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雜誌》2010年度十大非文學類好書
*《紐約時報》2010年度十大好書
*美國《商業週刊》、《紐約時報》、《新聞週刊》、《經濟學人》、英國《衛報》等媒體專文報導
*Amazon 2010年1月編輯選書
傑容.藍尼爾(Jaron Lanier)是自1980年代開始活躍的矽谷願景家,也是最早預測全球資訊網會為商業和文化帶來變革的先鋒之一。網路問世超過二十年後的今日,他寫了他的第一本書。不管網路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是好是壞,他都在書裡提出發人深省的觀點。
網路目前的設計和功能已是如此為人熟悉,以致於我們有時候很容易就忘記它們脫胎自數十年前的程式規畫決策。網路早期的設計者決定的關鍵選擇(如匿名身分),造成重大而通常是無心的影響。此外,這些設計很快進入「鎖定」狀態,成為網路架構的永久元素。
藍尼爾探討由思慮不周的數位設計衍生而來的科技和文化問題,並提出警告:我們的金融市場以及諸如維基百科、Facebook和Twitter等網站,正在提升網路暴民和電腦運算法的分量,並淡化個人智識和判斷的地位。
藍尼爾也指出:
◎1960年代的反政府偏執心態如何影響了網路世界的設計,造成網路言論裡的霸凌和瑣碎化。
◎檔案分享如何扼殺藝術家中產階級。
◎「癡迷」於科技的執念,如何成為重量級科技人的動機。
◎人本主義科技為什麼有其必要。
本書爭議不斷、精采生動,是一位特別有資格評論科技如何與文化互動的作者對個人最深切的捍衛。
本書特色
如果我們停止塑造科技,反而讓科技定義我們,就像世界會變成什麼光景?電影《駭容任務》的劇情是否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中?
在你享受著電腦的強大運算速度及網路資訊的豐富與便利時,是否曾想過以下情況?
網路早期的設計者所做的無心決定嚴重影響了日後相關的軟體設計,許多軟體被迫進入「鎖定」狀態,永久了限制了網路架構。
Web 2.0看似促進網路世界的極端自由,然而因為網路設計造成的匿名身分,卻帶來了文字的剪貼拼湊、網路言論中的霸凌與瑣碎化。
維基百科、Facebook和Twitter等網站的風行貶抑了個人創意與獨特性。本應依領域而適用的群體智慧,卻成為一切智識的標準。
含有無限商機的運算雲端操縱了金融市場的遊戲規則,失控的金融工具造成了2008年的金融海嘯。
虛擬實境之父及活躍於科技界二十多年的矽谷願景家藍尼爾,針對網路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以及科技與人的關係,在本書中提出爭議不斷、發人深省的觀點,對人的獨特性寫下最深切的捍衛。