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極美的五月裡:海涅詩集 | 拾書所

在極美的五月裡:海涅詩集

$ 225 元 原價 250

內容簡介


人生歲月有五分之一在空等,


無論你在午後的咖啡館,


還是流動的車廂、捷運站,


因為有隨身一冊,你能看見──


 


海涅在旋律中輕嘆,


徐志摩在康橋呢喃,


林間有泰戈爾盤桓,


河畔有葉慈的輕聲呼喚…


時間,不再是無意義的空轉,


你有偉大的靈魂相伴。


 


在極美的五月裡,


所有花蕾都綻開,


這時在我的心裡,


愛苗也萌發出來。


 


在極美的五月裡,


所有鳥兒都歌唱,


這時我向她表白了,


我的戀慕和渴望。


 


──<在極美的五月裡>


 


海涅是德國偉大的抒情詩人,作品題材多為愛情,且極富音樂性,朗誦起來流暢自然、音調和諧,甚至曾被柴可夫斯基、舒曼、舒伯特和孟德爾頌等名家譜寫成歌,總計他的詩歌被譜成曲的多達三千首,而其中的經典詩目包含<羅蕾萊>、<你好像一朵鮮花>、<北方有一棵松樹>、<展開歌兒的翅膀>……等。


 


本書詩篇以海涅的的愛情故事、抒情風格、臥病中的創作、及他的社會觀為主題,分別列出「為什麼玫瑰這樣黯淡──海涅的愛情故事」、「你好像一朵鮮花──對大海與愛情的歌頌」、「你的書信像一道電光──海涅的病中吟」、「我是劍,我是火焰──海涅的社會觀」四個章節。此外在每一章節之前,也都簡介了海涅的創作背景,帶領大家對他的創作有更深刻的認識。


 


除了最後一章的政治諷刺詩之外,前三章的題材都不出愛情的範圍,並按時間呈現,從海涅對阿瑪麗愛的戀情,到對兩位堂妹的舊情懷念、再到與妻子瑪蒂爾德和最後的情人愛麗澤的吟唱,讀完彷彿走過一遍海涅的人生,聆聽一遍海涅最溫柔的樂章。


 


本書特色


 


★作品受各國名作曲家青睞,德國街坊中,至今仍傳頌著他的詩歌。


★抒情詩人的典範,擁護的讀者超越國境、超越時代。


★巧妙演奏文字之美,尼采好評:「有關抒情詩人的最高概念,是海涅賜給我的。我在各國尋找一個同樣悅耳和熱情的音樂,卻徒勞無功。」


★書背精緻布紋與封面壓紋設計;撫觸之間感受經典魅力!


★隨身一冊輕鬆攜帶,整個世界都是你的圖書館!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海涅(Heinrich Heine)

海涅(1797~1856)是德國偉大的抒情詩人,也是思想家和評論家、革命民主主義者。他出生於德國萊茵河畔的杜塞道夫。在海涅童年時代,杜塞道夫兩度處於法國革命軍的占領統治之下(1795~1801和1806~1813),法國人在該地區實行進步的民主改革,一向遭受歧視和壓迫的猶太人獲得平等待遇。這段史實對海涅對民主、自由、革命的嚮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海涅最初按照父母的願望,在叔父所羅門.海涅的銀行裡工作。1819年,藉由叔父的資助,去哥廷根和柏林繼續求學。他聽講課之餘,熱心從事文學創作,出版了《詩歌集》和《旅行速寫》,奠定了詩人的地位。1830年夏,他聽到巴黎爆發七月革命的消息,遂於次年五月自願流亡,離開腐朽的祖國,移居巴黎。1843年底,海涅在巴黎認識馬克思以後,加深了他的社會主義思想,陸續寫了多部評論作品、政治詩和諷刺詩,成為捍衛民主、自由的堅強鬥士。不幸的是,海涅自1848年起受脊髓癆病惡化之故,只能癱瘓在床,眼睛也幾乎失明,在所謂「被窩墓穴」的病床上躺了八年之久,終於在1856年2月17日逝世於巴黎,享年僅五十九歲。
譯者介紹

自序/導讀


【編輯的話與愛情詩歌賞析】


 


海涅曾前後鍾情於兩位堂妹──阿瑪莉愛與台萊絲,卻因為彼此身世相距較大,所以最終都沒有結果。海涅心靈遭受巨創,為此寫了許多情詩。而第一章「為什麼玫瑰這樣黯淡──海涅的愛情故事」中的作品,選自<抒情插曲>這首組詩,就是在歌頌對阿瑪莉愛的深情,它原是安排在兩齣悲劇之間的奏曲,因此以「插曲」為名。譬如<薔薇、百合、鴿子、太陽>一首,便展露出他對阿瑪莉愛的殷殷之情:


 


薔薇、百合、鴿子、太陽,


從前都使我熱愛非常。


如今不同了,我只愛一位


嬌小、漂亮、純潔的姑娘;


她就是愛的泉源,她就是


薔薇、百合、鴿子和太陽。


 


在第二章「你好像一朵鮮花──對大海與愛情的歌頌」中,也有一首歌頌台萊絲的著名詩歌──<你好像一朵鮮花>:


 


你好像一朵鮮花,


溫柔、純潔而美麗;


我一看到你,憂傷


就鑽進我的心裡。


 


我覺得,好像應該


用手撫摸你的頭,


願上帝保你永遠


純潔、美麗而溫柔。


 


海涅對台萊絲的欣賞,更多的是她純潔而溫柔的內心。而這首詩歌也成為他歌頌台萊絲最著名的一首,曾被譜成250種曲子。這一章節的作品,則選自<抒情詩歌>、<新的春天>和<瑟拉芬>三首組詩,除了歌頌大海,裡頭也充滿對二位堂妹的舊情懷念。連續兩次情場失利,讓海涅痛苦又自棄,甚至寫詩表達自己的失敗:


 


第一次初上情場的人,


即使失利,也像個神仙;


可是第二次再談戀愛,


仍不成功,就是個笨蛋。


 


我,這種笨蛋,我去戀愛,


又沒有獲得任何反應!


太陽、月亮和星辰大笑,


我也跟著笑──就此送命。


 


然而,在海涅移居巴黎的第三年,愛上一位女鞋店員,最後也結成連理,他替她改名為──瑪蒂爾德,雖然這位女孩沒有文化素養,又輕浮愛玩,但海涅仍然將她視為寶貝般寵愛,第三章「你的書信像一道電光──海涅的病中吟」中的作品,是海涅在病魔纏身的八年中所寫下的詩歌,其中不乏他對妻子的寵愛與不放心,就如他在<巴比倫的憂鬱>裡所述:


 


瑪蒂爾德,請你相信,


狂怒的海,倔強的森林,


這些都不及我們眼前


居住之地這樣的危險!


不管狼和兀鷹、鯊魚


和其他海怪多令人畏懼: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