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內的象徵革命:藝術場域的誕生 | 拾書所

馬內的象徵革命:藝術場域的誕生

$ 765 元 原價 850

內容簡介

社會理論大師布迪厄
繼《區分》、《藝術的法則》之後
最重要的「文化社會學」、「作品研究」經典


★書中附有42張馬內及同時期重要畫家的畫作彩圖,使讀者在鑑賞布迪厄的作品分析時,能夠圖文對照

「藝術是沒有理論的純粹實作。」──涂爾幹

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藝術圈正湧現一場寧靜革命。官方支持的學院派繪畫遭受各路新興派別挑戰,包括最具代表性的印象派在內。其中,馬內(Édouard Manet)在「落選者沙龍」展出〈草地上的午餐〉,更為這場藝術運動吹響了號角。自此,人們不再期望藝術要承載宗教或歷史等宏大敘事,而是能更追求技巧與形式。自此,世人對於「何謂繪畫」的觀念起了徹底的轉變。本書作者、知名社會學家布迪厄,將這種認知及實作上的變革,稱為「象徵革命」。

然而,象徵革命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眾多條件才能達成。本書首先從「場域」的概念切入,探究革命發生的條件。當時,教育擴張導致學位過剩,連帶改變了創作者的人口結構,讓馬內為首的「異端」能吸納更多支持者。於是,原先被官方壟斷的審美標準,開始弱化並鬆動。另一方面,馬內出身上流社會所養成的「慣習」,以及他日後在沙龍、咖啡廳、畫室累積的社會「資本」,也都是他得以擔綱革命先知的條件。而這恰恰展現出象徵革命的弔詭:革命者往往是擁有優勢的人。

以此,透過分析畫作風格、評論家的論述、行動者的階級屬性,布迪厄從法國繪畫的案例,見證現代藝術如何誕生。

本書由未完成手稿與課程講稿集結而成,課堂上不時穿插對聽眾來函的回應。因此,即便看似是一部未竟之作,本書反倒更能讓我們窺見這名思想家鍛造概念的過程。

本書特色

◆布迪厄為提出文化資本與場域等聞名概念的學者,其代表作《區分》被國際社會學協會票選為20世紀前六大社會學重要著作。布迪厄發展的概念體系流傳甚廣,在社會學界、人類學界、哲學界、傳播學界、視覺文化研究等領域,都具有高度影響力。

◆此書堪稱藝術史的翻案之作,不再將馬內歸類於印象派,而是從馬內的出身、人際網絡、畫作風格、與過往時期各畫家的關係等,將馬內定位成自成一格的象徵革命者。

◆有別於既有的「作品研究」觀點,布迪厄並非單純從外部(如階級位置)定位馬內,也不只從內部(畫作內容)分析,而是融合兩種視角,轉而以場域的概念,主張藝術具有相對自主性,同時剖析馬內離經叛道的慣習,又是如何促成這個新興的場域站穩腳跟。

◆對藝術場域的研究可作為對其他場域的研究之示範,因而有助於讀者瞭解在分化複雜的社會之下,各種專業領域如何運作。

佳句摘錄

▊論象徵革命


.象徵革命[是]可在其秩序上類比於偉大的宗教革命〔…〕;在這世界觀的革命中而來的是我們各自認知和欣賞的範疇。──克里斯多福.夏勒

.這場著名的「象徵革命」,在大約1870年成功地以自由藝術推翻學院藝術。……在這就是象徵革命者:他完全承繼了一個體系,卻以其所擁有的,操縱其為體系所賦予的而回頭來對抗體系。……在自主領域的先進狀態中,也就是場域中,這是革命唯一的形式。──芭絲卡.卡薩諾娃

.所謂象徵秩序,建立在社會結構與認知結構的符應上,當象徵秩序斷裂,也就意味著人們關於世界的經驗基礎,以及人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正統之再現跟著斷裂,〈草地上的午餐〉這幅醜聞之作,乃被視為無意識的分析器:這幅畫迫使隱晦與被抑制的事物表現出來(尤其是透過評論「失望」的反應,這和有教養的公眾對於世界與性事的如何再現的看法有關,涉及他們的感知基模與深層的信仰。)

▊論連續性vs.斷裂

.馬內是在連續性中的斷裂,這是極為重要的:宗教上的斷裂和科學上的重大斷裂,其實都是整合性的斷裂,在斷裂的同時又把斷裂掉的整合進來。

.例如:人們在晚近時期的法國哲學注意到,雖然1950年代是存在主義極盛的時代,但所有在這之後才逐漸明朗的思潮,也就是1970年代出現的,在1950年代早已存在了,只是還在萌芽或遭壓抑的狀態……單純地區分出連續或不連續,是錯誤的提問。

▊論(藝術)場域

.這就是場域;其中的行動者擁有差異的、不平等的文學資本的形式,資本的分配結構是不平等的,在場域中有一系列的位置,在不同的位置上,有各自對於文學領域或藝術領域的立場。

.藝術世界如同所有「場域」形式的世界,根植於一個基本信仰,就是幻想(illusio),這樣的信仰主要是必須確定哪些發生在場域中的事是重要的。

.場域從來不是徹底自主的。因為藝術場域持續地依賴著國家、資助……等等。其保有一種自主性,就是相對於從外部來的事物有一定程度的獨立性……自主的場域有能力折射來自外部的事件,依照其自身的法則對其加以改寫。

.基於場域之間的同源性(homologie)(例如藝術場域和權力場域之間),在一個場域內出現的革命,即使極為特定且受限在該場域,依照著雙效(coup double)的邏輯及場域的同源性,該革命也會從發生革命的場域牽連到其他場域,特別是政治場域。

.對於建立在某種限制額的學院秩序而言,數量的效果是最大的挑戰。超額的生產者以其行動支持革命發動...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皮耶.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1930-2002)

法國社會學家,當代最重要的社會理論家之一,亦是知名的公共知識份子。1964年,擔任社會科學高等學院(EHESS)的研究主任;1981年獲選為法蘭西公學院(Collège de France)的社會學講座教授,逐年對公眾演講,分享最新且成形中的研究成果。本書前二部份的內容,即是整理自布迪厄於1999年與2000年講授的法蘭西公學院課程講稿。

布迪厄著作等身,著有《實作感》、《再生產》、《區分: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學術人》、《國家菁英》、《藝術的法則》、《巴斯卡的沉思》等書。他提出了許多深具原創性的概念,包括「慣習」、「文化資本」、「象徵暴力」與「場域」等等,其學說的影響力更是橫跨社會學、人類學、哲學、文化研究、傳播研究、藝術研究等多元的學術領域。

譯者介紹

譯者簡介
陳宗文


交通大學工程學士與碩士、政治大學商學博士、巴黎高等政治學院(Sciences Po.)社會學博士,是有科技暨商學背景的社會學家。自2008年起執教於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於2021-2024年間兼任系主任職務。為成全年少時立下的,以社會學連結科技與藝術之心願,於2015年投入翻譯布迪厄的「馬內」一書,並開啟視覺社會學相關研究。主要興趣領域涵蓋科技、經濟、藝術社會學等,並已出版有多篇相關主題之學術論文。

目錄

譯者導讀
謝誌
法文版編輯者言

第一部份 馬內效應:法蘭西公學院課程1998-1999

第1講:1999年1月6日
◎課程目標:由馬內揭開的象徵革命 ◎完成的象徵秩序 ◎彭皮耶畫 ◎現代藝術的建構:鬥爭的賭注 ◎括弧:社會問題與社會學的問題 ◎國家藝術與前衛的學院主義 ◎仿革命 ◎括弧裡面:科學民粹主義 ◎一項不可能的研究計畫:評論的空間 ◎從平庸到醜聞 ◎充滿著不協調的畫 ◎尊貴與不重要的碰撞效應 ◎在階序之間的親近性 ◎「寫實主義/形式主義」的錯誤對立

第2講:1999年1月13日
◎關於藝術革命的提問 ◎文化素養的投射測驗遊戲(「這讓我想到…」) ◎建構評論的場域 ◎藝術作品的效果 ◎無意識的溝通 ◎意圖主義的理論 ◎越界與美學的野蠻主義 ◎婉曲修辭以及標題的效果 ◎構圖的效果 ◎象徵炸彈 ◎畫作存在的理由 ◎在繪畫中使繪畫成為問題 ◎意圖與稟性

第3講:1999年1月20日
◎回答一個關於辯證的問題 ◎在倫理秩序中的越界 ◎馬內與莫內 ◎學院的眼光 ◎稟性理論 ◎意圖的哲學 ◎意圖與稟性 ◎慣習與機會空間的相遇 ◎作家的例子 ◎來源的概念之評論 ◎一致性的假設

第4講:1999年1月27日
◎對前一次課程的反思回顧 ◎預先建構的對象以及技巧的完美 ◎認識論上的斷裂與社會斷裂 ◎稟性理論與學究的偏見 ◎意圖哲學與稟性哲學 ◎對於發生論評論的評論 ◎對圖像誌傳統的評論 ◎詮釋的姿態 ◎仿製品、仿諷品、仿作品 ◎一個很奇怪的練習 ◎透過身體的知識

第5講:1999年2月3日
◎回應兩個誤解 ◎來源的正確使用 ◎聽一堂課 ◎內部主義與外部主義 ◎年輕時的作品與學校的習作 ◎身體的智能 ◎創造的結構條件 ◎一個總體社會事實 ◎制度的危機 ◎形式主義理論 ◎以彭皮耶畫家的「完成」來結束

第6講:1999年2月10日
◎回到強烈的反應 ◎形式主義取徑的限制 ◎幻想作為元信仰 ◎二元邏輯的陷阱 ◎質疑藝術作品的學院體制與歷史化 ◎學院藝術的社會史 ◎畫室作為菁英的學校 ◎團體與場域 ◎出版場域

第7講:1999年2月17日
◎學院藝術 ◎彭皮耶藝術、貴族與新富 ◎學院美學 ◎整合的學院制度 ◎畫室與入會儀式 ◎聖化與信仰的生成 ◎詩人的登山之道 ◎學院與學院繪畫 ◎技巧與歷史的美技 ◎可讀性的美學  ◎「去歷史化」的歷史 ◎完成的美學

第8講:1999年2月24日
◎馬內的評論 ◎括弧裡面:分隔私人與公共的線 ◎生活風格與作品風格 ◎意義的廢除 ◎異端與正統 ◎任命 ◎對壟斷的鬥爭 ◎展覽與聖化 ◎學校系統的變化 ◎團體的保衛 ◎信仰危機 ◎涂爾幹式的形態模型及其限制

第9講:1999年3月4日
◎外部因素與場域邏輯:學位的過度生產 ◎差異的再生產 ◎「逃難的」學科與位置 ◎國家壟斷的弱化 ◎公眾對革命的貢獻 ◎沙龍的僵化和信仰危機的一般化 ◎巴黎/倫敦藝術場所的比較 ◎馬內與前拉斐爾派 ◎馬拉美看馬內 ◎稟性美學的基礎:法蘭西公學院課程1999-2000

第二部份 稟性美學的基礎:法蘭西公學院課程1999-2000...

自序/導讀

五、本書內容:稟性美學方法論

以下概略為各講次的主題進一步說明。第1講純粹就是介紹性的內容,用以交代整個課程的背景,提出意欲講授的內容。第2講展開對問題意識的說明:這是一項以稟性理論來挑戰意圖主義者的角度,重新看待藝術作品的各種效果,甚至使藝術作品本身成為問題的研究。第3講進入到名詞的定義,或可說是這項研究的「操作型定義」。第4和第5講中,布迪厄大量引用藝術史文獻,可看成是處理文獻回顧的部份,同時也正式以稟性理論來對話藝術史研究。第6講可以看成是對研究方法的討論,為第一年課程最後三講的分析預作準備。因此,第7到第9講就正式以馬內的美學,透過宗教改革的對照,而回頭以社會學的反身性為總結。

當然課程至此是無法滿足於布迪厄原本談論馬內效應的初衷。因此,第二年就更完整地以「稟性美學」來處理馬內象徵革命的議題。第二年開頭的第10到第12講是個過渡,用以限定馬內分析之藝術場域與文學場域的關係,特別要拉出「同源性」的概念。第13講之後的內容則相當貼合著第二部份未完成手稿的內容,可以說又回到布迪厄想要寫完《異端馬內》這本書的原本理念上。因此,自第13講開始到結束的內容,可視為《異端馬內》的重構,部份內容因文獻的增添更加完整,部份內容則可對照手稿來取得呼應。其中,第16講主要操作場域的概念。第17講處理馬內的稟性和資本。第18講則是作品分析,是必須要有前面17講才能夠實現的研究工作。只是,講座最末的幾講,雖本應是最接近開啟馬內的科學研究,卻又將這項研究推到不可能實現的境地,而使這本書以及其中的宣示成為徹底的未竟之作。

本書後半部(第三部份)「異端馬內」是《藝術的法則》未及完成的孿生兄弟,前者處理畫家馬內,後者分析小說家福樓拜。《異端馬內》既然未及完成,整份文稿也就顯得殘破零碎。但仍可看出原本想要完成的結構有六章:始於彭皮耶藝術,終於馬內的美學,以及夾在首末章之間的,從學院危機開始,討論斷裂與連續、分析評論場域和藝術場域,再以馬內開設的「異端公司」作為造成馬內美學可以確立的終極解答。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手稿中,並未有「象徵革命」一詞,顯然這個名詞是在後來才提出,並在法蘭西公學院的課程中才發展成熟。我們從中可見從《藝術的法則》出版,到二十世紀結束這最後十年間布迪厄的思想變化。

雖然手稿的內容從學院藝術談起,經由危機、轉換到場域的生成,最後止於馬內的稟性與資本條件,並以馬內的美學來分析作品,整體論證結構似乎合理,但其中除少數局部章節較為完整,大部份卻顯得零碎和凌亂。本以為可以經由十八堂課程的內容予以補實,但二者落差仍大,顯然即使布迪厄意圖用課程來逼自己完成手稿,仍然功虧一簣。誠如布迪厄自己在課程中也提及,不知何故要給自己挖了這麼大的一個坑來跳,到後來真的有點騎虎難下了。總之,這項以馬內的分析為目標的工程,是以兩年十八堂課開啟了,卻未見踏實的「科學分析」,而這項分析恐怕也終究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我們真的可以透過這部著作來看透布迪厄作為一名社會學家的「實作」,是個絕佳的案例,是一本從根本上挑戰過往人們熟悉的「完成的作品」之作。布迪厄寫作、編輯和出版的用心,可以在他幾部重要作品中看到,卻難得有機會窺得他不知所云,或猶豫於字詞,或前後不一致的說法等,在學術作品未完成之前的一面。雖然布迪厄在分析馬內時,批判了「完成的美學」,但他自己也不敢赤裸地把未完成之作,甚至是不成形的手稿出版於世。

各界推薦/推薦序

「他的作法不是像紀念碑或不可觸及的傑作般地留存。因他的緣故,我們得以穿透到社會學家工作室的深處,在其中,作者站在讀者的一方,並經常在課堂聽寫之前,割開防護的盔甲。」
──克里斯多福.夏勒(巴黎第一大學當代史名譽教授)

「有鑑於這課程在作者生命裡的位置,這大綱就成了反身性思考的高潮、革命性沉思的頂峰,整個是為理解一名革命性的藝術家而建置起來,而發明的一種形式,即如在他描述馬內畫作的那種動亂之同時,布迪厄也加入了自己的畫像。」
──芭絲卡.卡薩諾娃(文學批評家)

「雖然布迪厄常被詮釋成社會再生產的理論家,《馬內》卻提出了對於文化變遷的動態解釋,相較於他先前探討文化生產的著作,本書可說是更加成熟。
《馬內》讓我們看見的是成形中的思想家,而不是一名先知。在兩年的課程中,布迪厄坦白承認對於開啟這麼大的研究計畫,他充滿了焦慮即懷疑。對於課堂上他沒時間或不知該如何回答的問題,他也總是念茲在茲。
本書提供的不只是理論的陳述,而是讓我們感知他的人格,以及他的知識實作。」
──Ben Merriman(堪薩斯大學公行系助理教授)

「作為歷史研究,《馬內》栩栩如生地展示了關於該年代作者群的大量知識。關於馬內如何在沙龍獲取並鞏固社會資本,此書的描述亦相當豐富,深入許多細節。
我認為此書的主題應能引起廣大、跨學科的讀者感到興趣。」
──Christopher Thorpe(艾希特大學社會學教授)

&l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