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實務研究與教研論文寫作, 2/e | 拾書所

教學實務研究與教研論文寫作, 2/e

$ 387 元 原價 430

本書特色

●教學實務研究是一種跟隨教師教學思維、教學實踐與教學省思的教學探究歷程,它提供教師建構教學實務知識的方法,透過教研論文寫作,教師可以思考教學要素的因果與關聯。
●中小學教師可以藉由教學實務研究與教研論文寫作精進自己的教學專業,大學教師則可以藉此提煉自己所發展的課程知識與教學模式,建立學術專業地位。

本書簡介

在教學實務研究中,教師需要釐清自己的教學理念,並提出合宜的教學活動設計,透過教學實踐,觀察與評估學生學習表現,藉以調整教學活動,並建構教學理念的價值性。

重要的是,我們在評估學生表現時,應先排除對學生先入為主的觀念,一個學生上課討論時不發言,可能不是不努力,而是身在不友善、心理不安全的討論環境。再者,我們要儘量增加觀察到的片段,也可加入以前曾經觀察過的內容和學生生活經驗,在資料間相互檢證,合宜地指出學生學習表現的原因。之後,提出相對應的教學策略時,也需要從教育學相關知識去對照,避免以生活常識為基礎去調整教學作為。

教研論文寫作可以協助教師思考,讓教師知覺正在思索的問題。教師若寫不出來,那表示大腦內的想法還有點模糊,如果教師堅持去寫作,就會發現教學事件的脈絡細節與因果關係。教學實務研究與教研論文寫作是當代教師自我提升教學專業的重要方法。

※推薦文
在學校教學現場中,教學實務和教育理論或研究的脫節,是許多中小學教師、師資培育和教育研究學者、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長久以來關切和引以為憾的一件事情。許多教育學者和相關機構,也一直嘗試探討這現象的成因和致力於縮減或化解其間所存在的隔閡。
近十多年來教育部鼓勵中小學教師進行的行動研究,即是朝向解決上述問題的明顯例子。而美國著名的教育研究學會AERA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約在20年前即已積極倡導大學教師或中小學教師可以針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實務性的研究,藉以發展符合自己教學情境的教學實務知識,並和同儕們分享、討論以及發表。
在台灣許多深具教學熱忱的教師、研究者、和師資培育機構,也都關注上述這些有關教學和師資培育的問題,並研擬因應之道。在這些眾多的努力之中,劉世雄教授撰著的《教學實務研究與教研論文寫作》,更是尤具特色、意義重大。劉教授曾擔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任,也曾經擔任過《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之副總編輯。他曾任職小學教師多年,對中小學教育相當熟悉;最近幾年也常帶領全國各地中小學教師共同備課、觀課與議課。他將多年的論文編輯、研究、教學實務與帶領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心得,發展成教學實務研究與教研論文寫作的創新想法,並進一步寫成專書出版,他的投入和努力,令人肯定與讚賞。
在本書中,劉教授不但指出教師進行教學實務研究與教研論文寫作的許多重要概念,和提出一些具體可行的策略;他也指出教學實務知識的發展是源自於教師教學理念的型塑,教師在整合先前所學習的教育學理論基礎、個人生活與教學經驗以及教學信念之後,發展成具體的教學理念,藉以導引教學活動設計和在課堂中的教學實踐,並且經由教師自我省思與自我調整的歷程,建構了自己的教學實務知識。他更近一步指出,為使教學實務知識不斷地發展、修正、補充、質疑與更新,教師需要對於自己的教學實務工作進行反省、探究,並將探究的過程與心得書寫成文章,讓教學實務知識的發展與建構的具體成果能與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分享。
事實上,劉教授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即是身體力行地示範了上述有關教學實務知識的形成和功用,並且凸顯教學實務、理論和研究彼此之間的關聯。這是本書尤其可貴之處,相信本書的出版對師資培育和教師專業成長有極大的啟示和貢獻。爰此,特為鄭重推薦。

郭重吉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榮譽教授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