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愛茶人、茶農、焙茶專家及茶業職人都在看!
世界三大茶書之一
與陸羽《茶經》、日本《吃茶養生記》齊名!
是一部真正的茶葉百科全書!
揭露百年前臺灣茶的風味與古法工序!
在書中,茶飲迷兼茶之達人烏克斯將以費時25年的訪查及資料蒐集的研究成果,搭配超過240張珍貴照片圖表,帶著你穿越時空,一起回顧茶的植物學及字源學、各國在早期與現代的喝茶禮儀與風俗、各個茶葉產地的茶樹種植法、茶葉加工法及產品特色。
◎好茶不只一心兩葉,教你看透好茶風味
*臺灣烏龍茶曾被稱為茶中香檳,茶葉鮮嫩、乾燥、呈綠褐色,有大量毛尖, 茶湯有強烈澀味且刺激,帶有最可口並吸引人的自然果香風味。早期臺灣烏龍茶分為春茶、夏茶、六月白(第二次夏茶)、秋茶及冬茶,其中夏茶與六月白被認為品質最佳。
*日本茶葉以初摘茶的品質最為優良,茶湯顏色較淺而明亮、更具風味,浸泡後茶葉的綠色比二摘和三摘的茶葉更加鮮亮。
*福州烏龍茶的茶湯清淡可口,濃稠度不高。茶葉葉片細長粗糙,色澤烏黑。二摘,也就是夏季的茶葉收成是最好的。
*錫蘭茶被分為高地茶、中段茶、低地茶;高地茶產自島嶼內部的丘陵地帶,特別以其強勁的口感及細緻的風味著稱;中段茶則是經過揉捻的茶葉,茶湯醇厚美味;低地茶的黑色茶葉也經過揉捻,但滋味平淡,茶湯醇厚卻欠缺風味。
*印度阿薩姆茶飽滿、厚實、濃厚、厚重; 較高等級的茶葉具有含大量毛尖的美觀葉片。中等的茶則有著結實、堅硬、經過揉捻的淺灰色葉片,在欣賞醇厚口感與風味的客群中十分暢銷。
*最好的印度東北部茶葉是二次生長的嫩芽及秋茶,尤其是大吉嶺和杜阿爾斯的茶葉。大吉嶺茶在七月和八月初之間出現,隨著寒冷天候即將到來,品質也隨之提升,但葉片的外觀開始變差,會轉變成黃褐色,而且帶有一些硬梗。
*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爪哇茶都具有烏黑且吸引人的葉片外觀,但在乾季茶葉風味改善時, 葉片外觀會變成黃褐色且多梗。
*有些採購者會藉由抓一把茶葉在手中輕壓,來測試乾茶葉。新茶在溫和的擠壓下會彎曲,而且在不會破碎或斷裂的情況下,於手中恢復原狀。老茶則會發生斷裂且產生粉塵。
◎品好茶,形色香醇缺一不可
*品茶,茶葉方面由三個要素進行品鑑:外觀、條索及乾茶葉的氣味,這些要素是透過視覺和嗅覺加以評斷;泡製出的茶湯之色澤、明亮度、香氣,也是藉由視覺和嗅覺進行判斷;而茶湯的顏色、濃重程度、溶出物質濃度、澀度、風味,則是透過視覺和味覺進行判斷。
*有些專家養成了品茶時使用蒸餾水的習慣。這個方法能夠發掘出一種茶葉內在固有的特質, 但不會引導品茶師選出最適合特定銷售地區水質的茶葉。因此,倫敦的調合茶大戶會從每個地區取來的水樣。
*對水質較硬的地區來說,應該選用捲纏緊密的茶葉,而更為展開扁平的茶葉則是使用軟水時更適合的選擇。一般說來,茶葉的葉片應該是小巧、硬實,揉捻良好且均勻的。
*泡開後的茶葉顏色十分重要。以紅茶來說,泡開後的茶葉若是帶著一點鮮亮的綠色色澤,通常伴隨著爽口的茶湯, 同時代表茶葉是發酵不足的。在更為爽口的情況下,像這樣的茶通常會被叫做「生茶」或「青茶」。
*品茶時會使用不同術語。例如,茶可能是爽口的、飽滿的、濃郁的、濃厚的、清淡無趣的、有草味的、有魚腥味的、帶煙燻味的、風味十足的、口感粗糙的、帶金屬刺激味的、味澀的、帶焦香味的、帶麥芽味的、帶青銅味的;茶可能具有酸味、濃稠度、溶出物質、澀味、刺激性;茶也可能發生冷後渾的現象。
*光線在品茶一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理想的品茶室只在北邊開窗。
◎好茶不易得,一覽從種植到焙製的細心工法
*臺灣的茶樹栽種者小心地守護著最佳茶葉的獨特風味,因此除非茶葉的特色經歷了某些變化,否則從來不用種子進行繁殖。
*在日本的玉露茶茶園中,茶樹在採摘季節前夕會完全隱藏在特別建造的遮陽棚下。日本農民將玉露茶的獨特風味與口感,歸因於這種遮陽的做法。
*若是要追求風味和刺激性,茶葉會進行輕度發酵,同時會早早地被送進焙燒機器中。相反地,如果想獲得的特質是濃郁的味道和黏稠度,則會讓發酵作用持續較長的時間。
*在爪哇,斯普瑞塔採收刀是卡爾.海恩斯.蒂爾曼斯(Carl Heinz Tillmanns)的發明。採茶人採收茶葉時,會將葉梗全都朝著同一個方向,當採好一把葉片時,葉梗和粗葉會被壓進V形刀具中進行切割,切下的葉梗和粗葉會落入裝在下方的小袋子裡,而上等的嫩葉會被扔進採茶人常用的、背在肩上的棉披巾中。
*在錫蘭,當你到座落在雨幕分隔線上的一些茶園,一段約1.6公里左右的步行路程,就能讓人進出雨季好幾次。
*錫蘭所有的茶樹都是由種子培育生長而來。育苗床上方,有時候會用覆蓋了蕨類植物或任何不易枯萎的觀葉植物組成的輕便骨架結構,來遮蔽陽光。
*在印度,茶樹種子通常以泡水法進行測試;種子會被丟進裝滿水的水槽中,乾掉或部分變空的種子浮在水面並被去除。有時「輕」的種子會被留在潮濕的沙子中數天並再次使其漂浮,此時有一定比例的種子會變成「下沉物」並被種下,生長出優質的茶樹植株。
◎迷人清香,變化萬千的飲茶文化
*住在緬甸北部的撣族人會將藐(miang),也就是野生茶樹的葉片蒸或煮過,團成球狀,搭配鹽、油、大蒜、豬油和魚乾食用。
*日本人給予飲茶的極高聲望,隨著西元1623年「御茶壺道中」年度盛會而展開。這是一趟長達三百英里的旅程,目的是要將宇治產區當年的第一批新茶送到將軍居住的江戶(即現在的東京)。
*在1666年到1680年間,飲茶在荷蘭變得流行起來,富有的家庭裡會有一間特別的「茶室」,而較低階層的公民(尤其是女性)則會組成...
世界三大茶書之一
與陸羽《茶經》、日本《吃茶養生記》齊名!
是一部真正的茶葉百科全書!
揭露百年前臺灣茶的風味與古法工序!
在書中,茶飲迷兼茶之達人烏克斯將以費時25年的訪查及資料蒐集的研究成果,搭配超過240張珍貴照片圖表,帶著你穿越時空,一起回顧茶的植物學及字源學、各國在早期與現代的喝茶禮儀與風俗、各個茶葉產地的茶樹種植法、茶葉加工法及產品特色。
◎好茶不只一心兩葉,教你看透好茶風味
*臺灣烏龍茶曾被稱為茶中香檳,茶葉鮮嫩、乾燥、呈綠褐色,有大量毛尖, 茶湯有強烈澀味且刺激,帶有最可口並吸引人的自然果香風味。早期臺灣烏龍茶分為春茶、夏茶、六月白(第二次夏茶)、秋茶及冬茶,其中夏茶與六月白被認為品質最佳。
*日本茶葉以初摘茶的品質最為優良,茶湯顏色較淺而明亮、更具風味,浸泡後茶葉的綠色比二摘和三摘的茶葉更加鮮亮。
*福州烏龍茶的茶湯清淡可口,濃稠度不高。茶葉葉片細長粗糙,色澤烏黑。二摘,也就是夏季的茶葉收成是最好的。
*錫蘭茶被分為高地茶、中段茶、低地茶;高地茶產自島嶼內部的丘陵地帶,特別以其強勁的口感及細緻的風味著稱;中段茶則是經過揉捻的茶葉,茶湯醇厚美味;低地茶的黑色茶葉也經過揉捻,但滋味平淡,茶湯醇厚卻欠缺風味。
*印度阿薩姆茶飽滿、厚實、濃厚、厚重; 較高等級的茶葉具有含大量毛尖的美觀葉片。中等的茶則有著結實、堅硬、經過揉捻的淺灰色葉片,在欣賞醇厚口感與風味的客群中十分暢銷。
*最好的印度東北部茶葉是二次生長的嫩芽及秋茶,尤其是大吉嶺和杜阿爾斯的茶葉。大吉嶺茶在七月和八月初之間出現,隨著寒冷天候即將到來,品質也隨之提升,但葉片的外觀開始變差,會轉變成黃褐色,而且帶有一些硬梗。
*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爪哇茶都具有烏黑且吸引人的葉片外觀,但在乾季茶葉風味改善時, 葉片外觀會變成黃褐色且多梗。
*有些採購者會藉由抓一把茶葉在手中輕壓,來測試乾茶葉。新茶在溫和的擠壓下會彎曲,而且在不會破碎或斷裂的情況下,於手中恢復原狀。老茶則會發生斷裂且產生粉塵。
◎品好茶,形色香醇缺一不可
*品茶,茶葉方面由三個要素進行品鑑:外觀、條索及乾茶葉的氣味,這些要素是透過視覺和嗅覺加以評斷;泡製出的茶湯之色澤、明亮度、香氣,也是藉由視覺和嗅覺進行判斷;而茶湯的顏色、濃重程度、溶出物質濃度、澀度、風味,則是透過視覺和味覺進行判斷。
*有些專家養成了品茶時使用蒸餾水的習慣。這個方法能夠發掘出一種茶葉內在固有的特質, 但不會引導品茶師選出最適合特定銷售地區水質的茶葉。因此,倫敦的調合茶大戶會從每個地區取來的水樣。
*對水質較硬的地區來說,應該選用捲纏緊密的茶葉,而更為展開扁平的茶葉則是使用軟水時更適合的選擇。一般說來,茶葉的葉片應該是小巧、硬實,揉捻良好且均勻的。
*泡開後的茶葉顏色十分重要。以紅茶來說,泡開後的茶葉若是帶著一點鮮亮的綠色色澤,通常伴隨著爽口的茶湯, 同時代表茶葉是發酵不足的。在更為爽口的情況下,像這樣的茶通常會被叫做「生茶」或「青茶」。
*品茶時會使用不同術語。例如,茶可能是爽口的、飽滿的、濃郁的、濃厚的、清淡無趣的、有草味的、有魚腥味的、帶煙燻味的、風味十足的、口感粗糙的、帶金屬刺激味的、味澀的、帶焦香味的、帶麥芽味的、帶青銅味的;茶可能具有酸味、濃稠度、溶出物質、澀味、刺激性;茶也可能發生冷後渾的現象。
*光線在品茶一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理想的品茶室只在北邊開窗。
◎好茶不易得,一覽從種植到焙製的細心工法
*臺灣的茶樹栽種者小心地守護著最佳茶葉的獨特風味,因此除非茶葉的特色經歷了某些變化,否則從來不用種子進行繁殖。
*在日本的玉露茶茶園中,茶樹在採摘季節前夕會完全隱藏在特別建造的遮陽棚下。日本農民將玉露茶的獨特風味與口感,歸因於這種遮陽的做法。
*若是要追求風味和刺激性,茶葉會進行輕度發酵,同時會早早地被送進焙燒機器中。相反地,如果想獲得的特質是濃郁的味道和黏稠度,則會讓發酵作用持續較長的時間。
*在爪哇,斯普瑞塔採收刀是卡爾.海恩斯.蒂爾曼斯(Carl Heinz Tillmanns)的發明。採茶人採收茶葉時,會將葉梗全都朝著同一個方向,當採好一把葉片時,葉梗和粗葉會被壓進V形刀具中進行切割,切下的葉梗和粗葉會落入裝在下方的小袋子裡,而上等的嫩葉會被扔進採茶人常用的、背在肩上的棉披巾中。
*在錫蘭,當你到座落在雨幕分隔線上的一些茶園,一段約1.6公里左右的步行路程,就能讓人進出雨季好幾次。
*錫蘭所有的茶樹都是由種子培育生長而來。育苗床上方,有時候會用覆蓋了蕨類植物或任何不易枯萎的觀葉植物組成的輕便骨架結構,來遮蔽陽光。
*在印度,茶樹種子通常以泡水法進行測試;種子會被丟進裝滿水的水槽中,乾掉或部分變空的種子浮在水面並被去除。有時「輕」的種子會被留在潮濕的沙子中數天並再次使其漂浮,此時有一定比例的種子會變成「下沉物」並被種下,生長出優質的茶樹植株。
◎迷人清香,變化萬千的飲茶文化
*住在緬甸北部的撣族人會將藐(miang),也就是野生茶樹的葉片蒸或煮過,團成球狀,搭配鹽、油、大蒜、豬油和魚乾食用。
*日本人給予飲茶的極高聲望,隨著西元1623年「御茶壺道中」年度盛會而展開。這是一趟長達三百英里的旅程,目的是要將宇治產區當年的第一批新茶送到將軍居住的江戶(即現在的東京)。
*在1666年到1680年間,飲茶在荷蘭變得流行起來,富有的家庭裡會有一間特別的「茶室」,而較低階層的公民(尤其是女性)則會組成...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威廉.H.烏克斯(William H. Ukers,1873~1945)
二十世紀初美國《茶葉與咖啡貿易》雜誌主編。烏克斯從1910年開始到東方各產茶國實地考察,蒐集茶葉相關資料,並且在初步調查後,又到歐美各大圖書館及博物館收集材料,歷經25年後,於1935年完成茶界的聖經:《All About Tea》(繁體中文版分成三冊:《茶飲世紀踏查》、《好茶千年秘密》、《賣茶如金席捲全球的秘史》)。
此外,烏克斯還撰寫了另一套耗費近20年心血,以「咖啡」為主題的鉅作:《All About Coffee》(繁體中文版分成二冊:《關於咖啡的一切.800年風尚與藝文》、《關於咖啡的一切.800年祕史與技法》)。譯者介紹
二十世紀初美國《茶葉與咖啡貿易》雜誌主編。烏克斯從1910年開始到東方各產茶國實地考察,蒐集茶葉相關資料,並且在初步調查後,又到歐美各大圖書館及博物館收集材料,歷經25年後,於1935年完成茶界的聖經:《All About Tea》(繁體中文版分成三冊:《茶飲世紀踏查》、《好茶千年秘密》、《賣茶如金席捲全球的秘史》)。
此外,烏克斯還撰寫了另一套耗費近20年心血,以「咖啡」為主題的鉅作:《All About Coffee》(繁體中文版分成二冊:《關於咖啡的一切.800年風尚與藝文》、《關於咖啡的一切.800年祕史與技法》)。譯者介紹
目錄
PART 1 茶之探源
Chapter 1 茶的字源學
Chapter 2 茶的植物學與組織學
一般特徵│品種和小種│小種
茶葉替代品│茶葉產品中的攙雜物
顯微結構
PART 2 茶飲的禮俗文化
Chapter 3 對健康有益的茶
Chapter 4 早期的禮節與風俗
被日本人推崇的茶│壯觀驚人的「御茶壺道中」
「茶歌舞伎」猜茶遊戲、西藏的攪製茶
為茶著迷的荷蘭女士│英國的飲茶禮節
「一碟茶」│茶、下午茶和晚茶
下午茶的起源│茶與禁酒
美國早期的喝茶習慣
Chapter 5 現代的禮儀和風俗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紐西蘭│澳洲
加拿大│荷蘭│美國│德國│法國
俄羅斯│其他歐洲國家
中國│日本│其他亞洲國家
非洲喝茶的國家│拉丁美洲與飲茶
新聞中的怪事
PART 3茶業種植與加工
Chapter 6 全球的商業用茶
錫蘭│印度│中國│日本
臺灣│爪哇與蘇門答臘│法屬印度支那
Chapter 7 全球茶葉產品的特性與品茶
錫蘭茶│印度茶│中國茶│日本茶
臺灣茶│法屬印度支那茶
暹羅茶│緬甸茶
其他亞洲茶│爪哇及蘇門答臘的茶
斐濟群島的茶│非洲的茶
亞速群島與模里西斯│南高加索的茶
如何品茶│綜合冰茶│品茶器具
Chapter 8 中國的茶樹種植與茶葉加工
中國茶農│土壤的特性
氣候與降雨量│茶樹繁殖方法
茶樹種植方法│修剪整枝與採摘
紅茶的加工製作│綠茶的加工製作
半發酵茶│花香茶
茶磚、壓塊茶、茶餅、茶錠
中國外銷茶葉的分級│中國本地人的茶葉分類
政府的協助
Chapter 9 日本的茶樹種植與茶葉加工
重要的茶葉產地│氣候
良好的當地條件│種植茶樹的土壤
茶樹的繁殖│地形地貌與排水
肥料的施用│耕作
修整枝條│遮蔭
採摘│病蟲害
茶葉加工種類│紅茶的加工製作
加工步驟│手工法
機器加工法│半手工、半機器加工法
玉露茶的加工製作│玉露茶加工的電氣加熱
茶道用茶的加工製作│二次殺菁
拋光和挑除茶梗│為國內市場進行的二次殺菁
包裝│茶萃取物
成本│日本茶葉的分類
茶葉協會│茶葉實驗站
Chapter 10 臺灣的茶樹種植與茶葉加工
種植茶樹的土壤│氣候、降雨及海拔高度
種植的品種│茶樹的繁殖
移植與栽培│修整枝條
採摘│烏龍茶的加工製作
日光萎凋│發酵
殺菁│揉捻
炒菁│第二步驟,最終焙燒
包種茶的加工製作│大稻埕搖搖欲墜的百合花
促銷活動
Chapter 11 爪哇和蘇門答臘的茶樹種植與茶葉加工
茶樹種植地區的土壤...
Chapter 1 茶的字源學
Chapter 2 茶的植物學與組織學
一般特徵│品種和小種│小種
茶葉替代品│茶葉產品中的攙雜物
顯微結構
PART 2 茶飲的禮俗文化
Chapter 3 對健康有益的茶
Chapter 4 早期的禮節與風俗
被日本人推崇的茶│壯觀驚人的「御茶壺道中」
「茶歌舞伎」猜茶遊戲、西藏的攪製茶
為茶著迷的荷蘭女士│英國的飲茶禮節
「一碟茶」│茶、下午茶和晚茶
下午茶的起源│茶與禁酒
美國早期的喝茶習慣
Chapter 5 現代的禮儀和風俗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紐西蘭│澳洲
加拿大│荷蘭│美國│德國│法國
俄羅斯│其他歐洲國家
中國│日本│其他亞洲國家
非洲喝茶的國家│拉丁美洲與飲茶
新聞中的怪事
PART 3茶業種植與加工
Chapter 6 全球的商業用茶
錫蘭│印度│中國│日本
臺灣│爪哇與蘇門答臘│法屬印度支那
Chapter 7 全球茶葉產品的特性與品茶
錫蘭茶│印度茶│中國茶│日本茶
臺灣茶│法屬印度支那茶
暹羅茶│緬甸茶
其他亞洲茶│爪哇及蘇門答臘的茶
斐濟群島的茶│非洲的茶
亞速群島與模里西斯│南高加索的茶
如何品茶│綜合冰茶│品茶器具
Chapter 8 中國的茶樹種植與茶葉加工
中國茶農│土壤的特性
氣候與降雨量│茶樹繁殖方法
茶樹種植方法│修剪整枝與採摘
紅茶的加工製作│綠茶的加工製作
半發酵茶│花香茶
茶磚、壓塊茶、茶餅、茶錠
中國外銷茶葉的分級│中國本地人的茶葉分類
政府的協助
Chapter 9 日本的茶樹種植與茶葉加工
重要的茶葉產地│氣候
良好的當地條件│種植茶樹的土壤
茶樹的繁殖│地形地貌與排水
肥料的施用│耕作
修整枝條│遮蔭
採摘│病蟲害
茶葉加工種類│紅茶的加工製作
加工步驟│手工法
機器加工法│半手工、半機器加工法
玉露茶的加工製作│玉露茶加工的電氣加熱
茶道用茶的加工製作│二次殺菁
拋光和挑除茶梗│為國內市場進行的二次殺菁
包裝│茶萃取物
成本│日本茶葉的分類
茶葉協會│茶葉實驗站
Chapter 10 臺灣的茶樹種植與茶葉加工
種植茶樹的土壤│氣候、降雨及海拔高度
種植的品種│茶樹的繁殖
移植與栽培│修整枝條
採摘│烏龍茶的加工製作
日光萎凋│發酵
殺菁│揉捻
炒菁│第二步驟,最終焙燒
包種茶的加工製作│大稻埕搖搖欲墜的百合花
促銷活動
Chapter 11 爪哇和蘇門答臘的茶樹種植與茶葉加工
茶樹種植地區的土壤...
各界推薦/推薦序
【強力推薦】
謝哲青 / 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王明祥 / 七三茶堂創辦人,《茶味裡的隱知識》作者
李絲絲 / The One文化長
湯尹珊 / 講茶學院共同創辦人
藍芳仁 / 前亞太創意技術學院茶業技術應用系主任
劉一儒 / 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館長
【具名推薦】
謝哲青 / 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國內名人推薦】
「究竟是怎麼樣的熱情?!」能讓一個人如此執著地投入生命時光,不悔地四處奔走收集這一切碎散於世界各地、但關於茶的所有資料、事件與故事。
身為一個茶品牌的負責人,我深知茶帶給我的影響是什麼,我也能從茶的身上獲得源源不絕的熱情與樂趣,並且能夠把這些能量透過品牌所做的一切行為,如實的向外傳遞。但是,我仍然由衷敬佩這本書的作者,佩服他為了寫下此書的背後,那令人不可置信與源源不絕的熱情。我深深敬佩作者,謝謝他的奉獻,為這世界,為了茶,留下這些珍貴的資料。這是世界的瑰寶,後世人的福氣。
王明祥 / 七三茶堂創辦人,《茶味裡的隱知識》作者
這套中文版巨作是源於發行於1936年的百年茶書經典《All About Tea》,作者是美國茶達人烏克斯,這是他費時25年訪查及資料蒐集的研究成果。看到資料的當下,我覺得眼熟,猛然想起過年期間無意中在「台灣茶學會」網站上瀏覽了一篇文章,是「人澹如菊書院」創辦人,也是資深茶人李曙韻老師所寫的「茶之旅-我的大吉嶺紅茶之行」,敘述她在2004年初,她就是帶著烏克斯的《All About Tea》與一顆朝聖的心,開始她尋訪紅茶之旅呢!
真是欣喜!我找到完整可以幫助我收攏聚合茶的領域寶典了,而且是中文版!
關於茶的一切,數不盡的千年風華。本書在三大主題中,我可以把它當作工具書,收攏聚合茶的知識,輔助我持續在清香流動的茶海優游,也在此推薦給您。
李絲絲 / The One文化長
如果你是感性的讀者,喜歡用文化與歷史來認識茶,這系列書對東西方的茶葉起源與歷史脈絡都闡述得相當完整,甚至於其他書籍鮮少提到的茶葉文學之美,都收集整理成非常珍貴的資訊,讓讀者更容易觀察出不同文化對於茶的情感。
如果你是理性的讀者,想要認識1910年代不同產茶國的種植技術、加工步驟,都有系統性詳盡的紀錄文字,甚至是地圖、平均氣溫、土壤成分表等科學的資訊可提供給讀者。
如果你是對行銷感興趣的讀者,你可以從書中發現,一棵茶樹如何千變萬化的瘋迷不同宗教、種族與文化。
最後,我完全可以體會作者說出以下文字的心情,因為,畢竟,他是生存於動盪的世界中,而經過疫情後,目前全世界何嘗不是存在精神、物質、國際關係方面的動盪呢?期待這本書能做為讀者們一個認識茶葉美好的橋樑。
湯尹珊 / 講茶學院共同創辦人
看到這本書時,發現內容將世界各國茶相關的歷史文化、各國的茶葉加工特性、茶與器、茶與人的行為科學等等,統統都詳細敘述了。
不禁想起1984年,當時台灣出國旅行是一件艱難的事情,我的老師吳振鐸拿了五千元台幣,鼓勵我跟著茶葉親善大使團到美國,然後老師說:「幫忙買一本書,Tea of the world。」
然後一直到2023年,書還沒有買到,因為沒有老師要的內容,但這本書的出版,終於讓我可以了了這件長期壓在心頭之事...
謝哲青 / 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王明祥 / 七三茶堂創辦人,《茶味裡的隱知識》作者
李絲絲 / The One文化長
湯尹珊 / 講茶學院共同創辦人
藍芳仁 / 前亞太創意技術學院茶業技術應用系主任
劉一儒 / 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館長
【具名推薦】
謝哲青 / 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國內名人推薦】
「究竟是怎麼樣的熱情?!」能讓一個人如此執著地投入生命時光,不悔地四處奔走收集這一切碎散於世界各地、但關於茶的所有資料、事件與故事。
身為一個茶品牌的負責人,我深知茶帶給我的影響是什麼,我也能從茶的身上獲得源源不絕的熱情與樂趣,並且能夠把這些能量透過品牌所做的一切行為,如實的向外傳遞。但是,我仍然由衷敬佩這本書的作者,佩服他為了寫下此書的背後,那令人不可置信與源源不絕的熱情。我深深敬佩作者,謝謝他的奉獻,為這世界,為了茶,留下這些珍貴的資料。這是世界的瑰寶,後世人的福氣。
王明祥 / 七三茶堂創辦人,《茶味裡的隱知識》作者
這套中文版巨作是源於發行於1936年的百年茶書經典《All About Tea》,作者是美國茶達人烏克斯,這是他費時25年訪查及資料蒐集的研究成果。看到資料的當下,我覺得眼熟,猛然想起過年期間無意中在「台灣茶學會」網站上瀏覽了一篇文章,是「人澹如菊書院」創辦人,也是資深茶人李曙韻老師所寫的「茶之旅-我的大吉嶺紅茶之行」,敘述她在2004年初,她就是帶著烏克斯的《All About Tea》與一顆朝聖的心,開始她尋訪紅茶之旅呢!
真是欣喜!我找到完整可以幫助我收攏聚合茶的領域寶典了,而且是中文版!
關於茶的一切,數不盡的千年風華。本書在三大主題中,我可以把它當作工具書,收攏聚合茶的知識,輔助我持續在清香流動的茶海優游,也在此推薦給您。
李絲絲 / The One文化長
如果你是感性的讀者,喜歡用文化與歷史來認識茶,這系列書對東西方的茶葉起源與歷史脈絡都闡述得相當完整,甚至於其他書籍鮮少提到的茶葉文學之美,都收集整理成非常珍貴的資訊,讓讀者更容易觀察出不同文化對於茶的情感。
如果你是理性的讀者,想要認識1910年代不同產茶國的種植技術、加工步驟,都有系統性詳盡的紀錄文字,甚至是地圖、平均氣溫、土壤成分表等科學的資訊可提供給讀者。
如果你是對行銷感興趣的讀者,你可以從書中發現,一棵茶樹如何千變萬化的瘋迷不同宗教、種族與文化。
最後,我完全可以體會作者說出以下文字的心情,因為,畢竟,他是生存於動盪的世界中,而經過疫情後,目前全世界何嘗不是存在精神、物質、國際關係方面的動盪呢?期待這本書能做為讀者們一個認識茶葉美好的橋樑。
湯尹珊 / 講茶學院共同創辦人
看到這本書時,發現內容將世界各國茶相關的歷史文化、各國的茶葉加工特性、茶與器、茶與人的行為科學等等,統統都詳細敘述了。
不禁想起1984年,當時台灣出國旅行是一件艱難的事情,我的老師吳振鐸拿了五千元台幣,鼓勵我跟著茶葉親善大使團到美國,然後老師說:「幫忙買一本書,Tea of the world。」
然後一直到2023年,書還沒有買到,因為沒有老師要的內容,但這本書的出版,終於讓我可以了了這件長期壓在心頭之事...
內容試閱
精采節錄
◆各國知名的商業茶
二十世紀三○年代,中國的商業用茶葉產量占全球供應量的五成,即便如此,它的出口量卻少於其他國家。就產量而言,印度排名第二;錫蘭第三;爪哇和蘇門答臘第四;日本第五;臺灣第六;印度支那第七;而尼亞薩蘭則是第八。這些國家當中,每個國家都有特定的茶葉種類構成了出口主體。
以下是幾個國家的主要商業用茶葉簡略描述。
◎中國
出產紅茶、綠茶及烏龍茶。華北的工夫茶是最知名的紅茶,茶湯口感強勁濃郁且香氣十足。華南的工夫茶,也就是紅葉,其茶湯清澈明亮。此外,產自華北寧州和祈門地區的茶,還有華南政和、白琳,以及坦洋地區的茶,通常都深受茶葉消費者的喜愛。
中國綠茶分為平水、湖州和鄉村綠茶,最後一種茶葉名稱所指的,是生長在平水和湖州兩個城鎮周圍以外的所有綠茶。綠茶是以下列類型或製作方法分類:雨前、熙春茶、珠茶、皇家綠茶。
中國的半發酵茶以「福州烏龍茶」的名稱在市場上銷售,而且一般說來比臺灣烏龍茶遜色。
◎日本
出產的大多是綠茶。茶葉的製作有三種類型:釜炒茶、竹筐焙茶、原葉茶(昔稱瓷燒茶)。整體而言,日本茶葉的葉片長而直,似蜘蛛腿。較高等級的綠茶本身有獨特的濃厚細緻風
◆各國知名的商業茶
二十世紀三○年代,中國的商業用茶葉產量占全球供應量的五成,即便如此,它的出口量卻少於其他國家。就產量而言,印度排名第二;錫蘭第三;爪哇和蘇門答臘第四;日本第五;臺灣第六;印度支那第七;而尼亞薩蘭則是第八。這些國家當中,每個國家都有特定的茶葉種類構成了出口主體。
以下是幾個國家的主要商業用茶葉簡略描述。
◎中國
出產紅茶、綠茶及烏龍茶。華北的工夫茶是最知名的紅茶,茶湯口感強勁濃郁且香氣十足。華南的工夫茶,也就是紅葉,其茶湯清澈明亮。此外,產自華北寧州和祈門地區的茶,還有華南政和、白琳,以及坦洋地區的茶,通常都深受茶葉消費者的喜愛。
中國綠茶分為平水、湖州和鄉村綠茶,最後一種茶葉名稱所指的,是生長在平水和湖州兩個城鎮周圍以外的所有綠茶。綠茶是以下列類型或製作方法分類:雨前、熙春茶、珠茶、皇家綠茶。
中國的半發酵茶以「福州烏龍茶」的名稱在市場上銷售,而且一般說來比臺灣烏龍茶遜色。
◎日本
出產的大多是綠茶。茶葉的製作有三種類型:釜炒茶、竹筐焙茶、原葉茶(昔稱瓷燒茶)。整體而言,日本茶葉的葉片長而直,似蜘蛛腿。較高等級的綠茶本身有獨特的濃厚細緻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