡的氣味太過濃厚,世界的一半乃是由死亡構成。頭頂上的海鷗淒厲叫喊。

「快點兒,孩子,快點。」母親催促傑克,「我們快進去這舒坦的地方吧。」

當時,傑克心裡暗想:就算情況再糟,至少我們總有湯米叔叔撐腰。

然而湯米叔叔已經不在人世;只不過這消息還擱置在盤雜錯綜的電話線路彼端,尚未傳進他們耳裡。


2.

亞罕布拉飯店凸懸在海面上,這維多利亞式建築一整落堆疊在低矮的花崗岩岬岸邊緣,兩者天衣無縫地彼此交融,猶如新罕布夏州少數幾哩海岸線上一塊突出的鎖骨。這會兒傑克站在海邊,從他的角度望去,幾乎完全看不見飯店面向陸地那側井然有序的花園,觸目所及,只有一片黑壓壓的樹牆。風信雞頂著天空,指著西北西。飯店大廳豎著一塊牌子,標明一八三八年,北衛理公會在此地召開新英格蘭的首度廢止蓄奴聯合大會。當時丹尼爾‧韋伯斯特 發表了一場鏗鏘有力、激動人心的演說。牌示內文引述了...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