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收藏大江健三郎的《小說的方法》和《如何造就小說家如我》!
通過這兩本書,親身體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路走來三十多年的文學生涯,文學啟蒙過程,以及對個人寫作方法的不斷探索,他的創作過程和小說方法。
這兩本書都是大江健三郎寫給以文學為生命食糧的讀者一本「創造力的自傳」。
作為當代日本文壇非常重要的小說家,大江健三郎從學生時代接受沙特的存在主義影響,在小說中確立人的存在的本質觀念,充分發揮文學的想像力和追求「文學參與」,創作出許多優秀作品。
大江健三郎的創作基本態度、理念和表述方法是一以貫之,沒有根本性的變化,其創作立足於現實,又超越現實,將現實與象徵世界融為一體。再加上大江的文學使用的是「物質化的語言」和「比喻‧引用文體」,以適應現實狀況的複雜性,擴大其想像活動的範圍。這種語言和文體,不僅保證了大江在文學上的想像的生命力,而且也從根本上保證了大江的存在主義文學日本化的重要條件之一,從而創造出大江文學的獨特性。
《小說的方法》是大江健三郎於1977年末至1978年初創作完成的,這段時間可說是他文學生涯中的轉折點。他以一個業餘的精讀者態度,接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方面的書籍。本書可說是大江健三郎實現了向巴赫金接近的文學理論,再通過拉伯雷的研究回到法國文學研究者──渡邊一夫的大循環。
大江健三郎通過《小說的方法》自問:如何把怎樣寫與寫什麼創造性地結合在一起呢?前者產生後者,後者也會決定前者。作為一個長期寫小說、讀小說的人,他不會懷疑這個夢想的新鮮含義。
大江健三郎的文學理念和小說創作方法論,已盡現在其自選的文論集《小說的方法》中,展示了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創作成果,讀者從中可以更全面了解這位從日本走向世界的優秀作家的整體風貌。
通過《如何造就小說家如我》,大江健三郎試圖要問的是:小說中的「我」是誰?不為新聞評論或評論家所寫的小說是什麼樣子?為什麼要引經據典?什麼樣的書是失敗的作品?
自最早的短篇小說《奇妙的工作》以後,經歷四十年的小說家生活,並且繼續筆耕的作者,通過此書娓娓談起他主要作品的創作過程和小說方法,並且談到支持他作家人生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