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一直都在這裡──不在天堂也不在地獄,
也不是夾在兩者之間的那個地方。
我聽見愈來愈接近的腳步聲,那是傷害我的人,還是你?
請穿越人心的黑暗險惡,在他再度下手前找到我。
★ 驚悚大師史蒂芬‧金2012年度私心推薦好書
★ 2013年英國金匕首獎決選作品
★ 亞馬遜網站小說銷售排行第一名
★ 紐約時報書籍銷售排行榜第八名
★ 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四顆半星超高評價
★ 全球暢銷推理作家邁可‧洛勃森至今最完美的作品
★ 遭到綁架的少女日記與警方心理醫師破案分析雙線進行,是犯罪推理小說中難得一見的敘事手法。
★ 最終結局更令人屏息。在這本小說中,被害者不再是那個無聲地等待救援的被動角色,不再是尋人啟事上的扁平照片或屍袋中的冰冷屍體,而是能出聲講述一個殘酷故事的、活生生的少女。加害者似乎也不只有僅僅那邪惡的一人,或許平凡如你我的每個人都是促成悲劇的環節。
「我們表現好時他會把燈開著,表現不好他會關燈。
那是一種從未經歷過的黑暗,深邃地彷彿有隻怪獸在我耳邊呼吸。
我想逃了,我想大叫。尖叫。
我在這裡,我在這裡!」
「我是心理學家歐盧林,人們說我能看透人心,
但當我企圖洞悉人心時,觸目所及卻是一片黑暗。
我相信琵琶還活在某處,但時間不多了。」
琵琶和好友娜塔莎在某個早上失蹤後便音訊全無,警方認為她們是逃家,然而一陣喧囂後,始終沒有找到她們。
三年後,在百年一見的大風雪中,一對夫妻在娜塔莎曾經住過的農舍裡慘遭殺害,警方強烈懷疑凶手是這對夫婦所雇用的雜工阿吉,飽受幻覺所苦的阿吉聲稱當 天晚上看到雪人在追逐一個女孩。此時,警方也在農舍附近的冰湖中發現一具女屍,經過比對,就是失蹤三年的娜塔莎,驚人的是,她的死亡時間不超過二十四小 時,也就是在農舍夫妻遇害不久之後。負責調查的探長找來心理學家歐盧林協助解讀犯罪現場,希望能藉此破案。
歐盧林認為阿吉不是凶手,而且相信琵琶還活著,他說服警方重啟調查,查訪她們周邊的親友、搜索她們的房間、閱讀琵琶的日記,真相似乎即將解開,但謎團卻越滾越大:琵琶和娜塔莎為何要逃家?這些年她們究竟去哪裡了?娜塔莎怎麼會在三年後才遇害?琵琶此刻又身在何處?
秘密一個個曝光、代罪羔羊上了祭壇、少女正在掙扎、
凶手的身影也愈來愈清晰,而且正步步逼近,
能找到少女的線索,藏在人心最黑暗之處。
各界推薦/推薦序
★ 【國際版權經紀人】譚光磊、【推理作家】既晴、【作家及精神科醫師】王浩威、【推理評論人】冬陽、【資深推理迷】杜鵑窩人── 感動推薦。
眾多好評
在 心理的世界裡,心理學家和建構起故事的推理小說家一樣,都是在有限的蛛絲馬跡裡思考前進!所有的痕跡都是有道理的,是互相連結的,而且是可以推理出 一個立體畫面的。在這本小說裡,主角不但是心理學家,也因為他原來的專長而成為破案的高手。這兩個行業,在這本小說裡,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了。──作家、精 神科醫師 王浩威
作者嫺熟地處理失蹤題材,人物刻畫靈動、情節轉折跌宕,相當傳統的英式犯罪故事,結局的轉折緊抓住讀者的目光不放,很是過癮。──推理評論人 冬陽
《請找到我》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應是遭到神秘歹徒監禁在地底的少女,起初與其友相依相守、受盡屈辱凌虐、剩下最後一口氣,逐漸克服死亡的恐懼、獨力與歹徒周旋、奮力逃出生天的心理轉折……或可視為一部闇黑版的成長小說。── 推理作家 既晴
洛勃森的敘事技巧豐富……在這個故事裡,有好的父親,壞的父親,也有惡劣的父親,女兒也不是天使。可是即使如此,他們也不禁要相愛。──《紐約時報》專業書評人Marilyn Stasio
具說服力的角色,心理學專業加上嚴謹的情節,使得本書成為出類拔萃的犯罪小說。──《英國文學評論》UK Literary Review
緊張懸疑,引人入勝。──《時人雜誌》
這可能是洛勃森目前為止最完美的作品……令人大吃一驚的結局讓人不禁喃喃問道:他是怎麼做到的?──《雪梨先驅晨報》Sue Turnbull, Sydney Morning Herald
令人讚嘆。
《請找到我》是麥可的第八本犯罪小說,我認為是目前為止最棒的一本。——ABC電視台Nightlife, Barbara Horgan
這本一流的心理驚悚小說精確地描繪出人們在承受壓力時如何反應,而故事情節令人不安。──《澳洲時代報》週日版(The Sunday Age)
洛勃森的寫作從精闢入裡進展到超凡入聖……微妙、生動,引人入勝,加上精巧的故事情節和一等一的寫作技巧,這本書使讀者從第一頁就深深著迷,不讀完無法放手。──《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故事情節很棒,節奏緊湊,我最喜歡出乎意料的結局!如果你喜歡懸疑/驚悚小說,一定要把《請找到我》加入閱讀清單。相信我──你肯定不會後悔。——《書蟲世界》(The Bookworm’s World)
令人極度不安,時而憎惡,但我保證你會讀到最後一頁。——《克里夫蘭公正報》(The Plain Dealer, Cleveland, Ohio)
緊張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敘事,輔以強烈的現實感,引人入勝的角色於多重轉折,令人難以預測。一旦開始閱讀,不到最後難以放下。——《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