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大數據:當企業比你更了解你,該如何保護自己和口袋裡的錢?(All You Can Pay: How Companies Use Our Data to Empty Our Wallets) | 拾書所

失控的大數據:當企業比你更了解你,該如何保護自己和口袋裡的錢?(All You Can Pay: How Companies Use Our Data to Empty Our Wallets)

$ 324 元 原價 360

 

<內容簡介>

Google 知道你想要什麼;Facebook 知道你關注什麼;
亞馬遜知道你花了多少錢、買了些什麼;電信業者知道你去了哪裡……
在凡事皆可數據化的時代,消費者如你我,
在企業面前都是赤裸、透明的。

這些情境,你一定不陌生:
上網買張廉航機票,卻發現票價一日數變;
想換支手機,卻搞不清楚電信業者開出的哪種方案最划算;
想喝杯拿鐵,各咖啡店卻有五花八門的選擇和價位,讓你無從比較。

你的選擇變多了,但卻不清楚自己是否付出合理的價錢,
只覺得錢包裡的錢好像越來越少,為什麼會這樣呢?

企業無所不用其極地蒐集並分析我們的行為紀錄(包括偷看你的 e-mail),
再加上擁有隨時更改產品、價格與使用條款的權力,
在「服務吃到飽」(甚至免費)的背後,正希望我們「付錢付到死」。

大數據成為企業的獲利武器之際,本書會告訴你,身為相對弱勢的消費者,
該如何保護自己、保護我們口袋裡的錢。

推薦序
國內專家推薦

李怡志(網路媒體工作者)
專文推薦

楊千(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詹婷怡(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
審慎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國外專家好評

  將「網路監控」的縮影詳實描繪,寫得非常生動,卻也令人覺得可怕。所有擔心的人都必須閱讀本書。——羅伯特‧席爾(Robert Scheer),《他們對你瞭如指掌》(They Know Everything About You)與《美國大盜》(The Great American Stickup)作者
  本書是對當今資訊化、掠奪性資本主義的辛辣批判,每個人都該看。本書可以說是二十一世紀的《資本論》。——勞倫斯‧克里寇夫(Laurence Kotlikoff),經濟學家、《世代風暴:人口老化即將引爆新經濟危機?》作者
  兩位作者已經將這個主題清晰地呈現,並引發急迫感,我們必須認真以對。每個人——我真的是指「每個人」——都必須讀這本書,而且是立刻閱讀。——湯姆‧畢德士(Tom Peters),全球暢銷書《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作者
  兩位作者將最可怕的消息,以最質樸、最直接的方式呈現……希望則在於作者所稱之「數據環保主義」,本書提高了我們對此威脅的警覺,就像《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點燃了環保運動。本書充滿資訊、非常實用。——《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推薦序

在獲取科技便利之前,請多想一下,你究竟付出了什麼?
李怡志(網路媒體工作者)

  電影《回到未來》三十週年(二○一五年)時,有人回顧了電影系列中提到的科技,有多少樣已經在現今實現了,雖然自動綁鞋帶球鞋、飛行滑板、飛行汽車還沒有發明出來,但是指紋辨識技術、體感遊戲、全息投影、視訊通話、智慧眼鏡與小型無人飛機,都已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或者即將商業化。許多商業、科技與社會的預言,有的你期待它發生,有的你並不願意它發生,但預言本身永遠是有趣且值得深思的。

  這幾年商業與科技界最熱門的議題之一,就是「大數據」。大部分的書籍都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有了大數據之後,企業能夠獲得更即時的資訊、提高利潤。而物聯網則是另一個更新潮的話題,讓所有物品都連上網路,藉此讓我們的生活更便利,而物聯網的基礎又是大家聽到不想再聽的「雲端」與大數據。

  在大家高唱大數據與物聯網的時代,《失控的大數據》描述了一個對企業界可能過於美好,但對消費者或許會有點可怕的「願景」。

  坊間談論大數據的書,很少像《失控的大數據》一樣把大數據與商業的關係描述得如此詳盡與美好,對於大數據有興趣的讀者,在本書的前半段或許能夠獲得相當多啟發與樂趣。

  但如果你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失控的大數據》彷彿是更為真實的反烏托邦小說《一九八四》,比起以前,「老大哥」有更多方式「看著你」,就算你不出門,現代的「老大哥」們依舊無時無刻都在蒐集你的所有資訊。唯一的差別或許在於,現在的老大哥比政府更強大,而且幾乎無孔不入(想想看你手上戴的運動睡覺手環),尤其在物聯網的時代,可以說是你自己把老大哥邀請到家中。

  雖然很多人都相信大部分公司終究都能從大數據中獲利,但本書中描述的世界還是很值得一般企業思考看看,如果有一天市場競爭最重要的工具是數據的時候,你還有多少機會戰勝真正擁有完整使用者資料的廠商?書中一再強調的「剩餘價值」、差別定價,最後這些權力可能都被掌握在非常少數的公司手上,不論你是消費者或一般企業,在這些老大哥面前,都只能默默接受對方開出來的條件。

  從一般消費、金融交易、電子支付到電子商務、社群網站乃至物聯網,確實我們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情況下,把個人的財務資訊、家庭資訊、社交脈絡、消費習慣、健康狀態、生活習慣,全都交給了少數特定的業者。

  網際網路普及到生活之後,就一直有人倡導所謂的「資訊素養」、「數據素養」或「隱私素養」,不過使用的方法都過於教條。我相信很多人看完《失控的大數據》之後,雖然不至於立刻冷汗直流,但絕對會開始思考到底還要交出多少個人資訊給這些大廠,以及未來如何與這些公司相處。資訊與網路科技確實帶來很多便利,我們不可能因噎廢食,但在你還有機會選擇的時候,或許該思考一下,當你要用個人資訊交換便利的時候,應該如何取捨。

  馬龍白蘭度在電影《教父》中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台詞:「我會提出一個他無法拒絕的條件。」(I'm gonna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電影《回到未來》的科技終究沒有全部被發明出來,小說《一九八四》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恐嚇意味也比實際情況嚴重,但如果我們從不思考這麼多個人資訊被少數機構所擁有後可能發生的事情,終究它們會向我們提出許許多多我們無法拒絕的條件。

 

<章節目錄>

目錄
推薦序 在獲取科技便利之前,請多想一下,你究竟付出了什麼? 李怡志

前言 現代寓言

第一部分 市場演化

第一章 大獎
消費者原本該花掉卻無意間省下的錢,是經濟學上的終極大獎,金額近乎無限大。企業透過大數據,將「消費者主觀願意付的錢」設為定價,藉此把這份大獎占為己有,消費者再也沒有「無意間省下來的錢」

第二章 消失的大眾市場
市場分成小區塊,導致買賣雙方權力平衡轉移

第三章 知識落差
為什麼大企業總是比消費者早一步知道?

第二部分 大企業如何玩弄數據?

第四章 個人專屬價格
企業善用智慧系統為個別消費者量身客製價格

第五章 全方位量身打造
產品客製化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

第六章 隱藏在使用條款裡的微小字體
賣方手握制定規則大權,把客戶逼到牆角

第三部分 下一波是什麼?

第七章 新一波淘金熱
十大數據資料龍頭競逐經濟大局

第八章 自由市場末日
就經濟發展而言,擁有即刻修訂產品、價格與條款的力量,有何意涵?

第九章 數據環境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