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第一部分:開宗明義闡述布洛斯基出現的歷史意義。從他的事蹟和影片重現影史的由來,這位自稱「中國電影王」對於華語電影的可能重大貢獻,到《經巡中國》與《美麗的日本》兩部「旅遊影片」,在世界影史的可能位;進而提議一個「重返中國/世界電影史」的討論取向。
第二部分:從一個國際電影初期發展的脈絡,討論中國早期電影的概況。希望藉由整理分析,嘗試勾勒出一個「布洛斯基和像他這樣的外國人」將一種新興的科技、表意媒介(動態影像)、視覺藝術和文化表徵,引進中國的相關議題,進而提議一個「電影初年國際擴散的模式」。
第三部分:《經巡中國》的深度記述。這一部分將以深入的影像文本分析,探討這部影片的美學特色和可能文化意涵。更重要的是,希望建立這部影片與同一時代著名「旅遊影片」的比較分析。
第四部分:藉由面對布洛斯基的軼人、軼事或軼聞,中國電影史或許可以嘗試另類的思考。「布洛斯基和像他這樣的外國人」對於中國早期電影發展的「異質性」,以至於殖民主義的秩序和資本主義的擴張歷史脈絡,成就中國早期電影發展可能性等分析。
1. 承續近年華語電影史研究在香港、大陸兩地的研究成果,提供台灣學者的研究觀點。
2. 對於研究方法上,密切掌握香港、日本、美國與瑞典學者的研究成果,嘗試不同脈絡的分析探討。
3. 嘗試勾勒中國早期電影(1897-1922),西方電影工作者在中國的活動狀態,以及可能對於日後中國電影發展的影響,目前尚未見比較有系統的歷史研究。
4. 提議一個中國早期電影史料編撰的論述取向,或可做為思考當代華語電影發展的狀況的觀察角度;雖然是一個歷史研究,希望研究成果具有時代性。
作者簡介
廖金鳳
現任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電影史學、華語電影史、電影敘事研究、電影與新媒體、數位短片企劃與製作、紀錄片製作等。編著《尋找電影中的台北:1960s-1990s》(1996)、著有《消逝的影像﹕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遠流,2001)、編著《電影指南》(遠流,2002)、《邵氏影視帝國:文化中國的想像》(麥田,2003)、合著《台灣電影全錄》(東京丸善出版社,2006)等;並擔任策畫/腳本/製片完成紀錄長片《尋找布洛斯基》(Searching for Brodsky, 2009)、《世紀懸案:劉吶鷗傳奇》( Treason by Birth, 2011) 等。
譯者介紹
目錄
自序
緒論:時空漫遊的契機
一個人物與一部電影的開始
中國早期電影的特殊性
重覆與演變
The Brodskyites:誰的故事、誰的歷史
第一章 布洛斯基與中國早期電影的再協議
那些老電影!
一個誤認的開始
謎樣人物的軼事
布洛斯基的多重邊緣性
布洛斯基與中國早期電影的再協議
第二章 中國電影「前史」:布洛斯基與夥伴們
電影的歷史研究
「新電影史」
中國早期電影史的困境
早期電影的國際擴展
中國電影「前史」的可能
「東方電影大亨」
布洛斯基與夥伴們
前史:修正的歷史
第三章 中國「看電影、談電影與拍電影」的開始
殖民勢力與市場擴張
「吸引力」、靈魂與橫空飛過的毛巾
Johnson、Charvet與Cook的競爭與合作
巡迴放映師的「後製」創意
中國觀眾的想像:國家治理、社會控制與家庭倫理
核心至邊緣的擴散模式
視覺化中國:外來探索者、旅行家與攝影機操作員
布洛斯基的憧憬:從紀錄戲曲到影像敘述
中國早期電影的再脈絡化
第四章 國際主義者的中國凝視
國際主義者布洛斯基
凝視中國
中國關係
來自過去的震撼與啟示
回應凝視
結語:歧路敘事與跨國歷史
敘述的陷阱
時空漫遊的契機
Inspector Mills
參考資料
附錄
一、班傑明.布洛斯基生平年表
二、中國早期電影外籍巡迴放映師、攝影師、映演商、租賃商與製片商
三、中國早期外籍來華電影工作者簡介
四、《經巡中國》插卡字幕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